止渴飲鴆

止渴飲鴆   zhǐ kě yǐn zhèn
注音 ㄓˇ ㄎㄜˇ ㄧㄣˇ ㄓㄣˋ  拼音 zhǐ kě yǐn zhèn
為解渴而喝毒酒。語本《後漢書.卷四八.霍諝傳》:「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後比喻只求解救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的大禍患。
   ▶ 《掃迷帚.第二四回》:「若慮迷信一破,道德墮落,必以保存為得計,此又何異欲止渴而飲鴆,欲療瘡而剜肉?竟是自害自的勾當。」亦作「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