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电效应

温差电效应   wēn chā diàn xiào yìng

一般指“塞贝克效应”。当甲、乙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导电类型不同的半导体)联接如图时,如果两个接头的温度T1T2不同,则在这两接头间有电动势产生的现象。182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Thomas Johann Seebeck, 1770—1831)发现。如将两端相接,则其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电流称为“热电流(“温差电流”的旧称)。在金属中,这种效应较小,常用以测量温度;对于半导体,效应较大,可用来发电。反之,如果有电流流过上述闭合电路时,则一接头处会变冷(放热);另一接头处会变热(吸热),这效应称为“珀耳帖效应”,是“塞贝克效应”的逆效应。1834年由法国科学家珀耳帖(Jean Charles Athanase Peltier, 1785—1845)发现。在半导体中,这效应较显著,可用来做致冷器。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