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甕出汲

提甕出汲   
注音 ㄊㄧˊ ㄨㄥˋ ㄔㄨ ㄐㄧˊ  拼音 tí wèng chū jí
原指東漢鮑宣妻桓少君,嫁後,不計較自己出身富貴,而甘於夫家的貧賤,親自操持家務。典出《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鮑宣妻傳》。後用以稱頌婦女有順從的德性,願與丈夫同甘共苦。
   ▶ 《幼學瓊林.卷二.夫婦類》:「鮑宣之妻,提甕出汲,雅得順從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