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曼差派

弥曼差派   mí màn chā pài

古代印度哲学的一派。有时亦称“前弥曼差派”,而称吠檀多派为“后弥曼差派”。“弥曼差”一词,原义是“考察”、“探索”。弥曼差派约形成于公元前4至前2世纪之间,是为维护《吠陀》经典的权威地位与传统的祭祀仪式而发展起来的流派。认为声常住(即词是永恒的),从词的永恒推论有无所不在的灵魂,使类似巫术的祭祀更神秘化;但否认有创造世界的大神。主要经典是公元前阇弥尼作的《弥曼差经》及后人的注,以及7、8世纪时理论家鸠摩利罗(Kumrila)、波罗婆迦罗(Prabhkara)的著作等。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