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
国学书库
古籍在线
影印古籍
全文检索
古籍书目
二十四史
国学精选
明清实录
白话译文
诗词
汉语
汉语字典
部件查字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 文
书法
书法大师
书法字帖
印谱查询
历史
人物
典故
地名
事件
年号
姓氏
民族
官职
知识
地图
其他
中医中药
对联大全
丛书检索器
十三经索引
家谱族谱
墓志数据库
会员
古籍
国学书库
古籍在线
影印古籍
全文检索
古籍书目
二十四史
国学精选
白话译文
诗词
汉语
汉语字典
部件查字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 文
书法
书法大师
书法字帖
印谱查询
历史
人物
典故
地名
事件
年号
姓氏
民族
官职
知识
地图
其他
中医中药
对联大全
丛书检索器
十三经索引
家谱族谱
墓志数据库
会员
书库
四库
影印
诗词
字典
词典
人物
典故
书目
书法
首页
汉语词典
共為脣齒
共為脣齒
共為脣齒
注音
ㄍㄨㄥˋ ㄨㄟˊ ㄔㄨㄣˊ ㄔˇ
拼音
gòng wéi chún chǐ
比喻二者關係密切,有如嘴脣與牙齒。
▶ 《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芝傳》:「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脣齒,進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亦作「共相脣齒」。
参见:
共为唇齿
共為唇齒
共為脣齒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𢃵
每日一成语:水底捞针
每日一词语:空國之侯
每日一诗词:南陌词
热门古籍
韩擒虎话本
花神三妙传(三妙传锦)
西游记
辽志
精忠旗
老子道德經
读通鉴论
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