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

三關   sān guān
注音 ㄙㄢ ㄍㄨㄢ  拼音 sān guān
1. 三個關隘的合稱:
(1) 平靖關、武陽關(即武勝關)、黃峴關,為義陽(今河南省信陽縣)之三關。
   ▶ 《南齊書.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於義陽郡。有三關之隘,北接陳、汝,控帶許、洛。」
(2) 上黨、壺口、石陘,為上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 )之三關。
   ▶ 《後漢書.卷二八上.馮衍傳》:「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
   ▶ 唐.章懷太子.注:「三關謂上黨關、壺口關、石陘關也。」
(3) 陽平關、江關、白水關,為蜀之三關。
   ▶ 《文選.干寶.晉紀總論》:「三關電掃,劉禪入臣。」
   ▶ 唐.李善.注:「蜀有陽平、江關、白水關,此為三關。」
(4) 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縣)、瓦橋(今河北省雄縣)、草橋(今河北省高陽縣)為三關,關北屬遼。
(5) 明時以居庸、紫荊、倒馬為內三關。
(6) 雁門、寧武、偏頭,為山西乙則上之三官者廢矣。」(2)身體食、視、聽三要處。
   ▶ 《淮南子.詮言》:「三官交爭,以義為制者,心也。 」
参见:三关
扫描版:「三關」在《汉语大词典》第254页 第1卷 254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