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

八分    bā fēn
1.汉字书体名。字体似隶而体势多波磔。相传为秦时上谷人王次仲所造。关于八分的命名﹐历来说法不一﹐或以为二分似隶,八分似篆﹐故称八分;或以为汉隶的波折﹐向左右分开﹐"渐若八字分散"﹐故名八分。见唐张怀瓘《书断上》。近人以为八分非定名﹐汉隶为小篆的八分﹐小篆为大篆的八分﹐今隶为汉隶的八分。
2.清宗室封爵名。清太祖天命年间﹐立八个和硕(满语﹐部落)贝勒(爵号)﹐共议朝政﹐各置官属﹐赏赐相等﹐称为八分。后定宗室封爵十四等﹐自贝子以上六等皆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见《清会典.事例二.宗人府》。

国语辞典

注音 ㄅㄚ ㄈㄣ  拼音 bā fēn
1. 書體名。為秦代隸體的一種筆法,相傳為王次仲所創,說法多種,常見的有:一、言八宜訓背,筆勢左右分布相背,有如八字。
   ▶ 見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論書一.歷下筆譚》。二、有以二分似隸,八分似篆,介於篆隸之間,故稱為「八分」。見《雅俗稽言.卷三二.字學.八分》引《書苑文姬說》。亦稱為「八分書」、「分書」。
2. 漢隸的別稱。魏晉以後的楷書稱為「隸書」,為避免混淆,稱當時通行且有波磔的漢隸為「八分」。蔡邕所書的《熹平石經》為八分的正則。亦稱為「漢隸」。
3. 事情接近完滿的狀態。
   ▶ 如:「這事的進展沒有十分,也有八分了。」
扫描版:「八分」在《汉语大词典》第1747页 第2卷 3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