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

三公    sān gōng
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国语辞典

注音 ㄙㄢ ㄍㄨㄥ  拼音 sān gōng
1. 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
   ▶ 《書經.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
   ▶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幹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 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後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亦稱為「三司」。
2. 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
   ▶ 《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或稱為「三師」。
扫描版:「三公」在《汉语大词典》第184页 第1卷 184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