硜硜 1.形容浅陋固执。《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昔 夷齐 不食 周 粟, 鲍焦 死於桥上,彼之硜硜,何足师表哉!”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奏》:“唯以硜硜浅近,不克宏通。”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读<论语>》:“ 春秋 之时,有以坚白鸣者,此硜硜自好者也。” 严复 《原强》:“而我 中国 ,则言信行果,仅成硜硜小人,君子弗尚也。”
2.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新唐书·裴均传》:“ 均 字 君齐 ,以明经为 诸暨 尉。数从使府辟,硜硜以才显。”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高骈》:“更剉鋭为文学,与诸儒交,硜硜谈治道。” 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説经常硜硜,陈史亦侃侃。”
3.象声词。形容行走声。 明 方凤 《物异考·眚异》:“ 哲宗 政和 中,宫中眚作,状先若屋倒声,其形丈餘,彷彿如龙金眼,行动硜硜有声。”
国语辞典
注音 ㄎㄥ ㄎㄥ 拼音 kēng kēng 1. 狀聲詞。形容石頭互相撞擊的聲音。
▶ 《史記.卷二四.樂書》:「石聲硜硜以立別,別 以致死。」
2. 鄙陋而頑固的樣子。
▶ 《論語.憲問》:「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参见:
硁硁
扫描版:「硜硜」在《汉语大词典》第10653页 第7卷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