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蘧瑗)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意谓到了五十岁,才知道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人因谓五十岁为知非之年。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