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暇给 rì bù xiá jǐ
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详细解释
1.
【解释】: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2.
【出自】:《汉书·高帝纪下》:“虽日不暇给,规摹宏远矣。”
3.
【示例】:谁知一个传十,十个传百,官幕两途拿轿子来接的渐渐有~之势。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没有时间休息
例句
张老师身兼数职整天早出晚归,真是~。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近反义词
国语辞典
注音 ㄖˋ ㄅㄨˋ ㄒㄧㄚˊ ㄐㄧˇ 拼音 rì bù xiá jǐ
相反詞: 無所事事語本《史記.卷二八.封禪書》:「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指事情繁重而時間不夠用。
▶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青田命世大賢,敷布兵、農、禮、樂,日不暇給,何得有閒工夫做到這一件事?」
▶ 《老殘遊記.第三回》:「誰知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官幕兩途拿轎子來接的漸漸有日不暇給之勢。」参见:
日不暇給
扫描版:「日不暇给」在《汉语大词典》第6993页 第5卷 538
扫描版:「日不暇给」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