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準

平準   píng zhǔn
注音 ㄆㄧㄥˊ ㄓㄨㄣˇ  拼音 píng zhǔn
1. 平穩物價,使其合於一定的標準。
   ▶ 《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2. 職官名。漢武帝時設置掌管物價平準事宜的官員。
   ▶ 《史記.卷三○.平準書》:「置平準于京師,都受天下委輸。」
   ▶ 《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景帝後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丞。」
参见:平准
扫描版:「平準」在《汉语大词典》第2684页 第2卷 940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