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学

国子学   guó zǐ xué

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设监领学。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改设学部,遂废。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俱为最高学府。惟当两者并设时,国子学之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弟。


参见:國子學
扫描版:「国子学」在《汉语大词典》第4037页 第3卷 631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