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獬豸冠

【成语】:獬豸冠
【拼音】:
【简拼】:
【解释】:

淮南子.主术训》:“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高诱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汉 蔡邕独断》:“法冠,楚冠也……秦制执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监平服之,谓之獬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刘昭注:“《异物志》曰:‘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因以法冠称“獬豸冠”,或借指御史等执法官吏,取其能严明执法、善断曲直邪正之意。唐 韦縠《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明无名氏《霞笺记.中丞训子》:“官居侍御立朝班,铁面丹心獬豸冠。”


獬豸冠 成语接龙

【顺接】:冠绝一时 冠弹贡氏 冠绝当时 冠带之国 冠履不爽 冠袍带履 冠履倒易 冠距鸣将 
【顺接】:白面儒冠 植发冲冠 神武衣冠 相庆弹冠 方领圆冠 怒发指冠 发怒冲冠 新沐弹冠 
【逆接】:獬豸触邪 


 查看:「獬豸冠」的典故、獬豸冠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