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独善其身

【成语】:独善其身
【拼音】:dú shàn qí shēn
【简拼】:dsqs
【解释】: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示例】:~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近义词】: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自私自利
【反义词】: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个人修养
【英文】:maintain personal integrity during chaotic times

独善其身 典故或故事

    原意是指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则致力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后则泛指不闻不问周围事物,而孤芳自赏。孟子对宋句践说,你喜欢到各国去游说吗?我告诉你关于游说应取的态度。人家了解你,要悠闲自得,人家不理解你,也悠闲自得。宋句践问,怎样才能做到悠闲自得呢?孟子答道,一个人能尊重自己的德操,以行为合于义为乐,就可以悠闲自得了。所以士人在穷困时不丢掉义,所以能自得其乐。能够在得志时不偏离道,所以使百姓不失望。古代的君子,得志时,恩泽普加于百姓;失意时,也能自修品德,有所表现于世。穷困时搞好自身品德修养,得志时使天下百姓普受恩泽。

【出典】:

    《孟子·尽心》上:“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业,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例句】: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独善其身 成语接龙

【顺接】:身书等躬 身镜体牖 身将就木 身当矢石 身手不凡 身无完肤 身寄曹孙 身其余几 
【顺接】:眇眇之身 反治其身 席帽离身 诰札出身 脱不了身 抱恨终身 年算六身 得荫忘身 
【逆接】:鳏寡惸独 人乳饮独 孤寡鳏独 鳏寡孤独 矜贫恤独 矜寡孤独 鳏寡茕独 
【逆接】:独出己见 独裁专断 独出手眼 独为匪民 独闻之听 独具匠心 独见任安 独占鳌头 


 查看:「独善其身」的典故、独善其身成语故事
 查看:「独善其身」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