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避债台

【成语】:避债台
【拼音】:
【简拼】:
【解释】:

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载周代“有逃债之台”,唐颜师古注引汉服虔语:“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战国时,周赧王负债甚多,无法归还,被债主逼迫得躲在台上,不敢出来。后遂以“债台”、“债筑台”、“债台高筑”指欠债很多,以“避债台”谓躲债之所。

清.黄遵宪《和议成志感》:“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清.赵翼《蒋莹溪馆爱妾于扬州过江来》诗:“冶游喜有藏娇屋,侨寓兼为避债台。”邹韬奋《谋生与屈辱》:“在目前我这位朋友的一家生活已极难维持,债台高筑了,借也无处去借,恳助也无处去恳助。”


避债台 成语接龙

【顺接】:台浦还珠 台背苍耇 台上麋游 台阶中坼 台阁生风 
【顺接】:临水楼台 阆苑瑶台 中天之台 重来天台 如登春台 广播电台 鹿走苏台 立马章台 
【逆接】:复子明避 水火不避 死且不避 刺举无避 临难不避 无所回避 
【逆接】:避难趋易 避世离俗 避重就轻 避穽入坑 避暑之饮 避强打弱 避凶趋吉 避毁就誉 


 查看:「避债台」的典故、避债台成语故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