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书掌与折竹

【成语】:书掌与折竹
【拼音】:
【简拼】:
【解释】:

太平御览》卷四六四引王子年(嘉)《拾遗记》:“张仪、苏秦二人递剪发以相活,或傭力写书。行遇圣人之文,无以题记,则以墨书于掌中及股里,夜还,折竹写之。二人假食于路,剥树皮为囊,以盛天下良书。每息大树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问曰:‘二子何勤苦若是而?’仪、秦共与言论曰:‘子是何人?’答曰:‘吾死生归于山谷,世论谓余归谷子也。’秦、仪后游学复逢归谷子,乃请其学术,则教以干世俗之辩,乃探胸中韦帙三卷,书言辅时之事。故仪、秦学之以终身也。”

战国时,苏秦、张仪同师鬼谷子,以游说显名于当世。他们二人在微贱时,学习十分刻苦,见到圣哲的文章言论,临时找不到书写的竹帛,便写在手掌或大腿上,回去再折竹誊写下来。后因用为勤苦致学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三:“张仪折竹,任末燃蒿。”


书掌与折竹 成语接龙

【顺接】:竹头木屑 竹马来迎 竹报平安 竹马童儿 竹马儿童 竹批双耳 竹林得阮 竹策丛生 
【顺接】:势如破竹 葛陂骑竹 卧冰哭竹 谢家丝竹 势如劈竹 鲇鱼上竹 子猷爱竹 钧天丝竹 
【逆接】:河洛图书 双鱼素书 烧角文书 揣骨听书 金鸟赦书 雁足传书 遍观群书 鸡毛文书 
【逆接】:书记翩翩 书缺有间 书堪面试 书包翻身 书轨欲同 书传黄耳 书香世代 书通二酉 


 查看:「书掌与折竹」的典故、书掌与折竹成语故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