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成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拼音】:
【简拼】:
【解释】:

    原意指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心向背,后则以此强调内部团结对于事业成功有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又不如得人和。比如这里有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无法取胜。敌人既来围攻,一定是择时日得天时的了,可是却无法取胜,可见天时不如地利。又比如这里有另一座城邑,它的城墙筑的并不是不高,护城壕挖得并非不深,士卒的兵器和盔甲也并非不锐利、坚固,粮草也并非不多,但当敌人一来进攻,守兵们便弃城而逃,这正说明地利又不及人和。所以,限制人民不必靠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险要,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强大。得到正义,帮助他的人就多;失掉正义,帮助他的人便少。少助到了极点,连自己的亲戚也会背叛他。多助到了极点,整个天下的人都愿意顺从他。让天下都顺从他的人去攻打连他的亲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那些高举正义旗帜的人要么不去攻打,而一旦去攻打便立即会获得胜利。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例句】:

    宋·刘过《西江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成语接龙

【顺接】:和风细雨 和事天子 和蔼近人 和气致祥 和衣而睡 和乐且孺 和风丽日 和璧隋珠 
【顺接】:日暖风和 更唱迭和 雄唱雌和 狐唱枭和 一倡一和 黍谷阳和 琴瑟调和 诎膝请和 
【逆接】:众口熏天 厚地高天 飞龙在天 历井扪天 庶女告天 火光冲天 八柱承天 广乐钧天 
【逆接】:天人相感 天荆地棘 天吴紫凤 天开地辟 天府之土 天无宁日 天理昭然 天壤之悬 


 查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典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成语故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