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忍辱袴下

【成语】:忍辱袴下
【拼音】:
【简拼】:
【解释】:

    袴(kù裤);同“裤”。袴下:裤裆底下。此典指韩信未得志时受人鄙视、嘲笑、污辱,忍气吞声从人的裤裆底下、两大腿之间爬过去。后以此典比喻有志之士暂时忍受耻辱。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家贫,无生活来源,经常投靠人家吃闲饭。淮阴屠户中有个侮辱韩信之年轻人,说:“你虽然个子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怯。”并当众侮辱韩信说:“你当真不怕死,就刺杀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那个年轻人,就弯着身子,趴在地上,从他裤裆底下爬过去。满街看热闹之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以后韩信当上汉异姓诸侯王的楚王,回到楚都下邳(Pī披,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又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叫自己从他裤裆底下爬过去的那个年轻人,任命他做诸侯王楚国的中尉(掌巡城、捕盗等治安工作的武官)。韩信告诉将相们说:“这是个壮士。当初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但杀他没有名目,所以我忍辱下来,才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此典又作“笑韩信”、“暂时胯下何须耻”、“韩信那惭跨下羞”、“出胯”、“淮阴跨下人”、“跨下辱”、“甘此跨下辱”、“跨下”、“一市人皆笑”、“胯下韩侯”。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10、2626页:“淮阴屠(宰杀牲畜)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qiè切,胆小)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通“熟”,仔细)视之,俛(fǔ抚,同“俯”)出袴下,蒲伏(同“匍匐”,在地上用手脚爬行)。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例句】:

    唐·李白《行路难》:“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唐·韩愈《息兵》:“暂时胯下何须耻,自有苍苍鉴赤诚。” 唐·李群玉“张仪会展平生舌,韩信那惭跨下羞。”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 宋·陆游《忆荆州旧游》:“君不见将军昔忍跨下辱,京兆晚为人所怜。” 宋·朱熹《次季通韵赠范康侯》:“年来身老大,甘此跨下辱。” 宋·李廷忠《谢王枢使荐举启》:“或小识坐间之异,或大推跨下之奇。” 明·袁宏道《淮阴侯祠》:“贪他一颙真王印,卖却淮阴跨下人。 明·周永年《吊淮阴侯》:“一市人皆笑,三军众始惊。” 清·孔尚任《桃花扇》:“看是何人坐上头,是当日胯下韩侯。”


忍辱袴下 成语接龙

【顺接】:下情上通 下车之始 下车未几 下交不渎 下帷画粥 下乘之才 下塞上聋 下车作威 
【顺接】:墙高基下 无敌天下 直上直下 瓜分天下 升高自下 大魁天下 三下两下 降尊临下 
【逆接】:亲戚相忍 阻兵安忍 忍无可忍 生吞气忍 于心不忍 痛不可忍 痛不堪忍 得忍且忍 
【逆接】:忍隽不禁 忍泪含悲 忍耻含垢 忍泣吞声 忍尤攘诟 忍字百书 忍垢偷生 忍耻苟活 


 查看:「忍辱袴下」的典故、忍辱袴下成语故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