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瞻前忽后

【成语】:瞻前忽后
【拼音】:zhān qián hū hòu
【简拼】:zqhh
【解释】:瞻:向前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办事谨慎。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示例】:仰高弥远钻坚,瞻前忽后,一点元无缺。(元·无名氏《无俗念》词)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瞻前忽后 典故或故事

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后用“瞻前忽后”形容难以捉摸。宋.朱熹《答廖子晦》:“虽以颜子之初,钻高仰坚,瞻前忽后,亦是未见此物,故不得为实见耳。”明.唐顺之《答王遵岩》:“然以为有物,则何睹何闻;以为无物,则参前倚衡。瞻前忽后,非胸中不挂世间一物,则不能见得此物。”

瞻前忽后 成语接龙

【顺接】:后实先声 后拥前遮 后土夫人 后不僭先 后生小子 后仰前合 后膛枪炮 后发制人 
【顺接】:搀前落后 克昌厥后 钟闻饭后 置之脑后 千秋之后 自甘落后 甘居人后 拾人牙后 
【逆接】:众目俱瞻 众目具瞻 远瞩高瞻 词华典瞻 以壮观瞻 有碍观瞻 民具尔瞻 糠豆不瞻 
【逆接】:瞻望弗及 瞻云陟屺 瞻前虑后 瞻星揆地 瞻情顾意 瞻予马首 瞻博迦花 瞻云望日 


 查看:「瞻前忽后」的典故、瞻前忽后成语故事
 查看:「瞻前忽后」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