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赃污狼藉

【成语】:赃污狼藉
【拼音】:zāng wū láng jí
【简拼】:zwlj
【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示例】:中书舍人于尹躬,其弟皋谟,~。 唐白居易《败于尹躬洋州刺史制》
【近义词】:赃污狼籍赃贿狼藉赃私狼藉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名声等

赃污狼藉 典故或故事

狼藉:纵横散乱,引申为破败不可收拾。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魏书.崔暹传》:“初以秀才累迁南兖州刺史,盗用官瓦,赃污狼藉,为御史中尉李平所纠,免官。”唐.白居易《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中书舍人于尹躬,其弟皋谟,赃污狼藉。”

赃污狼藉 成语接龙

【顺接】:藉糟枕麹 藉草枕块 
【顺接】:名声狼藉 死伤枕藉 杯盘狼藉 它它藉藉 声名狼藉 赃秽狼藉 贪污狼藉 脏污狼藉 
【逆接】:拿贼见赃 捉贼捉赃 坐地分赃 捉贼见赃 拿贼拿赃 
【逆接】:赃盈恶贯 赃私狼藉 赃心烂肺 赃官污吏 赃污狼籍 赃汚狼藉 赃私狼籍 赃贿狼籍 


 查看:「赃污狼藉」的典故、赃污狼藉成语故事
 查看:「赃污狼藉」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