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人废言

【成语】:以人废言
【拼音】:yǐ rén fèi yán
【简拼】:yrfy
【解释】:以:因为;废:废弃。因为说话人的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错误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的意见。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示例】:径寸之宝,或隐沙泥;~,君子斯戒。 《梁书•武帝纪中》
【近义词】:因人废言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因喜好而看问题

以人废言 典故或故事

因发言人地位低下等原因,意见就不被采纳。《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旧唐书.陆贽传》:“明主者,不以言为罪,不以人废言,罄陈狂愚,惟所省择。”

以人废言 成语接龙

【顺接】:言规行矩 言无不听 言论风生 言高趣远 言巧如簧 言多伤幸 言行不符 言高语低 
【顺接】:无容赘言 下笔万言 跌荡放言 口无虚言 温树无言 书不尽言 啖以甘言 盲瞽之言 
【逆接】:不知所以 忘乎所以 忘其所以 不明所以 
【逆接】:以策万全 以官为氏 以疾掩迟 以日易月 以铢称镒 以一知万 以公济私 以近知远 


 查看:「以人废言」的典故、以人废言成语故事
 查看:「以人废言」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