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拼音】: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简拼】:szdyszsy
【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示例】:
【近义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语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典故或故事

    东隅,东方。日出东方,故以东隅指早晨。桑榆,树名。日落于西方,余光尚留于树上,故以此指傍晚。全句指经过努力,形势会迅速扭转。早晨失去,不到晚间就重新收回。冯异(?-34年),字公孙,颖川父城(今河南平顶山)人,光武帝大将。建武三年(27年),以征西大将军与邓禹、邓弘等共击赤眉,因彼此计划不协调而遭挫折,死伤者3000余人。不久,冯异又集合数万军队与赤眉会战,同时,又令敢死之士伪作赤眉军,伏于道侧,终于大败赤眉军,先后降其部众近20万。光武帝闻知大捷,特地发信慰劳他说:“消灭了赤眉,所有将士十分劳苦,开始虽然打了败仗,现在终于大获全胜,扬眉吐气,可以说得上早晨有所损失,晚上即将形势扭转,马上我就要论功行赏,用以酬劳你们建立的功勋。”

【出典】:

    《后汉书》卷17第646页《冯异传》:“(帝)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例句】: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接龙

【顺接】:榆木脑袋 榆木脑壳 榆瞑豆重 榆木疙瘩 榆木圪垯 榆次之辱 榆枋斥鷃 榆枋之见 
【顺接】:收拾桑榆 晚景桑榆 年迫桑榆 年在桑榆 收之桑榆 日薄桑榆 望杏瞻榆 景入桑榆 
【逆接】:得不酬失 万不一失 若有所失 忙中有失 遵而不失 执一无失 遵而勿失 得不偿失 
【逆接】:失所流离 失旦之鸡 失而复得 失马亡羊 失之穿凿 失鹿共逐 失马何忧 失怙之痛 


 查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典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成语故事
 查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