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顾茅庐

【成语】:三顾茅庐
【拼音】:sān gù máo lú
【简拼】:sgml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三顾茅庐 典故或故事

    亦作“草庐三顾”、“茅庐三顾”。顾:拜访、探望。茅庐:草屋。表示礼贤下士,诚恳邀请,也引伸为知遇之恩。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称“卧龙”。后应刘备之邀,出山辅佐刘备,联合东吴,对抗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占荆州,进据四川,建蜀汉政权,拥戴刘备称帝,任丞相。刘备死后,封武乡侯,辅助后主阿斗,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励精图治,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他五次出兵攻魏,在与魏军相持中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刘备与曹操交战,败投荆州刘表,暂寓新野。经徐庶推荐,刘备遂三次前往隆中,请其出山。诸葛亮感其意诚,终于见了他。并在草庐中和他分析形势,制定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袭据四川,徐图统一的战略计划,而后与其一起下山,共图霸业,建立蜀汉,成为一代名相。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第912页:“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例句】:

    《晋书·庾阐传》:“夷吾相桓,汉登萧张;草庐三顾,臭若兰芳。” 《南史·袁昂传》:“(明帝)钦昂风素,频降驾焉。及践祚,奏事多留与语,谓曰:‘我昔以卿有美名,亲经相诣。’昂答曰:‘陛下在田之日,遂蒙三顾草庐。’”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三顾茅庐 成语接龙

【顺接】:庐山面目 庐州小卿 庐山真面 
【顺接】:三顾茅庐 薛苞田庐 蓬莱闭庐 初出茅庐 三谒茅庐 居无室庐 吾爱吾庐 三顾草庐 
【逆接】:鼎足而三 坐五行三 举隅反三 两两三三 连二并三 足刖过三 至于再三 红头阿三 
【逆接】:三十六行 三科九旨 三余暇时 三尺童蒙 三十晚上 三联串票 三瓦四舍 三省吾身 


 查看:「三顾茅庐」的典故、三顾茅庐成语故事
 查看:「三顾茅庐」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