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励精求治

【成语】:励精求治
【拼音】:lì jīng qiú zhì
【简拼】:ljqz
【解释】:励:同“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
【示例】:《新唐书•元稹传》:“以陛下睿博洪深,~,岂言而不用哉?”
【近义词】:厉精求治励精图治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励精求治 典故或故事

    意为案件已经判定,决不更改。用来称颂官吏的秉公执法。出自唐李元紘(chóng洪)的事迹。李元紘(?-733年)字大纲,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后移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元紘曾任雍州司户参军。当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许多官吏都顺望风指。太平公主曾与百姓争碾硙的所有权,元紘将碾硙判给了百姓。长史窦怀贞大惊,马上要他改判给太平公主。元纮便在判书后写了“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几个大字,以示其不改判的决心。后世遂传为佳话。亦称“南山铁案”。李元紘以后曾任宰相。

【出典】:

    《新唐书》卷126《魏知古等传·赞》4440页:“观玄宗开元时,励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故姚元崇、宋璟言听计行,力不难而功已成。”

【例句】: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10:“神宗即位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

励精求治 成语接龙

【顺接】:治病救人 治乱存亡 治不忘乱 治国安邦 治世之音 治国安民 治国经邦 治兵振旅 
【顺接】:冗不见治 垂衣而治 正理平治 历精为治 历精图治 胁从罔治 伊尹佐治 厉精为治 
【逆接】:刮摩淬励 磨砻淬励 磨礲淬励 勃然奋励 刻苦自励 发扬蹈励 
【逆接】:励兵秣马 励精更始 励精图治 励精国治 励志冰檗 励志如冰 励精求治 励精图进 


 查看:「励精求治」的典故、励精求治成语故事
 查看:「励精求治」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