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激浊扬清

【成语】:激浊扬清
【拼音】:jī zhuó yáng qīng
【简拼】:jzyq
【解释】: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出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示例】:待制为官,尽忠报国,~。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
【近义词】:彰善瘅恶隐恶扬善
【反义词】:讳疾忌医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清除坏的
【英文】:drive out evil and usher in good
【成语故事】:西晋时期司空从事中郎牵秀好说大话,他说如果他居于督察百官的地位,就一定像冲除脏水浮上清水那样除掉恶人奖励好人。他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并没有那样去做。在“八王之乱”中,作为尚书的他见哪个王有势力就投靠哪个

激浊扬清 典故或故事

    激:冲除;浊:污秽。用以比喻除恶扬善。出自唐王珪之语。王珪(570-638年)字叔玠(jiè界),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隋时曾任太常奉礼郎。唐武德初,任东宫中舍人,跟随太子李建成。后因事流放嶲(xī西)州。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重其才干,起用为谏议大夫。后转黄门侍郎、侍中等,与房玄龄、温彦博、戴胄、魏徵等人同理国政。一次宴会后,唐太宗让他对这几位大臣进行品评,然后再对自己作一估量。王珪在评价了这些人以后,谈到自己时,曾说: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方面,我同这几个人相比较,也有自己的长处。

【出典】:

    《旧唐书》卷70《王珪传》2529页:“后尝侍宴,太宗谓珪曰:‘卿识鉴清通,尤善谈论,自房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以谏诤为心,恥君不及于尧、舜,臣不如魏徵。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例句】:

    明·顾炎武《与公肃甥书》:“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义。”

激浊扬清 成语接龙

【顺接】:清歌曼舞 清酒黄龙 清裁范滂 清水衙门 清音居士 清清爽爽 清词妙句 清风高谊 
【顺接】:俟河之清 炊鲜漉清 肺石风清 玉润冰清 洁浊扬清 清者自清 摧陷廓清 天朗气清 
【逆接】:不胜感激 風回電激 枉矫过激 风回电激 风飑电激 操之过激 星流电激 
【逆接】:激起公愤 激忿填膺 激流勇退 激水听锻 激浊扬清 激昂青云 激贪厉俗 激薄停浇 


 查看:「激浊扬清」的典故、激浊扬清成语故事
 查看:「激浊扬清」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