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桃源避秦

【成语】:桃源避秦
【拼音】:
【简拼】:
【解释】:

【典源】 晋·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崖,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以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今译】 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道: 晋太元年间,武陵一渔人沿水行舟,忘记走出多远,忽逢一桃林,几百步中都是桃树,在桃林水源尽头又见一山。进入山口后发现其中土地平坦,屋舍整齐,道路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耕作,老少怡乐,一派平静美好的景象。桃源中人见渔人大为吃惊,邀渔人到家中作客,他们自言祖先逃避秦时战乱而来此定居,与世隔绝,不知有汉代及魏晋。渔人逗留数日后返家。归时沿途作下标记,然而再访时竟迷路不知所在。

【释义】 后以此典指远离尘嚣的山水胜境、田园风光; 亦指遁世隐居之处。

【典形】 避秦路、避世桃源、花藏仙溪、花源、鸡犬桃源、陵源、秦洞、秦人鸡犬、山中秦晋、桃花流水、桃花源、桃散武陵霞、桃源、桃源鸡犬、桃源境、逃秦人、武陵人、武陵桃花、武陵源、仙源、渔郎入洞天、源水桃花、桃花迷洞口、桃花闭洞门、洞犬谢秦人、不识东西晋、流水桃源、桃花白云、晋客入洞、回首武陵、不知有汉、桃源路、桃花洞、秦人溪、迷武陵、武陵溪、武陵春、问秦人。

【示例】

〔避秦路〕 清·王夫之《摸鱼儿》:“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避世桃源〕 清·张尔田 《鹧鸪天》:“寄生槐国原无梦,避世桃源岂有津。”

〔花藏仙溪〕 唐·李白 《奉饯十七翁》:“问津利往,水引渔者; 花藏仙溪,春风不知。”

〔花源〕 唐·李白《山水壁画歌》:“迥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鸡犬桃源〕 元·白朴 《木兰花慢》:“为问鹍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

〔陵源〕 北周·庾信《谢滕王赍马启》:“柳谷未开,翻逢紫燕; 陵源犹远,忽见桃花。”

〔秦洞〕 清·王夫之《二郎神·咏镜》:“也似我年来,桃花春水,咫尺烟迷秦洞。”

〔秦人鸡犬〕 唐·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山中秦晋〕 宋·张炎《摸鱼子·高爱山隐居》:“休重省。莫问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

〔桃花流水〕 宋·苏轼 《宿九仙山》:“玉室金堂余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桃花源〕 宋·陈师道 《寄邢和叔》:“他日宦游客,误人桃花源。”

〔桃散武陵霞〕 唐·李商隐《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柳飞彭泽雪,桃散武陵霞。”

〔桃源〕 北周·庾信《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宁殊华盖,讵识桃源?”

〔桃源境〕 宋·陆游《幽居》:“闭门便造桃源境,不必秦人始是仙。”

〔逃秦人〕 宋·苏轼《和陶桃花源》:“却笑逃秦人,有畏非真契。”

〔武陵人〕 宋·李清照《凤霞台上忆吹箫》:“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武陵桃花〕 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武陵源〕 唐·王维《桃源行》:“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仙源〕 清·王摅《雪滩钓叟歌》:“雪滩亦似武陵路,中有仙源无处寻。”

〔渔郎入洞天〕 明·高启《梅花》之二:“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源水桃花〕 唐·王勃《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虽源水桃花,时时失路。”


桃源避秦 成语接龙

【顺接】:秦雄百二 秦楼凤箫 秦诿楚諈 秦晋之缘 秦王构石 秦栈叱车 秦娥箫凤 秦楼娇客 
【顺接】:狗盗脱秦 义不帝秦 桃源避秦 范叔归秦 鹿失嬴秦 暮楚朝秦 三良殉秦 铅筑击秦 
【逆接】:曼倩偷桃 割袖分桃 瑶华木桃 断袖分桃 赐紫樱桃 断袖余桃 王母夭桃 断袖馀桃 
【逆接】:桃李春风 桃潭春水 桃夭柳媚 桃柳争妍 桃李无蹊 桃李无言 桃叶传情 桃根桃叶 


 查看:「桃源避秦」的典故、桃源避秦成语故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