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陈后主入井

【成语】:陈后主入井
【拼音】:
【简拼】:
【解释】:

【典源】《南史·陈本纪下》:“是时,韩擒(虎)率众自新林至石子冈,镇东大将军任忠出降擒,仍引擒经朱雀航趣宫城,自南掖门入。城内文武百司皆遁出,……后主曰:‘锋刃之下,未可及当,吾自有计。’乃逃于井。……既而军人窥井而呼之,后主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人三人同乘而上。”《陈书·张贵妃传》亦载,文略。

【今译】 南朝陈后主 (名叔宝) 纵情声色,不理国事,隋军乘机大举南下,当时,隋将韩擒虎率军进攻,陈将任忠投降,并引导隋军经朱雀航攻入都城。城内百官纷纷逃命。陈后主说:“兵刃之下,无法抵挡,我自有办法。”于是逃在景阳宫古井中。隋军发现井下有人,向井中喊话不应,隋军要往下扔石头,井下才答了声。用绳子把里边人拉上来时,觉得非常重,很奇怪,出来才发现,原来陈后主与其宠妃张贵妃、孔贵人三个人一同拽着绳子上来。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君主贪恋淫乐,荒政亡国。

【典形】 荒宫余辱井、龙沉古井、三人出眢井、填宫井。

【示例】

〔荒宫余辱井〕 清·张鹏翀《经史法戒诗》:“才见荒官余辱井,又看芳苑起迷楼。”

〔龙沉古井〕 元·白朴《夺锦标》:“惆怅龙沉古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

〔三人出眢井〕 唐·刘禹锡 《三阁辞》:“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槛车。”


陈后主入井 成语接龙

【顺接】:井底鸣蛙 井底蛤蟆 井春五经 井蛙谤海 井然有条 井然有序 井渫莫食 井井有序 
【顺接】:无波古井 忠泉出井 毛遂堕井 扪参历井 橘根仙井 离乡背井 凿隧入井 称锤落井 
【逆接】:力作乏陈 棋布星陈 锥行之陈 磨牛迹陈 套言不陈 囊药未陈 水陆杂陈 水陆毕陈 
【逆接】:陈平宰社 陈抟高卧 陈善闭邪 陈遵醴醹 陈琳檄草 陈人束阁 陈平席门 陈遗饭感 


 查看:「陈后主入井」的典故、陈后主入井成语故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