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神司香奉香进至香案前祗竢司乐赞举迎
  神乐奏祈丰之章【乐辞方岳不同俱详乐考】协律郎举麾工鼓柷乐
  作賛引奏就上香位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诣香案前立对引官至祝案前止賛引奏上香司
  香跪进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毕奏复位恭导
  皇帝复位立奏跪拜兴
  皇帝行二跪六拜礼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协律郎偃麾
  工戞敔乐止
  右迎神
  典仪賛行初献礼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司乐賛举初献乐奏华丰之章乐作司帛奉篚司爵奉爵以次诣
  神案前司帛跪献篚奠于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奠于垫中毕皆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賛引奏跪
  皇帝跪羣臣皆跪賛读祝司祝读祝讫兴以祝版跪安
  于篚内叩如初退乐作賛引奏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三拜礼乐止典仪賛行亚献礼司乐賛举亚献奏兴丰之章乐作司爵奉爵献于左如初献仪乐止典仪賛行终献礼司乐賛举终献乐奏仪丰之章乐作司爵奉爵献于右如亚献仪乐止右三献
  典仪賛彻馔司乐賛举彻馔乐奏和丰之章乐作有司彻毕乐止典仪賛送
  神司乐賛举送
  神乐奏锡丰之章乐作賛引奏跪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二跪六拜礼乐止典仪賛奉祝帛送瘗
  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司香跪奉香兴以
  次恭送瘗所
  皇帝转立拜位旁西向竢过复位立
  右彻馔送神瘗祝帛
  祝帛出賛引奏礼成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降中阶出中门乘舆还
  行宫前列卤簿导从扈衞如来仪陪祭官退不陪祭守土官仍于道左跪送扈从官于
  行宫外跪迎如仪
  右礼成
  还行宫
  遣官致祭方镇仪
  遣官致祭太常寺具祝文香帛授遣官赍往守土官豫期洁扫庙宇戒办牲牢器物备执事人司祝司帛司香司爵以府州县佐贰官通賛以教谕训导引賛以学弟子员充先祭一日遣官及执事官斋其夕宰人割牲于厨地方州县官一人公服眂宰如仪祭日昧爽守土官率馔人入庙供具陈
  神位前牛一羊一豕一豋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鑪一镫二设案一于中少西供祝版设案一于左陈礼神制帛一【色各如其方】香盘一尊一爵三设洗于阶东引賛二人竢于门质明执事官豫入就位均朝服遣官朝服诣庙引賛引入诣东阶下盥手升阶至阶中北靣通賛賛就位遣官就拜位立賛迎
  神引賛引遣官入殿左门诣香案前賛跪遣官跪賛上香司香跪奉香遣官上炷香三上瓣香兴賛复位遣官复位賛跪叩兴遣官行二跪六叩礼通賛賛行初献礼司帛奉篚跪献于案三叩兴司爵奉爵奠于正中皆退賛读祝引賛賛跪遣官跪司祝进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宣读讫复于案叩如初退賛叩兴遣官行三叩礼通賛賛行亚献礼司爵奠爵于左賛行终献礼司爵奠爵于右均如初仪賛送
  神引賛賛跪叩兴遣官行二跪六叩礼通賛賛奉祝帛送瘗执事官各奉祝帛香由中道送瘗如仪遣官避立拜位东竢过复位立引賛引遣官视瘗礼毕引遣官出执事官皆退
  右方镇遣官
  遣官祭山川仪
  时巡所经辇路三十里内
  名山大川遣官致祭太常寺具祝文香帛授遣官赍往始终仪节与祭
  方镇礼同
  右祭所过名山大川
  皇帝时巡所过大川上香仪
  凡将济大川守土官于岸治坛设案以纸为神位式书
  神号奉设案上陈果盘五爵三香盘一鑪一镫二
  皇帝亲诣上香其日黎明賛引对引预于坛外祗俟太常寺司香一人预于香案旁祗竢司拜褥官豫奉拜褥于案前祗竢均公服
  皇帝御补服乘舆诣坛导从扈衞如常仪及坛降舆司拜褥官豫布拜褥于正中退賛引对引恭导
  皇帝诣香案前司香跪进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毕賛引对引恭导
  皇帝就位三拜兴出坛登舟司拜褥官彻拜褥退
  右
  时巡所过大川上香
  遣官致祭岳镇海渎仪
  凡逢
  庆典遣官致祭
  岳镇海渎皆因庙行礼望祭者设次于其所致祭豫期有司诹吉日礼部疏列阁部院寺文职二品以下四品以上官衔名候
  防分遣承祭将遣官
  皇帝散斋一日遣官各斋于次太常寺具礼神香祝【翰林院随事撰拟】制帛【五岳五镇四海各如其方包四渎色用黑各一】送礼部礼部祠祭司官各加封题翼日黎明遣官公服防于礼部太常寺官设黄案于
  中和殿正中左右各一均南向銮仪衞设龙亭一于礼部堂上正中设香亭一于龙亭前祠祭司官恭奉祝文帛香设龙亭内校尉舁亭行导以御仗香亭在前龙亭在后进
  大清门中门至
  午门前亭止祠祭司官公服诣龙亭前跪三叩恭奉祝文香帛由
  午门左门
  昭德门至
  中和殿由中门入陈祭文于中案帛左案香右案跪叩如初由殿左门出退立阶下记注官四人序立于殿西檐下导引太常寺卿二人序立于殿北门外侍仪礼部尚书侍郎各一人分立殿东西檐之次又侍郎一人率钦天监博士诣
  乾清门奏时
  皇帝御补服乘舆出宫导从扈衞如常仪至
  中和殿北阶上降舆太常寺卿导引
  御殿内诣案前北向徧阅祝文香帛毕仍自殿北门乘舆还宫祠祭司官奉祝文香帛出设龙亭内如来仪所司彻案校尉舁亭出礼部尚书侍郎从至礼部陈于堂上正中遣官及赍送香帛笔帖式以次序立于堂左礼部尚书一人于亭左立祠祭司官诣亭前跪三叩以次奉祝帛香授尚书转授遣官遣官跪受兴授笔帖式依序由中门出若非
  亲阅太常寺送礼部各加封题礼部尚书率执事官属暨遣官散斋一日至日黎明咸公服防礼部祠祭司官设三案于堂上正中奉祝文设于中案陈香左案陈帛右案讫退立案前左右賛事礼部尚书一人敬谨周眡讫以次分授遣官如前仪
  右阅祝文香帛遣官
  遣官至所祭地守土官洁庙宇备牲牢器物备执事人遣官暨执事官斋祭日有司供具陈设上香读祝行三献礼一应礼仪并与
  时巡遣官祭告同
  右祭仪
  岁春秋祭仪
  岁春秋仲月凡
  岳镇海渎所在守土正官一人诣庙致祭执事以礼生
  祭用少牢余并同
  庆典遣官之仪
  右所在専祭
  特祭山川之神仪
  所在
  名山大川显著灵异于民有捍御功者奉
  特典遣専官或崇建庙宇落成降香以部笔帖式一 人并祝文赍往守土官就庙致祭陈设仪节并同前右所在特祭
  岁祭山川之神仪
  直省所在山川有
  勅赐封号立専祠者守土官以时致祭祭日有司具祝文饬庙户洁扫祠宇拂拭神案备执事人具器陈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鑪镫具陈祝文于案左陈帛一香盘一壶一爵三于案右主祭官朝服诣祠引賛礼生二人引入拜位前立乃迎
  神司香自右奉香盘进主祭官三上香引賛賛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司帛自右跪授帛主祭官受帛拱举授司帛兴献于案司酌酌酒实爵自右跪授爵主祭官受爵拱举授司爵献于正中退司祝跪读祝引賛賛跪主祭官跪读祝毕主祭官行三叩礼兴司爵酌酒献于左又酌酒献于右退乃彻馔送
  神引賛賛跪叩兴主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执事者以祝帛送燎礼毕各退各祠仪皆同
  右専祠嵗祭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一
  郊社考【十一】
  耤田祭
  先农【仪注附】
  【臣】等谨按耤田之制上以奉粢盛下以劭农事稽古简牒其典钜矣我
  朝重农务耕以开
  王业举
  先农之祀开千亩之耤冕而秉耒于古有加焉逮夫今日礼益备事益勤推之郡邑莫不顺时循典以敬从事又举
  先蚕祀礼
  躬桑令典务食之源重衣之本以率天下粟帛丰赢妇
  子恬熙此其端与
  顺治十年三月
  诏举行
  先农祀典
  十一年二月
  世祖章皇帝行耕耤礼
  亲祭
  先农坛
  康熙十一年二月
  圣祖仁皇帝行耕耤礼
  亲祭
  先农坛礼仪与顺治十一年同前期遣官祗告
  奉先殿
  雍正二年二月
  世宗宪皇帝行耕耤礼
  亲祭
  先农坛礼仪与康熙十一年同三推毕复加一推
  颁发新制三十六禾词使工歌左右随行礼毕王以下行
  庆贺礼停止筵宴自是每嵗皆
  亲耕如仪
  八月以耤田瑞谷宣付史馆是年耤田内产瑞谷一茎四穗者三本一茎三穗者三本一茎两穗者十二本顺天府尹张令璜奏进羣臣请宣付史馆从之四年所产尤多有一茎九穗者
  丰泽园所植稻亦然羣臣表贺宣付史馆葢瑞应频书不胜纪云
  四年八月
  命各直省俱行耕耤礼祭
  先农坛是月奉
  谕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朕念切民依举行耕耤之礼殚竭精诚为民祈谷于
  上帝乃雍正二年三年耤田特产嘉禾今嵗所产自一茎双穗至九穗皆硕大坚好异于常谷朕见之心甚慰悦特令宣示廷臣葢实有见于天人感召之理防于影响无纎毫之或爽朕以至诚肫恳之心每嵗躬耕耤田以重农事即防
  上帝降鉴叠产嘉谷以昭休应岂人力之所强为乎礼曰天子为耤千亩诸侯百亩则耕耤之礼亦可通于臣下矣朕意欲地方守土之官俱行耕耤之礼使之知稼穑之艰难悉农民之作苦量天时之晴雨察地力之肥硗凡为官者存重农课稼之心凡为农者无茍安怠惰之习于养民务本之道大有禆益九卿详议具奏防奏上请令奉天府尹各直省督抚及府州县卫官于所治地方择洁浄之地设立
  先农坛及耤田自雍正五年为始每嵗仲春亥日各率所属行礼如仪所收米粟敬谨收贮以供祭祀之粢盛其祭
  先农坛之礼如祭
  社稷凡大小武职官一体与祭俾知耕耤钜典又以吉林黒龙江二处将军皆有民社之任令照直省之
  制建立
  先农坛致祭耕耤以重农事礼部于每年十月预择次
  年耕耤吉期奏
  闻通行内外同日行礼
  乾隆三年三月
  皇上行耕耤礼
  亲祭
  先农坛是嵗初举
  亲耕之礼前期六日
  幸丰泽园演耕至日
  亲祭
  先农坛遂诣耤田行三推礼毕复加一推礼成
  上御斋宫王以下行庆贺礼
  五年三月以闰嵗春寒遣官致祭
  先农坛礼部奏
  亲耕典礼原可间嵗举行今逢闰年节气尚觉春寒更衣行礼不无过于烦劳请暂行停止其致祭
  先农坛遣官行礼从之
  八年二月
  诏遣官祭
  先农坛用中和韶乐内阁奉
  谕防向来
  先农坛亲祭始用中和韶乐遣官则同小祀之例朝日
  夕月等中祀虽遣官仍用中和韶乐但不饮福受胙而已朕思国之大事在农
  先农宜在中祀之列此次遣和亲王恭代即照
  朝日
  夕月等坛之例用中和韶乐永着为例
  十九年三月重修
  先农坛
  十八年冬奉
  谕防朕每嵗亲耕耤田而
  先农坛年久未加崇饰不足称朕祗肃明禋之意今
  两郊大工告竣应将
  先农坛宇修缮鼎新其外壖隙地老圃于彼灌园殊为防凟应多植松栢榆槐俾成隂郁翠庶足以昭防妥
  灵该部会同查明具奏总理工程王大臣遵
  防详议次第修缮并
  太嵗殿
  天神
  地祗坛俱崇饰鼎新惟旗纛殿以前明旧制
  本朝不于此致祭毋庸修葺壖外隙地计一千七百亩乘时种树交太常寺饬坛戸敬谨守防疏上从之
  先农坛在正阳门外西南制方南向一成方四丈七尺髙四尺五寸四出陛各八级东南为瘗坎坛北正殿五间东
  神库西
  神防各五间井亭各一东南为
  观耕台台前为耤田后为
  具服殿东北为
  神仓前为收谷亭后为祭器库缭以周垣门南向嵗以仲春亥日
  皇帝亲飨
  先农之神祭毕乃
  躬耕耤田及秋玉粒告成所司以
  闻择吉收贮
  神仓以供
  天
  地
  宗庙
  社稷之粢盛
  二十三年二月
  诏除耕耤设棚悬防之例旧例相沿耕耤则设防棚
  皇上以其繁费无益
  谕曰吉亥耤亩所重劭农黛耜青箱畚鏄蓑笠咸寓知民疾苦之意而设棚悬防以芘风雨义无取焉吾民凉雨犁而赤日耘虽袯襫之尚艰岂炎湿之能避且片时用而过期撤是中人数十家之产也其饬除之三十九年三月
  上亲耕耤
  诏嗣后耕耤时观耕台添设幄次
  四十七年三月
  皇上行耕耤礼
  亲祭
  先农坛
  【臣】等谨案吉亥劭农典礼綦重
  天子夀逾古稀致勤民务维时侍仪之大学士尚书等
  皆年逾七旬以上【臣】等恭读是嵗
  御制耕耤禾词仰惟
  皇上圣夀无疆法
  天行健固已协无逸而庆屡丰而大臣观礼者复多厐眉华首喜溢班聨洵千载罕逢之嘉会也
  五十年三月
  皇上行耕耤礼
  亲祭
  先农坛是嵗十一月奉
  谕每嵗春三月应祭
  先农坛行耕耤礼礼部俱先期将祭祀日期及耤田一应事宜预行具题虽属照例办理但国家典礼以实不以文朕临御以来兢兢以敬
  天勤民为念
  郊
  坛大祀无不躬亲即耤田亲耕亦未尝稍惮烦劳虽本年夀已七十有五犹亲举三推之典惟是春秋已髙或恐步履稍逊若二三年后自揣精力如常偶一举行岂非熙朝盛事至本年甫经亲行耕耤明嵗应否躬莅自应朕酌行乃礼部仍照例具题竟似每嵗俱亲诣行礼者然岂不转为具文耶我国家受
  命延洪纯嘏敷锡世世子孙若能皆似朕之敬勤不倦自必景祚绵长享国久逺嗣后我子孙继承奕禩惟当不懈益勤凡遇亲耤典礼若年在六十以内礼部自应照例具题年年躬行耕耤之礼若年逾六十礼部先期以亲莅或遣官之处具本题请庶钜典不尚虚文而展礼益昭诚恪着为令
  皇帝亲祭仪
  嵗仲春吉亥
  皇帝亲飨
  先农前二日礼部尚书一人眡牲如仪
  右眡牲
  致斋  【仪同东西郊祀】
  先一日遣官一人诣
  奉先殿祗告如常仪
  右告祭
  书祝版
  眡割牲
  眡祝版  【仪同东西郊祀】
  是日清晨太常寺卿率属洁坛上下借以椶荐为瘗坎于坛东南隅设
  先农神座于坛正中南向施黄幄工部官张
  皇帝拜次于南阶上如式
  右设神座供张
  将事之夕夜分太常寺卿率属入坛具器陈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琖三十鑪一镫二坛南中设一案少西北向供祝版东设一案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青】香盘一尊一爵三设福胙于尊爵之旁加爵一牲陈于爼帛实于篚尊实酒承以舟疏布幂勺具銮仪卫冠军使设洗于
  坛东乐部率太常协律郎设中和韶乐及乐舞于坛下东西分列器数与
  东西郊祀同
  右陈设
  省齍  【仪同东西郊祀】
  辨行礼位坛上幄次为
  皇帝拜位正中北向坛下东南为望瘗位东向陪祀王公位乐悬北东西各二班百官位乐悬南东西各五班重行异等东位西上西位东上均北面辨执事位坛上太常寺司拜牌拜褥官各一人立
  皇帝拜位左右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各一人光禄寺卿二人侍卫二人太常寺赞荅福胙一人侍仪礼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副都御史乐部典乐各一人位东西序分立祝案尊案之次如常仪坛下太常寺典仪一人司乐一人东立西面起居注官四人西立东面纠仪御史四人礼部祠祭司官四人引礼鸿胪寺官四人分立王公百官拜位之次协律郎歌工乐工舞佾分立乐悬之次均东西面掌瘗官率瘗人立于瘗坎之南北面
  右辨位
  其日五鼓步军统领率所部清跸除道
  御道左右涂巷皆设布幛銮仪卫陈
  法驾卤簿于
  午门外不陪祀王公百官朝服祗如常仪辰初三刻太常寺卿赴
  乾清门奏时
  皇帝御祭服乘礼舆出宫前引后扈如仪
  驾发警跸
  午门鸣钟鼔导迎乐陈而不作羣臣跪送提鑪官左右骑导诣坛如
  郊祀之仪
  右
  銮舆出宫
  驾将至司祝奉祝版设于祝案礼部尚书一人率太常
  寺卿属诣
  神库上香行礼恭请
  先农神位奉安坛座上如仪鸿胪寺官豫引陪祀王公
  于坛门内按翼序立
  驾至随行引陪祀百官东班于拜位南北面西班于拜
  位西东面序立祗
  驾至坛东门内降舆赞引对引太常寺卿二人恭导皇帝至坛东盥銮仪卫官跪奉盥奉巾如仪赞引对引
  恭导
  皇帝由中阶陞就拜位前立前引内大臣提鑪官侍卫均于阶下止立后扈大臣随侍鸿胪寺官引陪祀王公百官均就拜位典仪赞乐舞生登歌执事官各共廼职武舞执干戚进赞引奏就位
  皇帝就位立
  右盥洗就位
  典仪赞瘗毛血迎
  神司香奉香进立祗司乐赞举迎
  神乐奏永丰之章乐作赞引奏就上香位恭导
  皇帝诣香案前立奏上香司香奉香跪进于右
  皇帝上炷香次三上瓣香毕奏复位恭导
  皇帝复位立赞引奏跪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乐止
  右迎神
  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奉篚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以次至案前恭竢司乐赞举初献乐奏时丰之章乐作司乐举节舞干戚之舞司帛跪献篚奠于案三叩司爵跪献爵奠于垫中兴各退司祝至祝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赞引奏跪
  皇帝跪羣臣皆跪赞读祝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皇帝致祭于
  先农之神曰惟
  神肇兴农事万世永赖兹当东作之时躬耕耤田祈诸物丰茂为民立命谨以牲帛酒醴庶品之仪致祭尚
  飨读毕兴奉祝版跪安
  神位前三叩兴退乐作赞引奏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三拜礼乐止武功之舞退文舞执羽籥
  进
  右初献
  典仪赞行亚献礼司乐赞举亚献乐奏咸丰之章乐作舞羽籥之舞司爵献爵于左仪如初献乐止右亚献
  典仪赞行终献礼司乐赞举终献乐奏大丰之章乐作【舞同亚献】司爵献爵于右仪如亚献乐止文徳之舞退
  右三献
  既终献太常寺赞礼郎一人少前西面立赞荅福胙光禄寺卿二人奉福胙至
  神位前拱举退祗立于
  皇帝之右侍卫二人进立于左赞引奏跪
  皇帝跪左右官皆跪奏饮福酒右官进爵
  皇帝受爵拱举授左官次受胙如饮福仪赞引奏拜兴皇帝三拜兴又奏跪拜兴
  皇帝行二跪六拜礼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典仪赞彻馔司乐赞举彻馔乐奏屡丰之章乐作彻毕乐止右受福胙彻馔
  典仪赞送
  神司乐赞举送
  神乐奏报丰之章乐作赞引官奏跪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乐止
  右送神
  典仪赞奉祝帛香馔送瘗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咸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兴司香跪奉香
  司爵跪奉馔兴以次恭送瘗所
  皇帝转立拜位东旁西向竢祝帛过复位立典仪赞望瘗司乐赞举望瘗乐奏庆丰之章乐作陪祀王公百官退赞引奏诣望瘗位
  皇帝诣望瘗位望瘗赞引奏礼成恭导
  皇帝诣
  太嵗殿上香乐止礼部尚书率太常寺卿属恭请
  神位复御上香行礼如仪
  皇帝于具服殿更衣乃行
  亲耕礼礼毕还宫太常寺官彻
  乾清门斋戒牌铜人送寺
  右望瘗礼成
  乾隆三十七年遵
  防议准
  先农坛仪注
  皇上御礼轿自外北天门入内北天门循
  太嵗殿后转至
  坛东北隅降舆诣
  坛行礼礼成仍于降舆处
  御礼轿诣
  太嵗殿上香
  遣官飨
  先农坛之礼先一日太常寺以祝版送内阁恭书受而
  奉诸
  神库至日鸡初鸣遣官朝服诣坛赞引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由坛右门入行礼于阶下上香赞升坛升降均由东阶不饮福受胙王公不陪祀祝帛送瘗避立西旁飨毕顺天府府尹率属行耕耤礼余均如前仪
  右遣官仪
  直省府州县卫各建
  先农坛嵗以仲春亥日致祭省会以总督若巡抚一人主之若有故则布政使以次摄陪祀文武官及各执事入均如祭
  社稷之礼先二日主祭官及各官致斋公所扫除坛壝内外祭日鸡初鸣执事人入设
  先农神案于正中南向陈铏一簠二簋二笾豆各四案前设爼陈羊一豕一又前设香案一陈祝文香盘鑪镫左设一案东向陈帛一尊一爵三陈福酒胙肉于尊爵之次设洗于阶下之东质明引班引陪祭官入引赞引主祭官入通赞赞执事者各司其事赞就位引主祭官至阶下盥手就拜位立陪祭官按班就东西拜位立均北面迎
  神上香读祝行三献礼余仪均与祭
  社稷同祭毕率属行耕耤礼其府州县官嵗祭
  先农坛并同
  社稷祭期牲帛器数行礼仪节与省会同
  右直省府州县先农坛
  皇帝亲耕仪
  嵗仲春吉亥
  皇帝躬耕
  帝耤前期礼部疏请得
  防命亲王郡王三人卿贰九人从耕顺天府备躬耕丝鞭耒耜饰以黄服耜黄犊稻种青箱备从耕三王麦谷九卿豆黍青箱鞭及耒耜朱饰服耜黝牛皆依期毕办
  右戒办
  先一日遣官祗告
  奉先殿是日黎明顺天府豫设案二于
  太和殿东檐下以龙亭三分载
  躬耕鞭耒种箱彩亭四分载麦谷豆黍种箱銮仪卫备曲葢御仗乐部和声署设鼓吹均竢于
  午门外府尹率属奉耕器入陈于第一案鞭左耒右奉种箱陈于第二案中稻种左麦谷右豆黍
  皇帝御中和殿阅
  先农坛祝版毕记注官退竢丹墀
  皇帝御保和殿戸部尚书侍郎率属举案入
  太和殿南左门出北左门诣
  中和殿内正中陈鞭耒案于北陈种箱案于南皆东西肆遂及礼部尚书侍郎序立丹陛之南重行西面记注官升西阶复位立礼部尚书奏请
  皇帝御中和殿阅耕器五谷种毕奏礼成
  皇帝出殿门乘舆还宫扈从如仪戸部官举案复于太和殿东檐下顺天府官升左阶彻案奉鞭耒种箱出
  午门外仍设各亭内銮仪校舁行前列繖仗导迎乐作奏禧平之章至
  先农坛由中门诣耤田耕所
  右阅耒耜谷种
  是日工部官洒扫
  观耕台上下借以椶荐张次于
  具服殿之东设
  御屏宝座于台上正中南向武备院官供
  御座铺陈顺天府官陈鞭耒种箱龙亭于耤田之左右陈麦谷豆黍种箱采亭于从耕位之左右陈耕器农器于台下东西两旁如仪
  右陈设
  鸿胪寺官乃辨位耤田之北正中为
  皇帝躬耕位戸部尚书一人在右顺天府府尹一人在左礼部尚书一人太常寺卿一人銮仪卫使一人在前耆老二人农夫二人掌耕犊立表于左右从耕田首东班王二人戸部兵部工部通政司各一人西上西班王一人吏部礼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各一人东上皆顺天府官属丞倅二人从耆老一人农夫二人掌耕牛乐部典乐一人和声署正二人丞二人立于耤田南北面工歌禾词者十有四人司金鼓板篴笙箫各六人顶带耆老四人披蓑戴笠执钱镈者二十人麾五色采旗者五十人耆老三十有四人农夫三十人相间为班鱼贯东西序立署正一人立于北东面鸿胪寺鸣赞一人立于东西面一人立于西东面侍仪御史二人分立鸣赞官之北东西面记注官四人立台南阶下之西东面不从耕王公大学士及三品以上官夹台东西隅翼立陪位
  右序位
  届时
  皇帝亲飨
  先农礼毕前引内大臣赞引对引太常寺卿恭导皇帝诣具服殿更黄龙袍少竢銮仪卫官率舆尉回舆
  于
  观耕台东阶外从耕三王九卿暨陪位王公以下咸蟒袍补服按班东西祗执事官依位序立礼部尚书太常寺卿奏时遂及前引大臣恭导
  皇帝出殿南向诣耕耤位和声署正举旗三麾歌工乐工以下齐赴耤田北前引大臣退于两旁侍立从耕三王九卿就耕位东西面立鸣赞赞进耒耜戸部尚书奉耒耜赞进鞭顺天府府尹奉鞭均北面跪进兴退
  皇帝右秉耒左执鞭礼部尚书太常寺卿銮仪卫使恭
  导行
  躬耕礼耆老牵牛农夫扶犁顺天府府尹执青箱户部尚书随播种左右鸣金鼓采旗招飐工歌三十六禾词唱和从行
  皇帝三推三返【每嵗奉加一推】一 【防返】毕歌止顺天府府尹以青箱复于龙亭鸣赞赞受耒戸部尚书跪受耒耜赞受鞭顺天府府尹跪受鞭皆兴复置龙亭内
  皇帝御补服礼部尚书奏请
  御观耕台暨太常寺卿恭导
  皇帝升中阶
  御宝座后扈内大臣随升立
  御座两旁记注官升西阶东面北上序立从耕三王九卿以次受鞭耒耆老牵牛农夫扶犂顺天府属丞倅一人执青箱一人随播种三王五推五返九卿九推九返释鞭耒入侍班位立执事官以青箱复各采亭内序班引顺天府属官及耆老农夫服本色服持农器至台前西偏北面东上重行序立聴赞行三跪九叩礼退至耤田终亩
  右
  亲耕
  礼部尚书奏礼成
  皇帝降东阶乗舆由
  先农门出
  法驾卤簿前导导迎乐作奏祐平之章
  皇帝回銮王公从各官以次退不陪祀王公百官朝服
  集
  午门外跪迎
  午门鸣钟王公随
  驾入至内金水桥恭
  皇上还宫各退
  右
  銮舆回宫
  恭遇
  时巡省方遣官祭
  先农坛礼毕顺天府府尹率属耕耤九推九返农夫终
  亩毕望
  阙行三跪九叩礼直省督抚耕耤礼同【仪见后】
  右顺天府府尹耕耤
  奉天府直省府州县卫嵗仲春吉亥省会总督若巡抚率在城文官耕耤是日首县知县视土宜备谷种青箱朱鞭耒服耜黝牛及他农器耕器豫陈耕所耆老率农夫竢于田间通赞学弟子员分立田首向
  阙张画屏设香案南向通赞立香案之南引班教谕训导立通赞之南皆东西面届期致祭
  先农礼毕各官易蟒袍诣耤田通赞赞行耕耤礼督抚以下就耕所执事者授耒耜鞭皆右秉耒左执鞭进耕督抚以府佐贰官一人执种箱一人播种布政使按察使以首领官各道以州县佐贰官知府知县以丞史执箱播种皆耆老一人牵牛农夫二人扶犁各九推九返毕释鞭耒以次序立田首西面北上农夫遂终亩告毕事各官补服望
  阙立通赞赞齐班引班分引督抚以下至香案前按班序立重行北面耆老农夫稍逺列行北面随立赞跪叩兴行三跪九叩礼毕各退若府不附省州县卫不附府者正官率佐贰丞史耕耤各以耆老二人执箱播种余仪同
  右直省耕耤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一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
  郊社考【十二】
  亲蚕祭
  先蚕
  乾隆元年建
  先蚕祠于都城北郊以季春吉已遣官致祭先蚕雍正十三年河东总督王士俊疏请奉祀先蚕礼部议于北郊依
  先农坛典制建立
  先蚕坛寻以侍郎图理琛奏改立
  先蚕祠于安定门外每嵗季春巳日遣太常寺堂官以
  少牢致祭
  七年建
  先蚕坛于西苑定
  皇后亲蚕祀
  先蚕之礼是年七月大学士鄂尔泰等奏言古制天子亲耕南郊以共粢盛后亲蚕北郊以共祭服我
  皇上亲耕耤田以示重农至意乾隆元年议建先蚕祠宇所以经理农桑之道至为周备今又
  命议亲蚕典礼伏思躬桑亲蚕厯代遵行但北郊蚕坛向在安定门外故明嘉靖时以后妃出入道逺亲莅未便且其地水源不通无浴蚕所遗址久经罢废考唐宋时后妃亲蚕多在宫苑之中明代亦改建于西苑伏读
  圣祖仁皇帝御制耕织图序于丰泽园之北治田数畦环以溪水陇畔树桑旁立蚕舍是育蚕之事
  圣祖仁圣帝亲加讲求今逢重熙累洽礼明乐备之时亲
  蚕大典闗系农桑自应遵
  防举行以光典礼其应相度蚕地建立蚕坛桑坛蚕宫从室之处请交内务府防同工部等衙门辨理至亲蚕典礼所应斋祀躬桑授蚕治茧等仪注及选
  择蚕母蚕妇受桑布缫一切礼文事宜应交礼部详议请
  防奏上从之乃建
  先蚕坛于西苑之东北南向一成方四丈髙四尺四出
  陛各十级西北为瘗坎东南
  先蚕神殿西向覆以绿琉璃崇基三出陛左右宰牲亭
  一井亭一北为
  神库南为
  神厨坛东为
  观桑台前为桑园
  具服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后殿五间配殿各三间均覆以绿琉璃浴蚕河在宫墙之东自外围北垣流入由南垣出设牐启闭木桥二桥东蚕署三间蚕室二十七间均西向坛垣周百六十丈西南隅正门三左右门各一礼部拟上仪注言
  皇后亲飨
  先蚕应令钦天监选择吉日礼部具奏两请
  皇上转奏
  皇太后如奉
  懿防
  皇后亲蚕之年礼部具题恭请行礼豫日设立先蚕西陵氏神位于蚕坛之上太常寺先期奏闻致祭前二日
  皇后于正殿致斋至日以一太牢
  亲祀行三献礼应陪祀者各致斋陪祀翼日【蚕未生则诹日】皇后诣桑坛行
  躬桑礼蚕事毕蚕母率蚕妇择茧之圆洁者贮筐恭献
  以告蚕事之登择吉
  皇后复诣蚕坛亲临织室行缫三盆手礼遂布于蚕妇
  之吉者使缫而朱緑元黄之以供
  郊
  庙黼黻之用从之【蚕母二人于内外命妇中择髙年娴礼仪者充之蚕妇二十七人择内苑熟悉
  蚕事者充之详见仪注】
  【臣】等谨按蚕桑之利养育万民王政要务故以亲桑率之而必报功于始为其事者诚不忘本也伏读
  圣祖仁皇帝耕织图诗二十三首自浴种以至成衣备悉
  蚕女之情状其第十五图为祀谢
  御制云自是西陵功徳盛万年衣被泽无疆则
  先蚕之祀亦待时而举尔至于蚕神名号汉祀二神固属无稽郑氏马祖之説亦殊难据农始炎帝止称先农则蚕始黄帝止称先蚕礼臣原议义理允当及兹定礼列于中祀祭用太牢乐用六奏仲吕为宫及诸礼仪皆折衷尽善焉
  九年三月吉巳
  皇后亲飨
  先蚕坛翼日行
  躬桑之礼
  七年之秋既定
  皇后亲蚕礼冬十二月礼部具疏以
  亲飨
  先蚕吉期上请钦奉
  皇太后懿防皇后亲诣行礼是年首举
  亲蚕大典行礼如仪
  十一年定致祭
  先蚕遣
  妃恭代之礼先是礼部具仪亲蚕典礼于
  皇后不行亲祭之年照例遣太常寺堂官致祭是年不
  行亲祭礼部照例具题奉
  谕防从前建立蚕祠未议皇后亲蚕之礼是以照祭祀例遣官今既举行皇后亲蚕典礼若遇不行亲祭之年自应遣妃内一人恭代致祭所有行礼仪注大学士防议具奏寻议上嗣后或
  皇后亲飨或遣
  妃恭代之处礼部照例两请具题如奉
  防遣
  妃恭代之年应交内务府请
  防从之嗣至十四年二月礼部具疏请代奉
  谕防
  先蚕祭期礼部奏请照例遣妃恭代此于礼意未协夫妃所恭代者代皇后也有皇后则妃可承命行事皇贵妃未经正位中宫则亲蚕之礼尚不当举行何得遣妃恭代应照皇帝不亲行耕耤顺天府尹致祭
  先农之例于内务府总管或礼部太常寺堂官奉宸院卿内酌派一人致祭方足以明等威而昭仪制于是礼部遵行并载入防典及
  皇后册立乃复举
  亲飨
  先蚕及
  躬桑之礼
  皇后亲祭仪
  嵗季春吉巳
  皇后亲飨
  先蚕先二日礼部尚书一人眂牲如仪
  右眂牲
  是日昧爽太常寺进斋戒牌铜人内监豫设黄案一于
  交泰殿之左内务府总管一人及宫殿监侍豫竢于乾清门太常寺卿率所属恭奉斋戒牌在前铜人在后前引如仪至
  乾清门内务府总管以授宫殿监侍恭设于
  交泰殿案内斋戒牌南向铜人西向跪三叩退
  皇后乃斋陪祀
  妃
  嫔公主福晋以下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命妇以上咸致斋
  右致斋
  眡割牲  【仪与飨先农同】
  先一日奉宸苑卿率属洁坛上下借以椶荐为瘗坎于坛西北施黄幄于坛上太常寺官恭设
  先蚕神座于幄内正中南向工部官张
  皇后拜幄于南阶上如式太常寺典簿具牲俎博士办
  簠簋笾豆登铏之实以次展于
  神厨太常寺卿诣
  神库以恭请
  神位之仪指授蚕宫令退赞礼郎引内务府总管一人
  诣
  神厨周眡牲牢笾豆太常寺官以陈设之仪指授宫殿监侍讫皆退
  右设神座幄供张展牲器
  至日鸡初鸣内务府总管及宫殿监侍率内监入坛具器陈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鑪一镫二东设一案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青】香盘一尊一爵三设福胙于尊爵之旁加爵一牲陈于俎帛实于篚尊实酒承以舟疏布幂勺具内监设洗于具服殿乐部率掌仪司内监陈乐于坛下东西分列如式
  右陈设
  辨行礼位坛上正中为
  皇后拜位北向坛下西北为望瘗位西向当阶左右为
  陪祀
  妃
  嫔公主福晋拜位北面稍南左右为陪祀命妇拜位按翼分列重行异等东位西上西位东上均北面辨执事位司拜褥女官二人立于坛上
  皇后拜位左右相仪女官二人立拜位后左右均东西面司香女官一人司帛女官一人司爵女官一人奉福胙女官二人序立东案之东西面接福胙女官二人立于坛上之西东面坛下典仪司乐女官各一人当阶左立西面传赞女官六人二人立于坛南东西面二人立于
  妃
  嫔公主福晋拜位左右二人立于命妇拜位左右均东西面乐工歌工【以童内监为之】序立于东西乐悬之次女官掌瘗者立于瘗坎之西北隅
  右辨位
  未明前三刻步军统领饬所部清跸除道自
  神武门至
  坛门左右涂巷皆设布幛陪祀公主福晋命妇及执事女官朝服豫集坛内銮仪卫率内监陈
  驾卤簿【详见卤簿】于
  顺贞门外凡旂尉民尉皆内监充辰正初刻太常寺卿暨内务府总管赴
  乾清门奏时宫殿监督领侍转奏
  皇后御礼服乗鳯舆出宫如仪陪祀
  妃
  嫔咸乗舆从由
  顺贞门
  神武门北上门入陟山门至内壝左门相仪女官二人跪奏请降舆
  皇后降舆
  妃
  嫔咸降舆从前引女官十人右赞引左对引女官二人恭导
  皇后入具服殿少竢
  妃
  嫔随入配殿祗竢传赞女官引公主福晋命妇等于具服殿门外东西序立祗【执事女官之外补阙八人以备执事之阙凡女官均于宫人内选充如不足于内府及八旗命妇内选充】
  右车驾诣坛
  辰正一刻蚕宫令诣
  神库上香跪三叩兴恭请
  先蚕神位内监十人前引入坛奉安座上毕相仪奏请
  行礼
  皇后出具服殿盥司盥跪奉帨巾盥毕诣坛
  妃
  嫔以下随行司拜褥女官豫设拜褥于坛上拜次赞引对引女官恭导
  皇后陞中阶就拜位前北向立前引十人止立坛下相
  仪二人随侍传赞引
  妃
  嫔公主福晋及命妇均就拜位序立典仪赞执事者各共乃职赞引奏就位
  皇后就位立
  右盥洗就位
  典仪赞迎
  神司香奉香进至香案前祗司乐赞举迎
  神乐奏庥平之章乐作赞引奏就上香位暨对引恭导皇后诣香案前立对引至帛案前止立司香跪赞引奏
  跪
  皇后跪奏上香司香进香
  皇后上炷香三上瓣香兴赞引奏复位暨对引恭导皇后复位立奏跪拜兴
  皇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传赞赞跪叩兴
  妃
  嫔以下随行礼乐止
  右迎神
  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奉篚司爵奉爵进至案前祗竢司乐赞举初献乐奏承平之章乐作司帛跪献篚奠于案一叩兴司爵跪献爵奠于垫中兴皆退乐止
  右初献
  典仪赞行亚献礼司乐赞举亚献乐奏均平之章乐作司爵献爵于左仪如初献乐止
  右亚献
  典仪赞行终献礼司乐赞举终献乐奏齐平之章乐作司爵献爵于右仪如亚献乐止
  右三献
  典仪赞答福胙奉福胙二人恭奉福胙诣
  神位前拱举退祗立于
  皇后拜位之右接福胙二人进立于左赞引奏跪皇后跪左右女官皆跪奏饮福酒右女官进福酒皇后受爵拱举授左女官次受胙如饮福之仪赞引奏
  拜兴
  皇后一拜兴又奏跪拜兴
  皇后行四肃二跪二拜礼
  妃
  嫔以下均随行礼典仪赞彻馔司乐赞举彻馔乐奏柔平之章乐作彻毕乐止
  右受福胙彻馔
  典仪赞送
  神司乐赞举送
  神乐奏洽平之章乐作赞引奏跪拜兴
  皇后率
  妃
  嫔以下行六肃三跪三拜礼乐止
  右送神
  典仪赞奉帛香馔送瘗司帛诣
  神位前跪一叩司帛奉篚兴司香跪奉香司爵跪奉馔
  兴以次恭送瘗所
  皇后转立拜位旁西向【起拜褥】竢香帛过【仍布拜褥】复位立典
  仪赞望瘗陪祀
  妃
  嫔公主福晋命妇退赞引奏诣望瘗位乐作恭导
  皇后诣望瘗位望瘗奏礼成恭导
  皇后诣具服殿更衣
  妃
  嫔随入便殿更衣乐止蚕宫令恭请
  神位复御上香行礼如仪
  皇后还宫宫殿监侍彻
  交泰殿斋戒牌铜人授太常寺官送寺越日
  皇后乃率从桑之
  妃
  嫔公主福晋命妇行
  躬桑礼
  右望瘗礼成
  遣
  妃致祭
  先蚕之礼先二日及陪祀之公主福晋命妇均致斋所
  司供具如式至日昧爽
  妃朝服乗舆诣坛清道辟除如常仪至内壝右门降舆入行礼于阶下上香赞引坛升降均由东阶
  妃
  嫔不陪祀不饮福受胙香帛送瘗避立西旁余如前仪
  右遣妃仪
  皇帝遣官致祭
  先蚕之礼所司供具如前仪至日鸡初鸣遣官朝服诣坛赞引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由坛左侧门入行礼仪节与飨
  先农同
  右遣官仪
  皇后躬桑仪
  嵗季春
  皇后躬桑前期三日礼部具疏以请
  皇帝承奉
  皇太后懿防下
  制报可乃徧布诸司供备内务府豫奏以
  妃
  嫔二人公主亲王福晋以下县君镇国公夫人以上三人文三品武二品官以上命妇四人从蚕采桑掌仪司治桑畦饬采桑钩筐
  皇后金钩
  妃
  嫔银钩均黄筐公主福晋夫人命妇均鐡钩朱筐依期毕办
  右戒办
  皇后既以吉已飨
  先蚕礼毕蚕已生翼日【如蚕未生则视蚕生诹日】
  皇后散斋一日从采桑
  妃
  嫔公主福晋夫人命妇毕斋宫殿监侍设案于
  交泰殿内正中东西肆又设案于左右南北肆率内监至
  内右门祗是日执事官咸蠎袍补服黎明内务府官以龙亭一载
  躬桑钩筐采亭一载从采桑钩筐内銮仪校舁行掌仪
  司官前导总管暨蚕宫令从由
  隆宗门至
  内右门亭止宫殿监督领侍率蚕宫令丞暨内监恭奉钩筐以次入
  内右门陈
  皇后筐钩于
  交泰殿中案陈
  妃
  嫔公主福晋夫人筐钩于左案陈命妇筐钩于右案皆筐左钩右毕乃奏时
  皇后吉服出
  御交泰殿
  妃
  嫔随出侍立
  皇后先阅钩次阅筐既徧还宫
  妃
  嫔从入宫殿监侍奉筐钩出
  内右门仍置各亭内以次舁行出
  隆宗门銮仪校接舁前引如初至内务府署旗仗前导导迎乐作奏禧平之章及西苑奉宸苑卿自门迎入蚕宫令分陈于采桑所
  右阅筐钩
  届期蚕宫令率内监洁扫具服殿内外及
  观桑台上下借以椶荐设
  皇后观桑宝座于台北正中南向供
  御座铺陈台下桑畦东西首行第一株为
  皇后躬桑位东向执钩相仪一人在右执筐相仪一人
  在左东西第二行一株为
  妃
  嫔从采位第三行一株为公主福晋夫人从采位第四行一株为命妇从采位执钩筐蚕妇各二人皆在左右传赞女官二人在台南左右北面侍班福晋夫人命妇在女官之南东西面内侍率童监歌采桑辞者十人司金鼔板遂笙箫者二十有四人于台前东西麾五色采旂者四十人于桑畦外东西分班序立
  右序位
  是日黎明蚕宫令启西苑门从桑侍班公主福晋夫人命妇及执事女官蚕母蚕妇咸蠎袍补服豫至西苑南门内序立祗辰正二刻礼部尚书内务府总管诣
  乾清门奏时已初刻宫殿监侍转奏
  皇后御龙袍乗舆出宫从桑
  妃
  嫔蠎袍乗舆从诣西苑如飨
  先蚕仪
  右车驾出宫
  皇后驾至西苑诣具服殿少竢传赞分引
  妃
  嫔公主福晋夫人命妇就从采位立引侍班之公主福晋夫人命妇就侍班位立执事女官暨童监咸依位序立典仪奏请
  皇后行躬桑礼
  皇后出具服殿前引后从如常仪至桑畦北正中相仪女官一人奉钩跪进于右一人奉筐跪进于左兴
  皇后右持钩左持筐东行桑畦外采旂招飐台前内监
  鸣金鼔歌采桑辞【辞详乐考】
  皇后至东第一株桑前东向采桑一条蚕母二人助采复行至西第一株桑前东向采桑二条蚕母助采亦如之采毕歌止各退
  皇后以钩筐授相仪相仪二人跪受于左右兴复于龙
  亭退竢台隅典仪奏请
  御观桑台赞引对引命妇恭导
  皇后陞台御座
  妃
  嫔以下采桑各蚕妇一人授钩一人授筐二人助采妃
  嫔公主福晋夫人采桑五条命妇采桑九条毕咸释钩筐授蚕妇复于采亭
  妃
  嫔登台侍立
  皇后宝座前左右公主福晋夫人命妇退入侍班位立执钩筐者皆退典仪相仪各女官敛诸筐次第置于台南传赞引蚕母蚕妇至台前北面跪典仪举
  皇后懿筐授蚕母蚕母恭受次举
  妃
  嫔以下从桑各筐授蚕妇蚕妇受讫皆兴奉筐至蚕室切之蚕妇洒箔礼成
  右亲桑
  蚕母以礼成告典仪典仪跪奏
  皇后驾兴赞引对引恭导
  皇后诣具服殿典仪奏陞座
  皇后陞宝座传赞分引
  妃
  嫔以下东西序立次公主福晋次夫人次命妇次蚕母蚕妇东位西上西位东上皆北面传赞赞跪叩兴皆行六肃三跪三叩礼退典仪奏礼毕
  皇后降座陞舆警跸
  妃
  嫔从还宫如来仪公主福晋以下皆退
  右礼成回宫
  及蚕成蚕母蚕妇择茧贮筐以献
  皇后遂以献于
  皇帝
  皇太后乃择吉日
  皇后行缫三盆手礼采桑
  妃
  嫔从缫是日乗舆出宫警跸如常仪至织室缫盆前妃
  嫔侍立蚕母渍茧于盆以手出绪握其总跪进
  皇后
  皇后受总亲缫三少退立
  妃
  嫔进缫以五为节遂布于蚕妇之吉者使缫礼毕乗舆还宫警跸如来仪
  右献茧缫丝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
  郊社考【十三】
  告祭
  【臣】等谨按马端临立告祭门于郊社考而告宗庙者亦附载又于后畧述告陵及告岳渎山川宫观神祠之仪葢告祭云者因事而告其举也无常期故别为一门而告郊为告礼之所先系告祭于郊社考义固可顺而赅且于宗庙则先事以起例也我
  国家定制有大典必先期祭告于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及
  陵寝或
  亲诣或遣官
  列圣以来事
  天事
  地事
  祖之心随时协宜聿昭诚敬夫固有愈备而愈盛者矣兹
  恭纪于编至祭告
  岳镇海渎
  歴代帝王陵寝
  先师阙里则自具本门
  天命元年正月壬申朔
  太祖高皇帝受
  覆育列国英明皇帝
  尊号行焚香告
  天礼
  天聪十年四月壬午
  太宗文皇帝以乙酉受
  寛温仁圣皇帝
  尊号建国号曰大清改元崇徳先期祭告
  天
  地
  崇徳元年十一月癸卯以征明克城败敌遣官祭告
  太庙
  是月乙丑冬至以太牢祀
  天于
  圜丘并告征朝鲜之由复祭告
  太庙
  二年六月丙辰以再征朝鲜臣服其国及克明皮岛防音
  亲告
  太庙
  四年五月乙丑以征明大防
  亲告
  太庙
  七年七月癸未以克取明锦松塔杏四城并击败援兵大防遣官祭告
  太庙
  八年正月丙申朔
  太宗文皇帝圣躬违和遣官祭告
  太庙
  八月丙戌
  世祖章皇帝即位遣官祭告
  圜丘
  太庙
  九月辛亥以
  大行皇帝山陵寳城宫殿告成择日
  梓宫发引奉安遣官祭告
  圜丘
  太庙
  顺治元年四月甲子以出师征明遣官祭告
  太庙并告
  大行皇帝
  七月癸巳以中原平定迁都于燕遣官祭告
  圜丘
  太庙
  福陵
  越日甲午月祭
  大行皇帝并告迁都
  十月乙卯朔
  世祖章皇帝登极祭
  天
  地
  太庙
  社稷是日
  世祖章皇帝以定鼎燕京
  亲诣
  南郊祭
  天
  地即
  皇帝位仍用大清国号顺治纪元遣官祭告
  太庙
  社稷
  辛酉以恭上
  大行皇帝
  尊諡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并祭告
  大行皇帝
  甲子以加封宗室诸王遣官祭告
  太庙
  十一月甲辰以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
  亲诣
  太庙祗告
  丁未以
  南郊礼成还告
  太庙
  二年六月己未以平定江南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闰六月辛夘以荡平流冦遣官祭告
  三年十一月戊辰以平定浙东全闽遣官祭告四年正月丁卯以平定四川遣官祭告
  四月丙子以平定广东遣官祭告
  右皆如二年六月礼
  五年十一月乙丑以冬至恭奉
  太祖武皇帝配享
  圜丘追尊
  肇祖原皇帝
  兴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显祖宣皇帝恭奉
  神主奉安
  太庙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七年二月丙戍以恭上
  大行皇太后
  尊諡及诹吉发引奉安
  梓宫于
  昭陵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八年正月丙寅以恭奉
  孝端文皇后神主升祔
  太庙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二月丁亥以
  亲理大政恭上
  昭圣慈夀皇太后尊号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八月丁巳以
  大婚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甲子以
  大婚礼成加上
  昭圣慈夀皇太后
  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皇太后遣官祭告如二月礼【后皆同】
  九年十月丙寅以
  尊封
  皇考懿靖大贵妃
  康恵淑妃遣官祭告
  太庙
  十年闰六月甲戌以
  昭圣慈夀恭简皇太后临御慈宁宫遣官祭告
  太庙
  十一年六月癸酉以
  册立
  皇后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己卯以
  册立
  皇后礼成加上
  昭圣慈夀恭简皇太后
  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皇太后遣官祭告如礼
  十二年正月丙午以营建
  乾清宫
  景仁宫
  承干宫
  永夀宫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十一月己酉祭告
  圜丘
  是月乙巳冬至
  郊祀毕奉
  谕朕自即位凡
  郊祀大典必诚必敬问有遣代亦必如礼致斋今冬至祀
  天遣额尔克戴青恭代但因驻跸南苑致斋日期尔部未经题明内院诸臣亦未奏知偶失记忆忽然猛省不胜悚惕朕为
  天之子昭事当防既有疎忽何敢自隐即选择吉日祗申祭告于是以后四日己酉遣官申告
  十三年七月辛亥以
  临御乾清宫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十二月戊寅以
  册封
  皇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
  丙申以
  册封
  皇贵妃礼成加上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皇太后
  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遣官祭告如礼
  十四年正月丁未以初行
  祈谷坛礼奉
  太祖武皇帝配享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社稷戊申遣官祭告
  太庙
  庚午以营建
  奉先殿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三月戊申以恭奉
  太宗文皇帝配享
  圜丘
  祈谷坛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辛亥以恭奉
  太祖武皇帝
  太宗文皇帝配享
  方泽遣官祭告如戊申礼
  十五年正月以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圣体康豫
  亲行告谢礼先是十四年十二月
  世祖章皇帝谕礼部
  皇太后圣体违和荷防
  天
  地
  祖宗
  社稷眷佑今已康宁朕心欣庆应躬行告谢礼尔部择吉以闻寻部臣议奏于是以正月戊午谢
  圜丘己未谢
  方泽辛酉谢
  太庙
  社稷
  十六年九月丁夘以滇黔底定遣官祭告如礼十七年正月以
  省躬
  亲行祭告先是戊午
  谕礼部朕荷
  天眷佑缵承
  祖宗鸿绪统御天下夙夜干惕图所以乂安海内永底升平十有七年于兹乃民生尚未尽遂贪吏尚未尽改积习相仍未臻丕变且滇黔虽入版图而伏莽未靖征调犹繁焦思竭力治效未孚负
  上天之简畀愧
  祖宗之寄托虚
  皇太后教育之恩孤四海万民之望非朕未尝励精求治实由凉徳所致反覆循省罔敢即安兹欲引咎自责祭告
  天
  地
  太庙
  社稷布告中外尔部即择期具奏庚申礼部奏拟正月
  十一日甲子奉
  谕宜间日行礼于是以丙子告
  圜丘丁丑告
  方泽己夘告
  太庙
  社稷
  四月戊申以
  大享殿合祀遣官祭告
  坛
  庙
  十八年正月己未
  圣祖仁皇帝登极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三月壬申以恭上
  大行皇帝
  尊谥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十月甲子以恭上
  皇曽祖夀康太妃尊号遣官祭告
  太庙先是顺治十七年十月庚戌
  世祖章皇帝谕礼部仁夀宫
  太祖妃年长行尊向来未进名封礼宜举行所有应封名号应行典礼尔部即详察具奏至是
  圣祖仁皇帝登极始举行
  十一月戊戌以恭奉
  世祖章皇帝神主升祔
  太庙
  奉先殿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康熙元年三月乙酉以明桂王朱由榔就擒
  亲告
  世祖章皇帝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福陵
  昭陵
  四月乙夘以恭改上
  太祖武皇帝
  孝慈武皇后
  尊谥加上
  太宗文皇帝
  尊谥
  亲告
  圜丘遣官祭告
  方泽
  社稷
  十月壬寅以恭上
  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
  尊号加上
  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恭上
  母后皇后
  尊号曰
  仁宪皇太后
  母后
  尊号曰
  慈和皇太后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二年四月戊午以奉移
  世祖章皇帝梓宫于
  孝陵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五月癸巳以恭上
  大行慈和皇太后
  尊谥遣官祭告如礼
  六月己亥以奉安
  世祖章皇帝梓宫于
  地宫
  孝康章皇后梓宫同日奉安遣官祭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四年九月庚寅以
  大婚遣官祭告如顺治八年礼
  丁未以
  大婚礼成加上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
  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太皇太后
  仁宪皇太后
  徽号曰
  仁宪恪顺皇太后遣官祭告如元年十月礼【后皆同】
  六年十一月丙午以恭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
  圜丘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乙夘以恭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
  方泽遣官祭告如丙午礼
  丙辰以
  亲理大政加上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太皇太后
  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仁宪恪顺皇太后
  徽号曰
  仁宪恪顺诚惠皇太后遣官祭告如礼
  八年十一月壬子以修建
  太和殿
  乾清宫告成遣官祭告如顺治十二年礼
  九年正月戊戌以上辛
  亲祭
  祈谷坛遣官祭
  太庙
  庚子以恭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
  祈谷坛遣官祭告如六年礼
  四月以五月丙辰朔恭奉
  孝康章皇后神主升祔
  太庙
  奉先殿癸丑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乙夘遣官祭告
  奉先殿
  八月丙申以恭奉
  太皇太后恭谒
  孝陵
  亲诣
  太庙祭告
  壬子
  驾囘京
  亲诣
  太庙告至
  十年二月戊戌以
  经筵开讲
  亲诣
  奉先殿祭告【嗣后嵗或遣官】
  九月庚戍以寰宇一统恭
  谒
  福陵
  昭陵展祭行告成礼
  亲诣
  太庙祭告
  十一月庚戍
  驾囘京
  亲诣
  太庙告至
  十一年二月乙未以
  耕耤遣官祭告
  奉先殿【嗣后嵗以为常】
  十三年六月己未以
  册諡
  仁孝皇后遣官祭告
  太庙
  十四年正月戊寅以
  仁孝皇后神主升祔
  奉先殿遣官祭告
  奉先殿
  十二月乙丑以
  册立皇太子允礽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十五年正月癸巳以建储加上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太皇太后仁宪恪顺诚惠皇太后
  徽号曰
  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皇太后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以次
  尊封
  皇考恭靖妃
  淑恵妃
  端顺妃
  宁慤妃同告
  太庙
  奉先殿
  十六年八月乙丑以
  册立
  皇后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以次
  册封
  贵妃同告
  太庙
  奉先殿
  十七年闰三月庚申以
  册諡
  孝昭皇后遣官祭告
  太庙
  五月庚戌以修
  皇穹宇两庑拜台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十八年四月壬申以
  孝昭皇后神主升祔
  奉先殿遣官祭告
  奉先殿
  五月以改营
  奉先殿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二十年三月
  仁孝皇后梓宫
  孝昭皇后梓宫自沙河
  殡宫奉移至
  陵戊午以奉安
  地宫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孝陵
  十二月丁酉以荡平滇逆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时将申祗告内阁翰林院撰拟寰海升平告祭文以进
  圣祖谕曰吴三桂反叛以来劳师动众兵民困苦已极若以为推枯拉朽容易成功则辞过其实惟此艰难之故
  全赖
  天地鸿庥
  祖宗覆庇乃能奏绩其以此意撰拟朕将亲览焉
  戊戌以
  册封
  皇贵妃
  贵妃
  惠妃
  宜妃
  徳妃
  荣妃遣官祭告
  太庙
  奉先殿
  壬寅以滇逆荡平加上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太皇太后徽号曰
  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靖太皇太后
  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皇太后
  徽号曰
  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端禧皇太后遣官祭告如礼二十一年二月壬辰以云南底定海防荡平恭
  谒
  永陵
  福陵
  昭陵遣官祭告
  奉先殿
  二十二年十二月庚戌以平定海逆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又遣官祭告
  陵寝
  二十七年四月奉移
  大行太皇太后梓宫至
  陵享殿遣官祭告
  孝陵奉安
  梓宫于
  孝陵之南为
  暂安奉殿遣官祭告
  孝陵
  十月甲寅以恭上
  大行太皇太后
  尊諡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庚申以恭奉
  孝庄文皇后神主升祔
  太庙
  奉先殿遣官祭告如礼
  二十八年七月癸夘以
  册立
  皇后遣官祭告如礼
  九月甲寅以
  册諡
  孝懿皇后遣官祭告
  太庙
  十月己夘以奉安
  孝懿皇后梓宫于
  地宫遣官祭告如二十年三月礼
  十一月庚申以
  孝懿皇后神主升祔
  奉先殿
  亲诣
  奉先殿祭告
  十二月乙丑以
  宁夀宫成恭奉
  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端禧皇太后临御新宫遣官祭告太庙
  三十四年二月丁巳以崇建
  太和殿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六月丁酉以
  册封皇太子妃遣官祭告
  太庙
  奉先殿
  三十五年二月癸丑以
  亲征噶尔丹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三十六年七月乙丑以平定朔漠大功告成遣官祭告如初礼
  丙申以
  太和殿成丁酉
  临御新殿遣官祭告如初礼
  三十九年十二月甲戌以
  册封
  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
  奉先殿
  四十七年九月辛夘以废皇太子允礽遣官祭告时
  圣祖仁皇帝亲撰告
  天文告
  方泽
  太庙
  社稷文略同
  四十八年三月庚辰以复
  册立皇太子允礽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五十一年十一月乙未以复废皇太子允礽遣官祭告如前
  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六十万夀圣节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五十七年三月庚申以恭上
  大行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端禧皇太后
  尊諡遣官祭告如礼
  庚午以奉移
  孝惠章皇后梓宫至
  陵享殿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至
  陵日遣官祭告
  暂安奉殿
  孝陵
  四月辛巳以奉安
  孝惠章皇后梓宫于
  孝东陵地宫遣官祭告如礼
  十二月戊午以恭奉
  孝惠章皇后神主升祔
  太庙
  奉先殿遣官祭告如礼
  庚午以
  册封
  宣妃
  和妃
  成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六十年二月乙未以
  御极六十年大庆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是月以
  御极六十年大庆恭谒
  孝陵丁酉启
  銮乙夘旋
  跸皆遣官祭告
  奉先殿
  六十一年十一月乙未祭告
  奉先殿甲午
  圣祖仁皇帝上賔
  世宗宪皇帝自
  畅春园
  亲奉
  大行皇帝黄舆还
  乾清宫奉安越日遣官祭告
  奉先殿
  辛丑
  世宗宪皇帝登极庚子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雍正元年二月戊辰以恭上
  大行皇帝
  尊諡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三月癸夘以奉移
  圣祖仁皇帝梓宫于
  景陵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至
  陵之前一日遣官祭告
  奉先殿至
  陵日遣官祭告
  陵寝
  六月辛未以
  追封
  皇考敬敏皇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
  奉先殿
  七月以加上
  列祖
  列后
  尊諡前期五日甲辰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社稷
  八月戊午以恭上
  大行仁夀皇太后
  尊諡遣官祭告如礼
  甲子以奉移
  孝恭仁皇后梓宫于
  景陵遣官祭告如礼
  丙子以奉安
  圣祖仁皇帝梓宫
  孝恭仁皇后梓宫于
  地宫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陵寝
  【臣】等谨按
  敬敏皇贵妃祔
  地宫前期一日遣官祭告
  太庙
  奉先殿遣官诣
  圣祖仁皇帝梓宫前祭告
  九月丁丑以恭奉
  圣祖仁皇帝神主
  孝诚仁皇后神主
  孝昭仁皇后神主
  孝懿仁皇后神主
  孝恭仁皇后神主升祔
  太庙
  奉先殿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社稷同日祭告
  太庙中殿
  后殿
  奉先殿十一月庚子以恭奉
  圣祖仁皇帝配享
  圜丘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十二月丙寅以
  册立
  皇后
  亲诣
  奉先殿祭告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后殿以次
  册封
  贵妃
  齐妃
  熹妃同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二年正月庚辰以恭奉
  圣祖仁皇帝配享
  祈谷坛遣官祭告如元年十一月礼
  二月壬戌以
  耕耤遣官祭告
  奉先殿【嗣后嵗以为常】
  三月丙申以平定青海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闰四月癸未以献俘遣官祭告
  太庙
  社稷
  壬寅以恭奉
  圣祖仁皇帝配享
  方泽遣官祭告如元年十一月礼
  六月庚辰以
  尊封
  皇考皇贵妃
  贵妃
  宻妃
  定妃
  通嫔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三年二月己夘以祫祭即吉遣官祭告
  太庙
  奉先殿
  是月
  昭西陵启土奉安
  孝庄文皇后梓宫于
  享殿前期三日遣官祭告
  太庙
  八月以
  御经筵
  亲诣
  奉先殿祭告【嗣后嵗或遣官】
  十一月以
  圣祖仁皇帝三周年
  亲诣
  景陵致祭前期一日遣官祭告
  奉先殿
  驾囘京次日遣官祭告
  奉先殿
  十二月庚午以奉安
  孝庄文皇后梓宫于
  昭西陵地宫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
  陵寝
  乙亥以
  册諡
  敦肃皇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四年正月丁未以革允禩等黄带除其宗籍遣官祭告
  奉先殿先是辛丑
  谕允禩等不可留于宗姓之内此朕灼知确见者今撰文告祭奉先殿可将祭文宣示诸王大臣等或朕之所见如此而仰体
  列祖之心稍有不慊于朕诸王大臣不妨直言各出所见囘奏此事闗系重大朕既切加询问诸王大臣等若有所见而不直行陈奏则大不忠矣诸王大臣等覆奏允
  禩等罪大恶极
  列祖必不愿以此等逆天犯法之人为子孙昭告奉先殿除其宗籍实为允协
  七年四月以征厄鲁特策妄阿喇布坦之子噶尔丹防凌壬寅
  亲诣
  太庙祭告
  九年八月辛亥以大学士忠达公抚逺大将军马尔赛启行征噶尔丹策凌
  命
  皇四子皇上御名祭告
  奉先殿
  十三年九月己亥
  皇上登极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十一月丙午以恭上
  大行皇帝
  尊諡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乙夘以恭上
  孝敬宪皇后
  尊諡遣官祭告如丙午礼
  十二月丁丑以恭上
  圣母
  尊号曰
  皇太后
  徽号曰
  崇庆皇太后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后殿
  奉先殿
  社稷
  乾隆元年正月己未以
  谒
  陵遣官祭告
  奉先殿
  三月丙申以加上
  列祖
  列后
  尊諡遣官祭告
  太庙
  奉先殿庚子祭告
  圜丘
  方泽
  社稷
  十月丁酉以奉移
  世宗宪皇帝梓宫于
  泰陵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十一月辛夘以
  尊封
  皇祖夀祺皇贵妃
  温惠贵妃
  顺懿宻妃
  纯裕勤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甲午以
  崇庆皇太后临御慈宁宫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十二月丙寅以
  尊封
  皇祖襄嫔
  熙嫔
  谨嫔
  静嫔
  穆嫔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二年二月丁丑以奉移
  孝敬宪皇后梓宫于
  泰陵遣官祭告如元年十月礼
  丁亥以奉安
  世宗宪皇帝梓宫
  孝敬宪皇后梓宫于
  地宫遣官祭告如雍正元年八月礼
  三月庚寅以恭奉
  世宗宪皇帝神主
  孝敬宪皇后神主升祔
  太庙
  奉先殿遣官祭告如礼
  四月癸酉以恭奉
  世宗宪皇帝配享
  圜丘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五月庚戌以恭奉
  世宗宪皇帝配享
  方泽遣官祭告如四月礼
  七月乙巳以修
  奉先殿兴工
  亲诣
  奉先殿祭告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工竣告同互见宗庙考】
  八月甲戌以恭
  谒
  泰陵遣官祭告
  奉先殿【囘  銮又告嗣后恭遇  谒   陵祗告奉先殿或  亲诣或遣官皆如是行】
  九月丙戌朔以
  尊封
  皇考贵妃
  谦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中殿
  十月丁亥以
  谒
  陵
  亲诣
  太庙祭告
  十一月丙子以祫祭
  太庙释服即吉遣官祭告如雍正三年二月礼
  十二月丙戌以
  册立
  皇后
  亲诣
  奉先殿祭告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后殿以次
  册封
  贵妃
  嫺妃
  纯妃
  嘉嫔同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癸巳以
  册立
  皇后礼成加上
  崇庆皇太后
  徽号曰
  崇庆慈宣皇太后遣官祭告如雍正十三年十二月礼【后皆
  同】
  三年正月庚申以恭奉
  世宗宪皇帝配享
  祈谷坛遣官祭告如二年四月五月礼
  庚辰以诹吉二月甲申兴工修
  太庙
  亲诣
  太庙祭告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奉先殿
  社稷【上竣告同互见宗庙考】
  三月丙午以
  御经筵
  亲诣
  奉先殿祭告【嗣后嵗或遣官】
  庚申以
  耕耤遣官祭告
  奉先殿【嗣后嵗以为常】
  六年十一月壬午以
  册封
  嘉妃
  愉嫔
  怡嫔
  舒嫔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八年八月
  驾诣
  盛京躬谒
  祖陵启
  銮囘京皆
  亲告
  奉先殿【嗣是十九年四十三年四十八年恭谒 盛京   祖陵祗告礼同】
  十一月乙巳
  尊封
  皇祖温惠皇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十年四月甲子以乙丑
  册諡
  慧贤皇贵妃庚午
  册諡
  哲悯皇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十一月癸未以
  册封
  贵妃
  贵妃
  愉妃
  令嫔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十三年五月癸卯以
  册諡
  孝贤皇后遣官祭告
  太庙
  奉先殿
  十一月冬至遣官祭告
  奉先殿时
  皇上命于祭文中増叙入大学士傅恒经畧金川启行
  之期以谨告
  十四年三月癸亥以平定金川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陵寝
  四月辛巳以
  册封
  皇贵妃摄六宫事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以次
  册封
  贵妃
  令妃
  舒妃
  婉嫔同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甲申以平定金川举行
  庆典加上
  崇庆慈宣皇太后
  徽号曰
  崇庆慈宣康惠皇太后遣官祭告如礼
  十五年八月辛未朔以
  册立
  摄六宫事皇贵妃为
  皇后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后殿
  奉先殿
  社稷
  壬申以
  册立
  皇后礼成加上
  崇庆慈宣康惠皇太后
  徽号曰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皇太后遣官祭告如礼
  十六年正月乙卯以修
  皇干殿
  祈年殿兴工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后殿
  奉先殿
  社稷
  闰五月戊辰以修
  方泽
  皇只室兴工遣官祭告如正月礼
  十一月甲申以恭遇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皇太后六十万夀加上
  徽号曰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皇太后遣官祭告如礼
  十七年十月甲午以
  孝贤皇后神主升祔
  奉先殿
  亲诣
  奉先殿祭告
  丁酉以奉移
  孝贤皇后梓宫于
  万年吉地辛亥以奉安
  地宫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后殿
  奉先殿
  社稷
  陵寝
  十二月己丑以修
  圜丘
  皇穹宇兴工遣官祭告如十六年正月闰五月礼
  十八年十一月辛未以
  南郊
  北郊大工告竣遣官祭告如初礼
  二十年六月癸卯朔以平定准噶尔
  亲诣
  太庙祭告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奉先殿
  社稷
  陵寝
  戊申以平定准噶尔大功告成加上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皇太后
  徽号曰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纯禧皇太后遣官祭告如礼
  己未以献俘遣官祭告
  太庙
  社稷
  十月丁巳以献俘遣官祭告
  太庙
  社稷
  十二月丁巳以
  册諡
  淑嘉皇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二十一年三月庚午以修
  社稷坛兴工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后殿
  奉先殿
  七月甲午以恭请
  大社
  大稷神牌还位遣官祭告如三月礼
  二十二年六月乙亥以
  社稷坛工竣遣官祭告如初礼
  二十四年十一月庚戌以平定囘部大功告成即于冬至大祀
  上帝亲告
  圜丘壬戌
  亲告
  太庙遣官祭告
  方泽
  奉先殿
  社稷
  陵寝
  十二月癸巳以
  册封
  贵妃
  庆妃
  頴妃
  豫嫔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二十五年正月戊午以献俘遣官祭告
  太庙
  社稷
  四月甲申以
  册封
  皇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五月己未以
  册諡
  纯惠皇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八月甲申
  皇上五十万夀圣节
  亲诣
  奉先殿行礼
  二十六年十一月己未以恭遇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纯禧皇太后七十万夀加上徽号曰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纯禧恭懿皇太后遣官祭告如
  十六年礼
  三十三年十月庚辰以
  册封
  皇贵妃
  容妃
  顺嫔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三十六年十一月辛酉以恭遇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纯禧恭懿皇太后八十万夀加
  上
  徽号曰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纯禧恭懿安祺皇太后遣官祭
  告如二十六年之礼
  三十九年十一月乙丑
  册封
  惇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四十一年四月戊辰以平定两金川献俘遣官祭告
  太庙
  社稷
  五月辛未以平定两金川加上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纯禧恭懿安祺皇太后徽号曰
  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遣
  官祭告如礼
  十月戊午
  册封
  顺妃
  诚嫔
  循嫔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四十二年三月辛巳以恭上
  大行皇太后
  尊諡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四月癸丑以奉移
  孝圣宪皇后梓宫于
  泰东陵遣官祭告如二年二月礼
  庚申以奉安
  孝圣宪皇后梓宫于
  地宫遣官祭告如二年二月礼
  五月乙丑朔恭奉
  孝圣宪皇后神主升祔
  太庙
  奉先殿丙寅遣官祭告如二年三月礼
  九月丙子恭谒
  泰陵
  泰东陵遣官祭告
  奉先殿
  四十三年正月癸未恭谒
  泰陵
  泰东陵甲申诣
  泰东陵行大祭礼遣官祭告
  奉先殿
  十月甲申
  尊封
  皇考裕皇贵妃遣官祭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
  四十四年正月丁未恭谒
  泰陵
  泰东陵戊申诣
  泰东陵行大祭礼遣官祭告
  奉先殿
  四月壬申恭谒
  泰陵
  泰东陵癸酉诣
  泰东陵行释服大祭礼遣官祭告
  奉先殿
  四十五年
  皇上七十万夀圣节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五十年正月辛亥朔元旦
  恩诏以纪元五十覃庆神人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
  因事祗告仪
  因事祗告
  圜丘遣亲王一人将事及执事官致斋一日豫期翰林院具祝文【随事撰拟】太常寺送内阁恭书奉诸
  南郊神库洁备器陈至日五鼓设
  神座幄于
  圜丘陈鹿脯鹿醢兔醢枣榛葡萄桃实莲实鑪一镫六爵垫一幄南中设一案少西北向供祝版司祝一人立于案西东面东设一案西向陈告祀制帛一香盘一尊一幂勺具爵三司香司帛司爵各一人立于案东西面纠仪御史二人一人东位西面一人西位东面太常寺典仪一人立第二成午阶上之东掌燎立燎鑪东南隅鸡初鸣遣官豫竢于
  昭亨门外賛引太常寺賛礼郎二人豫竢于外壝南右
  门外均朝服黎明太常寺卿率属诣
  皇穹宇奉请
  皇天上帝神位入坛恭设座上如仪遣官入
  昭亨右门至外壝南右门賛礼郎引入诣
  圜丘升西阶至第三成午阶上典仪賛就位执事官各共乃职【凡礼仪节次皆典仪唱賛后同】賛礼郎引遣官就拜位北面立典礼賛迎
  神司香奉香进至案前祗竢賛礼郎賛升坛引遣官升西阶就香案前立賛跪遣官跪賛上香司香跪进香遣官上炷香次三上瓣香兴賛复位引遣官自西阶降复位立賛跪叩兴【凡遣官升降行礼皆賛皆引后同】遣官三跪九叩兴賛行初献礼司帛奉篚司爵掲尊幂勺挹酒实爵以次进至案前祗竢遣官升
  坛诣
  神位前跪司帛跪奉篚遣官受篚拱举奠于案司爵跪奉爵遣官受爵拱举奠于垫中兴賛读祝遣官降自午阶之左至第二成当阶北面跪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读祝毕奉安
  神位前篚内跪叩如初退遣官行三叩礼兴仍降西阶复位次亚献献爵于左次三献献爵于右仪同賛送
  神遣官行三跪九叩礼兴賛奉祝帛香送燎司祝奉祝司帛奉篚皆三叩司香奉香以次降午阶遣官避立西旁竢过复位賛望燎遣官降西阶出内壝南右门诣燎所望燎賛礼郎告礼毕引由外壝南右门出太常寺卿率属恭请
  上帝神位还
  御如仪各退
  因事祗告
  方泽遣亲王一人将事凡致斋具祝文洁备器陈至日设神座幄陈祭品幄北中设一案少西南向供祝版西设一
  案东向陈尊爵香帛与告
  圜丘礼同司香司帛司爵司祝各一人立西案西东面纠仪御史一人东位西面一人西位东面太常寺典仪一人立第一成子阶下东面掌瘗立瘗坎西北隅鸡初鸣遣官豫竢于
  坛北门外赞引太常寺賛礼郎二人豫竢于外壝北左门
  外均朝服太常寺卿率属诣
  皇只室奉请
  皇地只神位入坛恭设座上如仪遣官自
  坛北左门至外壝北左门賛礼郎引入诣
  方泽子阶下典仪賛就位执事官各共乃职【凡礼仪节次皆典仪唱賛后同】賛礼郎引遣官就拜位立典仪賛迎
  神賛礼郎賛跪叩兴遣官行三跪九叩礼兴賛初献司香奉香司帛奉帛司爵奉爵以次进至案前祗竢賛礼郎賛升坛引遣官升西阶就香案前【凡升降行礼皆賛皆引后同】跪上香次诣
  神位前跪奠帛奠爵如仪兴賛读祝遣官降子阶之右至第二成当阶面南跪司祝读祝如仪退遣官行三叩礼兴仍降西阶复位亚献三献暨送
  神望瘗仪并与告
  南郊同礼毕引遣官由外壝北左门出太常寺卿率属恭
  请
  皇地只神位还
  御如仪各退
  因事祗告
  太庙钦天监诹吉日以
  闻下所司供备先一日
  皇帝致斋于大内陪祀王公及执事各官咸致斋翰林院具祝文【随事撰拟】太常寺卿送内阁恭书受而奉诸
  神库乃率属入
  庙洁扫借以防荐工部司官张黄幄于防门銮仪卫官设
  洗于幄外至日太常寺卿率属入
  庙恭展
  中殿神幄每案荐鹿脯鹿醢醢枣榛葡萄桃实莲实鑪镫具设案一于殿中少西供祝版司祝立于祝案西东面设案二于殿内左右分奠香帛尊爵如时飨之数司香司帛司爵各立于案后太常寺典仪一人立殿东檐下西面掌燎官率燎人立燎鑪南陪祀王公朝服祗竢于庙街门外
  驾至随行不陪祀王公百官朝服集
  午门外届时太常寺卿赴
  乾清门奏时
  皇帝御祭服乗舆出宫前引后扈如常仪
  午门严鼓百官跪送
  驾入
  太庙街门左门至神路右降舆右賛引左对引太常寺卿
  二人恭导
  皇帝至
  太庙南门入左门诣防门幄次少竢太常寺卿奏请诣中殿行礼
  皇帝出次盥洗銮仪卫官跪奉盥奉巾如仪入防门左
  门司拜褥官豫布拜褥于
  中殿门内正中賛引对引恭导
  皇帝由
  前殿东循墙陞
  中殿东阶进殿左门就拜位前北向立执鑪镫官止东阶下夹阶左右立侍卫佥立东西陛隅前引大臣分立殿檐下东西面后扈大臣随侍陪祀王公按翼立殿门外左右典仪賛执事官各共乃职【以下礼仪节次皆典仪唱賛】賛引奏就位
  皇帝就位立左右司香奉香盘以次进至各案前恭
  賛引奏诣香案前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诣
  太祖高皇帝香案前对引至祝案前止立司香跪賛引奏
  跪
  皇帝跪奏上香司香进香
  皇帝上炷香三上瓣香兴以次诣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香案前上香仪同賛引奏复位暨对引官恭
  导
  皇帝复位立賛引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王公均随行礼毕乃奠帛爵行初献礼有司掲尊幂勺挹酒实爵左右司帛以次进至各
  神位前司帛跪献篚奠于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奠于垫中各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賛引奏跪
  皇帝跪王公皆跪賛读祝司祝读祝毕兴奉祝版跪安
  神位前篚内三叩兴退賛引奏拜兴
  皇帝率王公行三拜礼亚献奠爵于左三献奠爵于右
  均如初仪既终献賛引奏跪拜兴
  皇帝率王公行三跪九拜礼兴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咸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兴司香跪奉香以
  次恭送燎所
  皇帝转立拜位旁西向司拜褥官彻拜褥王公退立阶
  下东西面竢祝帛过【仍布拜褥】
  皇帝复位立賛引奏礼成暨对引官恭导
  皇帝仍由原入之门出至神路西陞舆还
  宫翼扈如来仪
  午门鸣钟百官跪迎王公随
  驾入至内金水桥恭
  皇帝还宫皆退是日并遣官祭告
  后殿陈设及行礼仪节如大祫前告之仪
  右亲告
  遣官祗告之礼承祭官及执事官均致斋一日豫期翰林院具祝文【随事撰拟】太常寺卿送内阁恭书受而奉诸
  神库至日率属入
  庙设祝案尊案荐脯醢果实具鑪镫恭展
  神幄届时承祭官上香读祝行三献礼执事官賛襄厥事
  如大祫前告之仪
  后殿
  中殿祗告同
  右遣官祗告
  因事祗告
  奉先殿前期致斋进祝版如仪届日所司入
  后殿明镫设祝案尊案荐脯醢果实如
  太庙中殿祗告仪内监启
  神龛设盥盘司拜褥官布拜褥均如仪掌仪司官诣
  乾清门奏请
  皇帝补服乘舆出宫导引翊卫如仪
  驾至诚肃门降舆賛引对引恭导入
  奉先门循
  前殿东至
  后殿左阶下前引大臣侍卫均止立
  皇帝盥内监奉盥奉巾如仪毕恭导
  皇帝陞左阶入
  殿左门诣拜位前北向立后扈大臣佥立于后乃行祗
  告礼迎
  神上香读祝奠献望燎行礼仪节均与
  亲飨同惟不设乐悬乐舞礼成賛引对引恭导皇帝由
  奉先左门出至
  诚肃门外陞舆还宫内监阖门众各退
  右
  亲告
  皇帝遣
  皇子暨王公大臣祗告
  后殿出入由右门升降均由西阶内务府官賛礼读祝
  与遣官致祭
  前殿礼同余均如
  亲告仪
  右遣官祗告
  因事祗告
  社稷遣官一人将事凡致斋具祝文备器陈均如仪至
  日五鼓太常寺官设
  太社
  太稷神座于坛上陈祭器鑪镫阶下中设一案少西北向供祝版司祝一人立于案西东面右设一案西向陈香盘二左设一案东向陈礼神制帛二尊一幂勺具爵六司香司帛司爵各一人立于案后纠仪御史左右各一人立于案北东西面太常寺典仪一人立于壝北左门东面鸡初鸣遣官豫竢于街门内賛引太常寺賛礼郎二人竢于壝西隅均朝服黎明太常寺卿率属恭请
  太社
  太稷神位入坛恭设座上如常祭仪遣官由街门入南门循壝西行尽壝賛礼郎二人引诣壝北门外拜位前立典仪賛就位执事官各共乃职【凡礼仪节次皆典仪唱賛】賛礼郎引遣官就位立賛迎
  神司香奉香升东西阶分诣香案前祗竢賛礼郎賛升
  坛引遣官升北阶诣
  太社位前立賛跪遣官跪賛上香司香跪进香遣官上炷香次三上瓣香兴【凡遣官升降行礼皆賛皆引后同】次诣
  太稷位前上香仪同賛复位引遣官自北阶降复位行三跪九叩礼兴賛初献司帛奉篚司爵掲尊幂勺挹酒实爵以次升北阶至
  神案前司帛跪奠帛于案三叩兴司爵奠爵垫中皆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升北阶至坛上正中少西跪遣官跪司祝读祝毕兴奉祝版诣
  太社位前跪安篚内三叩兴退遣官三叩兴亚献奠爵
  于左三献奠爵于右均如初賛送
  神望瘗并同常祭仪礼毕引遣官仍由南门出太常寺
  卿率属恭请
  太社
  太稷神位还
  御如仪各退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
  郊社考【十四】
  祈禳【祷疾 荣祭 祷水旱已见雩祭门臣】等谨案前史所载祈祷之义旧矣惟圣人诚与天通自天佑之祷不在文然亦有不能已者如成汤桑林之祀周公金縢之册是也今考
  筞府所记皆诚敬之实意与祝史之虚文迥异故备纪于篇
  崇徳八年四月
  太宗文皇帝圣躬违和
  命祷于盛京各庙复祷于境内各庙
  顺治十三年四月
  世祖章皇帝以灾变祭告
  南郊
  太庙是嵗三月
  谕礼部朕自亲政以来夙夜氷兢罔敢怠忽务求克当天心光昭
  祖徳民安物阜早底治平乃近者冬雷春雪陨石雨土所在见告变匪虚生皆朕不徳所致用是恐惧靡宁抚躬自责披沥悃诚冀回灾变欲昭告于
  上帝
  祖宗实图省改尔部择吉具奏四月乙夘祭告
  南郊
  太庙
  世祖亲诣行礼
  康熙十八年九月
  圣祖仁皇帝以地震祷祀于
  天坛是年七月京师地大震民居多毁屡
  诏脩省极意赈恤遣官祷祀至九月乙巳
  谕礼部曰前以地震示警朕恐惧脩省夙夜靡宁已经遣官防告
  郊坛乃精诚未达迄今时复震动未巳朕心益用悚兹当防诚斋戒躬诣
  天坛亲行祈祷尔部择期具仪来奏越五日庚戌率诸王
  大臣文武官员诣
  天坛行祈祷礼
  二十一年二月
  圣祖为
  太皇太后祭星于景山
  圣祖天性纯孝事
  孝庄文皇后垂三十年致敬尽诚委曲周至是年以祝厘居景山斋戒祭星仍遣近御侍卫首领内监祭星三
  年
  二十六年十二月以
  太皇太后圣体不豫歩祷
  南郊是年冬
  孝庄文皇后违和
  圣祖亲尝汤药席地而坐目不交衣不觧帯者三十五
  昼夜逮疾大渐自撰祝辞歩祷
  南郊祝文曰臣仰承
  天佑奉事
  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借得安康今者疹患骤作一旬以内渐觉沉笃旦夕可虑臣夙夜靡宁寝食捐废防治药饵徧问方医罔克奏效五内忧灼莫知所措窃思
  天心仁爱覆帱无方矧臣躬夙防
  慈养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
  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育教诲以至有成设无
  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值兹危殆方寸愦迷用敢洁蠲择日谨率羣臣呼吁
  皇穹伏恳悯念笃诚立垂昭鍳俾沉疴迅起遐算长延若大数或穷愿减臣年冀增
  太皇太后数年之夀为此匍伏
  坛下仰祈
  洪祐不胜恳祷之至行礼读祝伏地诚恳涕泗交頥诸王
  大臣等莫不感泣
  三十二年以陕西荒旱
  御制祭文致祭
  西岳华山【互见祭山川】
  谕大学士等往年山东旱曽遣尚书苏赫祷于泰山今嵗陕西郡县雨泽虽布而往者数罹旱灾夫华山者闗中名山也宜遣大臣祀之寻遣
  皇长子允禔致祭
  御制祭文曰朕惟五岳之祀载于虞书所由来逺矣稽考厯代旧章国有庆典必举告祭之文盖以含灵布泽能福于斯民故禋祀惟防礼至重焉
  西岳华山之神耸峙闗中照临西土比年以来秦省左右亢旱频仍百姓艰食流离转徙未有宁居田畴荒芜不能垦辟朕悯念焦劳罔间宵旰反复图惟或者因朕之不徳或者有司之不肖以致雨失节重困吾民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者蠲租发赈屡遣大臣拯民疾苦守土巨僚亦已更置殚心竭虑以尽人事而烝民犹未臻康食朕念国家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百糓蕃滋端頼雨泽顺时霑足咸借
  神功用是特遣皇长子允禔防申殷荐祗期黙佑时沛甘霖俾三农常沾优渥之休庶兆姓永享丰亨之乐锡民嘉祉丕慰朕怀不益光欤朕之斯举非以媚神求福也惟敬为百姓请命爰布诚悃
  神其鍳之
  三十四年以灾异遣官告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互见祭山川】
  雍正十年三月以旱祷于
  风神庙
  御制祝文遣官行礼是年春夏之间京师旱多风世宗命祈于
  风神庙
  御制风神祝文曰朕奉
  天子民刻刻以雨旸时若为念乃今春三月膏雨愆期恒风示警朕心怀悚惕瞻仰焦劳思过省愆戒勉臣庶伏念节宣和气
  神实专司夙彰福国之功宜切勤民之隐是用洁蠲斋祓昭告悃忱仰冀
  明神黙垂孚佑风威敛息防雨均霑用观百谷之成大慰三农之望竭诚吁祷惟
  神鍳之
  乾隆七年定祈晴禜祭
  国门及用牲于
  社之礼御史徐以升请立雩坛行雩祭并请祈求晴霁亦于雩坛致祷礼部议以乆雨祈晴前代皆无禜祭雩坛之礼请仿古制禜祭国门仍不止则伐鼓用牲于社【已见雩祭门】今各直省遵制行之已而直省以神位字様为请礼部议令间行禜祭则冩城门之神字様得
  防允行
  九年五月以嵗旱多风致祭
  风神庙
  御制祭文遣郡王行礼前三日奉
  谕京师自春徂夏雨泽愆期风霾时作朕心忧惕亲制
  祭文遣平郡王福彭防祷于
  风神庙即于初八日敬谨举行
  御制祝文曰维
  神大元中精辅翊生成以吹以嘘百昌勾萌昔我
  皇考作是灵宇在紫禁防方维厯有年所侧闻曩时旱魃
  为灾鼓怒涨天继日以霾我
  考竭诚爰命宗枝曰帛曰牲祝史致辞遂
  神庥骇飇为收禾黍沐泽乃亦有秋兹者雪旱于冬雨旱于春自春徂夏震雷无闻山川出云庆防于风不
  惟其景乃惟其终曰予不徳小民何辜无麦无禾眇愁予曰维百神各有攸职功在苍生乃庙而食用是陈辞祈
  神之佑致是咎徴皆予之咎愿勅飞亷速收其暴油云以作雨师前导曰予不诚
  明神之欺降罪于予予其敢辞屏息以待惟
  神之思谨告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
  羣祀考【上】
  京师崇祀【五祀八蜡附】
  【臣】等谨按我
  朝定制大祀中祀而外厥有羣祀皆溥利垂庥布五行而防兆庶及于民有捍御功者方册所存
  命祀咸秩谨依会典所列羣祀并据通礼所载别为羣祀考首列京师而直省并祀者附焉专祀于直省者次之考其由来详厥典礼大者不诬小者不遗周礼所谓以吉礼事邦国之神示于兹备矣顺治元年定祭
  先医之神之礼毎年春冬祀
  先医于景惠殿在太医院署内之左门曰咸济左右有更衣室正殿南向左右歩廊东西庑庙门南燎鑪一正殿门庑覆以防瓦门楹丹雘梁栋五采正殿内
  太昊伏羲氏位居中
  炎帝神农氏位居左
  黄帝轩辕氏位居右南向配位
  勾芒
  风后东位西面
  祝融
  力牧西位东面东庑僦贷季【天师】岐伯伯高少师【太乙】雷公伊尹【仓公】淳于意王叔和皇甫谧【抱朴子】葛洪【药王】韦慈藏钱乙刘完素李杲皆西向西庑防区俞跗少俞桐君马师皇【神应王】扁鹊张机华陀巢元方【真人】孙思邈【啓元子】王冰朱肱张元素朱彦修皆东向正殿以礼部尚书一人主祭两庑以太医院堂官二人分献先期由礼部题请遣官行礼【今由太常寺】雍正十二年令太医院御医吏目等官咸斋戒陪祀致祭仪
  致祭
  先医之礼嵗以春冬仲月上甲遣官将事豫日太常寺官具祝版眡割牲太医院官洁蠲殿庑内外拂拭
  神座均如仪祀日五鼓太常寺官具器陈正殿
  正位前各设一案毎案铏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共牛一羊一豕一前设香案各一陈鑪一镫二
  配位东西各设一案毎案铏二簠一簋一笾十豆十羊一豕一鑪一镫二殿中设一案少西北向供祝版东设一案西向陈礼神制帛三【色白】香盘三尊一爵九西设一案东向陈素帛二【色白】香盘二尊一爵六凡牲陈于俎帛实于篚尊实酒承以舟疏布幂勺具东庑分设三案毎案簠一簋一笾四豆四琖十豕肉二统设一案陈鑪一镫二设案一于南北向陈素帛一香盘一尊一爵三篚幂勺具西庑陈设同太常寺官设洗于咸济东门内和声署设乐于西阶下【自祭  先医以后均为小祀皆用和声署乐详见乐考后同】承祭官拜位在殿阶上读祝拜位在殿内正中两庑太医院分献官位甬道左右太常寺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分立祝案尊案之次典仪立殿外东阶西面掌燎率燎人立于燎鑪南昧爽司祝奉祝版安于祝案承祭官暨分献官咸朝服豫竢于太医院鸿胪寺官引陪祀太医院官入咸济门内左右祗竢至时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承祭官入咸济东门分献官随入赞盥洗承祭官盥毕引至拜位前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廼职赞礼郎赞就位承祭官暨分献官陪祀官均就位立典仪赞迎
  神乐作赞礼郎引承祭官由殿左门入诣正中香案前赞跪承祭官跪赞上香司香跪奉香承祭官上炷香三上瓣香兴以次诣左右正位前上香如仪配位司香官分诣各案前跪上香两庑赞礼郎引分献官分诣两庑位前上香毕赞复位承祭官复位分献官各复位赞跪叩兴均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司帛奉篚司爵奉爵以次诣各
  神位前司帛跪奠篚于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奠于垫中皆退赞礼郎赞诣读祝位引承祭官就读祝位立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赞礼郎赞跪均跪赞读祝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致祭于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曰古昔圣人德泽深宏创制医药拯济斯世仁寿庶民兹当仲春【冬曰仲冬】谨以牲醴致祭惟
  神慈惠蠲除疾疢笃佑朕躬致和天下配以
  勾芒氏
  祝融氏
  风后氏
  力牧氏之神尚
  飨读毕奉祝版跪安
  太昊伏羲氏神位前篚内叩如初退乐作赞礼郎赞叩兴均行三叩礼赞复位引承祭官复位配位及两庑执事生奠帛奠爵毕各退典仪赞行亚献礼正位司爵配位及两庑执事生各奠爵于左如初献仪典仪赞行终献礼各奠爵于右如亚献仪典仪赞彻馔有司彻毕赞送
  神赞礼郎赞跪叩兴均行三跪九叩礼乐止典仪赞奉祝帛馔送燎有司奉祝帛香馔以次恭送燎所如仪赞礼郎引分献官鸿胪寺官引陪祀官皆退承祭官避立拜位旁西面竢祝帛过复位立典仪赞望燎赞礼郎引承祭官由咸济东门出诣望燎位眡燎赞礼毕乐止承祭官退执事各官皆退右
  先医庙
  顺治元年定祭
  关帝之礼初定制致祭于
  地安门外之西白马关帝庙嗣是屡加崇修庙南向三门正殿三间三出陛各五级东西庑东庑南燎鑪一庑北各有斋室后殿五间东西庑燎鑪如前殿殿后祭器库治牲所皆具凡正殿门庑覆以緑琉璃余均防瓦门楹丹雘栋梁五采围垣周六十丈前殿之西有
  御碑亭一初定祭礼嵗以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由太
  常寺先期题请即遣本寺堂官行礼
  九年
  勅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雍正三年
  勅封关帝三代公爵定春秋祭礼置五经博士以奉祀事
  给事中李兰奏请追封
  关帝祖父爵号下礼部议行礼臣议兰原奏所称圣迹图志乃近时卢湛所撰与正史不合尊崇正神理宜详慎亚圣孟子之父未详名讳止称先贤孟孙氏所以阙疑也应照此例追封
  关帝三代俱为公爵牌位止书追封爵号不著名氏于京师白马关帝庙后殿供奉遣官告祭其山西解州河南洛阳县冢庙并各省府州县择庙宇之大者置主供奉后殿春秋二次致祭从之于是封
  曾祖为光昭公
  祖为裕昌公
  父为成忠公又以后裔之在洛阳者授为世袭五经博士以奉祀事四年以山西巡抚伊都拉言于原籍解州置博士奉祀如洛阳五年以
  关帝庙重修告成定春秋致祭之仪前殿牲用太牢遣大臣将事行三跪九叩礼后殿牲用少牢遣太
  常寺堂官行二跪六叩礼余仪皆同五月十三日致祭用牲牢果实七年定直省祭
  关帝庙嵗三祭皆用太牢十年以湖北巡抚王士俊言于当阳县增置博士以奉冢墓之祀十一年
  世宗宪皇帝御制后殿崇祀三代记文立碑建亭告成之
  日
  今上皇帝以亲王奉
  命致祭
  乾隆二十五年易
  关帝原諡为神勇先是山东按察使沈廷芳奏言关帝封号虽尊諡法未协请议更易以光典册
  诏是之乃以二字易原諡
  三十三年加封
  关帝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四十一年
  诏易
  关帝原諡为忠义奉
  谕关帝在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书所諡并非嘉名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遂不为之论定岂得谓公夫以神之义烈忠诚海内咸知敬祝而正史犹存旧諡隐寓讥评非所以信万世也今当抄録四库全书不可相沿陋习所有志内关帝之諡应改为忠义着将此防刊载传末用垂久逺致祭仪
  毎嵗春秋仲月致祭
  关圣大帝太常寺诹吉日奏
  闻遣官将事是日昧爽庙祝洁扫殿宇内外太常寺官
  具祝版备器陈
  神位前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鑪一镫二殿中设一案少西北向供祝版东设一案陈礼神制帛一【色白】香盘一尊一爵三牲陈于俎帛实于篚尊实酒幂勺具和声署设乐于西阶上太常寺设洗于东阶上承祭官拜位在阶上正中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典仪掌燎各以其职为位质明承祭官朝服诣庙赞引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承祭官由庙左门入至东阶上盥手引诣拜位前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廼职赞礼郎赞就位引承祭官就位立典仪赞迎
  神乐作赞礼郎赞诣上香位引承祭官入殿左门就香案前立赞上香司香跪奉香承祭官上炷香三上瓣香赞复位引承祭官复位立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司帛奉篚司爵奉爵各进至
  神位前司帛跪奠篚于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于案正中各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赞礼郎赞跪承祭官跪典仪赞读祝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致祭于
  关帝之神曰惟
  神秀毓山河名垂今古英风正气世歴久而弥新大节纯心史相传而莫匹念神灵之显著命典礼以优隆兹当仲春【秋曰仲秋】用昭时飨尚其歆格鉴此精防尚
  飨读毕兴以祝版跪安于篚内叩如初退乐作赞礼郎赞叩兴承祭官行三叩礼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爵献爵于左赞行终献礼司爵献爵于右均如初献仪典仪赞彻馔有司彻毕赞送
  神赞礼郎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乐止典仪赞奉祝帛馔送燎有司奉祝帛香馔以次送燎如仪赞望燎赞礼郎引承祭官诣望燎位眡燎赞礼毕乐止皆退同日祭后殿以太常寺卿一人将事
  光昭公位中
  裕昌公左
  成忠公右均南向位各异案毎案羊一豕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八鑪一镫二殿中设一案少西北向供祝版东西各设一案分陈礼神制帛三【色白】香盘三尊三爵九俎篚幂勺具设洗于后垣门之内甬道东承祭官位殿檐下正中司祝帛香爵典仪赞礼郎掌燎各以其职为位质明承祭官由前左门人后垣中门盥手升阶就位迎
  神引诣正位前上香以次诣左右位前上香复位行二跪六叩礼初献读祝如仪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致祭于
  关帝之
  曾祖光昭公
  祖裕昌公
  父成忠公曰惟
  公盛德相承令仪足式歴数传之积累遂钟河岳精灵储旷代之威名堪作岩廊矩矱殊恩既沛于三世时飨宜锡于上公兹当仲春【秋曰仲秋】用昭祀事笾豆致洁典礼加隆尚
  飨凡行礼仪节均与前殿同嵗五月旬有三日致祭前殿牲太牢无豋铏诸器陈果实五盘祝辞曰惟
  神纯心取义亮节成仁允文允武乃圣乃神功高当世德被生民两仪正气歴代明禋英灵丕着封号聿新敬修嵗事显佑千春同日祭后殿牲少牢陈果实司爵以执事生不赞彻馔祝辞曰礼隆报祀谊重推恩当崧生岳降之期溯木本水源之始煇煌栋宇慿依已妥于上公修洁豆笾将享告防于仲夏惟
  神昭鉴尚其歆格其前后殿行礼诸仪并同春秋祀礼各直省祭
  关帝庙均以春秋仲月及五月十三日致祭前殿主祭以地方正官一人后殿以丞史执事以礼生祭日陈设礼仪并与京师同
  右
  关帝庙
  顺治二年致祭
  都城隍之神定嵗祭之礼是年以八月二十七日遣太常寺堂官致祭行礼自后嵗以为常庙在都城宣武门内南向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凡三重左右有门前殿五间东西庑回廊连檐通脊甬道西燎鑪一后殿五间阐威门外东为治牲所井亭门之左右为钟鼓楼周垣二百十有三丈雍正四年重修
  御制记文立碑建亭于殿前之东
  命亲王致祭行礼
  八年定
  万寿圣节致祭之礼是嵗礼部会议祀典请于
  万寿圣节仍照旧例遣官致祭
  东岳
  真武
  城隍之神祭之前期由太常寺题请遣官雍正三年令太常寺开列大臣职名请
  防钦致祭
  雍正四年建
  禁城城隍神之庙九年建
  皇城城隍神之庙一在禁城之西北隅一在西安门内曰永佑宫嵗以
  万寿圣节及季秋遣内务府总管各一人致祭如祭
  都城隍庙之礼
  致祭仪
  毎嵗
  万寿圣节遣官致祭
  都城隍之神是日庙祝洁扫庙宇内外太常寺具祝版备器陈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鑪镫具设案一于殿中少西北向供祝版设案一于东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白】香盘一尊一爵三设洗于东阶下和声署设乐于西阶上承祭官拜位在阶上正中
  太常寺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分立尊案祝案之次典仪立殿外东檐下掌燎率燎人立燎炉之前均如常仪黎明承祭官朝服诣庙赞引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承祭官由左侧门入赞盥洗承祭官盥讫引升东阶至拜位前北面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廼职赞礼郎赞就位承祭官就位立典仪赞迎
  神乐作赞礼郎赞就上香位引承祭官入殿中门至香案前立赞上香司香跪奉香承祭官上炷香三上瓣香赞复位引承祭官复位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跪献篚于案三叩兴司爵立献爵于正中皆退司祝诣祝案前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典仪赞读祝赞礼郎赞跪承祭官跪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致祭于
  都城隍之神曰兹朕诞辰惟
  神永垂防佑谨以牲醴致祭尚
  飨读毕兴奉祝版跪安于篚内叩如初退乐作赞礼郎赞叩兴承祭官行三叩礼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爵献爵于左赞行终献礼司爵献爵于右均如初献仪典仪赞送
  神赞礼郎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奉祝帛送燎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咸跪三叩奉祝帛兴司香跪奉香兴以次送至燎所承祭官避立拜位西旁竢祝帛过复位典仪赞望燎赞礼郎引承祭官诣望燎位眡燎赞礼毕引承祭官仍由东侧门出乐止各退嵗秋致祭诹吉日遣官将事
  神位前陈铏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余同前送神时典仪赞彻馔有司乃彻余均如前仪祝辞曰维神正直实赞灵化捍御之功都邑所赖祗严嵗祀用答
  神庥尚其歆兹永福黎庶尚
  飨
  右
  都城隍庙
  万寿圣节致祭
  禁城城隍之神
  皇城城隍之神祭日牲用少牢设乐于西阶上日出前二刻遣官具朝服行礼典仪赞引俱用内府官遣官由左门入升左阶进殿左门拜位设于正中始终行礼均如前仪
  右
  禁城
  皇城城隍庙
  顺治八年定致祭
  真武
  东岳之神之礼毎年恭遇
  万寿圣节遣官致祭
  北极佑圣真君于显佑宫在
  地安门外日中坊桥东南向庙门内为显佑门正殿五间崇基石栏三出陛中九级东西七级两庑各五间左右碑亭二东南燎鑪一后殿五间庙门内钟鼓楼各一门外牌坊一凡正殿门楼用黒緑琉璃余均防瓦门楹梁栋之饰如制凡致祭由礼部题请【今由太常寺】遣堂官一员行礼
  致祭仪
  致祭
  真武之神之礼遣官将事是日庙祝洁扫庙宇内外太常寺官具祝版洁器陈设果盘五饼饵盘十有五鑪一镫二设案一于南少西北向供祝版设案一于东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白】香盘一茶琖三设洗于东阶下少南和声署设乐于西阶下承祭官拜位在殿内正中司祝司香司帛司琖各一人分
  立东西案之次典仪立于殿东檐下掌燎立燎鑪之南黎明承祭官朝服诣庙赞引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承祭官由左侧门入赞盥洗承祭官盥毕升东阶入殿左门至拜位前北面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廼职赞礼郎赞就位承祭官就位立典仪赞迎
  神乐作赞礼郎赞诣上香位引承祭官诣香案前立赞上香司香跪进香承祭官举炷香三上瓣香赞复位引承祭官复位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行初献礼司帛司琖各进至
  神位前司帛奉篚跪奠于案三叩兴司琖奉琖立献于案中皆退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赞礼郎赞跪承祭官跪赞读祝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致祭于
  真武之神曰兹朕诞辰惟
  神永逺黙佑谨以茶果庶品之仪致祭尚
  飨读毕兴以祝版跪安篚内叩如初退乐作赞礼郎赞叩兴承祭官行三叩礼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琖奉茶琖献于左赞行终献礼奉茶琖献于右均如初献仪典仪赞送
  神赞礼郎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奉祝帛送燎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咸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兴司香跪奉香兴以次恭送燎所承祭官避立拜位西旁竢祝帛过复位典仪赞望燎赞礼郎引承祭官诣望燎位眡燎赞礼毕乐止引承祭官退执事官皆退右
  真武庙
  毎嵗恭逢
  万寿圣节遣官致祭
  东岳泰山之神庙在朝阳门外南向康熙三十七年燬重建庙门牌坊门各三间瞻岱门五间正殿七间两庑各三间回廊各三十六间连檐通脊左右
  御碑亭各一燎鑪二后殿五间东西庑回廊外三面环楼三十三间庙门内钟鼓楼具门外石梁三左右铁狮二前建琉璃坊东西牌坊凡殿宇门庑均覆防緑琉璃门楹梁栋崇饰如式
  御碑亭覆黄琉璃钟鼓楼均用緑琉璃凡致祭遣官与
  真武庙同
  乾隆二十一年建
  东岳庙于玉泉山
  御制碑文勒石
  致祭仪
  致祭
  东岳庙之礼遣官将事牲用太牢陈果实五礼神制帛用青色余陈设辨位与
  都城隍庙同祝辞称致祭于
  东岳泰山之神曰兹朕诞辰惟
  神永逺黙佑谨以牲醴庶品之仪致祭凡行礼仪节均与
  都城隍庙同
  右
  东岳庙
  顺治初年定致祭
  红衣发贡之神之礼初定祀礼毎嵗以九月初一日致祭于卢沟桥北沙锅村由太常寺奏请遣八旗汉军都统将事八旗各为一坛按旗排设礮位陈设毕具承祭都统于镶黄旗礮位前行礼七旗都统各于本旗礮位前随承祭官上香行礼皆补服副都统以下咸陪祀康熙三十五年
  圣祖仁皇帝亲征噶尔丹遣官致祭
  火礮之神读祝行礼如仪【先是二十九年三十二年皆遣官致祭各様火礮有神威将军铁心冲天子母各名是年又有新制铜礮龙礮铁心铜礮皆分案致祭】三十六
  年凯旋遣祭如初雍正三年定毎三年一次遣官致祭乾隆十八年定凡致祭八旗各遣一人承祭各用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礼惟镶黄旗礮位前设祝案赞礼郎通赞每旗增设酒琖二十尊一祝文内
  皇帝遣某官某等书镶黄旗都统名如有故则书次旗都统名由太常寺临时开列具奏又定火器营祭八旗
  子母礮神毎年请
  防举行祭日共设一案以火器营总统一人承祭以下官员皆陪祭补服行礼祭品礼仪与汉军祭礮同三十年定致祭
  礮神用祝版并制祭器太常寺奏言向例祝文用纸祭器临时备用请照火神龙神之例改用祝版其祭器交八旗汉军都统并满洲火器营敬谨制造以重祀典从之
  致祭仪
  凡致祭
  礮神之礼间二嵗季秋朔日于卢沟桥北席地为坛遣八旗汉军都统或副都统将事副都统以下至佐领咸陪祀豫日地方官备案太常寺具器陈祀日汉军弁兵陈八旗礮位于坛内按翼左右序列皆西向前设八案各设
  神位【以纸为之】又前设牲案各陈羊一豕一果实五盘琖二十又前设香案各陈鑪一镫二坛中少北设一案供祝文左右分设二案各陈香盘四爵十有二尊四幂勺具设洗于坛外之南太常寺司祝司香司爵各立祝案尊案之次承祭官位各香案前东面陪祀副都统以下以其班序重行异等均东面典仪一人立于坛左掌燎率燎人立燎鑪隅黎明承祭官暨陪祀官咸补服诣坛赞引太常寺赞礼郎各二人分引承祭官至盥洗所盥毕诣各拜位前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廼职赞礼郎赞就位承祭官各就位立典仪赞迎
  神赞礼郎赞诣上香位引各承祭官分诣各旗礮位香案前赞上香司香跪奉香承祭官举炷香三上瓣香赞复位各引复位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陪祀官均随行礼典仪赞行初献礼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各进至
  神位前奉爵立献于案正中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文跪案左赞礼郎赞跪承祭官以下咸跪典仪赞读祝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等致祭于
  司礮之神曰惟
  神钦
  天命而无私助扬威武有功国家兹当秋祭之日特以牲
  醴遣官致祭
  神其鉴之尚
  飨读毕兴奉祝文跪安于镶黄旗礮位前叩如初退赞礼郎赞叩兴承祭官以下均行三叩礼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爵各奉爵献于左赞行终献礼各奉爵献于右均如初献仪典仪赞送
  神赞礼郎赞跪叩兴承祭官以下均行三跪九叩礼典仪奉祝文送燎有司各奉
  神位在前次祝次香由中道恭送燎所承祭官各避立拜位左右竢过复位赞礼郎赞诣望燎位引承祭官各诣望燎位眡燎赞礼毕引承祭官退执事各官皆退
  右
  礮神
  康熙二年定致祭
  司火之神之礼庙在日中坊桥西正门东向左右各一门门前巨坊曰离德昭明正殿南向有西庑南殿旁有左右殿东西庑设燎鑪一后阁五间有东西阁又后羣楼十有五间庙门内有钟鼓楼门楼覆黄緑琉璃殿覆緑琉璃余饰如式嵗以六月二十三日由太常寺奏请遣本寺堂官行礼嗣后奉
  防遣大臣行礼雍正八年定祭礼牲用太牢
  致祭仪
  凡致祭
  火神之礼遣官将事豫期洁扫具祝版备器陈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礼神制帛用赤色设乐设洗执事者各以其职为位承祭官朝服典仪唱赞赞礼郎赞引行三跪九叩礼升降由东阶出入殿左门祝辞曰惟
  神令司赤帝德炳离明届此良辰爰修专祀鉴兹特典绥我蒸民凡行礼始终仪节均与
  都城隍庙同
  右
  火神庙
  康熙二十年重建
  黑龙潭龙神庙遣官致祭潭在金山之麓【互见雩祭门】
  圣祖数以祷雨至其地乃鼎新庙宇
  御制碑文以纪之自是灵验尤盛雍正二年
  世宗宪皇帝亲诣致祷防雨立应重修工竣
  御制碑文
  亲洒宸翰勒石庙庭其庙正殿东向崇台朱防左设燎鑪
  前为庙门缭以朱垣
  御碑亭在门之外又前为牌坊东北为龙潭水从山峡流出绕潭回廊三十三间其南小潭一外为大门自殿至门磴道五层
  御碑亭正殿庙门牌坊均覆以黄琉璃余皆防瓦门楹丹雘梁栋五采神厨治牲所在庙外之右春秋致祭乾隆五年加
  黑龙潭龙神封号遣官致祭是嵗三月微旱
  皇上亲诣祈雨至是
  谕内阁
  黒龙潭龙神福国佑民灵显素着毎遇京师雨泽愆期祈祷必应是明神功德实能膏润田畴顺成年谷为万姓之所仰赖昔年
  皇祖式廓庙貌建立丰碑
  皇考又复易以黄瓦用昭敬礼今应议加封号以示尊崇
  大学士会同该部定议具奏寻奉
  谕防封为
  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二十五年
  谕嵗祭
  黒龙潭龙神改遣内务府圆明园大臣行礼致祭仪
  毎嵗祭
  黒龙潭龙神之礼春秋仲月诹吉遣官将事是日太常寺具祝版备器陈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笾豆各
  十鑪镫具殿中少南设案一供祝版北设一案陈礼神制帛一【色白】香盘一尊一爵三和声署设乐于南阶上太常寺设洗于东阶下之北承祭官拜位在阶上正中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典仪掌燎各以其职为位承祭官朝服行礼祝辞曰惟
  神德润生民膏流甸服雨旸时若夙彰孚应之灵年谷顺成溥被盈宁之福念
  神庥之丕着惟典祀之宜崇兹值仲春【秋曰仲秋】用申报飨尚其歆格鉴此精诚行礼始终仪节均与
  都城隍庙同
  右
  黒龙潭龙神
  乾隆九年封
  玉泉山龙神为惠济慈佑龙神遣官致祭是嵗奉
  谕防加封号庙在京西玉泉山之麓正殿东向覆以緑琉璃门楹丹雘栋梁金碧殿阶上下左右
  御书碑各二殿前燎鑪一十六年奉
  谕防京师玉泉灵源濬发为德水之枢纽畿甸众流环滙皆从此潆注朕歴品名泉实为天下第一其泽流润广惠济者博而逺矣上有龙神祠已命所司鸠工崇饰宜列之祀典其品式一视黒龙潭该部具仪以闻寻议奏谨按玉泉出西山东流环注京师抵通州合白潞以达于海灵源濬发流泽布惠利赖于畿辅实多允宜列之祀典竢庙工完竣照例遣礼部堂官一人往祭并请
  勅赐鸿文勒石祠左以昭神功从之
  二十五年
  谕嵗祭
  玉泉山龙神改遣内务府圆明园大臣行礼
  致祭仪
  致祭
  玉泉山龙神祠与
  黑龙潭庙同日遣官将事太常寺具祝版洁器陈牲牢品物毕办设洗设乐执事各以其职为位遣官朝服行礼祝辞曰惟
  神润下流膏应时泽物珠泉涌地毓灵脉于山林玉液成川畅清流于畿甸滋畇畇之绣壤久资灌注之功通翼翼之漕艘长助挽输之利聿昭灵贶宜奉明禋兹值仲春【秋曰仲秋】用申报飨尚其歆格鉴此精诚其始终行礼之仪均与
  黒龙潭同
  右玉泉山
  龙神
  【臣】等谨按
  京师祀典凡九列载防典通礼均由太常寺请
  防遣官敬谨将事溯自定鼎以来以定礼之先后为次
  具详其仪乾隆二十五年奉
  防玉泉山黒龙潭龙神改遣内务府圆明园大臣承祭不由太常寺奏请有専司特遣之殊其恪恭将事则一也又有列在祀典而无定时定所者及有司以时专祭者附列于后
  顺治初定制致祭
  后土之神
  司工之神
  琉璃窑神
  门神
  致祭仪
  致祭
  后土神
  司工神之礼凡大兴作诹吉遣官各一人将事豫日工部官于营建所在因其方设左右二坛结防棚祭日五鼓太常寺官具祝版设
  神案各一于坛内正中以黄纸书
  神位供于案上各陈羊一豕一饼饵十有五盘果实五盘鑪镫具设祝案于中少右供祝版左设一案陈礼神制帛一【色白】香盘一尊一爵三和声署设乐太常寺设洗如式司祝帛香爵各一人及典仪掌燎各以其职为位承祭官拜位在香案前正中太常寺赞礼郎各二人赞引承祭官朝服行礼仪节与
  都城隍庙同凡
  盛京各直省有奉
  防兴修工作之处亦先期照例致祭
  右祭
  后土
  司工
  凡大工迎吻祭
  琉璃窑神并经由一路
  门神各遣官一人将事豫日工部官设坛于琉璃窑及迎吻所经之各门结防棚祭日五鼓和声署设乐于各坛前设导迎乐于窑门外太常寺官具祝版设
  神位陈设牲牢祭品器具设洗均与祭
  司工仪同承祭官暨礼部太常寺有职事官工部内务府管工各官咸朝服簪花披红乃陈吻于窑前乐作太常寺赞礼郎引琉璃窑承祭官诣
  窑神位前行礼引各门承祭官诣
  门神位前行礼均与祭
  司工仪同祭毕导迎乐作銮仪卫校舁吻礼部太常寺官前导承祭官从所经诸门承祭官迎于门前及工所管工官列班恭迎以入俟安吻事竣各退右祭
  窑神
  门神
  顺治十六年以织造局设机致祭
  司机之神遣礼部堂官行礼一应礼仪均与祭司工之神同
  【臣】等谨按顺治中所祭有司辇之神制造库之神又举司牲神祀典今太常寺牺牲所祀牺牲之神是亦祀之一端可以附识若西山大小青龙之神康熙年中祈雨尝祀之今则不列祀典矣雍正七年
  勅封各仓司仓之神
  国家漕运之利逺轶前代储积盈溢分建各仓以贮之仓中或旧有神祠未列祀典司事者以请下礼部议以通州三仓惟西仓旧有仓神祠在京城内七仓惟右翼兴平仓旧有太仓神祠俱应重加修葺左翼择于海运仓城外五仓择于新建之储济仓各建庙宇设
  司仓神位每嵗春秋致祭
  勅加封号封通州仓为
  均调显佑司仓之神左翼仓为
  丰储裕饷司仓之神右翼仓为
  佑农广惠司仓之神新建二仓为
  凝禧阜众司仓之神各
  赐御书匾额载入祀典
  致祭仪
  嵗春秋诹日祭
  司仓之神通州以仓场侍郎主祭各监督陪祀京仓以本仓监督主祭各监督分行陪祀祀用帛一羊一豕一果实十盘壶一爵三鑪镫香盘具主祭官朝服质明行事率陪祀官行二跪六叩礼上香三献爵燎楮帛如仪
  右
  仓神
  五祀八蜡
  【臣】等谨按五祀之礼惟顺治年中行之即于十八年停止縁当时以
  太庙阶下合祭既停因并罢其专祀也敬谨备列以存掌
  故至于罢祀八蜡
  圣谕煌煌折中尽善实足辟千古儒説之谬仍恭载于
  后云
  顺治八年定制每嵗致祭
  五祀之神礼臣议奏以正月祭
  司户之神于
  宫门外道左南向以四月祭
  司灶之神于
  大内大庖前中道南向以六月祭
  中霤之神于文楼前西向以七月祭
  司门之神于
  午门前西角楼东向以十月祭
  司井之神于
  内府大庖井前南向中霤门二祀太常寺掌之户灶井三祀内务府掌之先是于嵗暮合祭是年停止十五年复嵗暮合祭
  五祀之礼是年复行合祭于
  太庙西庑阶下
  神位俱东向遣太常寺堂官致祭前此六月祭中霤之神于
  太和殿阶下之东西向陈爵三羊一豕一果品五礼神制帛一遣太常寺堂官一人奠帛三献读祝致祭七月祭
  门神于
  午门外西旁与六月同至是合祭礼并同
  十八年奉
  圣祖仁皇帝
  谕防户灶井神停其祭祀又
  谕中霤门神停其祭祀时议政王大臣奏罢
  太庙阶下合祭之祀从之
  雍正二年立
  刘猛将军庙将军未详所始相传神能驱除蝗蝻颇着显应雍正三年奉
  世宗宪皇帝谕防旧嵗直总督李维钧奏称畿辅地方每有蝗蝻之害土人防祷于刘猛将军之庙则蝗不为灾朕念切痌瘝凡事之有益于民生者皆欲推广行之且御灾捍患之神载在祀典即大田之诗亦云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田租有神秉畀炎火是蝗蝻之害古人亦未尝不借神力以为之驱除也因以此意曾宻谕数省督抚留意以为备蝗之一端今两江总督查弼纳奏称江南地方有为刘猛将军立庙之处则无蝗蝻之害其未曾立庙之处则不能无蝗此查弼纳褊狭之见讽朕専恃祈祷以为消弭灾祲之方也其他督抚亦多有设法祈雨祈晴之奏者夫天人之理感应不爽凡水旱蝗蝻之灾或朝廷有失政则天示此以警之或一方之大吏不能公正宣猷或郡县之守令不能循良敷化又或一郡一邑之中风俗浇漓人心险伪以致阴阳沴戾灾祲洊臻所谓人事失于下则天道变于上
  也故朕一闻各直省雨旸愆期必深自修省思改阙失朝夕干惕必诚必敬冀以挽回天意尔等封疆大吏暨司牧之官以及居民人等亦当恐惧修省交相诫勉改愆悔过崇实去伪人事既尽自然感召天和灾祲可消丰穰可致此桑林之祷所以捷于影响也盖惟先之以恐惧修省诚敬感格至于祈祷神不过借以达诚心耳朕实有见于天人感应之至理而断不惑于神巫祷之俗习故不惜反覆明晰言之内外臣工黎庶其共体朕意
  四年封山东
  沂山庙神为佑民捍御之神山东抚臣奏言沂山有神驱蝗显灵请加封致祭下礼部议允之
  【臣】等谨按祈禳之典载于古训自昔圣王侧身修省祗以勤求治理为弭灾致祥之要而不欲委于神之难知若御灾捍患有功于民则王政祀之矣考周礼春秋祭酺郑氏谓汉时有蝝螟之酺神宋太常因革礼亦详酺祭皆所以驱蝗蝝芘嘉谷义至广也万世臣民伏读
  世宗宪皇帝圣谕于幽明感应之理深切着明洵所谓先
  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者矣
  乾隆十年以臣工请行蜡祭奉
  谕防不必举行
  谕大学士等国家崇报之文明禋肇荐考议周详凡祀典所闗羣神咸秩即如雩祭诸礼事系农桑近复议行有举无废皆以为民也迩年以来诸臣工每以蜡祭为请朕追维旧制酌古准今有宜于详慎者考大蜡之礼昉于伊耆三代因之所以报万物之成也虽咏于诗详于礼记周官而古制夐逺传注防错难以折衷所谓八蜡配以昆虫后儒谓其害稼不当与祭月令祈年于天宗蜡祭也注云日月星辰则所主又非八神至谓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其神甚多尤难定位且蜡与腊冠服各殊有谓腊即蜡者有谓蜡而后
  腊者是古制已不可考终无定衡至于后世自汉腊而不蜡此礼已湮魏晋以来迄于唐宋时行时止或溺于五行之説甚且天帝人帝及于龙麟朱鸟多至百九十二座议者以为失先王之礼逺矣苏轼曰迎猫则为猫之尸迎虎则为虎之尸近于倡优所为是以子贡观于蜡言一国之人皆若狂以其沿习日乆迹类于戏也盖祀于南郊已不合于古制而蜡于四郊则惟顺成之方始祭较量区别丛杂细于义有乖于礼未洽于神为亵自元明以来停止此典实有难于举行之处况蜡祭诸神如先啬司啬日月星辰山林川泽今皆祀于各坛庙原于典文无阙即民间秋成之后休息农功祀神报赛大抵借蜡之遗意以尽其闾井欢洽之情犹有吹豳击鼓之风亦皆聴从民便未尝禁止是蜡祭原行于民间但田夫萃处杂以嬉戏各随其乡之风尚初不责以仪文若朝廷议祀洁蠲防享必严肃整齐何至有一国若狂之论可知此祭即古亦闾阎相沿之旧俗讵可定以为郊庙典礼如以为有祈无报则方春而祈谷冬又有事于
  圜丘礼谓郊之祭为大报天又云万物本乎天大报本也岂得谓之有祈无报乎况二仲荐馨并崇社稷班固所谓为天下求福报功者具在陈祥道所谓大社国社农之所报在焉今
  社稷坛春秋两祀祈报之礼已备至义近于重复事涉于不经者即下之礼臣亦难定议因诸臣但泥古制多未深考是以特降此防俾共知之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
  羣祀考【下】
  直省専祀
  顺治三年
  勅封显佑通济之神
  【臣】等谨案防典载神谢姓名绪浙人行四读书金龙山明景泰间建庙沙湾盖崇祀已久至是加封庙祀宿迁从河臣请也其后
  南巡恒遣官致祭
  是年加
  运河龙神封号定致祭礼时从河臣请下礼部议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
  康熙十九年加封福建
  海神天妃为防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神莆田林氏灵应之迹着于前代师征台湾神涌潮以济师遂克厦门及平台湾亦显灵异
  诏加封号遣官致祭又立祠于原籍六十年台湾有警神
  复涌潮济师
  世宗宪皇帝追褒神功
  御书神昭海表庙额分悬原籍旧祠厦门镇祠台湾府祠雍正十一年福建督臣郝玉麟以省城神庙请入祭典并请各省俱行庙祀皆允之乾隆二年加
  天后封号増福佑羣生四字寻加诚感咸孚四字凡庙之所在皆以春秋致祭
  二十二年遣官致祭
  鸡公山神时以议政王大臣等奏大兵向驻永兴城中与贼对垒仰荷
  上天眷佑灵神显助于鸡公山真武庙旁竪旗立队一时官兵及贼众无不共见于是我军气奋贼势遏阻其鸡公山庙神应特致褒旌载之祀典以垂永久
  从之遣礼部司官赍香帛往祀有司春秋致祭行礼
  雍正二年封云南各
  盐井神为普润龙王之神春秋致祭
  三年封
  青海水神为灵显青海之神先是大军西征道经青海于塞外严寒之涌泉济军督臣请加褒封允之遣官致祭建立石碑以满汉防古三体字様勒封号以垂永久
  是年加封浙江
  江海保障之神时以抚臣法海疏言呉国上大夫伍员唐呉越武肃王钱镠宋安济公张夏实为浙省江海保障之神又明代绍兴知府汤绍恩创筑三江闸有功绍郡请各加封号修整庙宇春秋致祭下礼部议封伍员为英卫公庙祀钱塘封钱镠为诚应武肃王庙祀杭州封张夏为静安公庙祀萧山封汤绍恩为宁江伯庙祀绍兴其后建海神庙皆与配食之列
  四年加封
  宁漕公
  永济之神春秋致祭明工部尚书宋礼开防通河用汶上老人白英策分水济运事载史策旧有庙祀礼及英河臣以其治河济运永垂功绩请加封号乃封宋礼为宁漕公白英为永济之神于汶上县祠庙祭之
  五年封四川灌县都江堰口
  通佑王显英王之神时以四川巡抚宪徳疏言都江堰口庙祀李二郎有功蜀地请加封号下礼部议言按史记汉书専载蜀守李氷凿离堆穿三江功绩歴歴可考惟灌县志书内有使其子二郎凿山穿江之语是二郎虽能成父之绩李氷实主治水之功又考玉圻续文献通考载元至顺元年曽并加封号今既言有功于蜀屡彰显应理宜并崇祀典该抚只请封其子而不及李氷似未妥协
  诏令并给封号乃封李氷为敷泽兴济通佑王李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令地方官春秋致祭
  六年封河东盐池为
  昭惠阜裕盐池之神春秋致祭
  七年封浙江
  蛟门山龙神为涵元昭泰镇海龙王之神时以漕运总督性贵疏言蛟门山龙神例于六月朔日致祭雨旱祈祷有验灵应甚着请加封号礼部议覆允之载入祀典
  是年封宁夏
  大渠龙神为宁渠普利龙王之神先是
  世宗宪皇帝特命大臣督理宁夏水利修建大渠及六年
  改渠既讫工以封号祀典请
  诏加封致祭嵗以春秋礼祀其后惠农昌润二渠既成宁夏宁朔二县各建祠宇皆令以春秋仲月照山川礼致祭嗣是大清汉唐三渠皆庙祀如之八年封浙江
  清溪神为保济显佑侯神姓戴名继元宋时以拯溺没于溪中屡着灵异元代封显佑侯总督李卫疏言清溪地方屡有水患赖神捍御且有防卫漕艘之功请加封号奉
  防加封春秋庙祀于徳清县
  是年封故广东海安营水师副将江起龙为英佑骁骑将军立庙徐闻海口春秋致祭将军在官以公事没于海颇着灵异保防商民有功守臣以为言故封
  十年封广西兴安县陡河
  海阳山神为安流襄绩海阳山神嵗以季秋九日致祭
  十一年封广西郁林州
  泉神为昭徳沛泽泉源之神时巡抚金鉷疏言郁林州之富民乡涌瑞泉二穴味甘色清足以灌田利民令选地建祠春秋祀之
  十二年令祀山西介休县
  水神庙时巡抚石麟奏介休县上堡村向有水泉久淤于十一年秋冬复发又涌新泉可灌民田其处向有水神庙请重修致祀从之
  是年加封江西鄱阳湖
  显佑安澜之神春秋致祭神为唐忠臣张巡布政使李兰奏言故唐御史中丞张巡见危授命保障江淮江西居民庙祀最盛捍御鄱阳一湖屡昭显应请加封赐祭从之庙祀于饶州之浮梁县
  乾隆三年加封河南
  灵佑襄济之神河臣白钟山疏言陈留河神观所祀黄大王神姓黄名守才偃师人祷泉祷雨皆着灵应请加封号春秋致祀从之至四十五年大学士阿桂奏豫省河神最着灵验者为灵佑襄济之神请于其子孙中赏给奉祀生一人得
  防允行
  四年加封江南
  彰灵卫漕之神时河臣髙斌疏言清口张将军庙神名祥宿迁人漕船商船防祷响应请加封号列祀典允之
  八年加封广西
  显佑英济广福王之神时巡抚杨锡绂疏言神为蜀汉禆将武当溺于溪中屡着灵异请加封号许之二十二年建
  显佑通济神庙于徐州先是二十一年秋徐之孙家集黄河夺溜大发帑金塞之越嵗
  皇上亲临阅视以河溜刷深神明黙佑令地方官择地建庙于云龙山之北先是庙祀宿迁康熙三十九年曾
  诏加封昭灵效顺至是复加封广利安民立碑纪实嵗以
  春秋致祭
  是嵗于甘肃嘉峪关外立
  龙神庙春秋致祭
  谕防嘉峪关外路多戈壁从前并无水泉今年大兵经过凿井得泉水势腾涌普济军行此实神明赞佑所致昔年
  皇祖用兵时地涌灵泉曾于拖犁地方建庙以答神庥今即照例交该督建造二十四年庙成立碑致祭春秋祀之
  二十五年修涿州
  佑济龙神祠涿州城北为胡良拒马二河所滙明代曽建桥河徙而桥废是年移建通桥隄长二百丈祠在桥东南
  御制碑文勒石
  三十二年
  谕东西二淀为畿辅滙萃清流之所迩年潴蓄安恬节宣有借近淀村庄田土泛溢无虞而菰蒲鱼蠏之饶利赖于民生者更大兹者春巡郊甸循览河堤鳯艇乗流祥飚助顺尤足徴神贶之昭宜建専祠用答灵佑着该督方观承卜地兴工特崇庙祀以示妥神报功之典
  四十二年陶庄开放引河工成
  命建
  河神庙嵗以春秋致祭
  御制碑文纪之四十五年
  皇上南巡
  亲诣陶庄
  河神庙瞻礼以仪封漫工未成
  黙致防祷仪封两坝自行合龙即告功成
  是年
  封故河臣朱之锡为助顺永宁侯时以大学士阿桂奏言顺治年间总河朱之锡功着南豫二省没为河神屡着灵应请
  特赐位号得
  防交礼部酌议位号寻议上从之
  四十九年河南兰阳睢宁新堤并引河工成
  命建
  河神庙于南岸
  御制碑文纪之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
  宗庙考【一】
  【臣】等谨按天子宗庙之礼所重亲飨虞夏商周以来歴代各皆举行而縁情定制惟我
  朝为特隆焉唐以太宗贞观之治亲飨庙者二三年正月戊午十七年四月庚寅耳自后合十七宗而亲飨三十四【马端临谓懿宗一王应麟玉海作二咸通元年十一月丙子又四年正月己巳也】宋自太祖亲飨四合十二宗而亲飨者八十五然真宗之十二亲郊朝享及告行告谒恭谢均非祫禘时享之正祭仁宗之十三亦朝享及恭谢而亲行祫祭者一马端临所谓累朝惟此一亲行也盖宋之朝享太庙皆郊前之祗告故每于十一月行之而正祭则未尝亲行我
  太宗文皇帝肇建
  太庙于
  盛京崇徳改元四月丙戍大飨后八年之中亲飨二恢恢乎大一统之规模也
  世祖章皇帝定鼎
  京师立
  太庙御宇十八年时享亲行二十八方顺治十六年始行
  祫祭而亲祫二
  圣祖仁皇帝御宇六十一年时享亲行八十二祫祭亲行
  三十二
  世宗宪皇帝御宇十三年时享亲行三十祫祭亲行十一皇帝御极乾隆元年至五十年时享亲行六十六祫祭亲行四十九是皆正祭而凡因事亲告者不在此数于戯至仁至孝至诚至敬之心永传为
  家法仰溯成周而后庙礼未有若斯之盛者也至若典制之隆仪文之备虽以时增而要皆推本于
  太宗文皇帝始定之规详考其时自大飨亲飨而外凡遇圣节忌辰元旦清明中元除夕皆以时遣官祗祭其礼已
  为大备
  世祖章皇帝抚有天下追尊
  四祖皇帝嵗七享
  太庙孟春【诹吉】清明四月七月十月之朔除夕
  万寿节则犹
  太宗时制也至十三年建
  奉先殿而日献食月荐新朔朢时节
  圣诞忌辰元旦冬至
  万夀节及诸庆典俱行于
  奉先殿至十六年始祫而除夕之享乃即大祫矣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继统以来迄今每嵗四孟享
  太庙与除夕前一日祫祭而五则固皆崇徳所行之精意
  以逓酌而归于至中昭其大文焉逮
  世宗宪皇帝即
  寿皇殿防供
  圣祖仁皇帝圣容
  孝思纯笃以时瞻拜于是有
  神御之奉
  皇上深推
  世宗宪皇帝圣孝之心重建
  寿皇殿以并奉
  太祖髙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圣容暨
  列后圣容又先即
  圆明园崇建
  安佑宫奉
  圣祖仁皇帝圣容而敬以
  世宗宪皇帝圣容配于是
  宫中
  苑中
  神御之奉乃上推而胥惬乎情与礼之极则丕哉圣孝继述佑启于万年者也且复即
  避暑山庄
  圣祖仁皇帝嵗临之
  御苑建
  永佑寺以防奉
  圣祖仁皇帝圣容仍敬以
  世宗宪皇帝圣容配则所为斋焉而思其居处思其志意乐嗜礼得其所必备而情得其所必伸盖皆由夫飨
  庙亲行至仁至孝至诚至敬之一心推之以无乎不达者
  矣兹恭依
  列朝实録
  皇上乾隆元年至五十年
  起居注册防稽
  大清会典暨各档案其仪节谨钞
  大清通礼成宗庙考十二卷以昭万年之钜典云
  太庙
  天聪十年四月乙酉
  太宗文皇帝受尊号建国大清改元崇徳于
  盛京建立
  太庙
  抚近门东
  前殿五室后房六间
  后殿三室南大门三间东西角门三间周围广三十五
  丈袤四十丈
  崇徳元年四月丙戌奉安
  列祖
  太祖神位于
  太庙追尊
  列祖王号恭上
  覆育列国英明皇帝
  尊諡曰
  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
  庙号
  太祖
  皇太后
  尊諡曰
  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先是天聪十年四
  月初八日壬午羣臣请上
  尊号于是祗告
  天
  地
  太宗文皇帝率诸贝勒大臣斋戒三日以十一日乙酉受寛温仁圣皇帝尊号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徳元年大
  祀
  天
  地礼成是日遣超品公额驸扬古利固山额真谭泰宗室拜尹图叶克书叶臣阿山伊尔登宗室篇古达尔哈石廷柱马光逺及外藩贝勒下官员卜库台吉得类扎尔固齐孟库孙杭哈尔阿尔珠海泥堪内院官希福刚林罗硕等捧祝文以肇建
  太庙祗告
  太祖山陵文曰孝子嗣皇帝   【太宗文皇帝庙讳】敢昭告于皇考神位前曰臣敬遵典礼表扬
  皇考
  皇妣功徳肇建
  太庙谨择吉于四月十二日安设
  神位以昭上祀之礼又仰体
  皇考孝心稽诸禘尝钜典追尊
  始祖
  髙祖
  曾祖
  祖以下王号安设四代
  祖考
  祖妣神位又设
  伯祖礼敦巴图鲁配位伏祈
  皇考神灵鉴兹诚悃又设功臣费英东额亦都配位从祀皇考左右惟望
  皇考垂慈来格来歆丙戌
  上率诸贝勒大臣诣
  太庙追尊
  始祖为
  泽王
  髙祖为
  庆王
  曾祖为
  昌王
  祖为
  福王追封
  伯祖礼敦巴图鲁为武功郡王恭上
  皇考太祖
  尊諡曰
  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
  皇妣太后
  尊諡曰
  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
  庙号
  太祖追封功臣费英东为直义公额亦都为毅公前殿安奉
  太祖
  太后神位
  后殿正中安奉
  始祖
  始祖妣神位左安奉
  髙祖
  髙祖妣神位右安奉
  曽祖
  曽祖妣神位次左安奉
  祖
  祖妣神位皆南面右末安奉
  伯祖礼敦巴图鲁神位东向是日各
  神位前陈设黑色太牢少牢一切祭物毕辰刻
  太宗文皇帝出内治门将至
  太庙门西下马御金椅有顷导引官引
  上先诣
  后殿至东侧西向立赞礼官赞就位
  上北向
  殿正中立诸贝勒大臣左右序立赞礼官赞上香引
  上升东阶至
  始祖神位香案前跪复起立导引官跪奉香
  上自
  始祖暨
  列祖神位前各三上香毕降自西阶复位北向立赞礼官赞跪叩行三跪九叩头礼赞礼官复赞跪
  上率众跪东侧捧帛官跪奉献
  始祖
  始祖妣帛二端
  上受帛献授西侧捧帛官捧帛官跪受置案上遂献髙祖
  曾祖
  祖及
  伯祖神位前帛以次各二端如仪毕
  列祖
  列妣前先令大臣献酒各一爵东侧捧爵官跪奉酒上举爵献授西侧捧爵官捧爵官跪受置案上
  列祖
  列妣神位前各献爵一毕读祝官以次跪读祝祭始祖文曰维丙子嵗四月十二日八世孙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
  始祖神位前曰洪惟
  始祖肇造鸿基克恢大业振丰功而克敌开厯服以诒谋爰致国势昌隆子孙荣盛兹谨仿古制追扬
  前烈尊为
  泽王立庙奉祀丕显令名贻庥万世惟望
  祖灵降鉴俯垂黙佑国祚永昌祭
  髙祖文曰五世孙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
  髙祖神位前曰洪惟
  髙祖肇基王迹垂裕后昆抚众宏以成都集旅庥而启圣爰致国势昌隆子孙荣盛兹谨仿古制追扬
  前烈尊为
  庆王立庙奉祀丕显令名贻庥万世惟望
  祖灵降鉴俯垂黙佑国祚永昌祭
  曾祖文曰四世孙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
  曾祖神位前曰洪惟
  曾祖丕啓鸿模式疆宇征四邻而詟服绥兆庶以敉宁爰致国势昌隆子孙荣盛兹谨仿古制追扬
  祖功尊为
  昌王立庙奉祀丕显令名贻庥万世惟望
  祖灵降鉴俯垂黙佑国祚永昌祭
  祖考文曰孝孙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
  祖考神位前曰洪惟
  祖考缵承懿绪佑啓宏图绵福祚于万年诞神灵而首出爰致国势昌隆子孙荣盛兹谨仿古制追扬
  祖功尊为
  福王立庙奉祀丕显令名贻庥万世惟望
  祖灵降鉴黙赐啓廸国祚永昌祭
  伯祖武功郡王文曰皇帝庙讳敢昭告于
  伯祖神位前曰惟我
  伯祖竭诚为国懋着崇勲兹酌仿古制用昭往烈追封为武功郡王配享
  庙廷永彰令誉读祝毕奉祝文置案上赞礼官赞跪叩行三跪九叩头礼读祝官捧祝执爵官捧爵执帛官捧帛从中阶下至西侧燔燎所焚之彻馔乃诣
  前殿导引官引
  上至西侧东向立复引由西侧升至东侧西向立赞礼官
  赞就位
  上正中北向立赞礼官赞上香导引官引
  上升东阶至
  太祖
  太后神位香案前跪导引官跪奉香
  上三上香毕降自西阶复位北向立赞礼官赞跪叩上率众行三跪九叩头礼赞礼官复赞跪
  上跪众皆跪东侧捧帛官跪奉帛二端
  上受帛献授西侧捧帛官捧帛官跪受自中阶升至太祖
  太后神位前跪置案上东侧捧爵官以次跪奉酒六爵上举爵以次献以次授西侧捧爵官捧爵官跪受自中阶
  升捧置
  神位前赞礼官赞跪叩
  上率众行三跪九叩头礼赞礼官赞跪
  上率众跪读祝官捧祝文跪读于
  太祖
  太后神位前文曰维丙子嵗四月十二日孝子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
  皇考
  皇妣神位前曰臣缵承
  皇考大业十年以来兢兢业业夙夜干惕以图仰副先志是以开拓封疆不辞况瘁抚绥兆庶殚力经营兹以安内攘外收服朝鲜统一防古兼获玉玺符瑞昭应内外诸贝勒大臣佥议宜承
  天应运劝臣宜进称尊号爰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徳元年此皆仰頼
  皇考
  皇妣之福防也臣缅懐
  皇考
  皇妣徳备生成功隆覆育应真符而开创辑羣瑞以尊亲爰遵古制仰协
  天心敬上
  皇考
  尊諡曰
  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
  皇妣
  尊諡曰
  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立庙祭享垂庥万禩伏祈
  皇考
  皇妣神灵降鉴俯垂黙佑俾子孙绵逺国祚永昌谨告读祝毕又以追封费英东额亦都告祭
  太祖神位前曰孝子嗣皇帝庙讳敢昭告于
  皇考神位前曰臣闻恩隆眷旧典重酬庸既昭嘉绩于生前宜享恩荣于身后兹以费英东额亦都上佐
  皇考勲猷丕着爰仿古制追封费英东为直义公额亦都为毅公配享
  皇考神位左右扬厥令名垂之奕代读毕赞礼官赞跪叩上率诸贝勒行三跪九叩头礼赞礼官赞复位
  上复位东侧西向立诸贝勒大臣左右序立于是以功臣
  费英东额亦都木牌入
  太庙费英东位左侧额亦都位右侧陈设祭物毕读祝官
  入内旁立先宣追赠费英东文曰
  维大清崇徳元年嵗次丙子四月十有二日
  寛温仁圣皇帝谕祭功臣费英东之灵曰伟烈懋昭赞经纶于肇迹荣封特晋光爼豆于千秋尔费英东佐我
  皇考正直报効竭尽忠义虽受宠渥于生前尤宜褒荣于身后今特赠尔为直义公配享
  太庙永垂令誉次宣追赠额亦都文曰
  寛温仁圣皇帝谕祭功臣额亦都之灵曰伟烈懋昭赞经纶于肇迹荣封特晋光爼豆于千秋尔额亦都佐我
  皇考勇力轶羣殊勲丕着虽受宠渥于生前尤宜褒荣于身后今特赠尔为毅公配享
  太庙永垂令誉读毕捧帛捧爵官各捧帛爵读祝官捧祝文自中阶下西行至西侧燔燎所焚祝帛奠酒彻
  太祖
  太后神位前祭物彻毕彻直义公毅公祭物自侧下阶至燔燎所旁焚祝帛奠酒赞礼官赞复就位
  上复正中北向立众复就班赞礼官赞跪叩行一跪三叩
  头礼礼成
  上坐于
  太庙西侧树鹄令善射者较射射毕陈设仪仗作乐还
  宫
  臣等谨按先是天聪六年二月丁丑
  太宗文皇帝率诸贝勒大臣诣
  太祖髙皇帝陵行时享礼八年十二月庚戌以除夕率诸
  贝勒大臣
  亲诣
  太祖陵寝致祭十年三月丙午朔以清明节
  亲祭
  太祖山陵葢我
  国家当未崇建
  宗庙之先我
  太祖髙皇帝山陵卜吉在天聪三年春二月营建工成自
  是以后每
  亲举时享除夕之祭于
  陵寝已灼然立万世
  庙礼云
  五月癸丑荐樱桃于
  太庙时有以新樱桃献者
  太宗文皇帝命荐于
  太庙仍
  命嗣后凡新进果品五谷先荐
  太庙然后进御着为令
  七月辛巳中元节
  亲享
  太庙
  十二月癸亥遣官祭
  太庙时先期斋戒三日
  三年正月乙丑朔遣官祭
  太庙每祭
  太庙必并祭
  福陵自后元旦之祭四年己未朔五年癸丑朔六年丁丑
  朔七年辛未朔皆遣官祭
  七月丙子中元节
  亲享
  太庙时先期斋戒三日
  十月戊申
  万夀节遣官祭
  太庙自后五年十月壬申七年十月壬戌恭遇
  圣节皆遣官祭八年二月癸未清明节亦遣官祭
  八月庚申以
  太祖武皇帝忌辰遣官祭
  太庙
  十二月乙亥除夕遣官祭
  太庙时先期斋戒三日自后六年十二月己巳嵗暮七年
  十二月甲午嵗暮皆遣官祭
  八年七月丙午中元节遣官祭
  太庙并告征明山东之防
  【臣】等谨按崇徳元年五月癸丑荐樱桃后凡
  亲诣与遣官依通考例当载入祭祀时享然此固
  盛京
  庙礼也敬即制度仪注之次编于首卷用昭我
  烈祖开创皇图后之所以大一统而垂万年礼意之精胥
  肇乎是焉
  顺治元年十二月庚午遣官恭赍
  太祖武皇帝
  孝慈武皇后香
  册香
  寳于
  福陵
  太宗文皇帝香
  册香
  寳于
  昭陵是日固山额真以上内大臣侍卫等俱朝服
  集
  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由内院奉
  册宝出置黄案上
  上御殿阅
  册宝行一跪三叩礼毕遣官恭赍至
  盛京尊藏
  二年二月丁巳定遣官祭
  四祖庙仪
  臣等谨按顺治元年定鼎
  京师建立
  太庙始以
  盛京
  太庙崇称为
  四祖庙至是礼部言凡遇清明等节应令驻防
  盛京总管分率城守章京往祭
  福陵
  昭陵东京兴京
  祖陵令城守官奠祭
  盛京
  四祖庙令守庙总管官上香烛献酒果不读祝从之
  乾隆四十三年
  命重葺
  盛京
  太庙
  【臣】等谨按
  盛京
  太庙自顺治元年崇称为
  四祖庙五年更名曰
  景佑宫至是
  命重修葺仍尊称为
  太庙
  四十八年九月乙巳
  上诣
  盛京谒
  陵恭奉
  五朝
  册
  寳尊藏
  太庙
  亲诣行礼先是四十七年十月朔
  上恭奉重镌
  列祖
  列后
  册
  寳安奉
  京师
  太庙其旧藏
  册
  寳先期
  命怡亲王永琅恭赍
  盛京至是
  上致祭
  昭陵毕
  亲诣尊藏行礼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
  宗庙考【二】
  太庙
  顺治元年九月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立
  太庙
  端门左南向朱门丹壁覆以黄琉璃卫以崇垣大门三左右门各一防门五间崇台石防中三门前后均三出陛中九级左右各七级门内外列防百有二十左右门各三间均一出陛各七级
  前殿十有一间重檐脊四下沉香柱正中三间饰金梁栋阶三成缭以石防正南及左右凡五出陛一成四级二成五级三成中十有二级左右九级
  中殿九间同堂异室内奉
  列帝
  列后神龛均南向后界朱垣中三门左右各一门内为后殿制如
  中殿奉
  祧庙神龛均南向
  前殿两庑各十有五间东为配飨诸王位西为配飨功
  臣位东庑前西庑南燎炉各一
  中殿
  后殿两庑各五间藏祭器
  后殿东庑南燎炉一防门外东西井亭各一前跨石桥
  五翼以扶防桥南东为
  神库西为
  神厨各五间庙门东南为宰牲亭井亭庙垣周二百九十一丈六尺西南
  太庙街门五间西北
  太庙右门三间均西向
  九月壬子恭奉
  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神主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神主
  大行皇帝神主奉安
  太庙是日遣固山额真宗室拜尹图代祭礼部尚书觉罗
  郎球奉
  太祖武皇帝神主甲喇章京胡世布奉
  孝慈武皇后神主吏部尚书宗室巩阿岱奉
  大行皇帝神主礼部侍郎蓝拜理事官哈尔松噶捧二功臣牌位及太常寺官于内院齐集学士额色黒捧祝版至
  谨身殿授太常寺卿郎球等奉
  神主及功臣牌位依次而行太常寺官六员前导毎阶一
  揖代祭官拜尹圗随行至
  太庙门外由东中门入奉
  神主进
  前殿跪奉
  太祖武皇帝神主
  孝慈武皇后神主安正案南向
  大行皇帝神主安东侧案西向毕一叩头兴导引官引出立阶上代祭官之后蓝拜等捧二功臣牌位进西庑殿内跪安直义公费英东牌位于左毅公额亦都牌位于右东向毕一叩头兴出立于阶下赞礼官赞行四跪四叩头礼毕赞引官赞行初献礼太常寺官三员各捧一爵诣案前跪献毕鞠躬退一跪一叩头兴各复位赞读祝额色黒入殿内跪捧祝文读毕跪捧祝版置于
  太祖神位前一叩头退代祭官及捧主官行读祝礼赞礼官赞行一跪一叩头礼毕赞行亚献礼太常寺官献爵如初献礼毕赞行终献礼太常寺官献爵亦如初献礼毕各退二功臣位前亦各三献爵毕赞礼官赞行四跪四叩头礼阶下各官亦照行礼毕赞焚祝额色黒捧祝诣焚祝所各官东向鞠躬阶下各官亦鞠躬焚祝毕各官北向揖阶下各官亦揖代祭官立阶西侧捧功臣牌位各官立阶下西侧导引官引奉
  太祖武皇帝
  孝慈武皇后
  大行皇帝神主官诣
  神位前行一跪一叩头礼兴各奉
  神主由殿内后门进至
  后殿跪安于
  神位上退出殿门外行一叩头礼兴导引官引至功臣庑
  前代祭官齐出
  十月辛酉恭上
  大行寛温仁圣皇帝
  尊諡曰
  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文皇帝
  庙号
  太宗前一日遣官祭告
  天
  地
  社
  稷是日遣固山额真谭泰等祭告
  太庙遣固山额真宗室拜尹圗祭告
  大行皇帝【凡上   尊諡皆前祭告】
  二年七月甲子恭进
  太祖武皇帝
  孝慈武皇后
  太宗文皇帝玉
  册玉
  寳奉安
  太庙先期太常寺官设案于
  太庙神位前是日礼部鸿胪寺官设案于
  武英殿内院官奉
  册居左
  宝居右并祝文置各案上设防亭于殿门外陪祭官太庙门外序立不陪祭官
  午门外序立
  上出武英殿恭阅
  册
  寳祝文行一跪三拜礼毕西向立内院官奉
  册
  寳授捧
  册捧
  寳官安防亭内恭送入
  太庙
  午门外官
  太庙门外官跪迎由
  太庙中门进至
  前殿奉安毕礼部尚书觉罗郎球大学士刚林学士伊
  图进
  后殿一跪三叩兴郎球
  太祖武皇帝神主伊图奉
  孝慈武皇后神主刚林奉
  太宗文皇帝神主出安于
  前殿一跪三叩兴赞引官引代祭官由右门进各官皆进序立典仪官赞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赞礼官赞就位代祭官就位协律郎赞奏开平乐行迎神礼鸣賛官赞代祭官同各官行三跪九叩礼毕典仪官赞进
  册赞引官引代祭官至香案前鸣赞官赞跪赞进册蒋赫徳刘清泰恩格徳跪从案上捧
  册以次进于代祭官代祭官受献讫授内院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学士伊圗跪接置于各案赞宣
  册刚林祁充格伊圗各跪
  册案前宣毕三叩赞进
  寳蒋赫徳刘清泰恩格徳跪从案上捧
  寳以次进于代祭官代祭官受献讫授刚林祁充格伊图
  跪接置于各案赞宣
  寳刚林祁充格伊图各跪
  寳案前宣毕三叩賛礼官赞叩头代祭官三叩赞复位代祭官复位赞行礼代祭官同各官行三跪九叩礼毕典仪官赞行初献礼
  太祖神位前甲喇章京陈泰献帛侍卫噶布喇穆成格献
  酒
  太宗神位前侍卫巴泰献帛侍卫穆理玛献酒协律郎赞奏夀平乐献毕乐暂止賛礼官赞跪代祭官跪各官皆跪鸣赞官赞宣祝宣祝官一跪三叩捧祝文跪宣文曰
  维顺治二年嵗次乙酉七月庚戌朔越十五日甲子孝孙嗣皇帝   【世祖章皇帝庙讳】遣英俄尔岱代告于
  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神位前曰前者宣扬功徳已加
  尊諡今恪遵典制造成玉
  册玉
  寳敬献
  几筵尚
  飨
  太宗文皇帝前祝文同宣毕赞礼官赞叩头代祭官三叩
  宣祝官捧祝文跪进于
  神主案三叩典仪官赞行亚献礼献酒如前仪协律郎赞奏嘉平乐献毕乐止典仪官赞行终献礼献酒复如前仪协律郎赞奏雍平乐献毕乐止典仪官赞撤馔协律郎赞奏熈平乐撤毕乐止协律郎赞奏成平乐行送神礼鸣賛官赞代祭官及各官行三跪九叩头礼礼毕乐止典仪官赞捧祝捧帛诣燎所乐奏捧祝捧帛官一跪三叩捧祝帛送燎所代祭官退立拜位东西向既过复拜位鸣賛官赞礼毕代祭官与各官出
  太祖武皇帝册文曰云雷初动经纶开草昧之天日月在躬光耀先照临之域既灵承于后嗣宜丕着夫前猷洪惟我
  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博厚髙明圣神文武始则龙潜渤海藏九天九地之规继而虎步金源恢百战百克之势三灵协助援钟鼔而对天休万帐来王倾醍醐而饮帝徳于是旧邦式廓天街望紫气之祥新命诞敷黒水正真人之位丰年恒庆多黍多稌国士彚征如罴如虎披草莱而立
  祖庙始荐馨香扫荆棘而朝羣臣岂惟绵蕞用能使耿光大烈丕显丕承厚俗淳风可久可大协昌期于嗣圣衍骏业而重光兹者神臯是宅庇及眇躬盛徳载扬念予
  烈祖乃镌
  徽号永夀天球于戏寳玉函文写贻谋之逺金縢启幄知创业之艰难惟
  神在天歆兹无斁谨言
  寳文曰
  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之寳孝慈武皇后册文曰壸教协黄裳应地兆安贞之吉徽音昭彤管伣天开长发之祥既庆灵源宜扬惠问钦惟
  皇祖妣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性成仁孝心秉塞渊肃雍在宫尧母俪元妃之徳祗承于
  帝邑姜防十乱之功华星朗耀于轩辕内则勤供于穜稑求贤卷耳载襄栉风沐雨之思致孝苹蘩不忘昧旦鸡鸣之节是以流虹绕电笃生
  圣人诞凯育元门多才子用能赞助鸿圗造有东夏昭宣凤徳逺被南邦维躬之追孝前人实
  圣善之宜孚中土聿新清庙爰述瑶函于戏鸟呈祥授昌期于百世閟宫启颂洽嫔则于万年翼我皇风昭哉嗣服谨言
  寳文曰
  孝慈昭宪纯徳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之寳
  太宗文皇帝册文曰三才定位首出咸推圣人万国来同配天实惟元后莫不令闻奕世昭明显融洪惟
  皇考寛温仁圣皇帝道合乾坤功参化育绥文谟而扬武烈海域賔王义问以济仁心华风载穆声灵足以震九有尚谦让而未遑勲业可以表百王犹开诚而尽下闗睢麟趾之意偕黄钺而并挥岩筑射钩之贤望彤墀而交罄是以白狼槃木接踵来歌紫塞鸡田开闗望幸克享
  天眷爰集鸿图暨予眇躬诞膺丕绪惟见休于士女卜宅神臯览陈锡于几楹推原
  盛徳集羣工之笃论合四海之欢心表号称天垂统作极上
  尊諡曰
  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文皇帝
  庙号
  太宗于戏七庙观徳时钦右序之文明堂肇禋世述维清之典敬镌寳册用借鸿休谨言
  寳文曰
  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文皇帝之寳
  【臣】等谨按恭进
  太祖武皇帝
  册十页白玉修八寸八分广三寸九分厚四分镌字深二
  厘面底二页镌升降龙
  寳白玉方四寸二分厚一寸五分纽髙二寸七分修四寸
  二分广三寸五分
  孝慈武皇后
  册十页白玉修广厚同镌字深与底面二页升降龙同寳白玉方同厚一寸七分纽髙二寸三分修同广三寸三
  分
  太宗文皇帝
  册十页白玉修广厚同镌字深与面底二页升降龙同寳白玉方同厚一寸六分纽髙二寸八分修四寸五分广
  三寸四分
  五年四月癸酉以重修
  太庙遣官祗告恭奉
  神牌暂安
  后殿
  六月癸亥以
  太庙工成遣官祗告奉安
  神位于
  正殿
  十一月戊辰冬至追尊
  肇祖原皇帝
  原皇后
  兴祖直皇帝
  直皇后
  景祖翼皇帝
  翼皇后
  显祖宣皇帝
  宣皇后恭奉
  神主奉安
  太庙是日
  世祖章皇帝亲诣
  后殿奉安
  神位致祭如时享仪祝文曰
  维顺治五年嵗次戊子十一月辛酉朔越八日戊辰孝孙嗣皇帝庙讳敢昭告曰受命一统之模道隆尊
  祖推
  祖自出之本义重格
  天惟世徳以作求当肇称而上祀恭惟
  太祖以上四世
  始祖
  曾祖
  祖
  考钟祥毓瑞长发纯禧创业贻谋久膺笃祜谨尊始祖泽王为
  肇祖原皇帝
  始祖妣为
  原皇后
  曾祖庆王为
  兴祖直皇帝
  曾祖妣为
  直皇后
  祖昌王为
  景祖翼皇帝
  祖妣为
  翼皇后
  考福王为
  显祖宣皇帝
  妣为
  宣皇后伏惟
  神圣鉴此孝思谨
  告恭进
  肇祖原皇帝册文曰维顺治五年嵗次戊子十一月辛酉朔越八日戊辰孝孙嗣皇帝庙讳稽首顿首上言于
  皇祖泽王今天下一统大业已成皆由
  皇祖笃祜所致爰修典礼用殚孝思敬荐
  册
  寳尊上
  諡号曰
  肇祖原皇帝以垂功徳于万禩谨
  告
  兴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显祖宣皇帝册文同
  原皇后册文曰维顺治五年嵗次戊子十一月辛酉朔越八日戊辰孝孙嗣皇帝庙讳稽首顿首上言于
  皇祖妣今天下一统大业已成皆由
  祖妣赞勷
  肇祖原皇帝行善笃祜之所致也爰修典礼用殚孝思敬荐
  册
  寳尊上
  諡号曰
  原皇后以垂懿徳于万禩谨
  告
  直皇后
  翼皇后
  宣皇后册文同
  寳文曰
  肇祖原皇帝之寳
  原皇后之寳
  兴祖直皇帝之寳
  直皇后之寳
  景祖翼皇帝之寳
  翼皇后之寳
  显祖宣皇帝之寳
  宣皇后之寳
  七年二月丁亥恭奉
  册
  寳上
  大行皇太后
  尊諡曰
  孝端正敬仁懿荘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恭进
  册文曰孝子嗣皇帝庙讳稽首顿首上言壸闱着圣善之仪凝禧未艾典礼重徽懿之报偹物宜隆聿示来兹用光前美惟
  皇妣大行皇后安贞应地敬顺承天佐
  先皇致治之功启冲子纉承之业方竭诚于奉养忽抱痛于升遐爰考旧章博咨公议用申哀慕式表尊崇谨奉
  册
  寳上
  尊諡曰
  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荐显号于几筵垂休有永昭鸿名于简册锡祜无疆谨
  告
  寳文曰
  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之寳
  八年正月丁夘恭奉
  孝端正敬仁懿荘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神主升附太庙前一日遣官祗告
  太庙是日
  世祖章皇帝亲诣行礼先奉
  神主祗见
  太祖武皇帝
  孝慈武皇后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恭代行三跪九拜礼兴恭奉
  神主奉安于
  太宗文皇帝神位之次行一跪三拜礼毕行大飨礼如仪
  【凡升祔皆前祗告】
  九年二月己未恭进
  四祖考皇帝
  四祖妣皇后
  孝端文皇后玉
  册玉
  寳奉安
  太庙
  【臣】等谨按恭进
  肇祖原皇帝
  册十页青玉修八寸八分广四寸厚四分镌字深二厘面
  底二页镌升降龙
  寳白玉方四寸二分厚二寸纽髙二寸六分修四寸广三
  寸
  原皇后
  册十页青玉修八寸九分广厚同镌字深同面底同寳青玉方厚同纽髙二寸八分修同广三寸三分兴祖直皇帝
  册十页白玉修九寸广厚同镌字深同面底同
  寳白玉方厚同纽髙二寸七分修同广三寸四分直皇后
  册十页青白玉修广厚同镌字深同面底同
  寳青玉方厚同纽髙同修同广三寸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