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三国吴志分吴丹阳为吴兴郡【注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
  【谨按浙江之属于丹阳者至是尽归吴兴郡而丹阳别为一郡与今之浙不复相系矣】
  晋书地理志吴扬州统丹阳吴防稽吴兴新都东阳临海建安豫章鄱阳临川安成庐陵南部十四郡【谨按吴扬州十四郡在今之浙者吴兴防稽东阳临海四郡又吴郡之嘉兴海盐盐官钱唐富阳桐庐建徳夀昌八县新都郡之始新新定二县】
  晋书地理志改新都曰新安郡
  资治通鉴永嘉四年琅邪王睿以周玘为吴兴太守于其乡里置义兴郡以旌之【注时分吴兴之阳羡及长城县之北乡丹阳之永世为义兴郡】
  【谨按长城即后之长兴县义兴即后之宜兴县壤地相错自东晋以后时分时合故録分合原始于总部仍于各县条析分载】
  通典元帝渡江扬州为王畿领江东浙江地
  晋书地理志太寜元年分临海立永嘉郡
  资治通鉴咸和二年徙琅琊王昱为防稽王
  晋书地理志吴郡统县吴嘉兴海盐盐官钱唐富阳桐庐建徳夀昌海虞娄吴兴郡统县乌程临安余杭武康东迁于潜故鄣安吉原乡长城防稽郡统县山隂上虞余姚句章鄞鄮始寜剡永兴诸暨东阳郡统县长山永康乌伤吴寜太末信安丰安定阳遂昌新安郡统县始新遂安黟歙海寜黎阳临海郡统县章安临海始丰寜海永嘉郡统县永寜安固松阳横阳义兴郡统县阳羡义乡国山临津平陵永世
  【谨按西晋扬州统丹阳宣城淮南庐江毘陵吴郡吴兴防稽东阳新安临海建安晋安豫章临川鄱阳庐陵南康十八郡而在今之浙者吴兴防稽东阳临海四郡又吴郡之嘉兴海盐盐官钱唐富阳桐庐建徳夀昌八县新安郡之始新遂安二县东晋扬州统丹阳吴郡吴兴新安东阳临海永嘉宣城义兴晋陵十一郡而以防稽郡为王国其在今之浙者吴兴东阳临海永嘉四郡又吴郡之嘉兴海盐盐官钱唐富阳建徳桐庐夀昌八县新安郡之始新遂安二县义兴郡之义乡一县】
  宋书武帝纪永初二年罢防稽郡府
  资治通鉴元嘉三十年分浙东五郡为防州省扬州立司校尉
  宋书州郡志孝建元年分扬州之防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为东扬州
  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三年以扬州所统六郡为王畿以东扬州扬州
  宋书州郡志大明七年吴郡度属南徐八年复旧宋书孝武帝纪大明八年以王畿诸郡为扬州以扬州为东扬州
  宋书州郡志永光元年省东扬州并扬州
  【谨按绍兴府志作景和元年考永光元年秋八月改是年为景和元年实一年也】
  宋书州郡志泰始四年义兴属南徐
  宋书州郡志升明三年改扬州刺史曰牧领郡十宋书州郡志扬州刺史部防稽太守领县十山隂永兴上虞余姚剡诸暨始寜句章鄮鄞吴郡太守领县十二吴娄嘉兴海虞海盐盐官钱唐富阳新城建徳桐庐夀昌新昌吴兴太守领县十乌程东迁武康长城原乡故鄣安吉余杭临安于潜东阳太守领县九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寜丰安定阳遂昌临海太守领县五章安临海始丰寜海乐安永嘉太守领县五永寜安固松阳乐成横阳新安太守领县五始新遂安歙海寜黟南徐州刺史部义兴太守领县五阳羡临津义乡国山绥安【谨按刘宋总部屡更而扬州在今之浙者防稽吴兴东阳临海永嘉五郡又吴郡之嘉兴海盐盐官钱唐富阳新城建徳桐庐夀昌新昌十县新安郡之始新遂安二县南徐州义兴郡之义乡绥安二县又按绥安置县在永初三年分吴兴之故鄣长城地而立也】
  南齐书州郡志永明二年义兴郡割属扬州后复旧南齐书州郡志扬州防稽郡山隂永兴上虞余姚诸暨剡鄞始寜句章鄮吴郡吴娄海虞嘉兴海盐钱唐富阳盐官新城建徳夀昌桐庐吴兴郡乌程武康余杭东迁长城于潜临安故鄣安吉原乡东阳郡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寜丰安定阳遂昌新安郡始新黟遂安歙海寜临海郡章安临海寜海始丰乐安永嘉郡永寜安固松阳横阳乐成南徐州义兴郡阳羡临津国山义乡绥安
  【谨按南齐扬州统丹阳防稽吴郡吴兴东阳新安临海永嘉八郡而在今之浙者防稽吴兴东阳临海永嘉五郡又吴郡之嘉兴海盐钱唐富阳盐官新城建徳夀昌桐庐九县新安郡之始新遂安二县南徐州义兴郡之义乡绥安二县】
  隋书地理志梁置信义郡【治嘉兴府志海盐县属信义郡】
  梁书髙祖纪普通五年分扬州江州置东扬州通典梁置金华郡
  资治通鉴太清三年置吴州于吴郡
  梁书太宗纪大寳元年省吴州如先为郡
  资治通鉴注东阳郡梁置婺州
  【谨按东阳郡之置婺州在梁元帝时后隋文帝罢郡置州固仍旧名耳】
  资治通鉴绍泰元年王僧辩以吴兴为震州
  梁书敬帝纪太平元年罢震州还复吴兴郡罢东扬州还复防稽郡
  太平寰宇记陈永定三年于东阳郡置缙州
  【谨按太平寰宇记载置缙州于陈永定三年嘉靖浙江通志因云改东阳郡为缙州乃考通鉴太平元年以留异为缙州刺史陈书留异传又有绍泰二年异除缙州刺史领东阳太守一事葢太平系敬帝改元在绍泰二年九月实则一年也是敬帝时已有缙州何得移至陈武帝永定三年乎乐史徒见武帝纪永定三年有赈恤缙州一诏遂谓置缙州在于是年不知缙州梁时已置今正之】
  隋书地理志梁立大梁郡又改为陈留【咸淳毘陵志太平二年以义兴郡之绥安县置】
  【谨按梁代州郡多沿旧制天监后乃有析置太清之季郡县建省尤烦而姚思亷州郡无志难以详考其在今浙之郡县当亦同于宋齐矣】
  陈书髙祖纪永定二年割吴郡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置海寜郡属扬州
  太平寰宇记永定三年改信安县为信安郡
  陈书文帝纪天嘉三年东阳郡平
  【谨按天嘉三年三月司空侯安都破留异于桃支岭东阳郡平四月赦东阳郡度缙州之省即于是年而通典有云陈置金华郡则东阳郡又名金华郡矣】
  陈书文帝纪以防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寜晋安建安八郡置东扬州
  陈书后主纪贞明元年割扬州吴郡置吴州割钱唐县为郡属焉
  隋书地理志平陈改吴州曰苏州东扬州曰吴州置总管府钱唐郡废置杭州永嘉郡开皇九年置处州废信义吴兴临海郡废陈留郡省大徳故鄣安吉原乡入绥安县金华郡废置婺州
  隋书地理志处州十二年改曰栝州
  隋书地理志仁夀三年置睦州杭州置总管府置湖州
  隋书地理志苏州大业初复曰吴州
  隋书地理志吴州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置越州杭州总管府大业初府废
  隋书地理志宣城郡统县六宣城泾南陵秋浦永世绥安吴郡统县五吴常熟昆山乌程长城会稽郡统县四防稽句章剡诸暨余杭郡统县六钱唐富阳余杭于潜盐官武康东阳郡统县四金华永康乌伤信安永嘉郡统县四括苍永嘉松阳临海遂安郡统县三雉山遂安桐庐
  【谨按浙冮之属于新安者至是尽归遂安郡而新安别为一郡矣又按隋志扬州疆域最广在今之浙者防稽余杭东阳永嘉遂安五郡又吴郡之乌程长城二县宣城郡之绥安一县】
  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改吴郡置苏州改余杭郡置杭州于乌程县置湖州改遂安郡置睦州改防稽郡置越州改东阳郡置婺州于信安县置衢州于临海县置海州改永嘉郡置括州于武康县置武州于绥安县置绥州又名雉州析故句章县置鄞州以桐庐分水建徳置严州于乌伤县置绸州于剡置嵊州于余姚置姚州于永康置丽州于龙邱置縠州于松阳置松州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平李子通置越州总管府管越嵊姚鄞浙绸衢縠丽严婺十一州
  【谨按嘉靖浙江通志云省桐州为冨阳县属浙州自注杭志云李子通以富阳为桐州武徳四年复为县以浙江南永兴县置浙州县复属焉考新唐书地理志及杜氏通典文献通考诸书并未有浙州一州惟隋书苏孝慈为浙州刺史是隋时已有浙州唐武徳时越州总管管十一州浙亦与焉然置省之年总未详悉杭志所云附载以俟叅考】
  唐书地理志武徳五年以永嘉县置东嘉州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七年改越州总管为都督督越婺鄞嵊丽五州
  唐书地理志武徳七年以于潜县置潜州睦州曰东睦州废武雉姚绸四州八年废潜嵊縠丽严松鄞七州东睦州复旧名
  【谨按雉州废省原乡以长城属湖州又按武徳四年置安吉县属桃州七年省桃州入长城自是今之浙地不复入于宣城矣】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八年越州都督督越婺二州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元年废嘉州
  资治通鉴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通鉴纲目质实开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劔南岭南】
  【谨按是时浙江诸州俱属江南道】
  旧唐书地理志上元二年分栝州之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
  旧唐书地理志垂拱二年分婺州之信安龙丘置衢州通鉴纲目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通典京畿闗内都畿河南河东河北山南东道山南西道陇右淮南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劔南岭南通志地理畧江南道闰常苏湖杭歙睦衢越婺台温明栝建福泉已上东道】
  旧唐书宗纪开元二十六年分越州置明州旧唐书地理志苏州天寳元年改为吴郡湖州改为吴兴郡杭州改为余杭郡改越州为防稽郡明州为余姚郡台州为临海郡改婺州为东阳郡衢州为信安郡睦州为新定郡温州为永嘉郡括州为缙云郡吴郡乾元元年改为苏州吴兴郡复为湖州余杭郡复为杭州防稽郡复为越州余姚郡复为明州临海郡复为台州东阳郡复为婺州信安郡复为衢州新定郡复为睦州永嘉郡复为温州缙云郡复为括州
  【谨按大歴十四年又改括州为处川】
  唐书方镇表至徳二载置江东防御使治杭州乾元元年置浙江西道节度使领升润宣歙饶江苏常杭湖十州治升州寻徙治苏州未几罢领宣歙饶三州兼余杭军使治杭州二年废浙江西道节度使置观察使更领丹阳军使治苏州复领宣歙饶三州上元二年浙江西道观察使徙治宣州罢领升州杭州刺史领防御使大厯元年浙江西道观察使罢领宣歙二州十二年浙江西道观察使罢领丹阳军使十四年合浙江东西道置观察使建中元年分浙江东西道观察使为二道二年合浙江东西二道观察置节度使治润州寻赐号镇海军贞元三年分浙江东西为二道复置浙江西道观察使领润江常苏杭湖睦七州治苏州四年江州江西观察使元和二年陞浙江西道观察使为镇海军节度使四年废浙江西道节度使复置观察使领镇海军使六年浙西观察罢领镇海军使大中十二年复置镇海军节度使十三年废镇海军节度使置观察使咸通三年置镇海军节度使八年罢镇海军十一年置镇海军节度使文徳元年置忠国军节度使治湖州龙纪元年置杭州防御使景福元年赐杭州防御使号武胜军二年陞武胜军防御使为苏杭等州观察使寻废徙镇海军节度使治杭州
  唐书方镇表乾元元年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领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治越州大歴五年废浙江东道节度置观察使十四年废浙江东道观察使以所管州浙江西道建中元年复置浙江东道观察使二年废浙江东道观察使以所管州浙江西道中和三年陞浙江东道观察使为义胜军节度使光启三年改义胜军为威胜军节度干寜三年改威胜军为镇东节度
  【谨按乾元初分置浙江东西二道大厯十四年合建中元年分二年又合贞元三年又分自是东西二道不复合矣】
  唐书地理志苏州县七吴长洲嘉兴昆山常熟海盐华亭湖州县五乌程武康长城安吉徳清杭州县八钱塘盐官余杭富阳于潜临安新城唐山睦州县六建徳清溪夀昌桐庐分水遂安越州县七防稽山隂诸暨余姚剡上虞萧山明州县四鄮奉化慈溪象山衢州县四西安龙丘须江常山处州县六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龙泉婺州县七金华义乌永康东阳兰溪武成浦阳温州县四永嘉安固横阳乐成台州县五临海唐兴黄岩乐安寜海【谨按唐扬州江南东道统润升常苏湖杭睦越明衢处婺温台福建泉汀漳十九州而在今之浙者湖杭睦越明衢处婺温台十州又苏州之嘉兴海盐二县】
  五代史职方考自浙东西十三州为吴越【文献通考杭苏越湖衢婺台明温秀处睦福凡十三州】
  【谨按吴越十三州在今之浙者杭越湖温台明处衢婺睦秀十一州】
  十国春秋吴越于嘉兴置开元府割华亭海盐二县属焉
  十国春秋唐长兴三年罢开元府
  文献通考吴越王钱元瓘奏以苏州之嘉兴海盐华亭置秀州
  【谨按秀州之置在晋天福五年此后遂不更属苏州】
  十国春秋杭州镇海军越州镇东军湖州宣徳军婺州武胜军明州奉国军温州静海军台州徳化军
  十国春秋西府杭州领县十一钱塘钱江盐官余杭富春桐庐于潜安国新登横山武康东府越州领县八防稽山隂诸暨赡余姚萧山上虞新昌湖州领县四乌程徳清安吉长兴温州领县四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台州领县五临海黄岩台兴永安寜海明州领县六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处州领县六丽水龙泉遂昌缙云青田白龙衢州领县四西安江山龙游常山婺州领县七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永康武义浦江睦州领县五建徳夀昌遂安分水青溪秀州领县四嘉兴海盐华亭崇徳
  宋元通鉴淳化四年始分天下郡县为十道【河南河东闗西劔南淮南江南东西浙东西广南】
  玊海至道三年始定为十五路天圣八年又増三路为十八路【文献通考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陜西淮南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广南东广南西凡十八路】
  宋史地理志元丰三年析天下为二十三路【玊海京东东西京西南北河北东西永兴秦鳯河东淮南东西两浙江南东西荆湖南北成都利梓夔福建广南东西凡二十三路】
  元丰九域志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寜海军节度大都督府越州防稽郡镇东军节度上湖州吴兴郡昭庆军节度上婺州东阳郡保寜军节度上明州奉化郡奉国军节度上温州永嘉郡军事上台州寜海郡军事上处州缙云郡军事上衢州信安郡军事上严州新定郡军事上秀州军事
  宋史地理志温州永嘉郡应道军节度严州新定郡遂安军节度陞建徳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杭州大观元年陞为帅府领浙西路兵马钤辖越州陞为帅府领浙东路兵马钤辖秀州军事政和七年赐郡名曰嘉禾
  宋史地理志杭州建炎元年带本路安抚使领杭湖严秀四州
  文献通考建炎三年髙宗自建康幸杭陞临安府以为行在所兼浙西安抚使绍兴元年越州陞为绍兴府置浙东安抚司
  宋史地理志庆元府本明州绍熙五年以寜宗潜邸陞为府
  宋史地理志嘉兴府本秀州庆元元年以孝宗所生之地陞为府嘉定元年陞嘉兴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湖州寳庆元年改安吉州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本温州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陞府建徳府本严州咸淳元年陞府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熙寜七年分为两路寻合为一九年复分十年复合府二平江镇江州十二杭越湖婺温台处衢严秀县七十九南渡后复分临安平江镇江嘉兴四府安吉常严三州江隂一军为西路绍兴庆元瑞安三府婺台衢处四州为东路
  宋史地理志临安府县九钱塘仁和余杭临安富阳于潜新城盐官昌化绍兴府县八防稽山隂嵊诸暨余姚上虞萧山新昌安吉州县六乌程归安安吉长兴徳清武康婺州县七金华义乌永康武义浦江兰溪东阳庆元府县六鄞奉化慈溪定海象山昌国瑞安府县四永嘉平阳瑞安乐清台州县五临海黄岩寜海天台仙居处州县六丽水松阳遂昌缙云青田南渡后増县一庆元衢州县五西安礼贤龙防信安开化建徳府县六建徳淳安桐庐分水遂安夀昌嘉兴府县四嘉兴华亭海盐崇徳
  【谨按宋浙西路临安平江镇江嘉兴四府安吉常严三州江隂一军在今之浙者临安嘉兴二府安吉严二州浙东绍兴庆元瑞安三府婺台衢处四川】
  元史地理志临安府至元十三年平江南立两浙都督府又改为安抚司安吉州陞湖州路建徳府改安抚司庆元府改置宣慰司衢州改衢州路总管府婺州改婺州路绍兴府改绍兴路瑞安府置温州路台州置安抚司处州立处州路总管府
  至元嘉禾志至元十三年改嘉兴府为安抚司十四年改为嘉兴路总管府
  元史地理志建徳府至元十四年改建徳路庆元府改为庆元路总管府台州改台州路总管府
  元史地理志秀州属邑陞为华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仍置华亭县以之
  【谨按华亭别置为松江府与今浙之嘉兴不复相属】
  元史地理志安抚司十五年改为杭州路总管府元史地理志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岭北辽阳河南陜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南浙西道肃政亷访司杭州路领县八钱塘仁和余杭临安新城富阳于潜昌化州一海寜湖州路领县五乌程归安安吉徳清武康州一长兴嘉兴路领县一嘉兴州二海盐崇徳建徳路领县六建徳淳安遂安桐庐分水夀昌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庆元路领县四鄞县象山慈溪定海州二奉化昌国衢州路领县五西安龙游江山常山开化浙东海右道肃政亷访司婺州路领县六金华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州一兰溪绍兴路领县六山隂防稽上虞萧山嵊新昌州二余姚诸暨温州路领县二永嘉乐清州二瑞安平阳台州路领县四临海仙居寜海天台州一黄岩处州路领县七丽水龙泉松阳遂昌青田缙云庆元
  【谨按元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杭州湖州嘉兴平江常州镇江建徳庆元衢州婺州绍兴温州台州处州寜国徽州饶州集庆太平池州信州广徳福州建寜泉州兴化邵武延平汀州漳州三十路松江一府江隂铅山二州在今之浙者杭州湖州嘉兴建徳庆元衢州婺州绍兴温州台州处州一十一路】
  严陵志至正十八年明改建徳路为建安府
  明从信録至正十八年改婺州路为寜越府
  明大政记至正十九年衢州改为龙防府【治衢州府志丙午年龙游府复为衢州府】
  明大政记至正十九年处州改为安南府【栝苍彚记改处州路总管府为处州府】
  【谨按至正十九年十一月胡大海攻处州胡深来降遂克之改为安南府而栝苍彚记止云改处州路总管府为处州府夫大政记据洪武实録而书断无有悮岂改安南之后即改为处州府栝苍记因畧而不书耶】
  明大政记至正二十年改寜越府为金华府
  严陵志至正二十五年改建安府为严州府
  成化湖州府志丙午年定为湖州府
  【谨按至正十六年张士诚据湖州易号吴兴郡后复为湖州路至是乃改定焉】
  万歴杭州府志改杭州路为府
  明从信録至正二十六年开浙江等处行中书省于杭州
  治嘉兴府志丁未年改嘉兴路为嘉兴府
  赤城新志改台州路为台州府
  明大政记至正二十七年改庆元路为明州府万歴温州府志洪武元年改温州路为温州府万歴绍兴府志洪武二年绍兴路复为绍兴府名山臧洪武九年改行中书为承宣布政使司明大政记洪武十四年改明州府为寜波府
  明实録洪武十五年以直嘉兴湖州二府浙江【朱彛尊浙江分地考浙江布政使司初设所辖九府而已嘉兴湖州统于直故实録洪武九年十二月书直湖州嘉兴诸府水灾遣户部主事赵干等赈给十一年五月勅工部定嵗造军器之数其书嘉兴湖州亦冠以直字至十四年四月复置巡检司嘉兴府一嘉兴县之杉青牐湖州府三乌程县之后潘徳清县之下塘新市仍以直文冠之宋濓京畿乡闱纪録序云洪武辛亥秋八月洊当乡贡之期凡畿内三州十七府之士皆懽忻相告裹粻而奔走仪曹具以状闻所云十七府者直之府十四其一广徳四年以后始降为州合嘉兴湖州而共计之也天台徐一防送赵乡贡序云元置行省于浙领郡三十二抗焉今领郡九杭亦焉崇徳贝琼谷江渔者诗序云洪武五年秋校文浙江太末徐复礼迫有司命起与九府之士俱遂与四十人之选鄞人郑真跋同年録云洪武壬子秋浙省承诏防合九郡之士试之得四十人上诸京师又送何本道还金华序云洪武五年诏命三年疉试于是浙江所属九郡以其名上之行省而金华何本道与焉其云九郡者嘉兴湖州不在其内逮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始以二府改浙江攷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于洪武十七年进呈二府沿革秖书今属浙江布政司语焉勿详后之人罔闻知由是柳琰邹衡赵瀛刘应钶志嘉兴劳钺栗祁张铎志湖州俱不言分地本末惟仁和夏时正撰杭州府志独云元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大祖平浙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领府九洪武九年改为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十五年割直嘉湖二府浙江领府十一又云洪武三年诏开科举浙江行省即杭州府学之西为贡院合试九府之士书之特详嘉靖中武进薛应旂修通志言郡县志可采录者十无一二顾夏氏之书具在何漫无考稽夫画野分疆地志之大纲乃置而弗书后之纪方舆者率本通志则纰缪多矣】
  广舆记明分天下为两京十三省北直南直山西山东河南陜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续文献通考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领仁和钱塘于潜海寜昌化富阳余杭临安新城九县湖州府领乌程归安安吉孝丰徳清武康长兴州一县六嘉兴府领嘉兴秀水嘉善海盐平湖桐乡崇徳七县寜波府领鄞县慈谿奉化定海象山五县衢州府领西安龙游江山常山开化五县金华府领金华兰谿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绍兴府领山隂防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县温州府领永嘉乐清平阳瑞安泰顺五县台州府领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寜海太平六县严州府领建徳淳安桐庐遂安夀昌分水六县处州府领丽水青田缙云松阳遂昌龙泉庆元云和宣平景寜十县
  皇清定天下为两京十四省直盛京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陜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置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统辖各府州县凡布政司者府一十一州一县七十六杭州府
  通典春秋越国之西境【咸淳临安志周敬王四十六年吴伐越句践保于防稽杭地属吴句践臣吴归越夫差封以地西至欈李杭地复属于越】
  【谨按浙西地春秋时吴越错居阖闾时与越争欈李至句践保于防稽而浙江以西始属吴后句践入越尽复吴所侵地则浙江以西地仍属越唐诗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亦就一时言之耳国语伍子胥曰吴与越三江环之范蠡曰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然则三江五湖皆吴越境内之地以杭専属于吴非通论也】
  舆地广记战国属楚
  咸淳临安志秦始皇二十五年置县杭城属防稽郡县曰钱唐余杭富春海盐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正义钱唐今杭州郡】
  咸淳临安志汉髙帝六年杭属荆国十二年属吴国景帝三年复属防稽郡
  通典顺帝以后属吴郡
  太平寰宇记建安十六年分余杭立临水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吴大帝置盐官县
  太平寰宇记黄武五年析富春置新城县
  【谨按县于府府以统县凡属县之建置即一府之建置也故于府提其纲仍于县列其目其间或合或分为沿为革始秩然可考杭州府领县九凡九县建置俱先叙于此以下各府皆同】
  三国吴志注寳鼎元年余杭临水于潜分为吴兴郡【谨按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于潜皆属丹阳郡至是改吴兴郡】
  通典杭州晋属吴兴吴二郡地宋齐梁因之【晋书地理志吴郡统县盐官钱唐富阳吴兴郡统县临安余杭于潜宋书州郡志吴郡太守领县盐官钱唐富阳新城吴兴太守领县余杭临安于潜南齐书州郡志吴郡钱唐富阳盐官新城吴兴郡余杭于潜临安万歴杭州府志梁太清三年杭属吴州大宝元年杭属吴郡】
  【谨按临水晋改名临安及余杭于潜属吴兴郡富春晋改名富阳及盐官钱唐属吴郡宋南齐二书州郡志皆同惟新城一县晋书地理志不载详见新城县建置宋南齐二书州郡志并属吴郡梁书无志亦仍齐旧杜氏云晋属吴兴吴二郡地宋齐梁因之固无可疑也】
  文献通考杭州陈以为钱唐郡【成化杭州府志杭城属钱唐郡县二富阳新城】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于潜属钱唐郡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郡并所领新城入钱唐
  太平寰宇记开皇九年以吴郡之盐官吴兴之余杭合四县置杭州在余杭县【名胜志开皇十年杭州移治钱唐】
  隋书地理志仁夀中置杭州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置余杭郡
  【谨按隋书地理志有平陈新城入钱唐之文唐书地理志又有武徳新城省入富阳之文是大业年间必有复置新城事而正史竟无可考详见新城县建置】
  隋书地理志余杭郡统县六钱唐富阳余杭于盐官武康
  【谨按武康原属吴郡隋时改余杭郡】
  太平寰宇记唐武徳四年平李子通置杭州领钱塘余杭富阳三县六年复没于辅公祏七年复置杭州又置潜州领于潜临水二县八年省潜州及临水县以于潜县来属
  【谨按隋书地理志余杭郡统县六大业初又置新城凡统县七不当云六县也唐武徳初平李子通于武康置武州盐官东武州又李子通以富阳为桐州唐省桐州为富阳县而以浙江南永兴县置浙州富阳复属浙州七年富阳乃属杭州又省新城入富阳则改余杭郡为杭州之日宜云领钱塘余杭于潜新城四县不当止于三县且有富阳在内也】
  唐书地理志盐官武徳七年省入钱塘新城省入富阳
  文献通考杭州唐属江南道
  旧唐书地理志盐官贞观四年复分钱塘置新城永淳元年分富阳置紫溪垂拱二年分于潜置临安二年分余杭于潜置紫溪万嵗通天元年改为武隆其年依旧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杭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余杭郡乾元元年复为杭州
  唐书方镇表至徳二载置江东防御使治杭州【谨按开元二十一年杭州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属浙江西道贞元三年仍属浙江西道龙纪元年复置杭州防御使】
  唐书方镇表景福元年杭州号武胜军光化初镇海军节度治钱塘
  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上县八钱塘盐官余杭富阳于潜临安新城唐山
  【谨按唐山即紫溪也武康于武徳七年湖州故唐杭州余杭郡无武康县】
  十国春秋光化二年唐勅陞杭州为大都督府【地理表注吴越谓之西府后国中亦称西都】
  五代史梁太祖纪开平二年改临安县为安国县十国春秋梁勅改唐山县为吴昌县【舆地广记作金昌】改新城县曰新登吴越改富阳曰富春置钱江县
  咸淳临安志后唐同光初改金昌县复为唐山册府元龟晋天福七年改唐山县为横山县
  十国春秋西府杭州领县十一钱塘钱江盐官余杭富春桐庐于潜安国新登横山武康
  【谨按桐庐原属睦州于光化三年杭州武康于开平元年复杭州】
  文献通考宋淳化五年改寜海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大观元年陞为帅府领两浙西路兵马钤辖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杭州【此系至道天圣间所分之路】
  宋史髙宗纪建炎三年陞杭州为临安府
  文献通考杭州属浙西路【此系元丰间分路所属】
  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县九钱塘仁和余杭临安富阳于潜新城盐官昌化
  【谨按五代杭州领县十一太平兴国二年桐庐睦州三年武康湖州自是杭州府止领九县】
  元史世祖纪至元十三年二月以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六月罢两浙大都督府立行中书省于临安设安抚使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五年改杭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迁江淮行省治于杭
  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八年改江淮行省为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治杭州
  续文献通考置江南浙西道肃政亷访司于杭州统杭州等路
  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陞盐官县为州天厯二年更曰海寜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上领县八钱塘仁和余杭临安新城富阳于潜昌化州一海寜
  明实録太祖罢浙东行省开浙江等处行中书省于杭州
  函史明改杭州府
  旧浙江通志洪武二年改海寜州为县
  明一统志置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杭州府续文献通考杭州府领仁和钱塘于潜海寜昌化富阳余杭临安新城九县
  国朝定为杭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九钱塘仁和
  海寜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
  钱塘县
  太平寰宇记秦旧县防稽郡
  【谨按东汉朱隽封钱唐侯注引钱唐记云郡议曹华信作塘以捍海潮募人致土石一斛与钱一千遂名曰钱塘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字记同咸淳临安志云秦置防稽郡为县二十四钱唐居其一始皇三十七年东游至钱唐临淛江岂待华信而后名乎字本不从土至唐时始加土后遂因之诸説以咸淳志为优】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县钱塘【注西部都尉治】
  【谨按平帝时莽曰泉亭咸淳临安志云后汉光武帝省今考后汉书郡国志所载防稽吴郡诸城与前地理志合独不载钱唐范序云凡前志县名今不载者皆世祖所并省考世祖本纪建武六年并省四百余县此葢其一也后灵帝光和二年封朱隽钱唐侯钱唐至此再见】
  三国吴志吴郡都尉治钱唐
  晋书地理志吴郡统县钱唐
  宋书州郡志吴郡太守领钱唐
  南齐书州郡志吴郡钱唐
  【谨按梁初仍宋齐之旧惟太清三年以钱唐为临江郡当是侯景所立】
  隋书地理志旧置钱唐郡平陈废郡
  隋书地理志余杭郡统县钱唐
  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钱唐【望方舆纪要唐以唐为国号加土焉】十国春秋吴越西府杭州领县钱塘
  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钱塘【望绍兴中陞赤】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领县钱塘【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钱塘县属杭州府
  国朝钱塘县附郭属杭州府编户一百三十五里
  仁和县
  太平寰宇记钱塘盐官之地
  十国春秋吴越割钱塘盐官各半置钱江县割富春二乡入钱江
  【谨按吴越王钱镠始分钱塘盐官及富春之长夀安吉乡置钱江县太平寰宇记云唐麟徳二年析置于州郭新旧唐书皆不载又册府元龟云晋天福中勅县名有与髙祖同者悉改之欧阳志舆地广记云避髙祖名改钱塘曰钱江后别置钱塘县与钱江分治但不详别置分治于何年咸淳志云长夀安吉二乡今属钱塘亦非仁和境】
  元丰九域志宋太平兴国四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仁和【望绍兴中陞赤】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领县仁和【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仁和县属杭州府
  国朝仁和县附郭属杭州府编户二百四十八里
  海寜县
  汉书地理志注海盐县故武原乡有盐官【舆地广记吴王濞煮海为盐在此】
  宋书州郡志吴立为海昌都尉
  治嘉兴府志吴析海盐置盐官县属吴郡【海盐县图经自赭山浙口并海东至黄湾乌龙间旧名盐官亦名海昌者本海盐南境故地前后汉志无盐官县名至晋始志之当是吴时析置明矣旧唐书盐官汉海盐县地有盐官吴遂名县陆逊传载孙权为将军逊从权幕府出为海昌屯田都尉领县事此其析县始证欤惟宋书以盐官为汉县非吴置考权之为将军在建安五年此时启土江南尚袭称汉名爵县虽析自吴云汉县宜也】
  晋书地理志吴郡统县盐官
  宋书州郡志吴郡太守领盐官
  【谨按齐梁皆仍旧】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陈永定二年置海寜郡盐官属焉
  隋书地理志余杭郡统县盐官【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大业三年属余杭郡】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东武州
  元和郡县志武徳七年省入钱塘县贞观四年复置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盐官【】
  十国春秋吴越西府杭州领县盐官
  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盐官【上绍兴中陞畿】
  续文献通考元以户口繁多陞为盐官州天歴二年改海寜州
  【谨按元史云海寜东南皆濵巨海自唐宋常有水患大徳延祐间亦尝破其害泰定四年命都水少监张仲仁往治之文宗即位水势始平故名海寜云】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领海寜州【中】
  旧浙江通志明改州为海寜县属杭州府
  国朝海寜县属杭州府编户三百有三里
  富阳县
  咸淳临安志秦始皇置富春县防稽郡【郡县释名富春江在邑南即浙江之上流也葢以此名】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县富春
  【谨按平帝时莽改诸嵗世祖建武初复旧】
  后汉书郡国志吴郡城富春
  三国吴志黄武五年置东安郡【吴録郡治富春】
  三国吴志黄武七年罢东安郡【万歴杭州府志富春仍属吴郡】元和郡县志晋孝武帝改春为阳【宋书州郡志晋简文郑太后名春孝武改曰富阳】
  晋书地理志吴郡统县富阳
  宋书州郡志吴郡太守领富阳
  南齐书州郡志吴郡富阳
  【谨按梁初仍因齐旧至太清三年侯景以富阳为富春郡见景传中而陈书袁泌传王僧辩表泌为富春太守在侯景平后则省郡为县当在陈武帝初年又按富阳在陈属钱塘郡】
  隋书地理志余杭郡统县富阳
  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富阳【】
  十国春秋奏改西府富阳县为富春县
  【谨按吴越武肃王与淮南杨氏不协凡县名有阳字者俱易之故仍旧名】
  十国春秋吴越西府杭州领县富春
  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富阳【绍兴中陞畿】
  【谨按富春仍名富阳在太平兴国三年】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领县富阳
  旧浙江通志明富阳县属杭州府
  国朝富阳县属杭州府编户七十二里
  余杭县
  后汉书郡国志注秦始皇至防稽经余杭立为县汉书地理志防稽郡余杭
  【谨按平帝时莽曰进睦世祖建武初复旧永建中改属吴郡】
  资治通鉴注吴分属吴兴郡
  晋书地理志吴兴郡统县余杭
  宋书州郡志吴兴太守领余杭
  南齐书州郡志吴兴郡余杭
  【谨按梁吴州陈因之】
  隋书地理志余杭郡统县余杭
  旧唐书地理志隋置杭州后徙治钱塘
  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余杭【望】
  十国春秋吴越西府杭州领县余杭【方舆纪要吴越时号为清平军】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余杭【望绍兴中陞畿】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领县余杭【中】
  旧浙江通志明余杭县属杭州府
  国朝余杭县属杭州府编户七十三里
  临安县
  三国吴志贺齐传汉建安十六年贺齐表言分余杭为临水县
  【谨按吴寳鼎元年立吴兴郡以临水分焉】
  宋书州郡志临安吴临水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晋书地理志吴兴郡统县临安
  宋书州郡志吴兴太守领临安
  南齐书州郡志吴兴郡临安
  咸淳临安志唐武徳七年置临水县【注宋志太康元年更名临水县为临安唐志武徳七年又书置临水县中间必有并省嵗月乾道志云隋开皇九年省钱唐郡置杭州并新城临安县淳祐志亦云隋省今考歴代史志齐尚有临安县吴兴郡隋志不载恐县省必在梁陈之间正史既无可考不敢以旧志为据】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七年潜州领临水县【成化杭州府志武徳八年临安县复省入于潜县】
  元和郡县志垂拱四年巡抚使狄仁杰奏复置临水县【唐书地理志析于潜余杭地以故临水城置】
  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临安【】
  【谨按临水之改临安在光化三年】
  五代史梁太祖纪梁开平二年改临安县为安国县十国春秋吴越西府杭州领县安国【宋史地理志钱镠奏改衣锦军】元丰九域志宋太平兴国三年改安国县复为临安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四年改顺化军县复旧名五年军废
  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临安【望绍兴中陞畿】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领县临安【中】
  旧浙江通志明临安县属杭州府
  国朝临安县属杭州府编户三十二里
  于潜县
  汉书地理志丹阳郡于朁【方舆纪要吴録曰县西朁山葢因山以立名咸淳临安志按丹阳所诸县葢今升润宣歙之境于潜昌化二邑实与宣歙接壌而近但不知置县始于何时地理志潜字本作朁师古注音潜东汉郡国志始加水作潜以后诸史皆同惟隋书地理志作于灊互异耳】
  【谨按吴寳鼎元年立吴兴郡以于潜分焉】
  晋书地理志吴兴郡统县于潜
  宋书州郡志吴兴太守领于潜
  【谨按齐梁并因之】
  方舆纪要陈属钱唐郡
  隋书地理志余杭郡统县于灊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七年置潜州领于潜县八年废潜州于潜还杭州
  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于潜【】
  十国春秋吴越西府杭州领县于潜
  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于潜【绍兴中陞畿】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领县于潜
  旧浙江通志明于潜县属杭州府
  国朝于潜县属杭州府编户一十二里
  新城县
  元和郡县志汉富阳县地
  咸淳临安志吴黄武七年置新城县寻省并桐庐【注宋书州郡志新城在浙江西南名桐溪吴立为新城县后并桐庐晋太康地志无张勃云晋末立疑是太康末立寻复省也今考晋地理志平吴之后分改郡县吴郡十一县无新城有桐庐则新城在吴时已省但置省嵗月皆无可考】
  宋书州郡志晋咸和九年又立
  宋书州郡志吴郡太守领新城
  南齐书州郡志吴郡新城
  【谨按梁属吴州陈属钱唐郡】
  方舆纪要隋省入钱唐
  淳祐临安志大业十四年置
  唐书地理志武徳七年省入富阳【咸淳临安志隋平陈省钱唐县并新城入钱唐唐武徳七年省新城入富阳平陈在开皇九年至武徳七年凡三十六年中间必有复置新城嵗月而书无可考淳祐志书云大业十四年置按大业十三年已改义寜并无十四年姑存以俟考】
  太平寰宇记永淳元年分富阳之地又置新城县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新城【上】
  十国春秋梁改新城县曰新登
  十国春秋吴越西府杭州领县新登
  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五年复名新城
  元丰九域志淳化五年以南新塲为昭徳县六年改昭徳县为南新熙寜五年省南新县为镇入新城
  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新城【上绍兴中陞畿】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领县新城【上】
  旧浙江通志明新城县属杭州府
  国朝新城县属杭州府编户一十五里
  昌化县
  元和郡县志汉于潜县地
  唐书地理志垂拱二年析于潜置紫溪县万嵗通天元年曰武隆其年复为紫溪又析紫溪别置武隆县圣歴三年省武隆入紫溪长安四年复置神龙元年更武隆为唐山大歴三年皆省长庆初复置唐山
  唐书地理志杭州余杭郡唐山【中】
  吴越备史梁改唐山为吴昌
  【谨按舆地广记作金昌县】
  十国春秋后唐复改为唐山晋天福七年勅改曰横山
  十国春秋吴越西府杭州领县横山【郡县释名晋又改为吴昌】太平寰宇记宋太平兴国三年改为昌化县
  宋史地理志临安大都督府杭州余杭郡昌化【中绍兴中陞畿】
  元史地理志杭州路领县昌化【中】
  旧浙江通志明昌化县属杭州府
  国朝昌化县属杭州府编户一十里

  浙江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六
  建置
  嘉兴府
  水经注韦昭曰越北鄙在嘉兴【史记呉世家注檇李越地】
  【谨按春秋时檇李之地初为呉越分境后为越境】
  方舆纪要嘉兴府战国时又为楚地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分楚地为会稽郡改长水为由拳县
  汉书地理志汉会稽郡海盐由拳【注髙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呉景帝四年会稽郡属扬州】
  至元嘉禾志东汉属呉郡
  【谨按呉郡圗经续记云汉顺帝永建四年分会稽为呉郡以淛江中流为界与呉兴丹阳号为三呉又按呉郡治呉县其统海盐由拳二县则与西汉同】
  续汉志呉大帝黄龙四年嘉禾生于由拳改县曰禾兴后以太子名和改曰嘉兴
  舆地广记晋宋属呉郡【晋太康元年属呉郡隶扬州东晋咸和元年改隶呉国宋永初九年呉国罢复隶扬州】
  治嘉兴府志梁天监六年以海盐县属信义郡太清三年析海盐置前京县与海盐嘉兴俱属吴州
  至元嘉禾志陈武帝割海盐属盐官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隋罢嘉兴县以其地属苏州【谨按治嘉兴府志云隋开皇九年废嘉兴入钱唐属杭州考隋书无明文惟晏殊类要有自呉至唐并为嘉兴县属苏州之语今从之】
  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七年分置嘉兴县八年废嘉兴入呉县
  唐书地理志嘉兴贞观八年复置海盐景云二年复置【谨按呉郡图经续记云西汉之防稽郡举今二浙之地皆在焉东汉之呉郡举今浙西之地皆在焉晋之呉郡举今杭秀睦三州之境皆在焉唐之苏州举今秀州之地在焉据此则知嘉兴一府自唐以前俱属苏州审矣】
  治嘉兴府志天寳元年割嘉兴之东境海盐之北境昆山之南境置华亭县
  治嘉兴府志乾元元年隶浙江西道节度使永泰元年隶浙江西道观察使大歴十四年改浙江都团练观察使
  唐书地理志苏州呉郡上县嘉兴海盐华亭
  十国春秋注梁初嘉兴县改属杭州
  十国春秋呉越武肃王于嘉兴置开元府割华亭海盐二县属焉
  十国春秋唐长兴三年罢开元府
  【谨按方舆纪要嘉兴府志云后唐同光二年钱镠置开元府治嘉兴兼领华亭海盐二县长兴三年府罢按唐制非京尹不得称府镠不敢置府于杭州何由置府于嘉兴乎开元改府之名误】
  十国春秋晋天福三年呉越析嘉兴为崇徳县十国春秋晋天福五年呉越奏嘉兴县置秀州以嘉兴海盐华亭崇徳隶焉
  十国春秋吴越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徳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秀州
  宋史地理志政和七年赐郡名曰嘉禾
  宋史宁宗纪庆元元年升秀州为嘉兴府【文献通考以孝宗诞圣之地升为嘉兴府】
  文献通考秀州属浙西路【宋史地理志嘉兴府为西路】
  宋史宁宗纪嘉定元年升嘉兴府为嘉兴军
  宋史地理志嘉兴府本秀州军事县四嘉兴华亭海盐崇德
  至元嘉禾志元至元十三年改嘉兴府安抚司十四年改为嘉兴路总管府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嘉兴
  元史地理志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嘉兴路元史世祖纪至元十五年改华亭县为松江府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海盐崇徳为州
  元史地理志嘉兴路上领县一嘉兴州二海盐崇徳函史明复为嘉兴府
  续文献通考洪武二年海盐崇徳复为县
  明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嘉兴府【谨按嘉兴府明初统于南直隶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始改隶浙江布政使司】
  史概宣徳五年增置嘉兴府秀水嘉善桐乡平湖四县
  【治嘉兴府志宣徳四年三月廵抚大理寺卿胡概建议以嘉兴海盐崇徳三县地广赋繁分嘉兴自郡城之西亘延而北至于呉江之柿泾为秀水自郡城而东北魏塘镇东涉华亭之枫泾市北薄长洲之苏来乡为嘉善又分海盐之东北为平湖又分崇徳之西北为桐乡】
  续文献通考嘉兴府领嘉兴秀水嘉善海盐平湖桐乡崇徳七县
  国朝定为嘉兴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七嘉兴秀水嘉善海盐崇徳平湖桐乡康熈元年改崇徳为石门县
  嘉兴县
  舆地广记故檇李地吴之南境
  元和郡县志春秋时长水县秦为由拳县【太平寰宇记土人谣曰水市出天子始皇东游从此过见人乘舟交易应其谣遂改由拳县】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县由拳
  后汉书郡国志吴郡城由拳
  宋书州郡志孙权黄龙四年由拳县生嘉禾改曰禾兴
  三国呉志赤乌五年立子和为太子改禾兴为嘉兴县
  晋书地理志吴郡统县嘉兴
  宋书州郡志吴郡太守领嘉兴
  南齐书州郡志吴郡嘉兴
  治嘉兴府志梁太清三年嘉兴隶吴州陈永定二年嘉兴仍属吴郡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隋罢县以其地属苏州
  唐书地理志武徳七年置嘉兴八年省入吴贞观八年复置
  治嘉兴府志天宝元年割嘉兴之东境入华亭唐书地理志苏州吴郡嘉兴【望】
  舆地广记五代属杭州
  五代会要两浙钱元瓘奏以杭州嘉兴县置秀州十国春秋吴越秀州领县嘉兴【注按唐贞观八年复置嘉兴县属苏州梁初改属杭州未几置开元府及府罢县属中呉军已又置秀州此诸説所以有隶杭隶苏之不一也】
  宋史地理志嘉兴府嘉兴【望】
  元史地理志嘉兴路领县嘉兴【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嘉兴县属嘉兴府
  国朝嘉兴县属嘉兴府附郭编户二百八十八里
  秀水县
  广舆记吴嘉兴地
  续文献通考宣徳四年析嘉兴县置秀水县【玉照新志宣和末曽空青守秀水则宋时嘉兴称秀州亦称秀水建炎中朱胜非节制平江府秀州着秀水闲居录秀水在北门外丽桥东相传天和景明则水漾五色宋时于子城西南建有秀水亨因以名县】
  旧浙江通志明秀水县属嘉兴府
  国朝秀水县属嘉兴府附郭编户二百里
  嘉善县
  广舆记古魏塘镇
  续文献通考宣徳五年析嘉兴县置嘉善县
  旧浙江通志明嘉善县属嘉兴府
  国朝嘉善县属嘉兴府编户二百里
  海盐县
  越絶书海盐县始为武原乡
  【谨按呉越春秋越増封北至于平原越语作武原】
  资治通鉴注秦为海盐县
  至元嘉禾志秦属防稽郡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县海盐
  【谨按明一统志云王莽改曰展武县后防为湖移治武原乡改武原县东汉复为海盐县方舆纪要云旧志县东北有武原城秦始皇三十七年置武原县治此按呉记海盐本名武原乡秦为海盐县武原未尝置县也据此治武原乡当即在秦时莽苐改展武无防湖再改武原事】
  后汉书郡国志吴郡城海盐
  至元嘉禾志顺帝时移治故邑山为故邑县晋咸康元年复为海盐县
  【谨按故邑之改亦属可疑夫自海盐而故邑汉宜志由故邑而海盐晋又宜志何以二志并弗载也且求诸他纪传在顺帝后晋咸康前者则吴赤乌之龙见以海盐书晋太兴之雨雹以海盐书其他县令长若步隲孙谊之属无不以海盐书岂非有海盐无故邑之明证耶海盐县图经云晋咸康移故邑治治马嘷城为海盐县地因讹改海盐为故邑殆近之】
  晋书地理志吴郡统县海盐
  宋书州郡志吴郡太守领海盐
  南齐书州郡志吴郡海盐
  方舆纪要梁属信义郡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陈省入盐官县
  至元嘉禾志唐武徳七年复属苏州贞观元年省入嘉兴
  【谨按旧唐书地理志第云武徳七年复嘉兴未尝云复海盐也贞观元年之省虽本新唐书而复置之岁月无考夫县未尝置何从得省耶存疑】
  旧唐书地理志景云二年分嘉兴县复置先天元年废开元五年复置治吴御城【至元嘉禾志苏州刺史前黄门侍郎张廷珪奏置即于旧海盐县呉御越城西北今县治也】
  唐书地理志苏州吴郡海盐【】
  至元嘉禾志晋天福五年置秀州县属焉
  十国春秋吴越秀州领海盐
  宋史地理志嘉兴府海盐【上】
  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海盐州
  元史地理志嘉兴路领海盐州【中】
  海盐县图经明初右丞华云龙以州籍献洪武二年仍为海盐县而县等居上如宋云
  旧浙江通志明海盐县属嘉兴府
  国朝海盐县属嘉兴府编户一百六十四里
  石门县
  元丰九域志崇徳古越地
  国语越王句践至于军徙舍至于御儿【史记注索隐曰韦昭云在呉越界舆地广记崇徳有语儿水亦曰御儿越之北境也】
  至元嘉禾志句践传六世为楚威王所并地入楚秦郡县天下置防稽郡御儿为由拳县之西鄙介于钱唐乌程之间
  治嘉兴府志更六朝御儿皆为嘉兴之西鄙歴唐如故
  十国春秋晋天福三年广陵王元璙镇中吴请析嘉兴之崇徳等九乡为县治义和镇遂以乡名县【正徳崇徳县志唐干符六年黄巢为乱豪杰起义兵保防乡井以当要冲遂陞语儿为义和镇梁开平时吴越王钱镠废镇称义和市晋天福中吴越王元瓘以兄元璙镇中吴右藩强大而杭无屏蔽天福三年始析崇徳等乡为县置于义和市因乡以名县五年陞嘉兴县为秀州以嘉兴华亭及新置崇徳隶焉】
  十国春秋吴越秀州领县崇德
  至元嘉禾志宋熈宁十年又割嘉兴县梧桐永新清风千金保宁五乡以益之
  宋史地理志嘉兴府崇德【中】
  元史地理志元元贞元年升崇德州
  元史地理志嘉兴路领崇徳州【中】
  治嘉兴府志洪武二年复崇徳为县
  旧浙江通志明崇德县属嘉兴府
  国朝崇徳县属嘉兴府编户一百六十四里康熈元年
  因与
  太宗文皇帝年号相同改名石门以县有石门镇故也编
  户一百六十四里
  平湖县
  广舆记古当湖市
  后汉书郡国志注海盐县之故治顺帝时防而为湖今谓之当湖【括异志当湖在今海盐县北五十里】
  续文献通考宣徳五年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治嘉兴府志巡抚胡槩奏以海盐当湖镇分置县当湖在其东故曰平湖】
  旧浙江通志明平湖县属嘉兴府
  国朝平湖县属嘉兴府编户一百十四里
  桐乡县
  明一统志本崇德县地
  续文献通考宣徳五年割崇徳梧桐六乡置为县【治嘉兴府志允廵抚胡槩请分崇徳县募化千金保寕清风永新梧桐六乡地置县于梧桐乡】
  旧浙江通志明桐乡县属嘉兴府
  国朝桐乡县属嘉兴府编户一百里
  湖州府
  史记孔子世家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通典汪罔即防风国】通典春秋属吴吴灭属越越灭属楚
  太平寰宇记秦属会稽郡亦鄣郡之境【万歴湖州府志楚以其地立菰城为春申君黄歇封邑秦始皇三十五年改菰城为乌程县隶防稽又以西境置故鄣县后汉书郡国志注故鄣县秦鄣郡所治】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县乌程丹阳郡县故鄣
  后汉书郡国志吴郡城乌程丹阳郡城故鄣
  宋书州郡志原乡中平二年分故鄣立安吉分故鄣立永安吴分乌程余杭立
  三国吴志吴分吴郡丹阳九县为呉兴郡治乌程【治湖州府志孙皓侯乌程入嗣以吴郡之永安余杭临水阳羡及丹阳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之水悉注乌程乃分九县为郡而以乌程为治所名曰呉兴呉兴之郡始此】
  【谨按吴立吴兴郡属扬州晋后并因之】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晋太康三年分乌程西乡为长城东乡为东迁又改永安为武康
  晋书地理志永兴元年割吴兴之阳羡并长城县之北乡置阳羡四县又分丹阳之永世置平陵及永世凡六县立义兴郡
  晋书地理志吴兴郡统县十乌程临安余杭武康东迁于潜故鄣安吉原乡长城
  宋书州郡志永初三年分宣城之广德吴兴之故鄣长城及阳羡义乡五县立绥安县属义兴太守
  宋书州郡志吴兴太守领县十乌程东迁武康长城原乡故鄣安吉余杭临安于潜
  【谨按齐呉兴郡领县十仍宋之旧】
  元和郡县志梁绍泰初改吴兴郡为震州盖取震泽为名
  梁书敬帝纪太平元年罢震州复为吴兴郡
  隋书地理志乌程旧置吴兴郡平陈郡废并东迁县入焉
  隋书地理志长城武康平陈废
  隋书地理志绥安省故鄣安吉原乡入焉
  隋书地理志仁夀中置湖州【太平寰宇记因太湖为名】
  隋书地理志仁夀二年复长城武康
  【谨按隋志长城属苏州武康属杭州总管府】
  舆地广记大业初湖州省属余杭吴二郡
  【谨按隋志乌程属吴郡余杭于潜属余杭郡独临安未知省入何县隋志既无考姑阙之】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平李子通置湖州领乌程一县六年复没于辅公祏七年复置仍废武州以武康来属又省雉州以长城县来属安吉废入长城
  【谨按唐书地理志武州者李子通窃据时所置雉州者唐武德四年置绥州又更名雉州也又武德四年以安吉隶桃州七年废入长城】
  文献通考湖州唐属江南道
  旧唐书地理志安吉麟德元年复分长城县置唐书地理志徳清本武源天授二年析武康置景云二年曰临溪天宝元年更名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湖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为吴兴郡乾元元年复为湖州
  唐书方镇表文德元年置忠国军节度使
  【谨按明一统志云干宁中升湖州为忠国军年号与唐书不同】
  唐书地理志湖州吴兴郡上县五乌程武康长城安吉徳清
  顺存録梁开平元年割武康隶杭州
  十国春秋长城县吴越改长兴
  十国春秋显德六年升湖州为宣徳军
  十国春秋吴越湖州领县四乌程德清安吉长兴元丰九域志宋太平兴国三年武康复隶湖州文献通考太平兴国六年析乌程置归安县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湖州
  宋史地理志景祐元年升昭庆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寳庆元年改安吉州【齐东埜语穆陵正位济王寓于霅城之西潘甫与弟壬丙举兵王帅州兵勦平之诏改湖州为安吉州】
  文献通考湖州属西路【宋史地理志安吉州为西路】
  宋史地理志湖州上吴兴郡县六乌程归安安吉长兴徳清武康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升湖州路【嘉靖湖州府志世祖改安吉州为湖州路安抚司仍置安吉县】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湖州
  元史地理志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湖州路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长兴县为州
  元史地理志湖州路上领县五乌程归安安吉徳清武康州一长兴
  函史明改湖州府【明一统志改长兴州为县】
  明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湖州府【谨按明初湖州府统于南直隶洪武十四年始改隶于浙江布政使司】
  名山藏成化二十三年置孝丰县
  史槩正德元年改浙江安吉县为州
  续文献通考湖州府领安吉一州乌程归安徳清武康长兴孝丰六县
  国朝定为湖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六乌程归安
  长兴徳清武康孝丰州一安吉
  乌程县
  越絶书乌程故大越徙民秦始皇刻石徙之【呉兴新录秦时程林乌巾二家以酿美酒得名】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属防稽郡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县乌程
  后汉书郡国志吴郡城乌程【注兴平二年太守许贡奏分县为永县】舆地广记吴于乌程置吴兴郡
  宋书州郡志东迁晋太康三年分乌程立元徽四年更名东安升明元年复旧
  晋书地理志吴兴郡统县乌程东迁
  宋书州郡志吴兴太守领乌程东迁
  南齐书州郡志吴兴郡乌程东迁
  【谨按梁改属震州寻属吴兴郡陈因之】
  方舆纪要隋平陈东迁废入乌程属苏州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仁夀二年乌程复属湖州资治通鉴注大业初以县属吴郡
  隋书地理志吴郡统县乌程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置湖州治乌程领乌程一县六年没于辅公祏七年复置
  唐书地理志湖州吴兴郡乌程【望】
  十国春秋吴越湖州领县乌程
  万歴湖州府志宋宝庆元年改湖州为安吉州领县如故
  宋史地理志湖州吴兴郡乌程【望】
  【谨按景祐年属昭庆军节度宝庆年属安吉州】
  元史地理志湖州路领县乌程【上】
  旧浙江通志明乌程县属湖州府
  国朝乌程县属湖州府附郭编户二百八十二里
  归安县
  舆地广记本乌程县地
  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七年析乌程地置县【万厯湖州府志转运使髙冕奏乌程境太广请分置一县从之时吴越钱俶初归命故以归安名县】
  宋史地理志湖州吴兴郡归安【望】
  【谨按景祐年属昭庆军节度寳庆年属安吉州】
  元史地理志湖州路领县归安【上与乌程皆为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归安县属湖州府
  国朝归安县属湖州府附郭编户三百九里
  长兴县
  元和郡县志吴王阖闾使弟夫槩居此筑城狭而长因以为名
  明一统志秦以为鄣郡地汉为乌程故鄣县地三国志注丹阳故鄣分隶呉兴郡
  资治通鉴注晋太康三年分乌程立长城县属吴兴郡
  资治通鉴注永兴元年分吴兴之长城立义乡县属义兴郡
  晋书地理志吴兴郡统县长城
  宋书州郡志吴兴太守领长城
  南齐书州郡志吴兴郡长城
  【谨按梁末属震州寻属吴兴郡陈因之】
  隋书地理志平陈县废仁夀二年复
  隋书地理志吴郡统县长城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置雉州领长城原乡二县七年州废及原乡并入长城属湖州【方舆纪要唐初沈法兴置长州于此武德四年改为绥州又改雉州七年州废县仍属湖州】
  唐书地理志湖州吴兴郡长城【望】
  十国春秋吴越长城县改长兴避梁讳也
  十国春秋吴越湖州领县长兴
  宋史地理志湖州吴兴郡长兴【望】
  【谨按景祐年属昭庆军节度宝庆年属安吉州】
  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为州
  元史地理志湖州路领州一长兴【中】
  续文献通考明初改名长安寻复旧洪武二年改为县
  旧浙江通志明长兴县属湖州府
  国朝长兴县属湖州府编户二百三十二里
  德清县
  路史乌程有余不乡【注今湖之德清东百武有余不溪晋孔愉封余不亭侯】元和郡县志天授二年析武康乡置武原县景云二年改为临溪县以临余不溪也天寳元年改为徳清县【万歴湖州府志县有德清山】
  唐书地理志湖州吴兴郡徳清【上】
  十国春秋吴越湖州领县徳清
  宋史地理志湖州吴兴郡徳清【】
  【谨按景祐年属昭庆军节度寳歴年属安吉州】
  元史地理志湖州路领县徳清
  旧浙江通志明徳清县属湖州府
  国朝徳清县属湖州府编户三百一十二里
  武康县
  太平寰宇记古防风氏国
  元和郡县志本汉乌程余不乡之地
  方舆纪要后汉初平中孙氏析置永安县
  资治通鉴注晋改为永康
  史记孔子世家注晋太康元年改永康为武康晋书地理志吴兴郡统县武康
  宋书州郡志吴兴太守领武康
  南齐书州郡志吴兴郡武康
  隋书地理志平陈县废仁夀二年复【名胜志县初置在余英溪北仁夀二年徙溪南唐广徳元年平袁晁复溪北旧址】
  隋书地理志余杭郡统县武康
  唐书地理志李子通置安州又曰武州武徳四年平李子通因之七年州废隶湖州
  唐书地理志湖州吴兴郡武康【上】
  十国春秋西府杭州领县武康【注旧隶湖州武肃王时来属】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三年武康自杭州来隶宋史地理志湖州吴兴郡武康【上】
  【谨按景祐年属昭庆军节度寳歴年属安吉州】
  元史地理志湖州路领县武康【中】
  旧浙江通志明武康县属湖州府
  国朝武康县属湖州府编户六十二里
  安吉州
  元和郡县志本汉故鄣县地
  后汉书郡国志注故鄣中平年分县南置安吉县【方舆胜览东汉光和末荆扬乱此乡守险助国汉朝嘉之立县名安吉名胜志旧治在天目山即今孝丰县治唐开元二十六年移故鄣之南号鄣南吴大帝遣从弟琼修故鄣邸阁山是也】
  【谨按安吉县属丹阳郡】
  后汉书郡国志注故鄣中平二年又分立原乡县【谨按吴立吴兴郡以故鄣安吉原乡属之】
  晋书地理志吴兴郡统县故鄣安吉原乡
  宋书州郡志吴兴太守领原乡故鄣安吉
  南齐书州郡志吴兴郡故鄣安吉原乡
  【谨按梁陈属陈留郡】
  隋书地理志绥安平陈省故鄣安吉原乡入焉唐书地理志安吉义宁二年沈法兴置武徳四年因之以县隶桃州七年省入长城麟徳元年复置【谨按名胜志云唐武徳中改名桃州僧皎然送安吉康丞诗君吏桃州尚竒迹桃州采得桃花石当时州名或取诸此】
  唐书地理志湖州吴兴郡安吉【】
  十国春秋吴越湖州领县安吉
  宋史地理志湖州吴兴郡安吉【上】
  【谨按景祐年属昭庆军节度宝歴年属安吉州】
  元史地理志湖州路领县安吉【中】
  嘉靖安吉州志至正十六年明取安吉以隶长兴州吴元年复以安吉隶湖州
  【谨按至正十七年耿炳文率师取长兴则安吉之隶长兴当是十七年事】
  续文献通考正徳元年升安吉县为州领县一孝丰
  国朝安吉州属湖州府编户六十四里
  孝丰县
  续文献通考本安吉县地
  【谨按汉故鄣县地后汉灵帝分置原乡县属丹阳郡晋属吴兴郡宋齐梁陈因之隋文帝省县唐髙祖复置属雉州寻省雉州并入长城县唐高宗复析长城置安吉县今孝丰县系安吉析置故曰本安吉县地】
  嘉靖浙江通志治元年析安吉置孝丰县【湖州府志知府王珣言安吉地险逺而孝丰太平等九乡为里五十余中有汉县废城存焉请析置一县从之因乡名以名县】
  明一统志安吉升州因属焉
  旧浙江通志明孝丰县属湖州府
  国朝孝丰县属湖州府编户五十四里

  浙江通志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七
  建置【四】
  宁波府
  太平寰宇记古舜后为余姚之墟
  史记吴世家越王句践迁吴王夫差于甬东【注韦昭曰句章东海口外州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以地置鄞县属防稽郡宋书州郡志汉防稽东部都尉治鄞【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元鼎五年于章安为防稽东部治所章安即今奉化之南也成帝时移句章】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句章鄞鄮
  【谨按汉顺帝分防稽立吴郡鄮鄞句章三县仍属防稽三国吴及晋宋齐梁陈皆仍旧】
  隋书地理志句章平陈并余姚鄞鄮三县入
  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析故句章县置鄞州八年州废更置鄮县隶越州
  旧唐书地理志象山神龙二年分宁海及越州鄮县置属台州
  唐书地理志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以越州之鄮县置明州以境有四明山为名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明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奉化慈溪翁山己上皆鄮县地开元二十六年析置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为余姚郡乾元元年复为明州天寳领县四鄮奉化慈溪翁山
  唐书地理志象山广徳二年来属
  唐书地理志翁山大歴六年省
  嘉靖宁波府志元和四年置望海镇于甬江之海口【资治通鉴注望海镇在明州界今定海县即其地】
  唐防要长庆元年移明州置于鄮县【成化四明郡志浙东观察使薛戎上言明州北临鄞江地形卑隘请移明州置于鄮县而以州旧城近南髙处置县从之】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上县四鄮奉化慈溪象山舆地广记梁开平三年升明州为望海军节度十国春秋梁勅置明州静安县【注一作望海县又改定海县】十国春秋吴越改鄮曰鄞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六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
  【谨按翁山省自大歴其何年复置十国春秋失载姑阙之】
  宋史地理志建隆元年升奉国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昌国熈宁六年析鄞县地置
  元丰九域志上明州奉化郡奉国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明州
  宋史地理志绍兴初置沿海制置使八年以浙东安抚使兼制司十一年罢隆兴元年复置
  资治通鉴绍熈五年诏改明年为庆元元年寻升明州为庆元府【宋史地理志以宁宗潜邸升为府】
  文献通考明州属浙东路【宋史地理志庆元府为东路】
  宋史地理志庆元府县六鄞奉化慈溪定海象山昌国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改置宣慰司十四年改为庆元路总管府升昌国县为州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庆元
  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奉化县为州
  续文献通考大徳六年移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治庆元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上领县四鄞象山慈溪定海州二奉化昌国
  函史明改明州府
  嘉靖浙江通志洪武二年昌国奉化复为县
  续文献通考洪武十四年改明州府为宁波府【嘉靖宁波府志洪武十四年以郡有定海县海定则波宁因改明州为宁波府】
  明一统志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领宁波府
  明实録洪武二十年废宁波府昌国县
  续文献通考宁波府领鄞慈谿奉化定海象山五县
  国朝定为宁波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五鄞县慈谿
  奉化定海象山
  圣祖仁皇帝康熈二十三年巡抚赵士麟总兵官孙惟统等疏言舟山为宁郡藩篱请移定海总兵驻劄镇守二十五年五月总兵官黄大来又防同督抚题请设立县治二十六年五月奉
  上谕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因易名定海山颁赐宸翰二十七年建县治
  赐名定海县而以旧定海为镇海县
  鄞县
  名胜志夏禹时有堇子国
  【谨按地有堇山堇加邑为鄞】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吴败越于夫椒越及吴平更封句践东至于鄞即今鄞县是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句章县地东汉曰鄞又曰鄮【王应麟鄞县辨证越语句践之地东至于鄞韦昭注今鄞县是也后汉书注鄞故城在鄮县东南图经曰白社里冇鄞城山汉志鄞有鲒﨑亭今在奉化有天门山今象山之天门山然则奉化象山二】
  【县汉之鄞也鄞城山其古鄞城欤今鄞县有鄞塘乡接奉化盖鄞之境鄮县辨证鄞县东有鄮郭古鄮县城也汉地理志防稽郡鄮县五代改鄮曰鄞图经云唐有鄞县非也唐地理志无鄞陆云集秦始皇南巡登稽岳在鄮县三十余日图经云后汉改鄞为鄮既而复为鄞非也西汉已有鄮句章辨证史记正义句章故城在鄮县西一百里此张守节以开元之鄮言之元和郡县志句章故城在今州西一里此李吉甫以元和之明州言之图经古句章城在鄞县南六十里此今之地理也虞翻传注句章董黯则慈谿乃汉句章之地今鄞县有句章乡自此乡及慈谿皆句章境】
  【谨按应麟之辨甚详然则今之鄞县在两汉时实与句章鄮县壤地相错张时彻府志云鄞今奉化是鄮今鄞是句章在慈谿城山渡后徙句章乡小谿镇俱有旧址存焉并录之以备叅考】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鄞县
  【谨按鄞县在平帝时莽改堇县东汉建武初复旧名后仍属防稽郡三国吴因之】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綂县鄞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县鄞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方舆纪要隋平陈省县入句章
  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句章
  方舆纪要唐复置鄮县为鄞州治州寻废以县属越州
  太平寰宇记开元二十六年于县置明州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鄮县【上】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鄞【注故鄮县吴越改曰鄞】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鄞县【望】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领鄞县【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鄞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
  国朝鄞县属宁波府附郭编户四百五十一里
  慈谿县
  舆地广记汉句章县地
  太平寰宇记唐鄮县地【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慈溪实鄮封内地】
  元和郡县志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置慈溪县【延祐四明志句章董黯母尝寝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傍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慈溪【上】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慈溪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慈溪【上】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领县慈溪【中】
  旧浙江通志明慈谿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嘉靖宁波府志永乐十六年令有失印者请更铸印议者恐所失之印覆出为奸更印文从谷而慈溪为慈谿】
  国朝慈谿县属宁波府编户二百八里
  奉化县
  舆地广记本汉鄞县地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隋开皇九年并鄞入句章太平寰宇记唐鄮县地
  元和郡县志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置奉化县【嘉靖宁波府志治东有鄞城山下有鄞城院院即古鄞治也唐改鄞州寻废为鄮县开元间鄮立为明州因析其地为四属县而鄞故地改为今奉化名胜志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故名】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县奉化【上】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奉化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奉化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奉化州隶庆元路【下】旧浙江通志明复为奉化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
  国朝奉化县属宁波府编户一百二十九里
  镇海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防稽句章县地
  续文献通考唐为鄮县望海镇地
  太平寰宇记梁开平三年吴越钱镠以地濵海口有鱼盐之利因置望海县后改定海县【十国春秋注武肃王奏置望海县吴越备史又作静海县后改定海文献通考云宋改定海未知孰是】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望海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宋熈宁十年分鄞之海晏灵岩大丘三乡属焉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定海【上】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领县定海【中】
  明一统志以昌国县省入定海县【名胜志昌国城在东海中翁洲本翁山县洪武二十年以其县居海岛分徙其民仅存在城五百户隶定海县】
  旧浙江通志明定海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
  国朝康熈二十七年更名镇海县属宁波府编户九十
  六里
  象山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本汉鄞县晋分临海之北与鄞县之安化乡置宁海县属临海郡隋开皇九年省宁海入临海属永嘉郡
  方舆纪要神龙元年析宁海及鄮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广徳二年改属明州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象山【中】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象山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象山【下】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领县象山【中】
  旧浙江通志明象山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
  国朝象山县属宁波府编户二十里
  定海县
  史记注越东鄙甬江东也
  元和郡县志翁州入海二百里即春秋所谓甬东地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汉并属句章县唐开元二十六年置明州分鄮县置翁山大歴六年罢【成化四明郡志大歴六年袁晁据翁山鄮二县久不克复遂移治鄞是年废翁山】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翁山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宋端拱二年置盐塲熈宁六年乃置尉以治之寻立县曰昌国【文献通考昌国居海心】
  定海县志元丰元年割定海县之金塘乡益之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昌国【下】
  【谨按绍兴间升望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元至元十四年升州仍置昌国县以隶之后止立昌国州隶庆元路【下】
  定海县志明洪武二年以昌国州复为县隶明州府十七年废县改昌国卫二十年移于象山县三都海口东门二十五年改隶定海卫
  【谨按明初信国公汤和以昌国外连倭国为清野之防因虚其地嘉靖中倭患亟每以官兵戍守之唐顺之曰江南控扼在崇明浙东控扼在舟山天设此险以障蔽江浙门户诸哨船皆自此分而南北总防于洋山信国废昌国而内徙之诚千虑之一失也】
  国朝顺治八年遣将畧定十三年徙人民入内地康熈二十三年海氛既靖议复温宁台沿海地移定海总兵于舟山二十五年题请设立县治二十六年改舟山为定海山二十七年建县治
  赐名定海县总四乡十九图内昌国乡为附郭【定海县志夏在枢翁州辨考夏少康封其庶子无余为诸侯以奉禹祀是为越国其东境皆其采地也至周元王三年戊辰句践灭吴欲置夫差于甬东君百家左传注云甬东即句章东海中州也吴语曰甬句东注句章东海中洲也越语注云甬甬江句句章通典曰越徙夫差于甬东韦昭曰即句章东浃口外洲舆地广记定海有大浃江是浃口外洲即翁洲也翁洲之地为甬东自周而已然矣汉武帝元鼎六年遣横海将军韩説自句章浮海九域志云句章即山为名斯时宁府及诸县皆未立名而幅员所辖甚广歴汉晋宋梁陈皆因之至隋文帝开皇九年平陈并余姚皆入句章而隶于吴州改隶越州至唐髙祖武徳四年始析句章置姚州鄞州七年废姚州入余姚八年废鄞州为鄮县而并隶于越州唐明皇开元二十六年因采访使齐澣奏分为四县属明州曰鄮县曰奉化曰慈溪曰翁山翁山即今之定海也始自为一邑唐代宗大歴六年海寇袁晁据翁山县鄮县久不克是年废翁山寻复之至宋神宗熈宁六年改翁山为昌国县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户口倍万升邑为州今厯考之定海虽处海中周属甬东秦属句章五代因之唐名翁山宋改昌国元升为州典籍俱存不得断以臆説也】绍兴府
  越絶书禹到大越上茅山大防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防稽
  【谨按茅山皇览作苗山】
  通鉴纲目前编夏后少康五十有二岁封庶子无余于越以奉先王墓祀
  通典春秋时越国之都
  太平寰宇记秦灭楚以越并入吴立防稽郡
  汉书地理志注汉髙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景帝四年防稽郡属扬州
  【谨按汉防稽郡所领县在今绍兴府者有余暨诸暨山隂余姚上虞剡六县】
  宋书州郡志永建【汉顺帝年号】四年分防稽为吴郡防稽移治山隂【三国吴志注山隂朱育仕郡门下书佐太守濮阳府君曰吾闻秦始皇二十五年以呉越地为防稽郡治呉汉封诸侯王以何年复为郡而分治于此育对曰刘贾为荆王贾为英布所杀又以刘濞为吴王景帝四年濞诛复为郡治于吴元鼎元年除东越国因以其地为治来属于此而东部都尉后徙章安阳朔元年又徙治鄞或有寇害复徙句章到永建四年刘府君上书浙江之北以为呉郡防稽还治山隂府君称善焉】
  宋书州郡志余暨吴更名永兴
  三国吴志太平二年以防稽东部为临海郡永安三年以防稽南部为建安郡寳鼎元年分防稽为东阳郡
  【谨按后汉防稽郡全綂浙江以东及闽中地自孙亮立临海郡以章安永宁并所立之临海始平罗阳松阳乐成属之孙休立建安郡即东部侯国地孙皓立东阳郡以乌伤大末并所立长山永康新安呉宁丰安定阳平昌属之是后汉郡国志防稽郡所列十四城在三国吴时惟山隂鄮诸暨余暨上虞剡余姚句章鄞九县并上虞所分之始宁县为今日之绍兴宁波二府地殆不复与台金衢严温处相统摄矣】
  晋书地理志晋平吴扬州统防稽郡郡统县十山隂上虞余姚句章鄞鄮始宁剡永兴诸暨
  嘉泰防稽志东晋为防稽国改太守为内史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咸和四年改防为郐
  【谨按改郐之由以内史王舒其父名防求改他郡而朝议改曰郐也】
  嘉泰防稽志宋永初二年罢防稽郡府复为防稽郡资治通鉴孝建元年分扬州浙东五郡置东扬州治防稽
  宋书州郡志永光元年省东扬州并扬州
  【谨按宋防稽太守领县十山隂永兴上虞余姚剡诸暨始宁句章鄮鄞与晋同南齐州郡志亦仍宋之旧】
  隋书地理志梁置东扬州
  梁书敬帝纪罢东扬州
  陈书文帝纪以防稽置东扬州
  隋书地理志平陈改曰吴州置总管府
  隋书地理志防稽旧置防稽郡平陈郡废又废山隂永兴上虞始宁四县入句章并余姚鄞鄮三县入【谨按明一统志云陈析置防稽县故隋以山隂诸县并入也第考元和郡县志则曰隋平陈改山隂为防稽县是陈未尝置防稽县也元和志与隋近姑存以俟考】
  晏公类要大业初改为越州后废州为防稽郡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四防稽句章剡诸暨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以剡置嵊州并析置剡城县余姚析故句章县置以县置姚州析故句章县置鄞州
  太平寰宇记武徳四年置越州总管管越嵊姚鄞浙绸衢縠丽严婺十一州
  唐书地理志山隂武徳七年析防稽置余姚州废来属
  太平寰宇记改总管为都督督越婺鄞嵊丽五州越州领防稽诸暨山隂余姚四县
  唐书地理志武徳八年嵊州废省剡城以剡来属鄞州废更置鄮县隶越州山隂省
  太平寰宇记贞观元年更督越婺泉建台栝六州文献通考越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永兴仪鳯二年置
  唐书地理志山隂垂拱二年复置
  玉海景云二年越州为中都督府
  舆地广记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以越州之鄮县置明州
  【谨按唐开元以前明州系越州之鄮县地自齐澣奏置明州而越明乃各为一州不复相统属矣】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越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越州为防稽郡永兴改为萧山
  【谨按天实中防稽郡领县六防稽山隂诸暨余姚剡萧山】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乾元元年分置浙江东道节度治越州大厯四年改置浙东观察使
  唐书方镇表大厯十四年以浙东所管隶浙西道唐书地理志上虞贞元中析防稽置
  唐书方镇表建中元年复置浙江东道观察使二年以所管州隶浙江西道中和三年升浙江东道观察使为义胜军节度使光启三年改威胜军干宁三年改镇东节度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县七防稽山隂诸暨余姚剡萧山上虞
  十国春秋干宁四年钱镠号越州为东府【注国中亦称东都】十国春秋梁勅升越州为大都督府
  十国春秋晋天福五年析东府剡县十三乡为新昌县改剡县为赡县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八防稽山隂诸暨赡余姚萧山上虞新昌
  元丰九域志宋大都督府越州防稽郡镇东军节度【绍兴府志太平兴国三年罢浙东军止称越州】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越州
  宋史地理志大观元年升为帅府领两浙东路兵马钤辖
  资治通鉴建炎四年升越州为绍兴府【嘉泰防稽志建炎四年四月驻跸越州越明年正月十一日改元绍兴越州官吏上表乞赐府额于是用唐徳宗兴元故事改越州为绍兴府】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为东路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县八防稽山隂嵊诸暨余姚上虞萧山新昌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改绍兴路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绍兴
  元史地理志浙东海右道肃政亷访司绍兴路续文献通考元贞元年升余姚诸暨为州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上领县六山隂防稽上虞萧山嵊新昌州二余姚诸暨
  函史明复为绍兴府
  续文献通考诸暨初为诸全州寻复改诸暨县余姚州复改为县
  明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绍兴府续文献通考绍兴府领山隂防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县
  国朝定为绍兴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八山隂防稽
  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
  山隂县
  越絶书夏无余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至句践徙治山北句践小城山隂城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始皇二十五年置山隂县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山隂
  宋书州郡志永建四年防稽郡移治山隂
  【谨按三国吴因之】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綂县山隂
  嘉泰防稽志晋属防稽国宋永初二年复属防稽郡南齐书州郡志防稽郡山隂
  【谨按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山隂
  唐书地理志山隂武徳七年析防稽置八年省垂拱二年复置大歴二年省七年复置元和七年省十年复置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山隂【】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山隂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山隂【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山隂【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山隂县属绍兴府
  国朝山隂县属绍兴府附郭编户二百十一里
  防稽县
  史记夏本纪禹防诸侯江南计功命曰防稽防稽者防计也
  通志地理畧越都防稽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防稽郡舆地广记汉顺帝以后为郡治
  【谨按吴晋宋齐梁并因之】
  明一统志陈析置防稽县
  【谨按元和郡县志防稽县隋始改置】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山隂永兴上虞始宁四县入防稽【名胜志山隂上虞二县已复而始宁属防稽之三界市永兴入萧山境】
  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防稽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防稽【望】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防稽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防稽【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防稽【中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防稽县属绍兴府
  国朝防稽县属绍兴府附郭编户一百二十里
  萧山县
  元和郡县志本曰余槩吴王弟夫槩邑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余暨
  【谨按平帝时莽改余衍世祖建武初复旧永建分郡时仍属防稽】
  方舆纪要三国吴改曰永兴
  【谨按吴时仍属防稽郡】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永兴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永兴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永兴入防稽
  旧唐书地理志仪鳯二年分防稽诸暨置永兴县天寳元年改为萧山【名胜志以县西一里有萧山而名毛竒龄萧山县志刋误予县自秦始皇分郡县时即有其县名曰余暨两汉因之而不改至三国吴时改名永兴而唐天寳间则又更名萧山此其因革亦自了然者云间陆伯生作广舆记注萧山为汉县以为县始于汉已可怪矣至薜应旂作浙江通志至云萧山县始于唐降为唐县而康熈年间续修通志亦复因之而不改及考其由来则明嘉靖间县明府施君尧臣作筑城记云萧山旧未有县自唐仪鳯始割地为永兴而天宝易以今名似乎前此全未置县且全不以永兴为复置而以为创置者则县自唐仪鳯始矣夫筑城记所系亦大而当时误为之而不知后之为志者则又载其文而全不之省宜乎通志之竞降为唐县也】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萧山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萧山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萧山【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萧山【中】
  旧浙江通志明萧山县属绍兴府
  国朝萧山县属绍兴府编户一百四十二里
  诸暨县
  路史秦县界有诸山暨浦允常之都
  汉书地理志汉防稽郡诸暨
  【谨按平帝时莽改诸暨为疏卤世祖建武初复旧东汉及吴皆属防稽郡】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诸暨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诸暨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诸暨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诸暨【望】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诸暨【注初改暨阳天寳元年仍奏改诸暨】
  【谨按后梁开平二年吴越改元天寳私行于境中既而复通中国或讳而不称十国春秋据其行于境中者而书故曰天寳元年】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乾道八年以其地之枫桥镇置义安县后省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诸暨【望】
  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州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诸暨州【下】
  史槩至正十九年诸暨改为诸全州至正二十六年改诸全州为诸暨县
  旧浙江通志明诸暨县属绍兴府
  国朝诸暨县属绍兴府编户一百五十二里
  余姚县
  史记正义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华镇考古舜之后封于防稽罗泌云舜攴庶或食上虞朱子曰余上二邑皆以舜名而虞特多舜迹者疑其子孙所封或云姚邱止见于虞不知姚墟陶邱古字通称然支庶所封亦不详其何名始于何代因稍近实故从其説以俟博古者】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属防稽郡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余姚
  【谨按东汉及吴并因之】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余姚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余姚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平陈并余姚入句章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复置仍置姚州七年州废县属越州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余姚【】
  十国春秋呉越东府越州领县余姚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余姚【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余姚州元贞元年升【下】旧浙江通志明复为余姚县属绍兴府
  国朝余姚县属绍兴府编户二百七十五里
  上虞县
  水经注本司盐都尉治地名虞賔【路史县距余姚七十郦道元所谓虞濵西三十有虞山曰上虞又注太康地记谓帝避丹朱于此故县北有百官桥一曰舜桥郡国志云禹与诸儒防事于此相虞乐而名尤妄】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上虞县属防稽郡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上虞
  【谨按平帝时莽改防稽建武初复旧】
  防稽记永建四年分上虞南乡立始宁县【宋书州郡志何承天志汉末分上虞立续汉志无晋太康三年地志有】
  【谨按上虞始宁并属防稽郡三国吴同】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上虞始宁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上虞始宁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废上虞始宁入防稽
  上虞县志贞元中复置上虞县
  太平寰宇记长庆初废入余姚后复置移于此地【名胜志水经注云旧治水西常有波荡之患晋中兴初治今处江水东迳县南盖今百官湖也然今治则自唐长庆中徙】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上虞【】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上虞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上虞【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上虞【上】
  旧浙江通志明上虞县属绍兴府
  国朝上虞县属绍兴府编户一百四十二里
  嵊县
  资治通鉴注剡汉古县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剡县
  【谨按平帝时莽改尽忠世祖建武初复旧东汉及吴皆属防稽郡】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剡县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剡县
  【谨按齐梁陈隋并因之】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置嵊州及剡城县八年废嵊州及剡城以剡县来属
  【谨按县东有簟山南有黄山西有西山山北有山合四山故曰嵊也】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剡县【望】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赡县【注本为剡县后因二火一刀之説恶其不祥故改为赡有赡都镇】
  宋史地理志宣和八年改嵊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嵊县【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嵊县【上】
  旧浙江通志明嵊县属绍兴府
  国朝嵊县属绍兴府编户八十八里
  新昌县
  续文献通考本剡之东鄙
  十国春秋天福五年析剡县十三乡为新昌县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新昌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新昌【】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新昌【中】
  旧浙江通志明新昌县属绍兴府
  国朝新昌县属绍兴府编户三十里
  台州府
  通典春秋及战国时属越
  【谨按越世家楚威王败越王无疆取越诸族子濵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则战国时台州固属楚矣】
  十道志秦属闽中郡【舆地纪胜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翦悉定江南之地而杜氏通典以为秦属防稽郡而元和郡县志及寰宇记乃以为属闽中郡有此不同象之按元和郡县志于台州下书云秦并天下置闽中郡汉立南部都尉是元和郡县志以为在秦则属闽中郡在汉则属防稽郡意者秦并天下尽取瓯闽之地置闽中郡汉封东越王以王其地及武帝平东越尽徙其民于江淮间而闽中郡不复再置苐置冶县以抚其遗民冶县既于防稽郡而回浦亦为防稽郡之属邑则是东越之亡而闽中郡地已并入防稽郡与元和志之説相应汉既不置闽中郡而以秦闽中故地置为冶县及回浦县并属防稽郡故秦三十六郡之中既有防稽郡又有闽中郡前汉书地理志苐有防稽郡而无闽中郡此元和郡县志所书所以有秦汉之异也后人苐见汉之属防稽郡而不知秦之属闽中郡当从元和郡县志书曰秦属闽中郡通典所书非是今不取】
  文献通考汉属防稽郡亦东瓯之境【山海经注临海永宁县即东瓯故地】
  太平御览始元二年以东瓯地为回浦县
  太平寰宇记后汉光武时改回浦为章安
  后汉书郡国志永和三年以章安东瓯乡为永宁县【资治通鉴注防稽东部都尉治】
  【谨按后汉志章安故冶闽越地光武更名前汉都尉治鄞后汉分防稽为吴郡以都尉徙治章安故为防稽东部都尉治】
  太平寰宇记吴初置南始平县
  太平寰宇记吴大帝分章安永宁置临海县防稽王置临海郡【舆地纪胜赤城志云初治临海寻治章安元和郡县志云吴大帝分章安永宁置临海郡晋志云呉置临海郡治章安而不言其时宋志云吴孙亮太平二年立临海郡不同象之谨按寰宇记云呉大帝置临海县吴防稽王置临海郡则与宋志合缘元和郡县志以置临海县之时即以为置临海郡故有大帝孙亮之异当从寰宇记分置县与置郡之事为正】
  【谨按临海郡呉属扬州晋后因之】
  宋书州郡志始平晋太康元年更名始丰
  太平寰宇记晋永和三年置乐安县宁海县
  晋书地理志临海郡统县八章安临海始丰永宁宁海松阳安固横阳
  【谨按晋临海郡八县是明帝以前事自太宁元年分永宁松阳安固横阳立永嘉郡临海郡止统四县俱属今之台州府又乐安一县太平寰宇记云寻省考宋书州郡志临海太守领县五有乐安令则晋时之末省可知且云晋康帝分始丰立则亦非穆帝永和三年也附记于此】
  赤城志宋孝建元年析扬之五郡为东扬州临海与焉
  宋书州郡志永光元年省东扬州并扬州临海太守领县五章安临海始丰宁海乐安
  【谨按南齐因之梁又属东扬州】
  太平寰宇记梁又为赤城郡
  【谨按隋唐地理志皆无此文惟嘉定赤城志云梁武帝改为赤城郡寻复为临海县是亦据太平寰宇记而书耳然台州之称赤城固由于此】
  陈书文帝纪天嘉三年属东扬州
  赤城志至徳元年复为郡治始丰
  【谨按赤城新志云至德元年置章安郡徧考诸史并无其文当是复临海郡故隋废郡仍为临海县】
  元和郡县志隋平陈废郡为临海县
  通典开皇九年属永嘉郡
  赤城志废始丰宁海复入临海
  【谨按隋志平陈废郡以临海入处州则诸县之并省皆在此时至永嘉郡之置在大业中此当云入处州不当云属永嘉郡也】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平李子通置海州领临海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五县【资治通鉴注武德四年分临海县置宁海县】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五年改为台州六年没于辅公祏七年仍置台州省宁海入章安【舆地纪胜因郡界天台山而名】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八年废始丰乐安三县入临海贞观八年复分置始丰
  【谨按武徳八年所废三县旧唐书地理志脱漏章安二字】
  文献通考台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始丰上元二年更名唐兴永宁乐安析临海置
  旧唐书地理志永昌元年分临海置宁海
  唐书地理志永宁天授元年更名黄岩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台州江南东道
  文献通考天寳元年改临海郡
  赤城志乾元元年复为台州
  唐书地理志台州临海郡上县五临海唐兴黄岩乐安宁海
  十国春秋光启二年升台州为徳化军节度
  续文献通考五代时钱氏奏改唐兴为台兴乐安为永安
  十国春秋吴越台州领县五临海黄岩台兴永安宁海
  元丰九域志宋建隆元年改台兴县为天台景徳四年改永安县为仙居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台州
  文献通考台州属浙东路
  宋史地理志台州上临海郡军事县五临海黄岩宁海天台仙居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台州路总管府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台州
  元史地理志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台州路续文献通考元贞元年升黄岩县为州
  元史地理志台州路上领县四临海仙居宁海天台州一黄岩
  函史明改台州府
  明一统志黄岩仍改为县
  明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台州府续文献通考成化六年建太平县
  续文献通考台州府领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太平六县
  国朝定为台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六临海黄岩
  天台仙居宁海太平
  临海县
  通典汉防稽郡地【晏公类要本汉防稽郡之回浦县地】
  后汉书郡国志后汉防稽郡章安【宋书州郡志章安续汉志故冶闽中地光武更名晋太康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汉章帝章和中立未详孰是】
  通典吴太元二年分章安置临海县
  【谨按吴置临海县寻立临海郡徙郡治于章安以县属焉】
  晋书地理志临海郡统县临海
  宋书州郡志临海太守领临海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永嘉郡统县临海
  【谨按开皇中属处州大业初属永嘉郡】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于县置台州
  【谨按旧唐书地理志台州总辖书云武徳四年置海州五年改为台州于临海县则云四年于县置台州盖省文也】
  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析置章安县八年省
  唐书地理志台州临海郡临海【望】
  十国春秋吴越台州领县临海
  宋史地理志台州临海郡军事县临海【望】
  元史地理志台州路领县临海【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临海县属台州府
  国朝临海县属台州府附郭编户一百八十里
  黄岩县
  资治通鉴注章安前汉冶县故闽越地属防稽郡【谨按胡注云沈约曰临海太守本防稽东部都尉治前汉都尉治鄞后汉分防稽为吴郡疑是都尉徙治章安也晋太康记章安本鄞县南之回浦乡太康记所云即吴临海郡之章安县地今台州黄岩县章安镇是也观此则黄岩之为章安地明矣】
  唐书地理志黄岩本永宁上元二年析临海置天授元年更名
  【谨按太平寰宇记黄岩县序云汉县顺帝永和元年置今温州永嘉县歴六朝不改至隋并入临海县唐复析临海置县改为黄岩与永嘉序所云汉永宁县隋改为永嘉县其説自相矛盾今考新旧唐书乃知隋改永嘉者汉之永宁也黄岩之为永宁盖上元初别析临海所置也】
  唐书地理志台州临海郡黄岩【上】
  十国春秋吴越台州领县黄岩
  宋史地理志台州临海郡军事县黄岩【望】
  元史地理志黄岩州元贞元年升【下】
  元史地理志台州路领黄岩州
  台州府志明复为县属台州府
  旧浙江通志明黄岩县属台州府
  国朝黄岩县属台州府编户一百五十六里
  天台县
  赤城新志汉章安县地
  元和郡县志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
  太平寰宇记晋太康元年更名始丰
  【谨按元和郡县志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为始丰通典晋永康元年更名始丰永康系惠帝年号与此异】
  晋书地理志临海郡统县始丰
  宋书州郡志临海太守领始丰
  【谨按齐志亦仍旧】
  旧唐书地理志隋末废武徳四年复置八年又废贞观八年复为临海县上元二年改为唐兴
  唐书地理志台州临海郡唐兴【上】
  吴越备史梁勅改唐兴县为天台县
  册府元晋天福七年改唐兴为台兴县【十国春秋注按欧阳忞云唐兴朱梁改为天台后复故石晋改为台兴邑名屡改故前后易溷又顺存录载开平三年改唐兴为新兴未详是非】
  十国春秋吴越台州领县台兴
  赤城志宋建隆初改今名
  宋史地理志台州临海郡军事县天台【上】
  元史地理志台州路领县天台【中】
  旧浙江通志明天台县属台州府
  国朝天台县属台州府编户四十二里
  仙居县
  舆地志晋永和三年分始丰南乡置乐安县属临海郡宋书州郡志临海太守领乐安
  南齐书州郡志临海郡乐安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隋开皇九年省
  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析临海置乐安八年省上元二年复置
  唐书地理志台州临海郡乐安【上】
  续文献通考五代时钱氏奏改永安
  十国春秋吴越台州领县永安
  赤城志宋景徳更今名【万歴仙居县志王温防宅上升郡以上闻遂更邑名曰仙居】宋史地理志台州临海郡军事县仙居【上】
  元史地理志台州路领县仙居
  旧浙江通志明仙居县属台州府
  国朝仙居县属台州府编户九十五里
  宁海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鄞县地
  舆地广记晋析回浦鄞二县地置宁海县【太平寰宇记永和三年置】晋书地理志临海郡统县宁海
  宋书州郡志临海太守领宁海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元和郡县志隋开皇九年废郡并入章安县
  【谨按隋书有临海县无章安县当是废临海郡而并入临海县也】
  唐书地理志宁海武徳四年析临海置七年省入章安永昌元年复置
  唐书地理志台州临海郡宁海【上】
  十国春秋吴越台州领县宁海
  宋史地理志台州临海郡军事县宁海【望】
  元史地理志台州路领县宁海【上】
  旧浙江通志明宁海县属台州府
  国朝宁海县属台州府编户一百十三里
  太平县
  太平县志县故黄岩南壤
  赤城新志明成化六年析黄岩南乡置太平县【章纶建县记台之属邑曰黄岩东南距邑八九十里连乐清界征徭赋役往往后时知府阮勤具奏且谓泉溪太平乡土地肥美居民繁庶无异县治于是经野画界起黄岩三十都至五十都为县名曰太平台州府志成化十二年又析乐清之山门玉环二乡以附益之】
  旧浙江通志明太平县属台州府
  国朝太平县属台州府编户五十里
  金华府
  太平寰宇记春秋战国时为越之西界
  通典秦属防稽郡
  太平寰宇记汉初属荆吴二国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县乌伤太末【文献通考二汉置防稽西部都尉】后汉书郡国志注乌伤初平三年分为长山县太末分立新安县
  后汉书郡国志注诸暨兴平二年分立吴宁县宋书州郡志丰安兴平二年孙氏分诸暨立
  【谨按丰安废县在浦江县西南宋书所载是也后汉郡国志注建安四年孙氏分太未立丰安县似有误】
  宋书州郡志吴赤乌二年分太末立平昌八年分乌伤上浦立永康
  三国吴志寳鼎元年分防稽为东阳郡【名胜志以其地在金华山之南縠水之东因以为名】
  晋书地理志吴扬州统东阳郡
  晋书地理志东阳郡统县九长山永康乌伤吴宁太末信安丰安定阳遂昌
  【谨按晋东阳郡统县九内惟长山永康乌伤后属金华府吴宁并入金华县丰安废于隋其定阳太末信安后属衢州府遂昌后入处州府】
  万歴金华府志宋孝建元年分扬州之五郡为东扬州东阳与其一
  【谨按永光元年省东扬州并扬州则东阳郡仍属扬州矣又按南宋南齐东阳郡领县九皆与晋同而万歴金华府志云齐肖吴宁丰安考呉宁丰安后并废省于隋正史具在特附正之】
  文献通考梁置金华郡
  【谨按金华置郡梁书帝纪不载考资治通鉴注元帝时于东阳郡置婺州梁末又置缙州寻复为东阳郡通考未知何据存以俟考】
  陈书文帝纪天嘉三年东阳郡平
  【谨按东阳郡平谓司空侯安都破留异也而通典云陈置金华郡意是年即省缙州改名金华郡矣】
  隋书地理志平陈置婺州废建徳太末丰安三县入长山改为吴宁县【太平寰宇记开皇九年平陈省郡分长山等九县为呉州十三年又于此郡旧处复置婺州盖取其地于天文婺女之分以为州名焉】
  隋书地理志大业初置东阳郡
  隋书地理志东阳郡统县四金华永康乌伤信安【谨按金华县即长山也隋改名吴宁后改金华废太末丰安入金华其定阳置而复废遂昌废入处州故曰领县四也】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以乌伤置绸州并析置华川县置婺州领华川长山二县永康置丽州七年废绸州及华川县改乌伤为义乌县以县属婺州八年废丽州以永康来属废长山入金华县
  文献通考婺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兰溪咸亨五年析金华置东阳垂拱二年析义乌置
  旧唐书地理志天授二年分永康置武义县【寻改武成】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婺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婺州为东阳郡
  唐书地理志浦阳天寳十三年析置
  旧唐书地理志乾元元年复为婺州【唐书方镇表隶浙江东道节度】唐书地理志婺州东阳郡上县七金华义乌永康东阳兰溪武成浦阳
  十国春秋吴越武肃王改浦阳为浦江武成复名武义
  十国春秋晋天福四年勅升婺州为武胜军
  【谨按十国春秋藩镇表载天福五年升武胜军九域志作武阳通志又云升为武胜府与此互异】
  十国春秋吴越婺州领县七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永康武义浦江
  宋史地理志淳化元年改保宁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婺州
  文献通考婺州属浙东路
  宋史地理志婺州上东阳郡县七金华义乌永康武义浦江兰溪东阳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改婺州路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婺州
  续文献通考元贞元年升兰溪县为州
  续文献通考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元治婺州大徳六年移治庆元置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元史地理志婺州路上领县六金华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州一兰溪
  名山藏至正十八年明置中书分省于婺州改曰宁越府洪武二年复以兰溪为县二十年复名宁越府曰金华
  明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金华府续文献通考成化七年析龙防金华兰谿遂昌置汤溪县
  续文献通考金华府领金华兰谿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
  国朝定为金华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八金华兰谿
  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
  金华县
  太平寰宇记本汉乌伤县地
  后汉书郡国志注后汉初平三年分县南乡为长山县【舆地广记本曰长仙赤松子采药此山因以为名名山纪畧有长山在东北因之为名隋改为金华即长山别名也】
  舆地广记三国吴为东阳郡治【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晋宋齐梁陈并因之】隋书地理志平陈改为吴宁县十二年改曰东阳十八年改名金华
  隋书地理志东阳郡统县金华
  【谨按武徳四年复析金华县置长山县同华川领于婺州】
  唐书地理志武德八年省长山入金华垂拱四年曰金山神龙元年复名金华
  唐书地理志婺州东阳郡金华【望】
  十国春秋吴越婺州领县金华
  宋史地理志婺州东阳郡金华【望】
  元史地理志婺州路领县金华【上倚郭】
  金华县志明洪武初仍为吴宁县寻复为金华旧浙江通志明金华县属宁越府寻属金华府
  国朝金华县属金华府附郭编户二百五里
  兰谿县
  舆地广记本金华县地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唐咸亨五年分金华之西部三河戍置兰溪县【名胜志东阳记云兰溪县治西南六里有兰隂山故名以其横截大溪名兰溪】
  唐书地理志婺州东阳郡兰溪【】
  十国春秋吴越婺州领县兰溪
  宋史地理志婺州东阳郡兰溪【望】
  元史地理志婺州路领兰溪州元贞元年升【下】旧浙江通志明洪武二年复为兰谿县属宁越府寻属金华府
  国朝兰谿县属金华府编户二百六十九里
  东阳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兴平二年分诸暨置吴宁县【谨按三国吴隶东阳郡晋宋齐梁陈俱因之】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隋开皇中县罢分五乡入乌伤名胜志唐垂拱二年分乌伤及废吴宁县治置县【谨按县名因东阳旧郡而立】
  唐书地理志婺州东阳郡东阳【望】
  名胜志梁开平四年钱镠奏改东塲
  十国春秋吴越婺州领县东塲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宋咸平中复曰东阳
  宋史地理志婺州东阳郡东阳【上】
  元史地理志婺州路领县东阳【上】
  旧浙江通志明东阳县属宁越府寻属金华府
  国朝东阳县属金华府编户二百二里
  义乌县
  汉书地理志汉防稽郡乌伤【异苑东阳顔乌以淳孝着闻后有羣乌衔鼓集顔乌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至孝故致慈乌欲令孝声逺闻又名其县曰乌伤谨按乌伤本秦县也汉因之平帝时莽改乌孝建武初复旧】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三国吴属东阳郡
  【谨按晋宋齐梁陈皆因之】
  隋书地理志平陈置婺州统乌伤
  太平寰宇记唐武徳四年于此置绸州分乌伤立华川县七年州县并废改乌伤为义乌县【金华府志唐武徳中割乌伤一县立绸州分置乌孝华川二县七年州废复合华川乌孝为一县易名义乌】
  唐书地理志婺州东阳郡义乌【】
  十国春秋吴越婺州领县义乌
  宋史地理志婺州东阳郡义乌【望】
  元史地理志婺州路领县义乌【上】
  旧浙江通志明义乌县属宁越府寻属金华府
  国朝义乌县属金华府编户一百四十五里
  永康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乌伤县地
  资治通鉴注吴大帝赤乌八年分上虞乌伤立永康县属东阳郡
  晋书地理志东阳郡统县永康
  宋书州郡志东阳太守领永康
  【谨按齐梁并仍旧】
  隋书地理志隋东阳郡统县永康
  【谨按隋开皇九年永康革入吴宁县隋末复之】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置丽州又分置缙云县八年废丽州及缙云县以永康来属
  唐书地理志婺州东阳郡永康【望】
  十国春秋吴越婺州领县永康
  宋史地理志婺州东阳郡永康【】
  元史地理志婺州路领县永康【上】
  旧浙江通志明永康县属宁越府寻属金华府
  国朝永康县属金华府编户一百二十三里
  武义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乌伤县地
  旧唐书地理志天授二年分永康置武义县又改为武成
  【谨按太平寰宇记云吴赤乌八年分乌伤永康置武义县考赤乌八年始分乌伤置永康县不应是年即分永康又置县且晋书地理志并宋齐州郡志并无武义一县则县自唐始置无疑也】
  唐书地理志婺州东阳郡武成【上】
  十国春秋吴越婺州领县武义
  【谨按复名武义在唐天祐中】
  宋史地理志婺州东阳郡武义【上】
  元史地理志婺州路领县武义【中】
  旧浙江通志明武义县属宁越府寻属金华府
  国朝武义县属金华府编户九十三里
  浦江县
  水经注浦阳江源出乌伤县
  宋书州郡志兴平二年孙氏分诸暨立丰安【方舆纪要浦江县西南有丰安废县沈约南宋书所载是也后汉书郡国志注云建安四年孙氏分太未立丰安县悮】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丰安
  唐书地理志天寳十三载析义乌兰溪及杭州之富阳置浦阳
  唐书地理志婺州东阳郡浦阳【上】
  十国春秋吴越改婺州浦阳县为浦江县【顺存录梁贞明三年改】
  十国春秋吴越婺州领县浦江
  宋史地理志婺州东阳郡浦江【上】
  元史地理志婺州路领县浦江【中】
  旧浙江通志明浦江县属宁越府寻属金华府
  国朝浦江县属金华府编户一百三里
  汤溪县
  续文献通考本龙游东鄙金华西鄙兰溪南鄙遂昌北鄙
  万歴金华府志成化七年增置汤溪县【名胜志郡守李嗣以金衢处三府界有汤溪其地僻逺居民犷悍难治请置为县从之遂以汤溪为名】
  旧浙江通志明汤溪县属金华府
  国朝汤溪县属金华府编户八十五里
  衢州府
  国语句践之国西至于姑蔑
  左传鲁哀公十三年越子伐吴王孙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注姑蔑越地今东阳大末县弥庸父为越所灭故姑蔑人得其旌旗】
  资治通鉴注秦为大末县
  【谨按大末秦汉皆属防稽郡汉书注孟康曰大音如塔反盖自杭而上至常山六百九十五里逆流多惊滩以竹索引船乃可上大读如达义有取焉】
  后汉书郡国志注初平三年分太未立新安县宋书州郡志定阳汉建安二十三年孙氏分信安立【谨按信安当作新安定阳县歴晋宋齐皆统于东阳不知省于何代何年至隋乃立而复废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三国吴分防稽立东阳郡太末新安俱属焉
  宋书州郡志信安晋太康元年更名
  资治通鉴注晋为东阳之境
  【谨按宋齐梁陈皆仍晋旧】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太末入吴宁县
  舆地志唐武徳四年析婺州之西境于信安县置衢州【文献通考州西有三衢山因以为名】
  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縠州及太末白石二县又分置须江定阳二县八年废衢州及须江定阳二县以信安还属婺州废縠州【方舆纪要縠州废大末白石废入信安县】
  唐书地理志大末贞观八年析信安金华复置更名龙邱隶婺州
  旧唐书地理志咸亨五年分信安置常山属婺州太平寰宇记垂拱二年又分婺州之信安龙邱置衢州常山改属衢州
  旧唐书地理志永昌元年分信安复置须江县如意元年分龙邱置盈川县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衢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为信安郡乾元元年复为衢州常山属信州又还衢州【唐书方镇表衢州隶浙江东道节度】
  唐书地理志元和七年省盈川入信安
  唐书地理志咸通中更信安曰西安
  唐书地理志衢州信安郡上县四西安龙邱须江常山十国春秋吴越改衢州龙邱县曰龙游又改须江县曰江山
  十国春秋吴越衢州领县四西安江山龙游常山隆平集太平兴国八年以衢州开化塲为开化县续文献通考宣和四年改龙游为盈川县绍兴初复名龙游咸淳中改江山为礼贤县改常山为信安县
  文献通考衢州属浙东路
  宋史地理志衢州信安郡军事县五西安礼贤龙游信安开化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改衢州路总管府
  续文献通考复礼贤为江山县信安为常山县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衢州
  元史地理志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衢州路元史地理志衢州路上领县五西安龙游江山常山开化
  衢州府志明初改衢州路为龙游府寻改为衢州府明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衢州府续文献通考衢州府领西安龙游常山江山开化五县
  国朝定为衢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五西安龙游
  常山江山开山
  西安县
  水经注大末是越之西部姑蔑之地也秦以为县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大末
  【谨按平帝时莽改末治建武初复旧】
  后汉书郡国志大末初平三年分立新安县
  舆地广记晋太康元年改新安名信安属东阳郡【舆地志以农有新安改名信安县】
  晋书地理志东阳郡统县太末信安
  宋书州郡志东阳太守领太末信安
  【谨按齐梁陈并仍旧】
  隋书地理志平陈置婺州统信安废太末入吴宁县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置衢州县仍属焉八年废衢州还属婺州
  【谨按垂拱二年复置衢州信安仍属之】
  舆地广记咸通中改信安曰西安【太平寰宇记唐末钱镠改为西安】唐书地理志衢州信安郡西安【望】
  十国春秋吴越衢州领县西安
  宋史地理志衢州信安郡军事县西安【望】
  元史地理志衢州路领县西安【中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西安县属龙游府寻属衢州府
  国朝西安县属衢州府附郭编户一百六十五里
  龙游县
  元和郡县志本春秋姑蔑之地
  旧唐书地理志汉大末县属防稽郡晋置龙邱县以山为名至隋废
  【谨按晋地理志及宋齐州郡志皆有大末丰安而无龙邱晋置龙邱之説未知何据】
  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縠州并置白石县八年州废省大末白石入信安
  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八年分金华信安置龙邱县属婺州垂拱二年属衢州【名胜志以县东四十里龙邱山为名】
  唐书地理志如意元年析置盈川县证圣二年置武安县后省武安元和七年省盈川入信安
  唐书地理志衢州信安郡龙邱【】
  太平寰宇记钱镠改为龙游
  十国春秋吴越衢州领县龙游
  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为盈川县绍兴初复故元史地理志衢州信安郡军事县龙游【上】
  元史地理志衢州路领县龙游【上】
  旧浙江通志明龙游县属龙游府寻属衢州府
  国朝龙游县属衢州府编户二百一十五里
  常山县
  元和郡县志本大末县地
  方舆纪要汉建安中孙氏分新安置定阳县三国吴宝鼎初属东阳郡
  【谨按晋地理志及宋齐州郡志皆有定阳属东阳郡其废疑在梁末陈初但梁陈书不志州郡无从覈实】
  元和郡县志隋初置定阳县隋末废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置定阳县八年废常山咸亨五年分信安置属婺州垂拱二年改属衢州乾元元年属信州又还衢州
  唐书地理志衢州信安郡常山【上】
  十国春秋吴越衢州领县常山
  宋史地理志咸淳三年改信安
  宋史地理志衢州信安郡军事县信安【中】
  元史地理志宋改信安今复旧名
  元史地理志衢州路领常山【下】
  旧浙江通志明常山县属龙游府寻属衢州府
  国朝常山县属衢州府编户一百六里
  江山县
  太平寰宇记本信安县之南川
  旧唐书地理志须江武徳四年分信安置【名胜志以南有须江因名】唐书地理志须江武徳八年省永昌元年复置唐书地理志衢州信安郡须江【上】
  十国春秋吴越衢州领县江山【注本唐须江县吴越改今名以邑有江郎山也】正徳江山县志宋咸淳中改江山为礼贤
  宋史地理志衢州信安郡军事县礼贤【】
  方舆纪要至元十三年复礼贤为江山县
  元史地理志衢州路领县江山【下】
  旧浙江通志明江山县属龙游府寻属衢州府
  国朝江山县属衢州府编户一百二十七里
  开化县
  太平寰宇记本常山县地
  舆地广记宋干徳四年置开化塲
  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八年升开化塲为县
  宋史地理志衢州信安郡军事县开化【中】
  元史地理志衢州路领县开化【中】
  旧浙江通志明开化县属龙游府寻属衢州府
  国朝开化县属衢州府编户一百六十里

  浙江通志卷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八
  建置【五】
  严州府
  通典春秋时属呉后属越又属楚
  青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属防稽为鄣郡之地
  【谨按通典云秦为鄣郡地盖以新安新定等为鄣郡地耳考秦三十六郡鄣与防稽共治扬州之境是时新定未有所分迨孙稽置新都郡后隋唐渐以呉郡余杭之属县来是新定实处鄣与防稽之间非独为鄣郡之地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属防稽及丹阳郡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后汉属呉郡及丹阳郡
  【谨按通典云汉为丹阳郡地后汉以后并属呉郡考汉书地理志富春属防稽郡歙属丹阳郡后汉书郡国志富春属呉郡歙属丹阳郡建徳桐庐新昌于富春县分置始新新定于歙县分置分水又于桐庐分置是在前汉时属防稽及丹阳二郡后汉属呉郡及丹阳郡无疑矣】
  三国呉志建安十三年权使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太平寰宇记新都郡理始新县属扬州】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三国呉立建徳桐庐新昌三县属呉郡
  晋书地理志呉郡统县富阳桐庐建徳夀昌【元和郡县志呉新昌晋太康元年改夀昌】
  严陵志晋太康元年改郡曰新安改新定县曰遂安【谨按晋新安郡统县六而在今之严州府者惟始新遂安二县宋南齐皆同】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梁普通二年改夀昌属新安郡隋书地理志新安郡平陈废为新安县遂安桐庐废又废建徳入呉寜县仁夀三年置睦州遂安桐庐复【严陵志并夀昌入新安】
  【谨按开皇中置歙州统休宁歙黟三县仁夀中置睦州统新安遂安桐庐三县于是二州之县各有分属不复混杂矣】
  隋书地理志大业初改新安名雉山置遂安郡隋书地理志遂安郡统县雉山桐庐遂安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改为睦州领雉山遂安二县
  太平寰宇记武徳四年置分水县复置建徳县旧唐书地理志桐庐武徳四年于县置严州领桐庐分水建徳三县七年废州及分水建徳二县以桐庐属睦州
  【谨按武徳七年又改为东睦州八年去东字】
  文献通考睦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建徳永淳二年复置雉山文眀元年曰新安夀昌永昌元年析雉山置载初元年省分水如意元年复置更名武盛神龙元年复故名夀昌复置
  太平寰宇记开元二十年改新安为还淳县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睦州江南东道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天寳元年改新安郡乾元元年复为睦州
  唐书地理志青溪永贞元年还淳更名
  唐书方镇表浙江东道节度
  【谨按开元二十一年睦州江南东道至是乃浙江东道节度又考唐书地理表贞元中浙江西道观察亦领睦州】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上县六建徳青溪夀昌桐庐分水遂安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光化三年钱氏以桐庐属杭州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五建徳夀昌遂安分水青溪
  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二年桐庐来
  文献通考睦州为遂安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宣和元年升建徳军节度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宣和三年改睦州曰严州青溪县曰淳化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严州
  续文献通考绍兴中淳化县始名淳安
  文献通考严州属浙西路
  宋史地理志建徳军咸淳元年升府县六建徳淳安桐庐分水遂安夀昌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改建徳府安抚司十四年改建徳路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建徳
  元史地理志江南浙西道肃政亷访司建徳路元史地理志建徳路上领县六建徳淳安遂安桐庐分水夀昌
  续文献通考眀初改建安府寻改严州府
  眀实録移置浙江行省于严州【万厯严州府志洪武八年罢中书省】眀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严州府续文献通考严州府领建徳淳安桐庐遂安夀昌分水六县
  国朝定为严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六建徳淳安
  桐庐遂安夀昌分水
  建徳县
  通典汉富春县地
  太平寰宇记呉黄武四年分富春地置建徳县属呉郡
  【谨按晋宋齐并因之】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梁分属东阳郡
  【谨按通典梁陈置金华郡隋平陈置婺州大业初州省置东阳郡则建徳在梁陈时当云属金华郡】
  隋书地理志长山废建徳入改为呉寜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唐武徳四年置建徳属严州唐书地理志武徳七年省入桐庐雉山永淳二年复置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建徳【上】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建徳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县建徳【望】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建徳【中倚郭】
  旧浙江通志眀建徳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建徳县属严州府附郭编户八十六里
  淳安县
  旧唐书地理志汉歙县地属丹阳郡
  【谨按建安中孙氏以叶乡为始新县立新都郡于始新】
  清类天文分野之 书晋为新安郡
  【谨按宋齐梁陈并因之】
  严陵志隋开皇九年平陈废郡为新安县大业初改曰雉山
  隋书地理志遂安郡统县雉山
  旧唐书地理志文眀元年复为新安开元二十年改还淳永贞元年避宪宗名改为青溪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青溪【上】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青溪
  宋史地理志宣和初改淳化【严陵志平方腊改曰淳化】南渡后改今名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淳安【望】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淳安【中】
  旧浙江通志眀淳安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淳安县属严州府编户六十一里
  桐庐县
  元和郡县志本汉富春县之桐溪乡
  宋书州郡志呉分富春立桐庐【元和郡县志黄武四年分置桐庐县以居桐溪地因名桐庐】
  晋书地理志呉郡统县桐庐
  宋书州郡志呉郡太守领桐庐
  【谨按齐梁陈并仍旧】
  名胜志隋开皇中并入钱唐
  隋书地理志桐庐仁夀中复
  【谨按仁夀中桐庐属睦州大业初属遂安郡】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于县置严州七年废州以桐庐属睦州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桐庐【】
  严陵志光化三年钱镠割县杭州
  十国春秋呉越西府杭州领县桐庐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宋太平兴国中仍属睦州宋史地理志建徳府桐庐【上】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桐庐【中】
  旧浙江通志眀桐庐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桐庐县属严州府编户五十三里
  遂安县
  严陵志汉歙县南乡之地
  元和郡县志呉大帝使贺齐平黟歙县之南乡安定里置新定县
  【谨按呉属新都郡】
  宋书州郡志遂安晋太康元年更名
  【谨按晋宋齐梁陈并属新安郡】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仁夀中复
  隋书地理志遂安郡统县遂安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遂安【上】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遂安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遂安【中】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遂安【下】
  旧浙江通志眀遂安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遂安县属严州府编户六十四里
  夀昌县
  元和郡县志本汉富春县地
  宋书州郡志夀昌呉分富春立新昌县晋太康元年更名
  【谨按县属呉郡晋宋齐并因之】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梁普通二年改属新安郡【谨按陈仍梁旧】
  严陵志隋开皇九年废新安郡并夀昌入新安县旧唐书地理志夀昌永昌元年分雉山县置载初元年废神龙元年复
  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夀昌【上】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夀昌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夀昌【中】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夀昌【中】
  旧浙江通志眀夀昌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夀昌县属严州府编户三十六里
  分水县
  太平寰宇记本桐庐县之西乡
  严陵志唐武徳四年置严州治桐庐乃析桐庐七乡别为县名分水盖取桐江水中分之义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武徳七年并入桐庐如意元年复置改名武盛
  旧唐书地理志神龙元年改为分水
  唐书地理志寳应二年析置昭徳县大歴六年省唐书地理志睦州新定郡分水【上】
  十国春秋呉越睦州领县分水
  宋史地理志建徳府分水【中】
  元史地理志建徳路领县分水【中】
  旧浙江通志眀分水县属建安府寻属严州府
  国朝分水县属严州府编户一十八里
  温州府
  通典春秋战国并属越
  【谨按楚灭越后地属于楚】
  史记东越列传秦并天下以其地为闽中郡
  史记东越列传汉孝恵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立为东海王都东瓯
  【谨按元封元年入东越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回浦【十道志温州永嘉郡防稽之东境】
  舆地志后汉光武改为章安县
  【谨按回浦乃今奉化县回浦乡即寜海县地在后汉为章安】
  太平寰宇记永和三年置永寜县
  【谨按宋书州郡志一作永建四年立】
  资治通鉴呉属临海郡
  宋书州郡志安固呉立曰罗阳改曰安阳晋太康元年更名
  宋书州郡志横阳晋太康四年以横藇船屯为始阳仍复故名
  晋书地理志太寜元年分临海立永嘉郡统永寜安固松阳横阳四县而扬州统永嘉郡
  【谨按永嘉置郡四县属于永嘉与临海郡不复统摄矣又孝武帝置乐成县则晋末永嘉郡当统永寜松阳安固横阳乐成五县】
  晋书地理志寜康二年分永嘉郡之永寜县置乐成县
  万厯温州府志宋孝建元年置东扬州统永嘉郡永光元年以东扬州并入扬州仍统永嘉等郡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县五永寜安固松阳乐成横阳
  【谨按宋永嘉所领五县在今之温州府者永寜安固横阳乐成四县松阳则属今之处州府又按南齐永嘉郡所领五县与宋同】
  梁书高祖纪普通五年分扬州置东扬州【万厯温州府志置东扬州统永嘉七郡】
  陈书文帝纪天嘉三年以永嘉八郡置东扬州【谨按永嘉郡统县梁陈二书不志地理难于详考大畧与宋齐相同】
  万厯温州府志隋开皇九年平陈废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寜为永嘉省横阳入安固十三年改处州为栝州省安固乐成入永嘉统栝苍永嘉松阳临海四县
  太平寰宇记大业复为永嘉郡
  【谨按隋时置郡于栝苍即今处州非今之永嘉县】
  唐书地理志永嘉武徳五年以县置东嘉州并析置永寜安固横阳乐成四县七年乐成省入永嘉贞观元年州废省横阳永寜以永嘉安固栝州
  唐书地理志温州上元元年析栝州之永嘉安固置【图经永嘉民李行抚诣阙请置州制以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故名谨按今之温州府地晋眀帝以前属今之台州府眀帝以后与今之处州府或合或分自唐上元置温州乃自为一郡不复相统摄矣】
  文献通考温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载初元年复置乐成县大足元年析安固复置横阳县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温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为永嘉郡
  太平寰宇记乾元元年复为温州【唐书方镇表浙江东道节度】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上县四永嘉安固横阳乐成
  十国春秋晋天福四年勅建温州为静海军节度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四永嘉瑞安平阳乐清【谨按瑞安即安固县平阳即横阳县乐清即乐成县】
  宋史地理志太平兴国三年降为军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温州
  宋史地理志政和七年升应道军节度建炎三年罢军额
  文献通考温州属浙东路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本温州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万厯温州府志时有禾异畆同颖知州王亚夫以闻故升府】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县四永嘉平阳瑞安乐清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瑞安府仍为温州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温州
  元史地理志浙江海右道肃政亷访司温州路元史成宗纪元贞元年陞平阳瑞安县为州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上领县二永嘉乐清州二瑞安平阳
  续文献通考眀改为温州府洪武二年瑞安平阳复改为县
  眀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温州府眀从信録景泰三年立泰顺县
  续文献通考眀温州府领县五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
  国朝定为温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五永嘉乐清
  平阳瑞安泰顺
  永嘉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东瓯地东海王都
  后汉书郡国志永寜永和三年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资治通鉴注防稽东部都尉治】
  万厯温州府志呉太平三年以东部都尉为临海郡永寜属之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晋为永嘉郡治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永寜
  【谨按齐梁陈并仍旧】
  隋书地理志永嘉旧曰永寜置永嘉郡平陈郡废县改名焉
  唐书地理志武徳五年以县置东嘉州并析置永寜县
  唐书地理志贞观元年州废省永寜以永嘉栝州旧唐书地理志上元二年置温州治于此县
  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永嘉【上】
  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永嘉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永嘉【】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领县永嘉【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眀永嘉县属温州府
  国朝永嘉县属温州府附郭编户二百八十四里
  乐清县
  万厯温州府志本东汉永寜县地
  宋书州郡志乐成晋寜康三年分永寜立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县乐成
  【谨按齐梁陈皆因之】
  万厯温州府志隋省入永嘉属栝州
  唐书地理志武徳五年析置乐成县七年省入永嘉旧唐书地理志载初元年分永嘉复置
  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乐成【上】
  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乐清【注避梁王父讳改】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乐清【上】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领县乐清【下】
  旧浙江通志明乐清县属温州府
  国朝乐清县属温州府编户一百三十六里
  平阳县
  太平寰宇记本永嘉安固之地
  万厯温州府志晋太康初析横藇船屯置始阳县寻改曰横阳
  晋书地理志太寜元年立永嘉郡统横阳县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横阳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万厯温州府志隋省入安固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五年分安固县置贞观元年废大足元年复分安固置
  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横阳【上】
  十国春秋呉越武肃王时改平阳【郡县释名横阳取横藇及横阳江之义后梁干化间横阳既平故曰平阳】
  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平阳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平阳【望】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领平阳州元贞元年升【下】旧浙江通志眀复为平阳县属温州府
  国朝平阳县属温州府编户二百四十一里
  瑞安县
  元和郡县志本汉回浦县地后汉改回浦为章安方舆纪要三国呉析置罗阳县寳鼎三年改曰安阳晋太康初改曰安固属临海郡【太平寰宇记因境内安固山名】
  晋书地理志太寜元年立永嘉郡统安固县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安固
  【谨按齐梁陈并仍旧】
  万厯温州府志隋开皇十二年省入永嘉属栝州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八年分永嘉县置属嘉州贞观元年废嘉州安固属栝州上元元年属温州
  唐书地理志温州永嘉郡安固【上】
  十国春秋呉越温州领县瑞安【注唐天复三年有白乌栖县之集云阁武肃王闻于朝诏改今名】
  宋史地理志瑞安府县瑞安【】
  元史地理志温州路领瑞安州元贞元年升【下】旧浙江通志眀复为瑞安县属温州府
  国朝瑞安县属温州府编户一百三十八里
  泰顺县
  眀一统志本瑞安平阳二县地
  万厯温州府志景泰二年割瑞安十二里平阳六里立为县以民心向化赐名泰顺【眀従信録兵部侍郎孙原贞奏立】
  旧浙江通志明泰顺县属温州府
  国朝泰顺县属温州府编户一十八里
  处州府
  太平寰宇记古缙云之墟
  栝苍彚纪春秋战国时属越越亡入楚
  太平寰宇记秦防稽郡地
  【谨按处州府秦防稽郡地太平寰宇记图经清类分野书皆同明修一统志亦因之惟陆广防志胜云秦属闽中郡栝苍彚纪亦云秦始皇以其地为闽中郡考处州系临海永嘉二郡分出台温在秦时乃句践之后废其君长以其地置闽中郡者也当以属闽中郡为是】
  太平御覧汉初为东瓯地后为回浦县【文献通考汉属防稽郡】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后汉改为章安
  栝苍彚纪松阳县建安八年立
  资治通鉴呉大帝赤乌二年分太末立平昌县【宋书州郡志晋太康元年更名遂昌县】
  【谨按松阳县属临海郡平昌县属东阳郡】
  晋书地理志太寜元年分临海立永嘉郡统永寜安固松阳横阳四县而扬州统永嘉郡
  【谨按永嘉郡所统四县惟松阳一县乃今之处州府后虽増置乐成亦不与处州统属也】
  栝苍彚纪隋开皇九年废二郡为县分松阳之东乡置栝苍县以栝苍松阳永嘉临海四县置处州十二年改为栝州【名胜志处士星见于分野置处州以州治在小栝山之巅改名栝州】
  文献通考炀帝时复置永嘉郡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平李子通置栝州置总管府管松嘉台三州括州领括苍丽水二县八年废松州为松阳县来属省丽水入括苍遂昌并入松阳
  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元年废都督府省嘉州以永嘉安固二县来属
  文献通考栝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缙云圣歴元年析栝苍及婺州之永康置青田景云二年析栝苍置遂昌复置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栝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为缙云郡乾元元年复为栝州
  唐书地理志龙泉乾元二年析遂昌松阳置
  太平寰宇记大歴十四年改为处州【旧唐书地理志避徳宗讳栝苍改为丽水】
  唐书方镇表建中元年浙江东道观察使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上县六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龙泉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六丽水龙泉遂昌缙云青田白龙
  【谨按松阳钱氏初改长松又改白龙】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处州
  宋史地理志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庆元县文献通考处州属浙东路
  宋史地理志处州上缙云郡军事县七丽水龙泉松阳遂昌缙云青田庆元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立处州路总管府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处州
  元史地理志浙东海右道肃政亷访司处州路元史地理志处州路上县七丽水龙泉松阳遂昌青田缙云庆元
  续文献通考眀改为处州府
  眀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处州府明从信録景泰三年置宣平云和景寜三县
  续文献通考处州府领县十丽水青田缙云松阳遂昌龙泉庆元云和宣平景寜
  国朝定为处州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十丽水青田缙云松阳遂昌龙泉庆元云和宣平景寜
  丽水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回浦县地属防稽郡
  栝苍彚纪后汉章安县地
  崇祯处州府志呉晋为松阳县地属临海郡
  【谨按晋太寜中属永嘉郡宋后并因之】
  名胜志隋开皇中分松阳之东界立栝苍县
  隋书地理志永嘉郡统县栝苍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栝州领栝苍丽水二县八年省丽水入栝苍
  旧唐书地理志大厯十四年改为丽水县州所治【名胜志唐大厯为避徳宗讳与州并改以县北七里有丽阳山故以丽水为名】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丽水【上】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丽水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丽水【望】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丽水【中倚郭】
  旧浙江通志眀丽水县属处州府
  国朝丽水县属处州府附郭编户一百十五里
  青田县
  栝苍彚纪隋栝苍县地
  唐书地理志青田景云二年析栝苍置【名胜志分松阳栝苍二县置永嘉记青田有草叶似竹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青田【中】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青田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青田【中】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青田【中】
  旧浙江通志眀青田县属处州府
  国朝青田县属处州府编户一百四十六里
  缙云县
  旧唐书地理志万嵗登封元年分括苍及婺州永康县置缙云县【栝苍彚纪嗣圣初分金华永康及处州丽水余地置缙云县以仙都有缙云山故名】
  【谨按嗣圣中宗年号更十二年乃武后万嵗登封元年栝苍彚纪与唐书互异当以旧唐书地理志为正】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缙云【上】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缙云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缙云【上】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缙云【中】
  旧浙江通志眀缙云县属处州府
  国朝缙云县属处州府编户一百九十里
  松阳县
  元和郡县志本汉回浦县之地属防稽后汉分立此县【呉地记县东南临大溪有松树大八十一围腹中空可容三十人坐故取此为名括苍彚纪建安八年立】
  崇祯处州府志呉太平二年临海郡
  晋书地理志临海郡统县松阳太寜元年立永嘉郡统松阳县
  宋书州郡志永嘉太守领松阳
  南齐书州郡志永嘉郡松阳
  【谨按梁陈隋并仍齐旧】
  栝苍彚纪唐武徳三年改为松州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八年废松州为松阳县来属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松阳【上】
  五代史职方考处州长松故曰松阳梁改曰长松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晋天福四年改为白龙县【十国春秋注天福四年旱县令陈时祈雨百仞山有白龙见以闻遂改为白龙】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白龙
  崇祯处州府志宋咸平二年复为松阳县【栝苍彚纪郡守杨亿请复】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松阳【上】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松阳【中】
  旧浙江通志眀松阳县属处州府
  国朝松阳县属处州府编户一百六里
  遂昌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太末县地
  后汉书郡国志建安二十三年立遂昌县
  崇祯处州府志呉赤乌二年分置平昌县属东阳郡宋书州郡志晋太康元年更名遂昌
  【谨按晋宋齐梁陈俱属东阳郡】
  栝苍彚纪隋属处州
  【谨按隋书东阳永嘉二郡各统县四并无遂昌县则在隋时已省】
  资治通鉴注唐武徳八年省入松阳
  【谨按隋省遂昌当是李子通擅置而唐初因之至武徳八年复省入松阳耳】
  旧唐书地理志景云二年分松阳县复置【名胜志刺史孔琮奏复置】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遂昌【上】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遂昌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遂昌【上】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遂昌【中】
  旧浙江通志眀遂昌县属处州府
  国朝遂昌县属处州府编户七十四里
  龙泉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本松阳括苍遂昌三县地旧唐书地理志乾元二年越州刺史独孤屿奏请于括州龙泉乡置县以龙泉为名从之【名胜志栝苍黄鹤镇有剑池世传欧冶子铸剑于此号龙渊唐避高祖讳改曰龙泉】
  唐书地理志处州缙云郡龙泉【中】
  十国春秋呉越处州领县龙泉
  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为剑川县绍兴元年复故宋史地理志处州县龙泉【望】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龙泉【中】
  旧浙江通志眀龙泉县属处州府
  国朝龙泉县属处州府编户一百六十五里
  庆元县
  舆地纪胜本龙泉县之松源乡【栝苍彚纪本周七闽地为东平乡五代王审知改名松源镇属龙泉】
  宋史地理志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县因以年纪名
  宋史地理志处州县庆元【中】
  元史地理志处州路领县庆元【中】
  崇祯处州府志明洪武三年革县治为廵检司十四年复建县处州府
  国朝庆元县属处州府编户五十九里
  云和县
  眀一统志本丽水县地
  名胜志景泰三年析丽水之浮云元和二乡置县名曰云和
  【谨按眀正统十二年土人叶宗留聚众抄掠景泰年中事平兵部侍郎孙原贞奏立云和宣平景寜三县】
  旧浙江通志眀云和县属处州府
  国朝云和县属处州府编户五十九里
  宣平县
  眀一统志本丽水县地
  栝苍彚纪景泰三年以丽水宣慈等三乡置宣平县处州府【名胜志以勦平宣冦为名治鳌山之南】
  国朝宣平县属处州府编户六十里
  景寜县
  明一统志本青田县地
  栝苍彚志景泰二年廵抚孙原贞以青田地广奏析僊上等三里为景寜县处州府
  国朝景寜县属处州府编户六十六里
  玉环
  太平县志玉环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楚门港中顾野王舆地志云乐清东南港有地肺山一名木榴山因避钱镠讳改今名又云宋高宗南渡遗玊环于此故名
  乐清县志海去县东南横亘三百余里东为白沙赤水蒲岐清江北转至玉环而止海居县东波涛汹涌海船至此必舣舟云
  雍正五年十月浙江总督管廵抚事【臣】李卫为查复浙洋玊环情形事宜仰祈
  睿鉴事该【臣】等会看得普天率土莫非王民因时制宜始为中道从前因海氛未靖画疆迁界将向入版图之地方尽弃海外自
  圣祖仁皇帝徳威逺播海宇荡平台湾舟山尽入疆域昔
  时迁界土田陆续招徕垦复我
  皇上缵承鸿业文徳武功超迈千古逺夷絶域莫不重译来朝欣欣向化复颁
  谕防招垦荒田以为穷民谋生之计至深且逺【臣】等忝
  任封疆宣布
  徳教未有于近在疆域之中而聴其独抱向隅不为筹画者也先经【臣】等查得台州府属太平县及温州府属乐清县之间海濵不逺处所有一玉环山地方辽濶自迁弃之后未曽展复无借防民多潜其中私垦田亩刮土煎盐及网船渔人搭竂住居渐次混杂虽经禁逐仍恐朝驱暮回即有廵兵亦恐通同容隐先曽防委温处道佥事王敛福陞任镇海营叅将吕瑞麟前徃会同查勘详覆前来【臣】即防同福建督臣高其倬驻劄寜波原任署提臣张溥查议得玉环山虽孤悬海面然由彼而之内地各有港口西则由乌洋进蒲岐所可至乐清县地方西南则亦由乌洋直过黄华门进盘石口可至温州府郡西北则由楚门所横渡水面仅有里许即登岸逾岭直至太平县城止五十余里东南则有黄坎二门温黄二镇水师廵防出此则为大洋矣此山周围约计七百余里其中山岙多有寛平如砥土性肥饶可耕及各岙口有潮水浸灌成滩者尚可煎盐且此地外临大海内近温台寔为海疆诸郡之屏障洋面徃来之要区况有山可以暸逺海盗不能掩其形有口可以防查洋匪难以潜其迹查各处水师闻有洋盗而不能即至救防者多縁海潮退时船不能出及等潮涨贼已逺飏总由内地口岸遥逺贼艘风防迅速追获维艰职此故耳若设兵此山由黄坎二门出哨追贼则无逺莫能及之虑矣从前督抚诸臣非不见及于此而究未议作何保安者一则恐外来认垦之徒奸良难辨一则恐垦熟之日私米下海一则恐添设官员所费不赀故也【臣】等愚见以为垦户若聴其四方纷杂而来寔难稽查方今生齿日繁即以浙地温台而观良有人多地少之势莫若就本处近地之人查眀根柢由地方官取结给照徃垦其他闽广无借之人槩不收録则奸良不难分晰矣至所收米谷若虑出洋私卖莫若将所垦之田酌定科则输纳本色米谷所有余米除留为日用之需外止许徃温郡乐清太平地方运卖必由口岸汛地禀眀给照查验放行并于黄坎二门隘口设汛严防颗粒不许入海则私卖之可除矣至于添设文武之处【臣】等亦为熟筹查守御之要先门户而后堂奥玊环山寔海口门户此处一设官兵则内地亦可以资藩篱其次不甚冲要处所官兵可以通融稍减就近酌量抽拨即有不足添亦无多文职设同知廵检二员武职则酌调游击一员并守备千把等官水陆分防船只于温黄二镇量为移拨所需俸饷无甚増设且赋税所入及彼地深山树木亦可抵俸工官署等用不致有糜费之处此虽设官添兵不过调遣料理稍费人力原非大为更张等因于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定议未敢冐昧具
  题今年新任提臣石云倬到任复加商酌意见相同【臣】等诚恐地聫两邑垦户纷纭若无専管之员则彼此推诿牵制料理未周且新经开复必查本处地土出息以抵经费未可轻动
  国家帑项再目前既有垦户则廵查既不可少而将来营伍汛防尤湏勘眀山海形势以扼要冲正在选择委调间适有保送引
  见之桐庐县知县张坦熊奉
  防回任以要员缺补用【臣】等随会委该员前徃经管清查即令署理太平县印就近料理咨眀吏部在案一面檄调乐清营副将王琏就近协同查勘拨兵廵查徃来弹压今已粗定规模【臣】等又复防同详细商确并于原议斟酌损益谨将所拟各条胪列陈明恭请
  圣鉴一议得疆域正而后规制可定玉环地方周围约有七百余里峙立海中非内地土壤相错者可比从前分属台州之太平县温州之乐清县各辖其半夫以隔洋之地而使两县遥制且有两府分属殊失其宜今虽志乘尚存两县都啚名色而迁弃既乆界址亦难画分应専设一玉环同知管理毋庸再为分县庶责成専而事权一至玊环既请展复准垦而附近玊环之山岙尚多若不一并垦复徒为奸民私垦之资倘仍零星分辖难杜影射牵混之弊查楚门老岸南塘北塘以及芳杜东岙密溪洞林地方志载太平县玉环乡二十四五六都之界又磐石蒲岐等处地方志载乐清县地界又三盘黄大岙状元岙茅埏等处地方向年悉在玊环辖内与乐清六七都相近俱同玉环一时迁遣现有人民在内偷垦田地今请一并展复开垦尽归玊环同知管辖则疆域不致分而草莱亦得垦辟矣一议得职掌定而后法令可行设官分职原当因地制宜【臣】等伏见云南防化景东及新设之中甸威逺等处皆以同知管辖与内地専设知县之处不同者盖就其地方大势而授以控制之权也玉环虽近内地而隔一海渡且地在台温两界之间又湏设立营制知县位卑权轻与叅游体统不敌于隔属呼应不灵故前条议以同知専管但此地新请展复必湏常川驻劄经理数年而后一切规制始定而台温二府海防同知海洋俱系要且又有轮流押运及通省公事差委不能専一料理应另设温台玊环清军饷捕同知一员専管查给垦田督修塘坝徴收钱粮审理词讼给放饷糈弹压地方其通省别项公务免其差遣仍照云南等处之例凢命盗事件即令该同知审觧臬司钱粮事件聴藩司考核本管道员盘查其地与温州郡城相近相应于温属有关渉玉环山事务者台温二府属县俱聴该同知専行管理所有玊环居住垦民田地人户俟安挿既定之后将田地分立都啚照造鳞册人户查编保甲一体稽察再俟盈寜既庆敎养并兴若数年之后人文渐盛另请酌定令该同知考取童生送学臣考试量取数名附入温州府学以示鼓舞在目前则地处山海之中稽廵防范更宜严密除衙役照各府同知衙门数目设立外仍照州县例设民壮五十名置备器械习练技艺看守仓库监狱廵查要隘口再设廵检一员弓兵三十五名以聴该同知差遣廵缉查乐清县之岭店驿地处僻壤实属闲员请将岭店驿丞裁改又逓送公文之舗兵必不可少应于太平乐清二县各舗中每县各酌量抽拨二名共设四名再该地应建仓厫又湏设仓夫四名斗级四名以司其事则防范可以不疎而职掌亦有専责矣一议得给垦清而后奸良不杂查展复玉环原为扼要据冲可扞邉海之门户旷土闲田可资穷民之衣食耳若使外来闽广无借之人一例冒垦将来奸良杂处即生事端况耕田必湏住居于此则安土重迁庶可乆而成聚彼富豪势力之家本土有田可耕有庐可居防不肯挟妻子亲戚舎旧图新以实旷闲之地不过假立垦户招雇工人代为力作若辈徃来无常既不同于土著而垦户兼并营私反令无业穷民不得借力耕以自给殊非广土利民之意今【臣】等行令管垦之桐庐县必查眀实系太平乐清两邑籍贯无过之人取具本县族隣保结移送该县给与印照计口授田一切闽广防惰及曽有过犯者槩不准其保送又恐田多人少若限定二县之民或致招徕不广现在酌量如本省各府属县相近之处有愿入籍开垦者照例于本地方官取结移送必湏住居玊环编入保甲毋许徃来不常其外省逺处之人仍行禁止则户口得实而藏奸无所矣一议得私米严而后接济可絶米谷出洋【臣】等现在严行禁止实力堵御玊环新垦海岸可通且黄坎二门逼临大洋虽有官兵驻廵尤当加意防范查垦民终嵗勤动粮税衣食无非取给于米谷岂能禁其不卖莫若将所垦田粮照台湾之例徴收本色完仓惟海濵潮湿米难乆贮应照所定米额每米一斗折谷二斗交仓收贮其余多之米欲粜卖为日用之需者止许运徃太平乐清二县及温州府城仍由口岸汛地禀眀给执照沿途出入汛口照例挂号查验并于黄坎二门严行廵查如有无照米船偷运出口者立即严拿照接济盗贼之罪从重究治再查浙江尚有买补还漕米石毎年俱委员领银前赴隣省买回乂有备贮各县之谷出陈易新秋收仍湏买补今玉环既有余米应于买米欵内每年酌动银两给与该同知领回于秋收米谷广出之时照依时价收买贮仓酌量由海拨运逐年推移循环不絶则可济本省积贮之需更可与闽省缓急相通甚便而米谷既输于官自无私贩之弊矣一议得水利修而后垦辟可广玉环山海交错其中如杨岙正岙瑶岙三峡潭渔岙塘洋墩东青西青下湾沙岙芦岙等处寛平如砥约可耕之田地三万余畆其余琛浦青塘塘额后峧大小普竹大小麦防大小古顺等处涂田及附近之楚门老岸玊环乡地方约田四万余畆蒲岐磐石大荆等处亦约田三万余畆合之三盘黄大岙等处共约田地十余万畆但其中或近山碛或在海涂向来原有堤塘以为捍防因同时迁弃倾圯已乆草莱荒芜全资人力尤必仍建塘堤以捍其冲激则咸潮不能入设闸以时其启闭则霪雨不为灾若能逐渐兴修皆可成田以济民食但采木购石饭食人工为费不赀赴垦之民率皆无田穷人缺乏工本难以责其尽出己资【臣】等现在饬令设法招徕寛科则以舒其力筹经费以助其工俱于后条详议声眀外其有垦户缺少牛种籽粒及筑塘建闸工本情愿领帑承垦者酌量动支买谷银两借给秋收将所得米谷照价缴还统归买谷数内销算则灌溉有资而田畴可广矣一议得地利尽而后经费可充举事建功先筹经费必于
  国家有益无损方为便官便民若因未垦之田土而先动现在之钱粮未为计之善也【臣】等以为玉环展复设汛置官则俸工役食衙署营房与夫城寨仓库之建造塘坝堤防之兴修在在不能无费即同知一官俸银无多粮既徴收本色又无火耗可收即议有每石官耗三升尚不足以抵存仓折耗之需应照云南新设威逺同知之例今酌给每年养亷公费银二千两心红纸劄赏赉等项银六百两此等经费岂能尽出公帑而垦例初开即有十余万田畆亦非一时可以垦完者出入相较目前自多不敷查本地出息尚有可充公用者玉环各岙向年虽名为奉禁不开而利之所在羣趋如骛多有潜至彼地搭盖棚厰挂网采捕刮土煎盐私相买卖偷漏课税者每遇廵船徃查或行贿买脱通同朦隐或一时驱逐潜复聚集弁兵既难保其尽不营私廵船亦势难于周流不息今既设官専管则此等尽当查出充公应请将渔户逐厰挨查取具保结许其采捕循照定海计厰徴收涂税之例酌分上中下三则每处设立官牙厰头以司稽察所收税银查眀数目造册申报以备玊环各项公费之需仍通饬闽浙沿海州县采捕渔船照例取结刋号填给牌照连防彚幇赴玉环文武衙门查验牌照填注采捕处所停泊汛口俟渔汛一毕合幇同返毋许逗留违者照例治罪至玉环既有垦民并文武官兵驻劄则食盐为必需之物查鹾法虽当配引行销而温台两府各县票盐乆有成额玊环系新开之地与旧日引额无关且孤悬海外斥卤之区变幻靡常煎停不一所出仅供一隅之用不能逺资邻封肩贩非同内地塲灶可以添厰添盘招商配引者可比应将煎盐之户取具亲邻族保甘结一体编入保甲着令并灶聚煎官收官卖止在本山卖与渔户居民毋许贩卖出境其盐本外所余者亦查眀数目造册申报暂时留充公用除官兵原议抽调饷银自有原数抵补并粮米即以所收田粮谷石给发毋庸另议外此数年中凡有前项所指玉环应用公务悉以玉环所收额粮及鱼盐等项出息尽数扺用渐次整顿逐年将出入之数造册送部销算俟一切完备后另照内地之例粮米鱼税编造全书归入藩司项下充为本省兵饷
  题销盐课亦归盐政项下充饷则以地方自有之利为
  国家经费之助目前不烦公帑而日后咸为
  正供矣一议得科则平而后赋额无亏查垦复荒芜原与熟田有间故有认垦之后分别三年六年后方始陞科之例所以纾民力而示招徕也至玉环等处迁弃已乆近山者沙石壅积近海者堤坝圯倾即居中平地之田蒿莱满径辟治需工更与内地荒田不同但玉环现在设官分汛需用经费若照旧例迟至数年后陞科则目前数年费用从何而出【臣】等再四筹画惟有将玉环地方田地详加勘丈别其土性之肥硗垦工之难易分为上中下三则仍照前徴收本色之议上则田每畆征条丁米一斗六升中则田每畆征条丁米一斗二升下则田每畆征条丁米七升地每畆征条丁米三升山每畆征条丁米一升以二谷折为一米交纳每石另收官耗三升以备存仓黰折防耗之费其附近开垦之地除三盘黄大岙等处与玉环地土不逺应仍照玊环例分上中下三则征收外其楚门老岸及磐石蒲岐等地方土皆瘠薄且修坝疏河嵗嵗皆需人力稍有愆期则咸潮徃来便难耕莳若与玊环一例定则势难急公完清止可照依玊环所议之下则输纳庶能竭蹶完办至于陞科完粮之期则槩令本年开垦本年起科庶可统济玊环经费之需除今年已垦田地饬令丈眀秋收照则缴收造册彚报变价办公外其余随垦随报逐年造册送部则民力易于输将而经费有所従出矣一议得营制周而后廵防无误设营立汛原以建威销萌亦在防险扼要温州水陆地方与闽省接壤故设镇标三营及城守营之外又有瑞安乐清磐石大荆四大营以为犄角雍正元年前任福建督臣满保又
  题请将瑞安改为水师副将磐石改为水司叅将部议准行在案查乐清大荆磐石俱在内地而玊环包乎其外屹峙海中従前弃而不守故不得不以内地三营为门户今玊环既请展复实为三营之外障当温郡之藩篱应请设立玊环营叅将一员守备二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九百名分为左右二营以左营为陆路右营为水师使水陆兼防庶扞御有赖但玊环与磐石近且磐石虽改水师而所辖洋汛东西南北仅及百里今已应归玊环则磐石一营不但无水师之责即陆路既有外蔽亦居次冲若仍循旧制复设重兵实为虚糜粮饷请将磐石水师叅将一员裁去同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兵五百五十名移调玊环营再于内地之乐清营抽兵一百名大荆营抽兵一百名归于玊环外尚少兵一百五十名查太平营之东岙现分拨千总一员兵一百十九名驻劄防守但东岙原系玊环乡之二十五都向日玉环迁遣楚门一带地方同时废弃所以于东岙地方设立弁兵防守今玊环乡之二十四五六都与原辖之楚门老岸一带田畆业经一体展复其东岙即在玊环乡之内既有楚门以为外扞请将东岙千总一员兵一百一十九名移调玊环营酌量拨分防又温州城守营与镇标同驻郡城尚可抽出兵三十一名归入玉环以足九百名之数玊环既设耑营其从前分黄磐两营防守之陆路今应尽归玊环管辖其水汛除磐石原管洋面仍归玊环外再有附近玊环旧黄标右营廵防之女儿洞干江冲担屿沙头长屿洋屿及外洋之披山大鹿小鹿前山等洋汛俱应就近归玊环营管辖以沙头长屿洋屿东北洋面为黄镇右营汛地西南洋面为玊环营汛地其外洋则以洞正属之黄标披山属之玊环为界尚少守备一员通省无可抽调应请添设再玊环虽分水陆与镇海磐石瑞安等营之水陆兼司者事同一例但地方周围七百余里防与定海相等应查照定镇标之例于左营量设马三十五匹即以乐清大荆太平温城守四营所抽三百五十名之兵内照依马一歩九之例抽马三十五匹归于玊环毋庸另请添设仍将额兵分别马一歩九战三守七抽调以符通省兵制其所需战船即将磐石营原管船八只全数拨赴玊环照例将备轮廵内唬船一只平底布帆不能渉歴大洋俟届造年分另行
  题眀改造沿邉哨廵小船十二只将原给部价以为所需工费倘有不敷令承办之温处道在于玉环粮税出息银两内支取添补开销其磐石营应仍改为陆路但外有玉环障蔽毋庸再设叅游大员兵数亦当酌减请设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名防守但该营守备千把兵丁已请移调玊环止留千总一员兵二百七名在营尚缺都司一员把总二员兵九十三名今查有台协拨防太平之金清洋屿二汛兵丁现议拨归太湖营此二汛有撤回千把二员内将把总一员拨入磐石其余官兵在近地俱系水陆要冲难以抽拨惟衢协三营除分防外其在郡城者副将之下尚有都司二员守备二员千总二员把总八员兵八百五十七名原系陆路应将该协右营都司裁去改为磐石都司并于右营存城之内抽调把总一员兵九十三名拨入磐石合原兵二百七名共三百名驻防磐石黄华关岐头以内港水陆汛地责归驻防都司防范照旧日营制仍归乐清营管辖其新设玉环营应附近亦归温镇统辖再磐石原系陆路设有马匹自改为水师裁马七十三匹今仍为陆路所有留兵三百名应于原裁马数内复额三十匹以资驰驱则内外之形胜皆有扼守而水陆之廵防亦无疎悮矣再玊环孤悬海外其耑设文武较之各海防同知与沿海县营等缺尤为要且新复之后规模初定必湏常得亷干之员办理方克有济如三年内兵民相安招徕日盛开垦渐増一应事宜实能着有成效【臣】等会同保
  题聴部议叙即为分别陞用如不尽心整顿严加叅处仍请各颁给关防印信以耑职守嗣后同知叅将守备等官缺出于通省同知通判州县叅游等官内防选
  题补其廵检千把咨部择调以上各条【臣】等知识浅陋未能有当是否可行伏祈
  圣眀指示【臣】谨会同督臣高其倬提臣石云倬防理浙江观风整俗使杭嘉湖道叅议臣徐鼎合词具
  题伏乞
  皇上勅部议覆施行奉
  防该部议奏随经户部以应如所请议覆奉
  防依议

  浙江通志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九
  山川【一】
  自九土既敷而髙山大川以奠周秦而上呉越介在荒服然会稽雄镇于南具区滙流于北皆为禹辙所经其间千岩万壑竞秀争流乾坤竒伟清淑之气荟萃于斯于以降贤哲出云雨表畛域阜财用凡殽列于浙水东西者可按籍而稽焉志山川杭州府【钱塘仁和二县附郭】
  呉山 名胜志在府城内之南春秋时为呉南界以别于越故曰呉山或曰以伍子胥讹伍为呉故郡志又称胥山凡城南隅诸山蔓衍相属总曰呉山【西湖游覧志竒防危峰澄湖靓壑江介海门回环拱固扶舆淑丽之气钟焉是以邑居丛集殆十余万家声甲寰宇恢然一大都防也陈允平吴山雪霁诗九天宫阙春风满陆地楼台夜月寒鐡笛一声吹雁落片云不到玉阑干杨载同平章库库子山吴山晚眺诗山椒翚构四垂寛上相旌旗防覧观旁近江湖天广大上连星斗地清寒龙宫永锁函书閟鳯岭重嗟苑树残此际独无云蔽日正宜翘首望长安朱彜尊呉山望浙江诗一峯髙出万松寒磴道虚疑十八盘近海鱼龙吹宿雾中天日月转浮澜风帆岸压眀珠舶仙树花浓白石坛旧是锦衣行乐地江山真作霸图看】
  金地山 咸淳临安志在城隍庙南
  寳月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布政司对巷东接吴山与蛾眉山并列
  石佛山 西湖防覧志西聫寳山南面瑞石旧有大乗石佛寺宋大中祥符间改名积善海会寺
  寳莲山 方舆胜覧在呉山之北
  寳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呉山之西南东接石佛山【蘓轼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寳山诗平眀已报百吏散半日来陪二子闲立鹤低昂烟雨里行人出没树林间】
  七寳山 西湖游覧志在白马庙巷之西三茅观在其东北
  瑞石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寳山南上有紫阳庵中有瑞石泉槖驼峯此山秀石玲珑岩窦窱湖山奥区罕与伦比【萨天锡防呉山驼峯紫阳洞诗天风吹我登驼峯大山小山石玲珑赤霞日射紫玛瑙白露夜滴青芙蓉飘飘云气穿石屋石上凉风吹紫竹挂冠何日赋归来煮石篝灯洞中宿】
  蛾眉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布政司南东接呉山其侧有八眼井
  浅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蛾眉山前其侧有漾沙坑竹园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呉山西相接一脉独趋而北隐隐隆起隂阳家谓为府治之主山宋临安尹赵与筹建阁其上扁曰竹山
  清平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呉山南鳯山门之北云居山 旧浙江通志在城西南上有云居寺面圣湖接枫岭颇称佳境
  虎林山【一名武林山】 名胜志在武林门内一里而近髙可三丈旧名祖山【杨正质虎林山记钱氏有国时山在城外异虎出焉故名虎林音讹为武叶绍翁四朝闻见録谓虎林即灵隐山因避唐讳改为武林者非汉志眀载武林山为武林水所出安有避唐讳之説虎林武林原有二山未可混为一也】
  紫坊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丰寜坊漾沙坑侧平为民居不存
  骆驼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馨如坊三茅观之麓铁冶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丰寜坊七寳山之西青衣洞 成化杭州府志在呉山重阳庵后故老相传昔人至洞口有青衣童子问之不应良乆入洞逐之不见但闻风雨之声毛髪悚栗而出有青衣泉【西湖防覧志泉淅淅出石隙清鍳毛髪山顶巨石坠下有石承之若饾饤然前有石门上横石梁壁间皆细字水波文宋庆元间韩侂胄赐第寳莲山下建阅古堂砌玛瑙石为池引泉注之名阅古泉】
  紫阳洞 成化杭州府志在槖驼峯之侧前有紫阳庵【张寜防紫阳洞诗石级清悬絶薜萝洞门深敞野人过霜林叶尽羣峰出风岫烟开夕照多谁蹑白云寻鹤蜕自摩苍壁写樵歌登临日少归期促白髪青山奈老何】
  涌金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今涌金门内呉越钱氏时守将曹杲引西湖水为池呉越王元瓘刻石识其旁【杨蟠涌金池诗涌金春色晚吹落碧桃花一片何人得流经十万家】
  白池 嘉靖仁和县志在钱塘门里旧钱塘治侧此水不堪汲饮止资洗濯
  仁和仓池 成化杭州府志在仓之南相传仁和仓旧为县基乃呉公子庆忌故居古有此池
  白洋池成化杭州府志在梅家桥东周三里宋淳祐丁未夏旱湖水涸人争汲此水至有以舟载卖如湖水者一方赖之
  【谨按白洋池一名南湖宋时张镃功甫构园亭其上号曰桂隐从舍为广夀慧云寺俗呼张家寺寺碑有镃舍宅发愿文云秀踞南湖之上幽当北郭之邻是也】
  大河 成化杭州府志旧为盐桥运河南自锦云桥而北至通江桥与保安水门桥之河合又北过新定桥稍西与钟公桥小河合又北至梅家桥合西河小河出武林水门又西一葛家桥由天水院桥出武林水门
  小河杭州府志 旧为市河东自钟公桥西转北由灌肺桥直至仁和仓桥之北转东与梅家桥合出武林水门又一自观桥而西合清湖河北出武林水门
  西河 成化杭州府志旧为清湖河西南自府前宣化桥东至戒子桥闸儿头转北至转运桥与涌金门河合流东与西防河合北合曲阜桥河至结缚桥东由众安桥与小河合出武林水门又一自八字桥西清湖桥下分西行转北至纪家桥车桥达便桥出武林水门
  东运河成化杭州府志旧为菜市桥自东防河头至章家桥北抵坝子桥出艮山水门与城外河合【旧在城外今在城内】
  呉山井 咸淳临安志在呉山北钱氏时韶国师始开此井品其水味为钱塘第一淳祐丁未大旱城中诸水皆涸独此井日下万绠如常都人神之赵安抚与筹奏立祠以旌异之又为亭覆井上【成化杭州府志洪武七年浙江参政立石表刻呉山第一泉五字纪宋遗事于石表之隂复建亭井上屡燬里人随复以恵利在人深也】
  相国井 万厯杭州府志在甘泉坊侧今井亭桥者是也井上覆亭因以名桥
  西井 万厯杭州府志在旧安国罗汉寺今邺侯李泌祠前者是也水口今为城基以井在相国寺西故名
  方井 万厯杭州府志俗呼四眼井旧富藏库西水口在旧玊莲堂北
  金牛井 万歴杭州府志即金牛池乆废
  小方井 万厯杭州府志俗呼六眼井在钱塘门内水口在菩提寺前今为城基
  【谨按以上六井唐刺史李泌所凿白池亦其一也】
  钱塘县【城外山川】
  巨石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西湖北磊磈巑岏负郭挺立髙六十三丈周一十三里上有石甑山巍然如甑浮图七层髙出云表曰保叔塔以僧保所建也杭州府志一名寳石山山之胜曰石屏风狮子峯屯霞石下为寳稷山山下有乳泉佛足泉絶顶为寳峯
  霍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寳石山北于湖北诸山最小山形多骨石笋鳞起濒湖诸山至此为防壤矣
  孤山 咸淳临安志在湖中稍西一屿耸立旁无聫附为湖山胜絶处【林逋孤山写望诗水墨屏风状总非作诗除是谢元晖溪桥袅袅穿黄落樵斧丁丁斫翠防返照未沉僧独徃长烟如淡鸟横飞南峰有客锄园罢闲倚篱间忘却归张雨孤山晚歩诗玛瑙坡前立荒陂接葑田试从樵子径徃觅仆夫泉众草寒犹短羣峯晚更妍谁欤结真隐共老太平年】
  石佛山 万厯杭州府志即秦始皇防船石咸淳临安志相传始皇东游舣舟于此俗呼西石头北关僧思净刻大石佛因名旧传西湖本通海东至沙河塘向南一岸皆大江也故始皇防舟于此
  仙姑山 咸淳临安志在东山衖【西湖防覧志仙姑山之西东山衖口可通古荡西溪灵隐山脉至此少防若伏而连其旁有桃花衖】
  集庆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仙姑之西南山前折而南曰飞来峯曰上中下三竺三面阻山中路直辟若函谷然长松夹道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植松以达灵竺凡九里
  武林山【即灵隐山】 汉书地理志钱塘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晏公类要十三州记曰钱塘武林山泉钱源出焉】太平寰宇记灵隐山在县西十五里许由葛洪皆隐此山万厯杭州府志亦曰灵苑曰仙居曰武林俗称西山其山起歙出睦跨富春控余杭蜿蜒数百里结局于钱塘如引两臂其南涧之源出自白云峯北涧之源出自西溪峰东注经合涧桥又东二里过行春桥出灵隐浦入西湖谓之钱源【云麓漫钞灵隐寺东西瀵二水东曰龙溪横过寺前冷泉亭在其上西曰钱源二水合出横坑桥方干登灵隐寺后峯诗絶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前夕兴不与古人同葛天民西湖泛舟入灵隐山诗晴岚漠漠水溶溶落叶遮船翠盖重秋色尽为渔者占山光多向道人浓云连合抱前村树磵绕飞来小朶峯送罢夕阳迎素月楼台高下自鸣钟】
  粟山 太平寰宇记在县西十七里山下有石杵阔二丈长一丈四尺呉大帝刻为黄武二年嵗在戊午八月三日十二字防茫尚存太平御覧呉地记云一名新石头山上有城下有飞泉【成化杭州府志山髙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
  南屏山 咸淳临安志在兴教寺后怪石耸秀中穿一洞上有石壁若屏障然刻司马温公所书家人卦乐记礼乐不可斯湏去身中庸道不逺人各一章【两湖麈谈杭有南屏山流俗相传净慈寺后山为是余考武林旧事及西湖百咏集皆谓在净慈寺右兴敎寺之后其山正对蘓隄与俗传甚戾心甚疑之己丑春客谓净慈有支院请防焉直抵山麓石壁离立试一登眺则司马温公书家人卦米元章大书琴台皆在焉乃知其地即兴教遗址山乃南屏也识之以袪羣疑僧祖铭南屏雨中诗五月雨声连六月南屏云气拥柴扉林峦有穴山精出岩谷无人石燕飞诗句偶从行处得家乡多在梦中归晓来杖防湖头去春水溶溶没钓矶王守仁春日南屏山诗溪风漠漠南屏路春服初成病眼开花竹日新僧已老湖山如旧我重来层楼雨急青林逈古殿云晴碧嶂廻独有幽禽觧相信双飞时下读书台孙一元卜居南屏山诗道人占防南屛景十里青山带郭斜对水柴门通鹤渚隔林烟火是渔家嵒头老桧占风雨石上菖阳阅嵗华妆防太平还着我防鞵桐帽送生涯】
  花家山 咸淳临安志在大麦岭后一名蛇山【仇逺蛇山诗间寻石涧到云扉树影生凉怯苎衣静碧轩窗聊寄傲软红尘土竟忘归满倾竹叶春霞滑轻摘蕉花晓露稀禅意法乗俱莫问且谈旧事共依依】
  丁家山 钱塘县志濒湖水影山光上下相接赤山 名胜志在太子湾西厥土赤埴故名
  玊岑山 杭州府志在石屋岭左梦粱録一峰耸出众山缭绕古木列垂森翠难描【徐集孙玉岑诗一抹斜阳挂浅林细聴山鸟説春心千年古寺多竒迹读了丰碑看玉岑】
  鸡笼山 咸淳临安志在龙井风篁岭侧高而圆若鸡笼然
  灵石山咸淳临安志一名积庆山在西山放马塲侧山石尝见光怪故名【郭祥正灵石山诗灵石山前路山深寺更深不知眀月去空惜白云沉】
  大慈山 名胜志在县西南十里有虎跑泉
  龙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城南十里一名卧龙山包家山 咸淳临安志在城南
  秦望山 晏公类要在县南秦始皇东游登此山欲度会稽【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一十二里高一百六十丈周回百歩后唐同光中钱氏于秦望建上清宫有巨石二十余株自然成行名金洞门有罗刹石在山之东南横截江涛商船海舶经此多为风浪掀覆因呼为罗刹五代开平中为潮沙涨没薛据登泰望山诗南登秦望山极目大海空朝阳半荡漾晃若天水红溪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而多渔商客不悟嵗月穷振缗迎早潮弭棹长风余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茫茫天际防栖泊何时同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
  五云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二十里髙千丈周回十五里山半有伏虎亭梯以石墄以便徃来至巅平冈名月轮山江三折当其前有天井二大旱不竭【钱惟善登五云山诗普觉遗衣乆不传五云山色尚苍然防崖萝薜三千丈乔木风霜四百年龙井雨深泉独厚渔村潮上月初圆寳坊金碧红尘聚何似兹山更絶縁】
  定山 万厯杭州府志一名狮子山在县治东南四十里水经注钱塘县东有定已【疑作包】诸山皆西临浙江水流于两山之间江水急迅兼涛水昼夜再来至二月八月最髙峨峨二丈有余呉越春秋以为子胥文种之神也上有可避涛处行者赖之云是海神妇家【太平寰宇记定山突出浙江数百丈郡国志云江涛至是辄抑过此便雷吼霆怒沈约定山早发诗夙龄爱逺壑晚涖见竒山标峯彩虹外置岭白云间倾壁忽斜竪絶顶复孤圆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忘归属兰杜懐禄寄芳荃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浮山 方舆胜覧在县东南四十里蘓子瞻奏状云潮水东来势若雷霆而浮山峙于江中犬牙错入以乱潮水
  庙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南去城十五里突出江心潮势至此方杀
  秦亭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北二十里高百丈周三里
  【谨按近人于青枝坞掘地得唐于府君墓志铭乃贞元中人其铭有云大墓高冈新亭之阳杭志无新亭山而青枝坞正当秦亭之南则秦亭唐时固名新亭矣田汝成西湖志亦云秦亭俗又名蜻蜓盖字以音讹非俗称也附此备攷】
  石壁山 龙驹山 法华山成化杭州府志并在钦贤乡东抵西堰桥西与羣山连接
  郑公央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北三十五里髙四百丈周回五里本灵鹫支山为郑姓者所得故名
  龙门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西溪高峻上有龙池寺荆山 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北四十五里高二百丈周回五里
  焦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四十里高一千二百丈周回二十里境中诸山惟兹最高
  罗带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七十里主山高百丈周回二十里左右羣峯迤环绕若罗带然
  观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四十五里高七十丈周回六里
  黄梅山 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五十里高八百丈周回十里
  白岩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五十里高九百二十丈周回十五里
  藤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白岩东迤逦而来羣峰起伏势若藤高四十五丈
  西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六十里高七百丈周回二十里
  九里暗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六十里高百丈周回二十里
  唐墓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孝女南乡高十五丈周八里唐冯孝女墓在焉
  黄杜山 了头山 茆山 篠山 杨梅山 咸淳临安志在崇化乡第七都众山连接高一百五十丈周三十五里
  界石山 元和郡县志在州西南四十九里
  【谨按唐沈仲昌状江南诗云雷是樟亭浪苔为界石钱即此山也今迷其旧名莫定何处】
  大遮山 乌尖山成化杭州府志并在县西北孝女北乡高三百丈
  西坞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六十里高二百丈周回二十里
  神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六十里高四百丈周回四里
  石和尚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六十五里高六百丈周回十里山巅巨石如僧伽状故名
  方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北崇化乡高三十丈大雄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北五十里高千丈周回八里有大雄寺白龙潭在焉
  全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北孝女乡高千丈周回四里
  窑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北七十里形如覆掌窑屋绕山西半里即余杭界
  万松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安溪北乡与鳯泉山连有石门岭在山上过此即武康界故又名界山乌石峰 万厯杭州府志在玛瑙山后下有石洞高二丈即紫云洞也
  巾子峰 万厯杭州府志在夀星石后形如巾帻飞来峰 咸淳临安志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邪因挂锡造灵隐寺号其峰曰飞来【西湖游覧志界乎灵隐天竺两山之间盖支龙之秀演者高不逾数十丈而怪石森立青苍玉削衡从偃仰益玩益竒上多异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矫若龙蛇丹葩翠蕤蒙羃聨络冬夏常青林景熙飞来峯诗何年移竺国秀色发棱层清极不知夏虚中欲悟僧树幽岚气重泉落乳花凝犹忆烹茶处闲来话葛藤史鉴飞来峯诗文图山泽防苦为风雨款惊雷破重隂及晨光已显逶迤入幽深厉揭渡清浅灵山传飞来合涧互回转萝垂手可扪松高盖惟偃阳厓丹霞疑隂洞苍雪满秀色如可揽絶巘竟谁栈众窍因风号羣芳迟春衍追念平生欢厯厯犹在眼匪无新相知己少旧逰伴老僧乆见招相携集闲馆觧衣任盘礴覧物适萧散形忘虑则消情至心莫展寄言同懐人对酒歌勿缓】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幸云林寺
  御书飞来峯三字勒石
  御制再过鹫峯七言诗一首【恭纪首卷】
  卓笔峰【一名石笋峰】 咸淳临安志在灵隐无垢院有石笋形如卓笔
  白猿峰 成化杭州府志西僧慧理蓄白猿于此峯灵鹫峰 成化杭州府志在下天竺寺后
  稽留峰 杭州府志在下天竺寺西太平寰宇记许由葛洪皆隐此山忘返因号稽留【名胜志稽留峰者相传尧时许由隐居兹山遂名许由峯讹为稽留水经注云昔有道士入此不返因以稽留为山号未尝颛指许由也】
  月桂峯 成化杭州府志在下天竺寺前天圣中天降灵实于此山状如珠玑识者曰此月中桂子也
  莲花峰 成化杭州府志在下天竺寺西峯顶水经注灵隐山有孤石可四十围顶上开散状似莲花
  北高峯 钱塘县志在郡城西北十三里石磴数百级曲折三十六湾羣山拱立云光倒垂望长江如
  匹练上有塔唐天寳间建咸淳中止存三级【郭祥正北高峯诗翠出诸峯上湖邉正北看夜深云雾散独挂斗杓寒邓林登北高峯诗扪萝百折上嶙峋世界仙凢到此分小朶岳莲来异域孤撑天柱入层云江湖俯看杯中泻钟磬廻从地底闻借问湏弥在何处老僧留客且论文】
  慧日峯 咸淳临安志在净慈寺后有慧曰阁雷峰 名胜志在净慈寺前昔有雷就者居之故名穹窿廻映亦名中峰【林逋中峯诗中峯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岸闻长松标右翠衰药动微薰自爱苏门啸懐贤事不羣】
  南高峰 西湖防覧志在南北诸峯之界羊肠诘屈松篁葱蒨塔居峰顶晋天福间建宋崇寜乾道两度崇修元季燬旧七级今存五级【王世贞防南高峯诗从防指南高胜蹑屩攀萝兴不賖画里余杭人卖酒镜中湖曲櫂穿花千岩半出分秋雨一径防眀逗晚霞最是夜归幽絶处疎林灯火傍渔家】
  虎头岩 咸淳临安志在钱塘门外界于寳严定业二寺后山岩石突出如虎头故名呉越王纳土后望气者云杭州西湖有虎头山形胜命凿之
  青林岩 咸淳临安志顾夷吾山川记曰灵隐山有青林岩其上皆槠桂凌冬不凋故其林常青【郭祥正青林岩诗青帝留行迹岩前春不归尽从霜与雪君看碧依依】
  理公岩 咸淳临安志在天竺山灵鹫院之右陆羽记云昔慧理宴息于下后有僧于岩上周回镌小罗汉佛菩萨像
  玉女岩 咸淳临安志在灵隐山南一石似人形两髻分眀俗谓之女儿山
  佛手岩 万厯杭州府志在烟霞洞上竒石玲珑下垂其尤异者有石笋五支如手节下指故名其旁多宋人留题
  落石岩 万厯杭州府志在佛手岩右状如星陨故名其下两石壁立夹持如含珠然
  葛岭 咸淳临安志在西湖之西葛仙翁炼丹于此栖霞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葛岭西岭上桃开时烂灿如霞有水一道名桃溪
  石人岭 咸淳临安志在灵隐寺西极高峻有石人卧路旁故名
  黄泥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行春桥水竹坞南大小二麦岭 旧浙江通志在西山界乎南北二山之间旧多种麦因名
  驼巘岭 咸淳临安志在九里松之东乾道志作驼苑岭【西湖防覧志今俗称桃源岭】
  胭脂岭 咸淳临安志在九里松麴院路之西土色独红因名
  郎当岭 咸淳临安志在大青岭之南
  风篁岭 咸淳临安志路通龙井岭最髙峻修篁怪石风韵萧爽因名【朱彞尊风篁岭诗防崖横一岭穉竹何娟娟时有山禽拂新粉堕我前欲寻崖下寺挥我风中】
  八蟠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大麦岭后
  慈云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方家峪【郭祥正慈云岭诗峻极分南北见湖仍见江防人倦登陟飞鸟自双双】
  梯云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慈云岭之西
  樵歌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大慈山坞
  五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龙山之北
  白塔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龙山之东
  徐村岭 礌马岭 牛坊岭 咸淳临安志并在定山北乡
  青木岭 咸淳临安志在县治西四十里
  姜钗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南二十里路登五云山
  长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五云山东北三里通九溪十八涧
  白岩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白岩山南
  鹭鸶岭 杭州府志在白岩山北高二十丈长五里龙门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四十里西达余杭县界
  黄山大岭 杭州府志在黄山左平坦如掌北达西溪南通长江
  鲍家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五十里东达官路至富阳
  小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壜山北东达定南公馆滕村岭 咸淳临安志在县治西南五十里
  分金岭 咸淳临安志在县治西南六十里
  荆山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北四十里西达余杭界
  石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神山东峻极人不易登南通上埠
  银子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北六十里西北达余杭界
  蛾墅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大遮山
  太平岭 杭州府志在白云岭西
  金龙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金龙山西
  石门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唐山西南有唐家陡门关蓄安溪苕溪诸水虽亢旱可灌田数千顷东达仁和界
  界山岭 杭州府志在县治北七十里
  玛瑙坡 万厯杭州府志 在寳胜寺有碎石如玛瑙故名旧有玛瑙院
  栖霞洞 咸淳临安志在栖霞岭巅妙智寺侧其地多岩石蔽翳蓁莽中入其中穹然如夏屋双巨石相倚为闬闳每风从南来穿谽谺而出辄凄神寒骨不可乆立故暑游最胜
  紫云洞 西湖防覧志在栖霞岭巅去妙智庵数百歩许倚空如悬隂凉彻骨
  龙洞 咸淳临安志在灵隐山下呉赤乌二年葛仙翁于此得道有石洞彻浙江下过萧山有采石乳者入洞闻波浪声旧有人就洞两邉凿罗汉十六尊【贝琼龙洞诗逺通罗利国近接梵王台海客然犀入山人采乳回林间无日月地底有风雷闻道蜿蜒入寒潮自徃来】
  呼猿洞 高僧传宋僧智一居钱塘灵隐寺半峰善啸有哀松之韵常养猿于山间临涧长啸众猿毕集人谓之猿父有饭猿台【张履信呼猿洞诗飞来何处峯木杪夜千尺愁猿唤不应月色同一白】
  华津洞 万厯杭州府志在方家峪岩户靓深石色秀异如翠螺苍玊清气沁人虽夏月登临寒砭肌骨
  水乐洞 咸淳临安志在南山烟霞岭下旧为钱氏西关净化院宋淳熙六年以其地赐李隶仍建佛宇岩石磻峙有洞虚防泉味清甘声如金石熙寜二年守郑獬名曰水乐西湖游覧志嘉防以来洞为杨郡王别墅年乆芜秽水乐絶响贾似道得之俯睨旁聴悠然有契曰谷虚而后能应水激而后有声今水潴其中土壅其外欲其振响得乎亟命疏导有声从洞间出节奏自然胜概始复【徐集孙水乐洞诗路穿岩窦折羊肠处处亭台御墨香流水不随人事去尚余丝竹旧宫商杨载水乐洞诗石林求路转声牙来访香严大士家雨过门前生薤叶风行陇上落松花悬崖滴水鸣金磬激涧流泉走玉沙欲适山林去城市久知寂寞胜纷华】
  石屋洞 咸淳临安志在烟霞坞南山大仁院洞高敞如屋周围镌罗汉及诸佛像极底有泉【仇逺防石屋洞诗谁擘空青露石防防龙伸臂下南高鬼神穿凿地脉碎风雨支撑天柱牢峭壁苍苔侵佛髻悬崖滴乳湿僧袍伽蓝闻是香山叟灯暗荒祠没野蒿】
  烟霞洞 咸淳临安志在县旧治之西一十六里晋开运元年有僧弥洪结庵洞口遇神人指山后有胜迹何不显之洪寻见一洞内有石刻罗汉六尊洪既卒呉越王钱氏梦僧告云吾有兄弟一十八人今方有六王可聚之梦觉访得烟霞洞有六罗汉遂别刻一十二尊以符所梦其洞极大乃诸洞之首旁有岩名曰佛手岩象鼻岩【蔡襄防烟霞洞诗新晴特地入烟霞道并南山转更赊幽磬过邻溪口寺众鸡鸣午野人家洞深垂溜先如雨石古笼藤乱放花潘岳小园犹作赋轻轩选胜乐无涯】
  天池洞 万厯杭州府志在南髙峯之南山半石笋跃起架虚壁立其上有穴蓄水旱潦不加盈涸天然之竒池下即洞深防莫测
  防国仁王院洞 咸淳临安志在钱塘门埽帚坞有泉出洞中旱祷而雨【西湖防览志故老相传曩夏时常有神物蜿蜒卧松上其气茀然而黄盖黄龙也故世号黄龙洞孟珙建仁王寺并作龙祠】
  千人洞 万厯杭州府志在天池洞右山洞仅六尺许渐进渐广殆可容千人相传昔有冦难里人多避于此今瓶灶陶器尚存时有樵人取石坠下不闻其声
  无门洞 万厯杭州府志在千人洞上百歩峭石巉岩壁立数仞可视不可登洞深丈余左右镌罗汉十六平坡石磴可坐十余人视下如在浮云中
  铁窗櫺洞 咸淳临安志在赤山殿司左军寨内尼庵之侧洞口髙数尺旧有蛟龙出入居民铸铁窗櫺嵌于石槽以拒之水自窗櫺中出六月如氷
  风水洞 咸淳临安志在杨村慈岩院旧名恩徳有洞极大流水不竭顶上又一洞立夏清风自生立秋则止故名中多石子红防如丹持出即隐置于内如故【赵抃防风水洞诗风穴有声连水洞聴风看水暂闲身杭州未入从容甚且与南山作主人蘓轼风水洞和李节推诗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归瓶得氷灵清冷慰文园】
  灵化洞 咸淳临安志在郊台天真院山顶深百余歩直下阔十余丈有和靖东坡题名刻于石
  白龙洞 咸淳临安志在崇化乡大雄山嘉定八年赵安抚时侃以旱祷雨随至奏封显灵孚应侯赐庙额曰敏应
  葛坞 咸淳临安志在灵隐山呉方士葛孝先所居也晋葛洪亦隐于此
  石人坞 咸淳临安志在灵隐寺西石人岭下水竹坞 咸淳临安志在九里松行春桥南旧有水竹之胜
  青芝坞【咸淳临安志作青枝】 万厯杭州府志在九里松石板巷玉泉后山巷南渡驻跸绕湖皆巷市故有石板巷之名
  龙驹坞 万厯杭州府志在西溪
  东墓坞 成化杭州府志在灵隐寺西
  法华坞 咸淳临安志在西溪中有东岳祠
  枫木坞 咸淳临安志在中下天竺之间旧多枫木故名
  锦坞 咸淳临安志在钱塘门外上智果寺前寳云庵下旧多花卉故名
  杨梅坞 咸淳临安志古迹事实云在南山近瑞峰石坞内有一老妪姓金其家杨梅甚盛俗称杨梅坞
  灵石坞 万厯杭州府志在杨梅坞后山
  方家峪 成化杭州府志在清波门外路通慈云岭梯云岭
  冷水峪 成化杭州府志在包家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槩【黄顺之冷水峪桃花诗石家歩障乆成尘移作包山一叚春惆怅日斜原上路年年红雨打行人】
  夀星石【旧名落星石】 成化杭州府志在钱塘门外巨石山南岭谓之青山顶有二圆石湖中望之若星坠焉
  三生石 成化杭州府志在下天竺寺后山唐李源与僧圆泽为友同至三峡期后世见于杭州葛洪川畔后十二年如期至忽闻牧童隔水呼源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逺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歌毕拂袖而去石之中峰有篆刻三生石三字旁石题名甚多
  神运石 万厯杭州府志在龙井高可六尺许竒怪突兀特立檐下有木香一架穿绕窍窦宛若蛇蟠眀正统十三年中贵李徳驻龙井属旱令力士淘之得兹石上有神运二字不知何代所镌
  一片云石 杭州府志在风篁岭上髙可丈许青润玲珑巧若镂刻
  赤山歩 万厯杭州府志俗称曰埠在赤山路口法公歩 万厯杭州府志在茅家歩南
  茅家歩 万厯杭州府志在饮马桥北【按辍耕録作毛家歩】西湖【一名眀圣湖】 水经注钱塘县南江侧有眀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宋史河渠志西湖周廻三十里源出武林泉西湖防覧志本名钱塘湖以在郡西故名西湖三靣环山溪谷缕注下有渊泉百道潴而为湖诸山之脉皆宗天目蜿蟺东来若翔若舞萃于钱塘南北诸山峥嵘廻绕泄恶停深若练若镜形胜关乎郡城余波润于下邑方舆胜覧西湖十题有平湖秋月蘓堤春晓防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麯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映月两峯插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防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緑杨隂里白沙堤林逋西湖诗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作画屏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栾栌粉堵摇鱼影兰杜烟丛阁鹭翎徃徃鸣榔与横笛斜风细雨不堪聴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竒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総相宜范成大会客湖上诗西湖冰泮緑生鳞料峭春风欲中人花片不禁寒食雨鬓丝犹带涌金春江山契阔诗情在京洛追随客梦新唤取歌声觧愁思为君吹水饮杯频张翥春日泛湖诗春来浑不到湖邉偶逐东风上画船花气暖薫黄鸟岸水光晴展白鸥天绿尊兴剧频呼酒银管声髙几辊我比放翁应更放看花不独海棠颠钟禧泛西湖诗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邉为问山多少每个峯头住一年】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驻跸西湖
  御书十景建亭勒石雍正二年以西湖有闗东南水利特命督抚防勘重加疏濬【详见水利】
  西溪 万厯杭州府志在武林山之西北钦贤乡宋高宗欲都其地后得鳯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俗称留下云【叶绍翁西溪诗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
  九溪 咸淳临安志在赤山烟霞岭西南通徐村出大江北达龙井
  凌溪 咸淳临安志在长夀乡
  安溪 咸淳临安志在县北五十里溪上大遮山有龙王穴舟人相传风雨之夕龙吐珠有光
  鳯口溪 咸淳临安志在安溪之北十八里
  十八涧 万厯杭州府志在龙井之西路通六和塔金沙涧 万厯杭州府志在灵隐寺侧自合涧桥绕灵隐寺山一带唐家同石桥过行春桥由麴院流入湖
  碧沼 梦粱録在湖州市左八郎庙巷池广三畆水清甘有扁曰碧沼
  如意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上天竺甃以青石方丈面镂如意文曲折回绕可以流觞
  金沙池 银沙池 万厯杭州府志并对呼猿洞万工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净慈寺门外宋建炎已前寺屡遭回禄鞠为荆墟淳熙间有善青乌之术者云湏凿池以禳之寺僧宗本乃募化开池与力者万人故名
  太子湾 万厯杭州府志在九曜山之西宋时庄文景献二太子欑园
  枯树湾 万厯杭州府志东通徳胜桥
  渟泉 在孤山之麓圣因寺内寒碧一澄澈可鉴
  国朝康熙四十六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驻跸
  御书渟泉二字勒于崖石
  御制五言诗一首【防纪首卷】
  沁雪泉 西湖防覧志在大佛身右壁棠陵方思道题
  后仆夫泉 万厯杭州府志元僧方洲所凿也先是智圆居孤山有仆夫艺竹得泉遂号仆夫泉后徙寺兹山借葛井以汲寺僧艰之方洲凿地得此遂名
  参寥泉 成化杭州府志在智果寺蘓轼应梦记云仆在黄州参寥子自呉中来访一夕梦参寥子赋诗觉而记两句寒食清眀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后七年仆守钱塘而参寥子始卜居西湖智果院有泉出石缝间甘冷宜茶寒食之眀日仆与客泛湖自孤山来谒参寥子汲泉钻火烹黄蘖茶忽忆梦兆于七年之前众客皆叹传记所载非虚语也
  六一泉 万厯杭州府志在孤山后岩东坡守杭时泉出有懐六一翁因名乃叙而铭之乆废成化丙申南京大理寺卿夏时正间访得蓁秽中命扫薙而濬发之然故物也【蘓轼六一泉铭并序欧阳文忠公将老自谓六一居士予昔通守钱塘见公于汝隂而南公曰西湖僧慧勤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子闲于民事求人于湖山间而不可得则徃从勤乎予到官三日访勤于孤山之下抵掌而论人物曰公天人也人见其暂寓人间而不知其乗云驭风厯五岳而跨沧海也此邦之人以公不一来为恨公麾斥八极何所不至虽江山之胜莫适为主而竒丽秀絶之气常为能文者用故吾以谓西湖盖公几案间一物耳勤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眀年公薨予哭于勤舎又十八年予为钱塘守则勤亦化去乆矣访其旧居则弟子二仲在焉画公与勤之像事之如生舎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讲堂之后孤山之趾汪然溢流甚白而甘即其地凿岩架石为室二仲谓予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公可无言乎乃取勤旧语推本其意名之曰六一泉且铭之曰泉之出也去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有八年而名之曰六一不防其诞乎曰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呉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斯泉也】
  玊泉 梦粱録在钱塘九里松北净空院南齐末有灵悟大师昙超开山説法龙君来聴抚掌出泉有小池水清可鉴异鱼防泳其中万厯杭州府志宋淳祐八年赵与筹甃治龙潭増筑为二池元末寺燬而泉如旧至嘉靖间郡守陈仕贤为亭其上寺后有细雨泉【周紫芝题净空泉诗谁穿巨石贮清泉不见超公旧讲筵龙伴白云归寳藏鱼随流水下春田】
  国朝雍正六年总督【臣】李卫复于泉上建亭曰洗心冷泉 万厯杭州府志在灵隐寺外飞来峯即石门涧水浦【陆垕冷泉看放水诗泉声飞出闸委折緑隂间此地原无着多时不入山草欹疑石坠水定见鱼还难得同鹤防吟半日闲周紫芝冷泉放闸诗呼猿洞口水潺潺忽卷奔流下九天乞得少陵三峡句为君题作倒流泉】
  暖泉 咸淳临安志一名涡渚在东屿见陆羽二寺记
  茯苓泉 咸淳临安志在灵隐无垢院半山古松婆娑下有甘泉博物志云松脂入地千年为茯苓因名
  白沙泉 成化杭州府志在灵隐西菩院方丈西有泉从白沙中流出
  武林泉 咸淳临安志西汉及晋地理志云钱唐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于海晏元献舆地志云武林山钱唐泉所出顾夷吾山川记自南徂东临浙江一谓之灵隐浦
  月桂泉 伏犀泉 永清泉 丹井 偃松泉聪眀泉 倚锡泉 万厯杭州府志皆出天竺玉液泉 万厯杭州府志在永清坞心庵后白云岩下
  定光泉 成化杭州府志在西山长耳相院西定光庵侧山腰有泉盘廻飞流溅沫可爱淳祐丁未亢旱此泉不竭寺僧用笕引泉供庖
  真珠泉 万厯杭州府志在集庆寺内周显徳间泉自地迸出寺僧因甃为方池闻剥啄声则泉益涌累累如贯珠宋景祐中官家取以酿酒遂以名酒雷峰路口亦有真珠泉
  筲箕泉 万厯杭州府志在赤山之隂合于恵因涧元黄子乆号大痴卜居泉上
  刘公泉 万厯杭州府志在南高峰下出石窦间清澈可玩宋常平刘寛甃池因篆书刘公泉三字于石
  莲花泉 万厯杭州府志在飞来峰顶石岩无土清而可啜
  虎跑泉 旧浙江通志在城西南十里大慈山上咸淳临安志旧传性空禅师常居大慈山无水忽有神人告之曰眀日当有水矣是夜二虎跑地作穴泉涌出因名【蘓轼虎跑泉诗亭亭石塔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虎移泉眼趂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至今防人盥濯罢卧聴空阶环玦响信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临幸
  御制七言诗一首【防纪首卷】
  仪和泉 胡引嘉仪和泉记在钱塘大雄山麓方广可八九尺甃石围砌清水湛然防碣隐隐草际字画磨灭洗而读之曰仪和泉淳熙三年三月十日呉兴沈彦重立共二十四字余七字漫不可读
  涌泉 万厯杭州府志在霍山清心院前山坡上宋绍兴间高宗日遣人取之瀹茗寺僧防以朱栏泉从石罅中流出庙前折入黄山桥小河味极清甘亢旱不竭
  恵泉 咸淳临安志在长夀乡大老山泉自地涌出亢旱不竭有寺以泉为名
  涡水 西溪梵隐志在西溪东北本南漳湖宋百咏题曰蒹葭深处俗呼河水亦名涡水一望沙汀水濑秋时荻花如雪
  方井 咸淳临安志在西溪有亭扁曰方井米芾书龙井 武林旧事呉赤乌中葛稚川常炼丹于此在风篁岭上岩壑林樾幽古石窦一清澈翠寒甘美可爱虽乆旱不涸石上流水处其色如丹游者视乆水辄溢人去即减其西深不可测相传与江海通有龙居之每祷必应或见小蟹斑鱼蜥蜴之类井旁有恵济龙王祠【秦观龙井记龙井旧名龙距钱塘十里呉赤乌中方士葛洪常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寔深山乱石中之泉也每嵗旱祷雨于他祠不获则祷于此有祷辄应故老相传以为有龙居之然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西湖深靓空阔纳光景而含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龟鱼鸟虫之所依凭漫衍而不廹纡余以成文隂晴之中各有竒态而不可以言尽也故岸湖之山多为所诱而不克以为泉浙江介于呉越之间一昼一夜涛声自海而上者再疾撃而逺驰兕虎骇而风雨怒过者摧当者壊乘高而望之使人毛髪尽立心掉而不禁故岸江之山多为所胁而不暇以为泉惟此地蟠幽而踞阻内无靡丽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悍之胁以亏疎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夫蓄之深者发之逺其养也不茍则其施也无穷龙井之徳盖有至于是者则其为神物之托也亦奚疑哉叶绍翁秋日防龙井诗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我来何所事端为聴松风葛天民龙井诗龙防深潭草木昏防碑元祐典型存蜀仙已去呉僧少岭上松篁亦防魂】
  钱塘江 万厯钱塘县志在县东南本名浙江虞喜志林云潮水投浙山下折而曲一云江有反涛水势折归故云浙江一名浙河山海经云禹治水至于浙河【説文云江水东至会稽山隂为浙江又渐水出丹阳黟中东入海今钱塘浙江是也秦始皇渡浙江至防稽则浙名旧矣桑钦载渐水所经入正今浙江而不名为浙渐字近浙而相变如邾邹则浙之得名既以先秦而桑钦更以为渐许氏渐水浙水又复两出皆不可晓】又名曲江枚乗七发曰观涛于广陵之曲江【一名罗刹江取风涛险恶意】今名钱塘江其源发黟县曲折而东以入于海潮水昼夜再上奔腾冲激声撼地轴郡人以八月十八日倾城观潮为乐昔有善泅者泝涛出没谓之弄潮徃徃没溺厉禁乃止其沿江之塘自唐宋来代有修筑钱武肃王所谓射潮捍塘处【任昉济浙江诗昧旦乘轻风江潮忽来徃或与归波送乍逐翻流上近岸无遐月逺峯更兴想緑树悬宿根丹崖頽乆壤喻坦之发浙江诗岛屿遍含烟烟中济大川山城犹转漏沙浦已摇船海曙霞浮日江遥水合天此时空阔思翻想渉穷邉白居易看潮诗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隂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罗隐钱塘江潮诗涛声汹势悠悠罗刹江邉地欲浮漫道徃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似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蘓轼中秋看潮诗定知玉兎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慑呉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髙防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江神河伯两醢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仇逺观潮诗一痕才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逺朝魏阙心犹壮直上严滩气始平寄语呉儿休踏浪天呉罔象正纵横】
  余杭塘河 万厯杭州府志在武林门外自江涨桥四十五里至余杭县北通新开运河【详见水利】
  龙山河 万厯杭州府志自鳯山水门至龙山闸旧有河计一十二里置闸以限潮水嵗乆壅塞元延祐三年行省丞相托克托命民开浚造石桥立二闸洪武七年行省叅政徐本拓广浚深舟楫始便【详见水利】
  下湖河 万厯杭州府志在溜水桥沿东西马塍羊角埂上泥桥至卖鱼桥西合余杭塘河一入左家桥河入江涨桥河
  沙河塘 唐书地理志钱塘南五里有沙河塘咸通二年刺史崔彦曽开
  眀珠浦 晏公类要 在县西
  仁和县【城外山川】
  鳯凰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城南十里有金星洞郭公泉出焉西冈石笋林立名排衙石形家谓一郡旺气借此左瞰大江直望海门山下唐以来肇造州治五季末钱镠旋加崇辟南宋建都遂环入禁苑【刘过同郭殿帅防鳯凰山诗防纎小雨乆于梅喜得新晴亦快哉五色波光丽鳷鹊十分云气近蓬莱旌旗侧畔宫墙转戈防丛中武库回走马看花生怕晚果然桃李一山开】名胜志旧在城内元末张士诚筑城截之于外今沿城南
  巧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北四十里名胜志俗传钱王七夕登山乞巧于此又名珠山
  三峯山万厯杭州府志乡人呼为西南山在县治北六十里三山形如品字皆相去半里
  独山 仁和县志又名金鳌山在县北三十里耸出一方傍无别山故名
  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高防一仞周三百歩
  望洛山 名胜志一名落山在县北六十里昔有髙士自洛阳来隐于此常登巅望洛故名
  臯亭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治东北二十里髙百余丈有崇善灵恵王祠名半山庙旁有水瓮及桃花坞【释宗乗发率亭诗晓发凌苍苔徘谷中歩松门磬已防空翠惊相顾涧声杂幽禽岩花落深树孤懐当何如复此春向暮】
  青龙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臯亭山东约髙七十余丈山脊苍翠偃曲如龙
  母山 咸淳临安志在臯亭山东北高一百余丈张翼左右如母顾子因名
  桐扣山 咸淳临安志在临平山之西异苑晋武帝时呉郡临平岸圯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言肇闻数十里
  黄鹤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治东北三十八里佛日山之北高百余丈巅有龙池一名渥洼山腰有黄鹤仙洞
  佛日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母山东北髙六十余丈有佛日净慧寺【司马槱入佛日山诗水冷苔生晕风髙竹度凉道人何处去春色半沧浪秦观佛日山同作五里乔松径千年古道塲泉声与岚影收拾入僧房】
  临平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治东北五十四里周十八里高五十三丈上有龙洞天井旱未尝涸下有东岳庙景灵观又下有临平湖【僧道潜过临平诗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高翥过临平诗风防一似白鸥轻起揭篷窓香晓晴梅子着花霜压岸自披风防过临平张昱过临平诗船过临平欲住难藕花红白水云间只因一霎溟蒙雨不得分眀看好山】
  超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治东北六十里高三十七丈周二十里
  黄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东北五十里高五十丈周回五里北一里为横山名东西二横山皆相连络
  大旗山 咸淳临安志在黄鹤山北高五十余丈有青草坞居民可二百家名大旗村
  南山 咸淳临安志在大旗山北高十余丈
  乌头山 咸淳临安志在肇元乡峰鋭而秀高八十余丈
  石姥山 咸淳临安志在乌头山东高五十余丈有岭南接运河塘赤岸岭西有真珠坞
  东山 万厯杭州府志城西北五十一里高二十六丈周回七百九十三丈
  石膏山 成化杭州府志去城西北五十七里出石膏如雪一名稽留山无毒兽恶防通典钱塘有石膏山敷用为最
  马嘷山 咸淳临安志郡国志呉伐越至此遇大风雨军败骑兵有马嘷呼求其主遂名
  亭市山 咸淳临安志在余石乡亭市村【万厯杭州府志石膏马嘷亭市皆旧志所有于今无考姑録之以备叅访】
  艮山 嘉靖仁和县志在城东北隅一小土阜【西湖防覧志艮山南山之尽脉也高不逾寻文沿城五六里漫为平原土沃畴腴禾菽芃茂盖余气之散衍耳嵗寒堂集艮山相传为南渡宸防看新緑之处】
  万松岭 成化杭州府志在鳯山门外西岭上旧夹岭栽松唐白乐天诗云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隄明月中在南宋时密迩大内第宅民居高下栉比后为空山旷岭而松亦无防
  国朝雍正八年总督臣李卫补植万株
  黄犊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城东北六十里安隐寺后 咸淳临安志安隐院后有黄犊岭唐邱隐士每乗黄犊采药故名【吕纮黄犊岭诗畴昔闻高隐红尘隔逺林闲乘黄犊出踏破白云深】
  月岩 七修类稿江干鳯凰山有石如片云防地数丈有一窍尺余名曰月岩惟中秋之月穿窍而出余月则斜
  金星洞 万厯杭州府志 在鳯凰山介亭下生金星草因名
  细砺洞 咸淳临安志 在临平山深十余丈高一丈五尺出砺石
  龙洞 咸淳临安志 在临平山水深不可测祈祷多应
  海云洞 咸淳临安志 在超山上有干湿二洞黒龙王祠
  临平湖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长乐乡周回十里湖中有白龙潭赤乌二年寳鼎见旧名鼎湖【三国呉志归命侯皓天玺元年呉郡上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今更除平故老相传此湖开天下平又于湖邉得石函中有小石青色长四寸广二尺余刻上作皇帝字俄而晋武帝平呉张祜过临平湖诗三月平湖草欲齐緑杨分映入长隄田家起处乌尨吠酒客醒时谢豹啼山槛正当莲叶渚水塍新筑稻秧畦人间漫说多岐路咫尺神仙路欲迷】
  御息湖【一名诏息湖】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北一十八里相传秦始皇东防暂憩于此水经注浙江北合诏息湖本名阼湖
  像光湖 咸淳临安志在县治东长乐乡唐神龙元年湖有五色光眀掘地得石佛像因立佛刹而名其湖曰像光
  石鼓湖 咸淳临安志在桐扣山下
  渥洼池 鲜于枢臯亭山游记净慧寺循东庑下入库堂观渥洼池池泉玉色出东北山麓有石坡陀半在水中因蘓公句遂名【蘓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洗马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城南二里鳯山右翼下宋有马廐于此
  龙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城东北四十里黄鹤山下磨剑池 咸淳临安志在临平山下有片石俗传钱王磨剑于此
  浴龙池 思古堂集臯亭山崇光寺有浴龙池宋高宗尝洗手因名
  龙游潭 咸淳临安志在臯亭山时有蜿蜒出没其间乡人称为水瓮旱祷必雨
  金沙泉 万厯杭州府志在永和乡
  周公恵泉 咸淳临安志在湖墅下闸宋乾道三年周安抚淙重修邦人徳之故名
  安平泉 咸淳临安志在安仁西乡安隐寺有池名安平泉【蘓轼题安平泉诗策杖徐徐歩此山拨云寻径兴飘然凿开海眼知何代种出菱花不记年烹茗僧夸瓯泛雪炼丹人化骨成仙当年陆羽空収拾遗却安平一片泉】
  喷玊泉 桐溪草堂集在臯亭崇光寺后味清甘石壁旧镌喷玉二字
  横溪 万厯杭州府志在城北二十五里独山之北傍皆藕荡菱滩红碧相间人家隐约于廻洲合浦之间舟船出没烟波弥俨如画境
  外沙河 成化杭州府志自永昌门北绕城东过永昌坝螺蛳桥东至蔡湖桥北达庆春门外河相合沿城转西至防安坝下艮山河西入泛洋湖转北至徳胜桥东与上塘运河合
  前沙河 成化杭州府志在菜市门东太平桥外沙河北水陆寺前入港可通汤镇赭山仁和盐塲
  后沙河 成化杭州府志在艮山门外坝子桥北上下塘河 成化杭州府志自武林水门接城内大河西河过呉山水驿达清湖上中下三闸至徳胜桥东与外沙河菜市河泛洋湖合分为两一由东北上塘至旧东仓新桥入运河至长安坝曰上塘河一由西北过徳胜桥至江涨桥与子塘河合流至北新桥西北入湖州界曰下塘河北接新开运河【高翥下塘诗河水新添三尺高河邉芦苇有巢波流夜夜漂鱼箔空防篮灯照树梢日出移船又日斜芦根时复见人家水乡占得秋多少岸岸红云是蓼花】
  新开运河 成化杭州府志在武林门外北新桥之北通蘓湖常秀润等河凢诸路纲运及商贩客舟皆由此达于城
  柳浦 神州古史考在鳯凰山下宋书孔顗传云呉喜至钱塘进军柳浦旧唐书云隋自余杭徙州理钱塘又徙州于柳浦是也呉越王后筑宫堙塞多不可考
  铁幢浦 成化杭州府志在候潮门外呉越钱武肃王射潮筑塘箭所至处立幢识之因以得名宋淳祐戊申赵与筹置亭其上
  藕花洲 万厯杭州府志在城东北六十里临平安隐寺前【按洲以参寥子诗句得名】
  海门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北六十五里有山曰赭山与龛山【绍兴府】对峙潮水出其间郭璞地记所谓海门一巽山起又曰海门笔架峰峦起皆指此

  浙江通志卷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十
  山川【二】
  杭州府【下】
  海宁县
  花山 嘉靖海宁县志在县治东五十里高十五丈周回一里
  菩提山 名胜志在县东六十里晋干寳舍宅为菩提寺故名
  黄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东五十二里高六十丈周回七里上有灵泉井
  钱山 名胜志去菩提山东里许
  蜀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南二十七里隋书地里志余杭郡盐官县有蜀山
  管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六十里高四丈周回半里
  箬帽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六十里高五丈周回半里
  白鹤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六十里高十二丈周回二里近乌龙井
  葛岭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六十里高四十丈周回四里
  黄湾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青阳山西一里高八十九丈周回九里
  赭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高七十五丈周三里二百歩其山西南仁和县界与绍兴龛山相对是为海门
  袁花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六十里嘉靖海宁县志即妙果之尾因凿断名曰龙尾
  妙果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东六十里高二十丈周回七里
  赞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东北六十里高五丈周回二里深潭奥渫俗称钱王磨剑之池
  紫微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北六十里【峡川志西山一名紫微山石刻紫微山三字宋右班殿直监澉浦税樊世卿书成化杭州府志硖石山即紫微山也两山相峙中通河流因名峡石山上有寺山脚连东峯有磨剑池】万厯杭州府志山高三十丈周回一里唐中书舍人白居易登此山望硖石湖中书本紫微省因名【章孝标题紫微山上方诗地势连沧海山名号紫微景闲僧坐久路僻客来稀峡影云相照河流石自围声喧都不到安得此忘归贝琼游紫微山诗金利藤萝外通人一径微天风铁鳯语海雨墨龙飞水落仙翁井云披玉女衣东楼曽玩月夜挟彩鸾归高啓过硖石诗青山夹长溪溪上有渔市社门闭落日野气白于水虎行车迹外鸟起钟声里吴语问居人到州还几里】
  沈山【一名审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北六十里高五十三丈周七里二百歩至元嘉禾志旧经云宋临海南阳二郡太守沈景于此因名唐属苏州海盐县昭宗大顺中割归杭州今沈山即盐官县硖石鎭之东山【峡川志东山一名审山高一百五十丈杭郡志谓汉辟阳侯审食其此海盐志谓上有宋临海南阳二郡太守沈景墓故名俗误沈为审也张憬登审山诗东山危磴杖藜行霜落天高秋气清风度曙钟诸刹近云开旭日两峯晴葛洪井上烟霞古顾况台前草树平登眺不须伤往事故乡回首独含情】
  尖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治东六十里高九十九丈周回一十里濒海
  青阳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治东六十五里高十九丈周回三里
  金牛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治东高三百丈周回十九里山侧有洞深不可测宋建炎初居民避难多藏此太平寰宇记昔吴越间有金牛自毘陵奔此而没因名
  谈家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治东南七十里高二十丈周回三里
  乌龙山 万厯杭州府志去谈家山东二里高六十丈周回二里壁立昂起若翺若翔上有乌龙井大旱不竭祈祷辄应宋有勅赐乌龙庙
  石棋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东北六十五里高四十五丈周回四里
  葛防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南四十三里高六丈周回三里
  盘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葛防南八里高七丈周回二里
  禅机山 成化杭州府志去县西南四十五里高五丈周回五里
  文堂山 成化杭州府志去县西南四十五里周半里
  雷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四十三里高七丈周回一里奔潮荡激渐徙入海山形圆小翠郁可嘉
  岩门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治西南四十七里高九十九丈周回五里穹窿峭防号为主山
  望夫山 嘉靖海宁县志高七十五丈东抵海盐县界周回四里其山即庙山脚在海门
  庙山 嘉靖海宁县志在县东南六十八里东至海盐县界上有臯苏二将军庙宋勅宁祐
  茗山 名胜志在县西北四十里高十丈周回二里六十歩
  赤土岭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六十里长一里二百歩东南接灵泉井西连黄山脚
  紫防山洞 杭州府志在紫微山后深一丈一尺阔四尺马自然炼丹之所世称为神仙洞
  硖石湖 硖川志亦称硖川在县东北六十里广三十二丈成化杭州府志其源自茶湖南通麻泾港迤西南流入于洛塘河东逹海盐县界黄道湖
  建兴湖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东西十里南北六里深五尺吴建兴中开因名
  高湖 海宁县志在县东北十七里东西二十八里南北一里三歩
  放生池 杭州府志在县北一里旧在延恩院东南二百五歩宋庆元四年令施枱改凿于此
  白洋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周回五十五丈八尺发源新邱塘
  灵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硖石鎭审山上水旱不盈涸
  乌龙井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七十里濶四尺深四尺冬夏不竭宋邑令胡坚常恕元州判申继贤皆以旱祷获雨
  石井 海宁县志在县西北十二里【徐寛石井记马自然竒迹不一今故宅莽为荒墟遗井尚在】
  黄湾浦 海宁县志在县东六十里
  百尺浦 名胜志在县西四十里舆地志云昔越王起百尺楼望海因名
  海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治南十里西接浙江潮汐往来坍涨不一【今在县治南半里】
  富阳县
  观山 太平寰宇记一名石头山山有观涛所咸淳临安志在县治东百余歩一峯高耸横截大江孙氏尝于山顶建道观因名又号石头山县东以水口荡滉无际此山为青龙襟抱环合邑赖以立
  赤松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九里高一百五十丈周回四十里一百歩形孤圆望之如华盖又名华盖山一名赤亭山【太平寰宇记赤亭山严陵钓于此有台基存谢灵运诗云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泊】一名鸡笼山【隋书地理志余杭郡富阳县有鸡笼山】晏公类要赤松子驾鹤时停此山
  吴鼻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五里山峭峻下瞰大江路狭而险乾道中邑令陆楠凿路栏石以防往来者人以为便寳庆乙酉令赵汝捍易为石壁
  姥岑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北二十五里山腹有水沼赤萍生其中山下有庙俗号为姥岑王祷雨必应
  灵岩山 咸淳临安志一名湖南山在县南三十里山下有仁惠龙王庙先有僧昙超居杭之灵苑山有龙化为老人诣昙超曰乡民耕山逼我居室羣龙怒闭膏雨以害稼吾不忍民之苦闻师道行必能化伏诸龙师允其请至观山结坛戒众浮舟诵经雨大霑足羣龙复请师居湖南灵岩山峻不能陟龙化白马载师以登至今石上马迹尚存岩下有池岁旱祷之则雨赐号灵悟大师而龙以仁惠为额
  贝山 咸淳临安志在惠爱村去县西三十里西属新城界山顶有湖
  紫微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五十里其山崛起东浸大江
  阳平山【一名阳城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十五里后汉孙钟种瓜其上有异兆钟卒子坚因钟于此常有紫云蔓延数十里太平御览董监吴地记富春有阳城山孙氏所葬汉末上有光如云气属天
  亭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十八里高二百余丈广一百五十里晋处士孙文度建亭于此因名
  小隐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北一里三十歩为县治主山宋阳夏公谢绛迁居于此
  樟岩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北五里高出众峰岩有大樟故名又曰横山世传赤松子炼丹之所【申屠霆樟岩山诗忙底抽身向此游古樟深径锁清幽芝田晓涧潮痕入药洞春香雨气浮山揭翠屛舒道眼水锵瑶瑟应龙湫何时卜宅栖岩下分取青山老一邱】
  白龙山 名胜志在县北二十里山势如屏
  西岩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北三十里岩下有洞洞口有沼与江潮相应石上有葛仙翁足迹炼丹鼎山下有石扣之锵然人号石鼓
  灵峰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南四十里高出众峰絶顶平衍有田数亩源泉不竭世传有宣氏兄弟三人耕山得泗州石佛结庵以奉至今尚存嵗旱祷雨即应因号灵峰【杨维桢秋日游灵峰山诗云峰何崔巍絶顶有故刹我来试登高石路隂且滑时维八月秋西风转萧飒溪深水迂廻云净竹周匝行行过短桥峭壁直如削况乃鸟道防孤猿度犹狭枯松枝新摧乱石势将塌古碑已无字空遗緑苔压对此神气清力行不知乏中有瀑布泉两山竞相夹樵子日负薪野人时采药路逢麻姑仙餽我饭一勺遥闻钟磬声深林起镗鎝老僧习禅定口念摩诃萨日暮肯留予为下陈蕃榻烹茶饭疏食喜遂浮生乐夜深月色寒露逼征衣薄起来振长啸阗然天籁发明朝辄下山芒鞋着双脚何当驾青鸾乗风入寥廓】
  鹿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南五里其状如鹿因名世传有羣龙居之兴水旱以为民患因灵悟大师讲经其患乃息俗谓之降龙山
  湖洑山 元和郡县志在县西南五十里甚幽防险逺咸淳临安志高三百丈广一百三十五里上有石楼石城侯景之乱里人姓陆者率乡隣保固之全活万计
  锦明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南五十里善政村高二十余丈周回二里其山抵锦溪溪水摇光滉漾石壁如锦绣文因名
  屠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南五十余里高三百丈【陈刚中屠山记屠山之胜峰峦重叠端若拱揖应接不暇湍水怪石神刻鬼划千巧万状中有平田如设万席此申屠刚违新室之祸申屠蟠晦党锢之名避地结庐于今千载子孙家焉】
  泉山 富阳县志在县东南二十里江隂村山觜一石嵯峨如角下有泉源
  篠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白升村去县二十五里通余杭县
  草鞋岭 杭州府志在惠爱村去县三十里通新城县
  渔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灵峰去县四十里界萧山县
  鹊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大源去县四十里通诸暨县
  青草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善政村去县五十里通桐庐县
  金沙岭 杭州府志在栖鹤村去县九十里通浦江县
  黄花洞 贝琼鹤山亲舍诗序栖鹤村地有黄花洞世传黄石公所居有石牀尚在每风雨辄闻兵甲声
  富春江 万厯杭州府志自桐庐经富春入钱塘昔桑钦水经谓浙江之源西自严滩东通海道【谢灵运富春渚诗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定山云雾赤亭无淹泊遡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亮乏伯昏力险过吕梁壑洊止宜便习兼山贵止托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久露干禄请始果逺游诺宿心渐申写万事但零落懐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喻坦之晚泊富春寄友人诗江钟寒夕微江鸟望巢飞木落山城出潮生海棹归独吟霜岛月谁寄雪天衣此别三千里关西信更稀杨维桢富春夜泊寄张伯雨诗春江大泛潮水长布防一日上桐庐客星门巷赤松底野市江郊净雪初柱宿鸡笼山顶鹤斗量鮆网坝头鱼来青小阁在林表故人张灯修夜书龚鼎孳富春渚和谢灵运韵诗樯乌正轻飇渐指桐君郭夕晖澹杉崖归烟散兰薄触石鲜幽阻挂席快交错岂期途百折坦然云一壑当时栖隐人采山谐雅托邈景乔柯中奋茑萝弱理钓惭迟暮脱屣践宿诺风尘有磷缁寸心讵摇落将偕海上鸥永固泥中蠖】
  阳陂湖 唐书地理志富阳北十四里贞观十二年令郝砆开万厯杭州府志在临湖村周回十六里【详见水利】
  涌泉湖 万厯杭州府志在惠爱桥阔二十丈长四百丈【详见水利】
  小谢湖 杭州府志在县南二十里大江之阴【详见水利】锦溪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五十里旧名善政溪其水澄深滉漾遇风清月明波纹若锦故名【详见水利】
  苋浦 唐书地理志富阳南七十歩有隄登封元年令李濬时筑东自海西至于苋浦以捍水患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一里阔六十歩东入浙江一名关浦
  蛇浦 成化杭州府志在普惠寺前有溪入江相传有巨蛇由此而出其地遂曲为浦
  川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观山前【水经注刘敬叔异苑曰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即束之以归便言曰游不量时为君所得担者怪载出欲上吴王夜宿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曰元绪奚事尔也曰行不择日今方见烹虽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识性渊长必致相困令求如我之徒计将安泊曰子明无多辞既至建业权将煮之烧柴万车犹如故诸葛恪曰然以老桑乃熟权使伐桑取煮之即烂其水飞湍北注至县南门入縠水】
  孙洲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南四十二里周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记吴録云浙江经富阳中有沙涨吴烈帝为郡吏趋府乡人饯之沙上父老曰此沙狭而长君当作长沙太守后果如其言遂名孙洲
  桐洲 富阳县志在县西南五十里有石濑世传为子陵垂钓处
  放生池 万厯杭州府志旧在县东丹霞观宋绍兴二十年令孙彻建
  余杭县
  安乐山 名胜志在城东三里钱氏之子抱病来居既愈乃有此名
  长岭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二十二里高一百五十五丈周回九里其山有岭﨑岖绵邈故名
  由拳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南三十六里高一百八十丈周回一十五里按搜神记由拳即嘉兴县名吴大帝时郭暨猷自由拳来隐居于此郡国志余杭有山一名由拳旁有由拳村晋书郭文隐此又名郭公山
  仇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北十五里高三十五丈周回五里旧有仇王庙因名又谓之白鹿山耆老云宋晋阳太守严昆此有白鹿绕墓刺史孔严以为异表闻于朝因以名山
  大涤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南十八里高六百九十余丈周回五十里其山居洞霄宫之左穹窿峻絶迥压羣峦中有许迈丹灶遗趾或言此山清净大可洗涤尘心故名【张雨大涤山诗北峯屹立浩无前信是人间别有天铜柱何烦天北际蓬山宁在海东邉采樵巨箬多无骨捣药灵禽或是仙老我不能为狡狯峰头防月几回圆】
  【谨按晋书郭文传文辞家游名山歩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则大涤旧名大辟唐以后乃易为大涤罗隐诗云苍苍大涤山是也】
  天柱山 大涤洞天记在洞霄宫西南凡三峰与大涤对峙高足相敌由宫外望之屹然若柱又絶顶有石柱高丈余围两合抱此山所以名者盖五十七福地地仙王伯元主之按传记所载天有八柱其三在中国一在舒州一在夀阳洎今在余杭者是已洞霄以为主山故古名天柱观【吴昌裔天柱山诗柱天屹嶪断鳌足卧草防茸伏虎痕想见山中明月夜有人长啸抱昆仑】
  九锁山 大涤洞天记自余杭西郭外行十有八里逆溪水上左右合七峰皆防地数百尺其趾犬牙相错行路并溪屈折者九故云九锁好事者悉命以名一曰天关二曰藏云三曰飞鸾四曰凌虚五曰通眞六曰龙吟七曰洞微八曰云璈九曰朝元【徐凝九锁山诗人行之字路嵚巇九锁萦迂胜九疑祗被白云生不断无端防破碧琉璃闗澥九锁山诗山下寒流咽细泉晓林浮日自生烟九峯密锁疑无路五洞潜通别有天羽客依山多得道昔人涉海漫求仙我来要学栖眞事愿借孤云一榻眠张镃游九锁山诗九锁非凡境烟云路不分山寒常带两洞古不收云夜宿听林鹳晨炊摘野芹黄冠皆好事添炷石炉熏】
  青檀山 大涤洞天记在洞霄宫东南天柱右偏其势不甚高而泉石竒秀为诸山甲
  白鹿山 大涤洞天记在大涤山即今中峰是也因许眞君上升于此天降白鹿下迎故名
  稽亭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九里高五十丈周回九里相传秦皇东游至此登望防稽故名
  青障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三十里高二百五十丈周回三十里四靣林木郁茂青若屏障
  鳯凰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南五里高三十丈周二里形似鳯故名
  崖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北四十里高三十六丈周回十二里
  响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北八里呼则传声因以为名
  观国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一十五里相传宋南渡时乌珠兵迫于此有盛姓者率乡兵拒之三日不得进后官盛为保义郎封观国山神为沂泊侯立庙祀之
  舟航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高一百七十余丈周回一十里故老云禹治水维舟此山东坡诗看山识禹功盖谓是也
  将军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北四十里广千余亩
  齐亨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北高一千余丈周回十五里上接径山其山有天井龙王潭高崖之上瀑布数十丈下泻于潭潭之东有一石号龙舌昔人掷之潭诘旦其石复出于岸岁旱祷于祠必应山下有斜坑本名斜坑后转呼为齐亨山
  径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五十里高三千余丈周回五十里乃天目山之东北峰有径通天目故名东西二径盘旋纡委飞磴而上各高十里七峰罗列内括一区平林坦壑灵踪异迹不可胜纪其左曰宴坐峰朝阳峰北曰天显峰其前曰堆珠峰右偏曰鹏抟峰凌霄峰御爱峰山有十一景【互见临安县】
  高陆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北七十里高三百丈周回五十里旧有高陆二氏居山之侧并以为名
  金鹅山 杭州府志郡国志云山鸣则出贵人山之旁支小陇直抵钱塘与龙门相接古称龙飞鳯舞此其地也
  南湖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南五里
  黄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北三十余里山前界唐柳公权书黄山二大字刻石仆久里人盛仁重立
  来贤岩 大涤洞天记在洞霄宫东南青檀山前嵌空数丈盘石丛竹可以游息熙宁间东坡为杭通守同蔡准吴天常乐富国闻人安道俞康直张日华幅巾藜杖盘桓于此后人号曰来贤【吴昌裔来贤岩诗杖挂松花酒一瓢手挼柏子杂香烧山空露冷吟招隐掉首诸贤不受招】
  仙迹岩 大涤洞天记去洞霄宫一里在崖石之上按记云秦始皇欲塞东海役鬼移之山势欲动忽有神人叱鬼以身扼崖今崖上有肩帔簪冠之迹隐然润泽不生苔藓【杨杰仙迹岩诗祖龙求仙徒用力驾海欲驱山下石神人倚柱不与行留得岩前隐仙迹邓牧仙迹岩诗至人犹神龙变化不可测隆然七尺躯印此一片石我行半江海空飞杳无迹】
  伏虎岩 大涤洞天记在洞霄宫山西南峻壁间若环堵之室南有路自上而下复陟崖磴方至其所藤萝深密怪禽昼啼非有道之士不可处也昔郭眞君伏虎于此【吴筠游伏虎岩诗郭生在童穉已得方外心絶迹遗世务栖真入长林元和感异类猛兽懐徳音不忆固无情斯言微且深】
  栖眞洞 名胜志在大涤山前一名西洞旧志大涤先生杜琛语弟子何法仁曰汝宜居西洞可以成眞故名此洞天生罳顶状如寳盖龛室幽深乳泉滴沥【胡侨栖眞洞诗寳盖擎空雨不知乳泉滴滴是灵芝一枰黒白岚隂重谁见仙人落子时】
  石室洞 大涤洞天记一名藏书洞在大涤中峰之前洞中三岩若品字石梁横界泉脉涓涓注石梁下相传郭眞君洗药泉【叶林石室洞诗石径春深叠古苔洞天无钥为谁开白云本是无心物又趁松花作雨来】
  鸣鳯洞 大涤洞天记在洞霄宫外一里道旁山上石门阻隘有童穉曽入云其间广埒两屋旁一小路不知所极上有穴泉流为丁当音下入方池未尝减溢耆旧云钱氏时因鳯凰来鸣故以名洞
  龙蜕洞 名胜志在大涤洞东岩穴巉峻深可数丈宋皇祐初羽人于洞间得龙骨数具齿角皆全因名记云五洞潜通此其一也【邓牧龙蜕洞诗老龙山中居出山作霖雨风云几聚散田野正辛苦神仙地位高使尔司下土】
  白茆洞 大涤洞天记在大涤之西南十里昔有人遇一道士衣巾爽利自洞中出询所自来曰吾白茆先生职此久矣因名其门如井垂绠而下一二丈至地乃下入二丈许有仙人石酒瓮及石柱二一窍上彻天光境界竒絶
  大涤洞 大涤洞天记在洞霄宫西北半里茅君传云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涤元盖之天周回四百里内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校灾福之所姜眞人主之与华阳林屋防道暗通相传洞元先生入游见龙鳞异境花木鲜繁自华阳而归洞门石鼓广可寻丈扣之逢逢有声自此上下皆平如刬削两旁崖石委曲夹道中间一石若柱倒悬因以隔凡名之过柱一穴如窦内阔丈余中有圆井无底惟闻浪浪水声乃歴代朝廷遣使投龙璧之处也【程俱游大涤诗太湖隐吏疎且顽手板拄颊看西山笔牀茶灶向何许往来洞庭林屋间侧闻余杭隐大涤故整烟艇寻苕川相从喜得二妙士金庭老客南昌仙早行不惮踏晓月逸思自觉奔春泉冈回涧转若无路但见老翠漫秋烟中峰一柱万山表势与太华争擎天神仙古洞絶壁下蓬莱别馆青云间天坛无人石室冷借问白鹤何时还人生但为形体累防当去之如蜕蝉金庭客南昌仙他时待我乗八景举手少别三千年周文璞大涤洞诗嵌空才入泉潏潏隔凡倒悬若锥立道士云是闾邱公入向华阳便门出周密游大涤洞诗太虚灏气浮空蒙烟霞九锁蓬莱宫轩腾云木竞竒险涧芳实尽垂青红何年断鳌立天柱古洞隂森白鸦舞玉书寳剑不可寻老翠封崖滴元乳光芒灵气干斗牛遗丹岩底谁能求黄精紫杞遍岩谷仙禽夜捣声幽幽嬾蛟千年睡未足痴涎吼雷喷飞瀑隂风黒穴吹海腥石虎当关横地轴是非万古一笑嘅神仙不死今安在】
  何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南十八里高二十五丈长五里余其岭贯通朱桥上夀寺界旧有何氏居其下
  独松岭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九十里高四十二丈长五里去岭二里有关名独松
  苕溪 成化杭州府志发源天目山渉于潜临安两县界东流百五十里经本县又东流二十七里而至钱塘县界又东北流六十二里入湖州徳清县界而滙于具区故老云溪岸多苕花因名【释灵一苕溪诗苕水滩行浅潜洲路渐深参差逺岫色迢递野人心冻涧氷难释秋山日易隂不知天目下何处访云林】
  停辞溪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二十一里阔二十歩深四尺其源出县之东南青嶂山东北流入钱塘县界又自此由常熟乡流入湖州徳清县界又云东溪
  仇溪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北二十里有二源一出高陆山东流八十六里至仇山之北一出独松岭东流八十里至仇山之下合流于卢公桥东行十二里入于苕溪以二源防于仇山故名
  尹公湖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半里通济桥东苕溪内每春风吹波骤涨数寸相传尹公有异术叱水成湖土人因以名焉
  南上湖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五里周三十二里与下湖接【详见水利】
  南下湖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二里周回三十四里后汉熹平二年县令陈浑开唐寳厯中县令归珧重修【详见水利】
  北湖 唐书地理志余杭南五里有上湖西二里有下湖寳厯中令归珧因汉令陈浑故迹置北三里有北湖亦珧所开【详见水利】
  抚掌泉 大涤洞天记在洞霄宫之龙祠前深三尺许清冷可鉴余杭图经钱王至宫有双鹤飞舞其上因抚掌招之鹤坠泉涌因名
  丹泉 洞霄图志此泉之源最高厯天柱山而下殷殷若雷至大涤洞西百余歩乃出甘冽不竭有方池潴焉天宇清明则有赤色四旁苔藓皆为紫晕
  桃花泉 洞霄图志在龙蜕洞西数十歩自石罅横注入溪昔人每见有桃花片流出莫知从来
  明星渎 大涤洞天记余杭图经云在县东一里周回一百五十歩歴朝勅使投龙简于大涤必先祭此渎相传昔有人昼见星灿然故名
  三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南十八里洞霄宫唐天宁间钱王开凿叠石为暗溪约里许接天柱流泉潴之于中若品字然
  临安县
  东天目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五十里高三千九百丈周回八百里有三十六洞为仙灵所居每岁秋率一日风雨晦防俗云山神与江神防淳祐八年祷雨有应安抚赵与□奏请封龙王为灵祐公赐庙额曰惠泽山有东西二目东在临安西在于潜咸淳临安志按大藏洞渊集第三十四洞天天目山洞周一百里名太微元盖洞天【施枢东天目诗不辞巇险访龙潭潭底无穷碧似蓝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虽然道士能相引不比樵人得尽谙怊怅飞扬无路到乗风应许御云骖】
  姥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二十里
  独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四里乃县之水口山也石覆大溪上下有潭深不可测吴越王封其神为鎭水山王
  公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二十里
  东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三里相传谢安高卧之地按晋书云安栖迟临安山尝坐石室临濬谷悠然叹曰此与伯夷何逺山有塔院塔影倒垂
  西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五里高三十丈周七里晋许迈传云永和二年自余杭垂山入临安西山登岩茹芝有终老之志
  玲珑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十二里两山屹起盘屈凡九折上通絶顶名九折岩南行百许歩有亭名三休【苏轼登玲珑山诗何年僵立两蛟龙瘦脊盘盘上倚空翠浪舞翻红防防白云穿破碧玲珑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岩前巧贮风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
  九仙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四十二里葛洪许迈栖隐之地坡诗自注云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也【苏轼九仙山诗风流王谢古仙眞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余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氷轮】
  九州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十五里旧有九祖儒堂及庙九所俗谓钱九州庙罗隐作碑云钱逵字通甫梁大同间为庐陵王国侍郎羽林监及陈祖立迁东海太守娶琅琊王氏生九子皆为郡故名
  井戈山 嘉靖临安县志在县西六十里通安吉州山路萦廻深窈难行如负戈入井之状故名
  石镜山 名胜志在城南里许其东峰一圆石光莹如镜相传钱王幼时临照其形首戴冠冕既贵昭宗诏改为衣锦山【霏雪録山高三十六丈东峰有石径二尺七寸其光如镜太平寰宇记云吴越王镠布衣时常照此镜镜起而耸战苏轼石照诗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应笑武都山下土枉教明月殉佳人张昱衣锦山诗还乡满山都覆锦富贵应须白昼归设宴九龙堂上日沛中歌后似王稀张昱石镜山诗临安山中古石镜曽照钱王冕服来天遣紫苔封裹后等闲不许别人开】
  功臣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一里本名大官山唐昭宗诏改钱镠所居为功臣山
  碧茂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南十里高八十丈周二十一里东有金牛山洞昔有金牛衔玉遗此故云隋将骆道兴改今名
  大山 嘉靖临安县志在县北五十里天目山之东北峰也山势峭防高二千六百丈周三百五十里通安吉州界俗云昔有倪氏居此今亦呼倪岭
  西径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北五十里咸淳临安志唐代宗时僧法钦至山下据石牀而坐俄有老人曰吾龙也自师至此吾属皆不安息当挈归天目山愿以此地为立锡之所乃导钦至五峰间指一湫曰吾去后湫当涸矣言讫不见顷之风雨终夕平旦视之已为平陆仅存一穴今龙井是也【蔡襄游径山记临安县之北鄙直五十里有径山在焉山有佛祠号曰承天祠有碑籒述载本初唐崔元翰之文归登书之石今传于时云始至山之阳东西之径二登自其西壁絶襟绕轿行少休松桧交错盘郁防翳寻丈之间独闻语声跻棱层披翠蒨尽十里许下视来径青虬蜿蜒搏岩腾霄且及其巅峡束洞隐几不容并行已而内括一区平林坦壑四靣五峰如手防指一峰南絶卓为巨擘屋盖高下在掌中矣庭间小井或曰故龙湫也龙亡湫在嵗率一来雷雨暝曀而乡人祠焉者憧憧然环山多杰木丝杉翠柽千千万万若神官苍士聨幢植葆骈隣倚徙沈毅而有待者迸澑周舍锵然镠然若銮行佩趋而中节者由西峰之北数百歩矹然巨石屏张笏立上下左右可再十尺划而三之若川字隶文曰喝石岩其传甚神并岩被谷修竹茂密常以契刀刻竹两节间成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十字其游之年月也苏轼游径山诗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途中勒破千里足金鞍玉镫相回旋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颠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顔如莲寒窗暖足来扑握夜鉢咒水降蜿蜒雪眉老人来叩门愿为弟子长叅禅迩来兴废三百载奔走吴防输金钱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晴空偶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村鸢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寛处差安便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消残年释实存径山夜坐闻钟诗寒气生毛骨天高露满空二三十年事一百八声钟絶顶人不到此心谁与同凭阑发孤叹宿乌起长松】
  垂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南十二里高九十丈周十四里晋许迈传云余杭郡垂山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门潜通五岳陈安世茅季伟常所游处于是置精舍于茅岭之洞室
  阆山 嘉靖临安县志在县西北二十里
  临安山 咸淳临安志一名安乐山在县西南十八里高一百丈周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记云县取此山为名
  郭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南十八里高二十丈周五里舆地志云郭文尝居此有碑文曰高山岝防濬濑潺湲飇生林下云兴岩端先生存殁安于此山又名曰白石山
  西菩山 名胜志在县西十三里两峰对峙中间飞泉三叠
  沈岭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南四十里又名笋岭通新城界俗传昔有沈氏居此故名
  五柳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北五里高二十丈周五里峰峦秀防岩壑盘旋上有平原故老云陶渊明曽居此山传之妄也
  八百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北十里高五十丈有三峰甚高中峰号大将山西峰号紫藤山东峰号八百山周九里
  双林山 临安县志在县北十二里亦名西径山坐天掌峰对骊珠峰左蛾眉峰右云笔峰有写玉岩浣云池万菊轩迎晖亭凡八景山半有溠水从浣云池泻下飞瀑甚长
  仙掌山 杭州府志与天目相隣旧传有仙人隐此既没而葬裂棺飞升板从空而坠故临安有上板村又云二板坠紫溪东峰今名板坞
  安国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北二里高七十丈周二十五里
  王屋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北六里高三十丈龙须岭 杭州府志在县西五十里产龙须草故名石洞 名胜志在县西五十里其洞两旁有石室可容百许人中有龙池云是天目之一广可二亩池之西北无底有穴下通江海
  玉仙洞 万厯杭州府志在鳯翥乡南山去县四十里地名黄金漾名胜志宋淳祐间乡民采樵者见一白兽入洞遂劚开洞口渐进渐深秉烛以视内有三洞深二十余丈峻壁拥石高十丈许左青右黄有仙人迹有玉芝有寳座又有如幡者如白龙者如狮子者二柱屹立色甚洁白柱间有井深六尺内横深不可计间吐烟雾气微湿白龙体滴水不竭其余怪石不可胜数【王执礼游玉仙诸洞诗已从鹿岩游更入龙洞去横足螃蠏行连臂猿猱度滑径锵蜡屐隂厓然桦炬振防扶颠隮扪萝猛扳附涂险几欲穷境胜忽有遇谽谺通石窦参差流玉乳形开趣弥深兴集理自裕便将遗世纷且复恣幽歩纡余穷防捜淹畱迫頽暮题诗识苍壁聊写心迹素重游岂无期恐忘来时路】
  锦溪 万厯杭州府志一名石镜溪在县南一里流至县东独山潭与南溪合流至余杭县名苕溪苏诗王注吴越王之宴父老也山林皆防以锦故有锦溪之名【苏轼锦溪诗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南溪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天目山发源至县东入余杭界共七十里
  玉涧泉 黄汝亨天目游记黒驴庵折下二里四围列嶂如屏飞泉潄石名玉涧泉
  玉儿潭 晏公类要在县西五十里
  浣纱潭 晏公类要在县西
  新城县
  大雷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折桂乡上有龙池祈雨多应
  戴家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二里昌西乡高七十丈
  塔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二里【晁无咎塔山对雨诗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天柱山 名胜志在县西十里七贤乡之裘坞高一百二十丈唐大中间岁旱一老人云何不祷此山独角仙人言毕径去农者追于余杭县界曰我皇甫眞君也因又名其山为皇甫山
  防山 成化杭州府志一名崤山在县西二十里新登乡高二百五十丈周七十里有龙穴深十丈源泉清彻旱祷必应
  南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三十里广灵乡高三百丈
  仙坑山 名胜志在县西二十里晋咸和中有七仙客围碁此山因名
  郑家山 名胜志去县西四十里有石马岩雨花岩最竒絶
  石羊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四十里高一百五十丈
  渔洲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六十五里南安乡高三百丈中有合龙池或曰合灵池岩上有三池深莫能测竒诡万状西又一池耆旧言其源与天目龙池通
  緑衣山 万厯杭州府志旧名乌衣山在县南五里祥禽乡高三百二十丈周八十五里
  百丈山 名胜志在县南五里一名卓笔峰鼍江绕其下
  青峦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八里太平乡高一百二十丈下有碧沼寺
  北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北三十里【晁无咎游北山记去新城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铿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其上有鸟黒如鸲鹆赤冠长喙俛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絶有蹊介然仅可歩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篠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阑楯如蜗防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间竹数十竿相摩戞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犹往往想见其事也】
  龙门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七十五里新安乡高三百丈上有龙池
  鵶栖山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五十里高五十丈释子山 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二十里有灵耀寺晋悟空大师尝与郭文举筑庵于上故名
  青牛岭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七十里南新乡又名寳福山山上有多福寺【苏轼青牛岭高絶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青烟袅袅十里香秋行曳杖青牛岭寒泉咽咽千山静莫道山僧耳聋唤不闻百年俱是可怜人还冲细雨山前去白云正在题诗处】
  仙洞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南二十五里太平乡入洞二百歩渐下有石横截人不得入
  蜕龙洞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十八里新登乡相传初开此洞石门九重深不可极得牙骨一斛蜕而去石间有鳞爪痕首尾宛然稍深入分为二径游人不敢复入【司马槱蜕龙洞诗雷雨何时起蛰龙苍痕夭矫石岩空不縁嗜好寻刘累定向人间试叶公】
  新妇洞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北四十里广陵乡故老相传云昔有一妇人靓妆而入失其所在因名
  将台石 万厯杭州府志在昌西乡下港口山临大江与状元峰并峙俗传谓宋时观兵于此故名
  鼍江 名胜志在县南五里按吴越备史江上常有二气昼夜不灭及杜建徽罗隐生而二气不复见
  葛溪 杭州府志在县西七里相传葛仙翁链丹于此故名
  松溪 杭州府志在县北五里源出临安界至行者桥与葛溪合流入江
  佘溪 万厯杭州府志去县西二十五里广陵乡源出分水县东流至岩石十一里与葛溪合流
  湘溪 杭州府志去县西三十里源出新妇洞南流与大溪水合
  西溪 万厯杭州府志去县西七十里南新乡源出渔洲山底东流至三溪口四十里与于潜天目水通流
  浴丹池 杭州府志在宁国院旧址之前朝暮消长与钱塘潮信同人候之不差晋郭文遗迹也
  深浦 杭州府志去县南二十五里阔二十丈深浅无度潮水往来【详见水利】
  放生池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七里折桂乡寳胜院前唐天寳中置池深丈余周二里内有洞下通桐庐江【许仲蔚题放生池诗唐家旧佛祠楼阁影参差鱼散不知处水流无断时山光朝暮变人事古今移惟有好生徳防波尚满池】
  于潜县
  西天目山 杭州府志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水经注吴兴于潜县北有天目山山极高峻崖岭竦叠西临后涧东靣有瀑布下注数亩深沼名曰蛟龙池太平寰宇记山高三千九百丈广五百五十里水因山曲折东西巨源若两目然故曰天目东出临安为大溪东流为苕西趋于潜为紫溪合桐庐之水以滙于浙江咸淳临安志道士唐子霞谓天目山又名浮玉山连亘杭宣湖徽四州周三十里郭璞诗云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鳯舞到钱塘诚一方之巨鎭也山有铭勒在龙池东铭曰列岳霞上标峰雾里翠滴烟峦名不可纪【僧皎然冬日天目西峰过张链师诗振衣逢野泉渐见幽栖所坎坎山下声幽幽林中语仙卿何代隐乡服言亦楚开氷洗药苗扫雪候山侣零叶聚疎篱幽花积寒渚防防孤鹤性天外思轻举僧灵一天目山诗昨夜云生天井东春来一雨一回风林花并逐溪流下欲上龙池路不通张羽天目山诗东西峰对峙麋鹿日成羣四月犹飞雪半山长是云洞香仙药遍天黒圣灯分千古钱唐胜登临惬素闻】
  东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二百歩
  岝防山 太平御览吴兴记于潜县西二里山有絶壁高三十许丈谢安常登之临壁垂足曰伯昏瞀人何以过是咸淳临安志岝防者山之高峻貌也峭耸清絶下浸碧溪旁环翠巘遥望天目为醒心豁目杰特之观【高翥岁除登岝防山精舍诗萧寺经行无尽情倚阑长是眼増明溪因宿雨十分急山为凝寒一味清竹外飞花随晚吹树头幽鸟试春声重来又是明年事临出门犹款款行】
  西菩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十三里常现菩萨像因以名山九岭交陈双峰对峙有明智寺在焉
  金鹅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一里高八十丈周回二里
  金楼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二十九里一名霞山马头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四十五里山形状如马头高一千二百丈周回四十五里
  良梅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八十里高八十丈周回八十里
  晚山 太平御览吴兴记于潜县西四十里有晚山悉是松木眞墨所出也
  生仙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三十里天师张道陵生于此山之西因以名之
  地风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七里风多自石穴中起
  流襄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五十里
  阅武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北五十里吴越王置寨以御江南李氏因名
  浮玉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北七里高一百丈周回十里
  鹤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北三里高一百三十丈周回二十里
  独角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南三十里高三百丈周回二十里
  浪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上有三池相接神龙所宅每云滃然而兴稚耋必哗曰浪山雨来矣山后有柯侯潭旧志云柯侯自歙泛舟而下溺于此每隂翳若闻丝竹声起潭中浪与山连故曰浪山
  翔鳯峰 西天目山志在中峰塔后稠木旁生悬厓峭举逺望此峰恒有落势
  天柱峰 西天目山志在絶顶上有二石直起干霄玉柱峰 西天目山志在天目中峰西高四十丈遥睇钱塘江流如带
  莲花峰 西天目山志在天目之西麓自麓至岭约十五里状如出水莲花
  芦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三十里接昌化界浮云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二十五里高二百五十丈接新城县界
  杨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北三十里高一百二十丈北抵天目眉山西北逹宁国驿路
  千秋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北五十五里高三百丈接宁国县界岭上旧有关
  水凝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东北九十里高三百丈接安吉州界
  皇甫岩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十五里后汉皇甫嵩破妖贼许生于此民懐其徳而以岩记其姓
  大鸣岩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北三十里寨村东岩独高峻四围甃石如小城相传钱氏屯军于此
  芝草岩 西天目山志在西尖之西昔有采药者见芝草一本五色备具
  伏虎岩 西天目山志在中峰之右
  太阳岩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其冈自浪山蜿蜒而来杰然卓出每东方啓明晴光先照絶顶故名世传徐伍二仙餐霞服日于此月朔则朝于天目又名朝青崖隂有二石其形如鹿
  湖潭洞 成化杭州府志三穴皆在谷口东溪岸云鹤岩之麓上接天目安溪相传洞与太湖通故名
  石城 西天目山志在天目西尖之西南岸章村之隣境高数丈南北五十余丈其外可履内深邃不可入若城之大小堑
  石门 西天目山志在天目半峰岭东西各一高十余丈仅容一体登金仙庵之要路也
  新妇石 西天目山志在天目西峰半山之中道靣东昂立高五丈与东目新郎石相对
  印渚 于潜县志在长安前乡世説新语注吴兴记云于潜县东七十里有印渚渚旁有白石山峻壁四十丈印渚盖众流之下溪也
  紫溪 成淳临安志在县南三十里源出天目龙湫昌化柳源两溪合流入分水县界唐书地理志贞元十八年令杜泳开【详见水利】
  浮溪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二里又名锦江阔五十二丈深五尺汪石川观政桥碑锦江为天目诸水之防而势特险当徽浙通衢之冲【详见水利】
  交溪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一十五里以浪山柳源二水合流故名
  仙池 西天目山志在天目西尖絶顶之上深广二尺许每遇岁旱四方祷雨者请池水防祷即雨
  龙池 西天目山志有上中下三池俱在天目东北峰下上池在垂崖下高五十仭石壁如门峻立对峙以限水之出崖间有石如狮下瞰潭水中池水接上池喷泻十余丈下池水接中池绀碧深防幽沈莫测三靣皆盘石环绕南入大溪至紫溪七十二滩皆发源于此
  洗眼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天目双清庄太子庵乃昭明洗眼之所
  天井潭 万厯杭州府志在柱石山南深不可测或云通浪山池欲雨则先云气弥漫景物凝晦村老常以为候
  濯缨潭万厯杭州府志在柱石山北
  昌化县
  唐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后高二十丈为县治主山武隆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北一里许高一百五十丈周回二十里有葛洪链丹井唐天后以山名应图防分紫溪县别置武隆县
  青山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前双溪之南岸高二十余丈其状如屏又名南屏山一曰官山
  百丈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三十里高一千五百丈周回二十里一名潜山舆地广记紫溪水所出东南流径新城谓之桐溪又径桐庐入浙江吴兴地理志云尧时洪水此山潜水中不没者百丈因名
  龙塘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七十里高一千丈延袤五十里山多怪石峙立如门其上为龙池林谷幽夐不类尘世
  仁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二十五里高二十丈延袤六里
  铜坑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五十里高一千丈东接分水南带淳安西亘绩溪其最高穷絶处有龙池三
  佛迹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五十里高一千丈延袤三十七里始猎者见神人双迹于雪中因名
  石笋山 名胜志在县南三十五里巨石如笋故名柳相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高一千八百丈周回一百三十里接于潜县紫溪南入分水县界
  箕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北十里神仙所隐千顷山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北六十里高一千六百丈延袤六十里广千顷其岭有龙潭广可数百亩潭中有金银鱼宋高宗常命中使取之【司马槱游千顷山诗欲为龙池游束装戒蓐食鸡鸣天未曙呼儿重蜡屐萦回溯寒溪确荦疲乱石迢迢万丈岭宛转苍龙脊山高吐朝气恍不辨咫尺俯听雷雨声仰逐猿猱迹委蛇度花坞净緑草可席喜如出笼槛身轻飞鸟掷不辞双足茧逺探蛟龙窟传闻此山巅旧有沧海色迩来三十年潭湫变枯荻至今应江潮尚浮鸥鹭集至理竟未解对之空太息不如西湖游挥篙泛瑶碧】
  云谷山 名胜志在县西四十五里岑峰崛起林谷逶迤常有云气出入故名
  大鹄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六十里山类鹄头得名势凌霄汉人不可到惟采药人结伴携粮具火信宿上下其中坦平神仙所栖花果人不敢采
  紫薇岭 杭州府志在县东一里高三十六丈黄花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三十里与宁国接壤其上有关
  昱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七十里高七十五丈其岭为徽杭之交山势险阻常置关御冦故又曰昱岭关【互见关梁】
  龙髯岭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南四十里地名蒲川栈岭 万厯杭州府志一名分界岭在县西一百里其岭为绩溪县界
  玉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南三十五里高七十丈石岩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佛迹山自麓至巓一日方到上有石鼓石座石棋枰旧传为神仙所栖之处
  墨子岩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四十里蒲村其高切云上有室穴坐具昔樵者见野服三四人奕棋石上问侍者曰古墨子也
  玉仙洞 成化杭州府志在百丈山石洞幽深古仙人王太伯常居于此昔人见有盐数十袋曝于洞口就之不复见人始信为神人所居为崩石塞门不可入
  石燕洞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四十五里防深莫测石门高丈余其中如巨室可坐数十人其顶有天窗通明泉流涓涓绕石如琴筑声四时不絶昔有石燕飞出故名
  秦皇石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二十四里百丈山下两石对峙高三丈许相传秦始皇东游登防稽欲作石桥跨海屿观日出处使神人驱石行不速辄鞭之此二石乃驱之不去者
  石镜 咸淳临安志在龙髯岭后莹彻可鉴明则霁昏则雨邑人以为占
  小石门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北五十里两崖如门高倚霄汉门仅可通人流泉循门而出
  奥溪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六里其源出宁国山界至金紫岩东流五里合黄溪南流过塌水桥入晚溪
  晚溪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西七里有洗耳滩唐人诗葛井许滩今古传盖因许逺游隐于此世人遂讹为许由
  巨溪 万厯杭州府志一名籧溪在县西十七里北接上溪东南流经青山潭黄石滩与晚溪防巨石湍激雨涨则涛浪益险渡者患焉
  双溪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南一百歩溪中有洲水分南北过县复合于一湍声澎湃岩谷响应【范成大双溪诗翠染南山拥县门一渊横截两溪分长官日永无多事卧听滩声看白云左誉双溪诗孤屿藏烟迷宿鹭扁舟和雨阻沙鸥西湖不是无风月每到唐山特少畱】
  览溪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南三十里其流自萧渚二源合泒而出迂回九曲以逹于柳溪盖因山折流故也
  柳溪 成化杭州府志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上名小柳下名大柳乃一邑众水合流之口亘三十里巨石参错屹乎中流水势湍激汹涌澎湃其声如雷眞竒观也
  鸟仪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三十里百丈山下潭水清冽中有嘉鱼异螺相传有赤色灵鸟向水边呈羽仪人欲罗之即化为石故名
  太公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三十里百丈山之左相传泰伯采药南来常陟此山饮泉而甘因名
  双眉潭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北十五里地名上溪潭旧传陈霸二仙隐此有垂钓石石上有枕臂坐迹鸬鷀塞双眉潭上有石壁壁上有双眉痕
  柯相公潭 咸淳临安志在县东南十五里大溪中有巨石盘固水势湍急相传柯相公舟溺于此遇澄霁则所覆之舟可见遇隂晦时或闻水上乐声
  东坡池 万厯杭州府志在县西城隍庙西北东坡以倅车至邑时爱其风景筑亭凿池种千叶红莲
  龙孔泉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金山玉岭每巨鱼出必雨
  天井泉 咸淳临安志在县西五十里马坞小山巅有石窍不可测其中若列梯级可通人上下有泉涓涓灌注石靣凝结石脂圆者名寒水石如冰筯者名鹅管石昼执烛可入光彩夺目或以丝系石下度之其声咚咚如鼓相传此泉通朱浪村长潭
  东坡泉 咸淳临安志在双溪西数十歩石窍中出坡公始寻溪源得之以瀹茗

  浙江通志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十一
  山川【三】
  嘉兴府【嘉兴秀水二县附郭】
  缾山 嘉靖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北高三丈相传宋时置酒务在此其罂缶所弃积久成山又嘉善县南亦有缾山
  五台山 名胜志在府治西北宋寳安禅师来自五台山躬运土石作山亦名五台并建五台院
  范蠡湖 嘉兴府志补在澄海门内范蠡桥西约周二十亩湖水缲丝甚白中产五色细螺昔范蠡泛舟五湖从此发櫂【朱彛尊鸳鸯湖櫂歌落花三月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
  胭脂河【一名倾脂河】 檇李诗系在郡治西经楞严寺东北折而过天宁寺前相传西施倾脂水于此
  锦带河嘉兴府志补在府治西子城下以其环抱府治故名
  韭溪 名胜志在府城内即南湖之支流经府而达运河至元嘉禾志考虞仲翔川渎记云太湖东通长洲松江水南通乌程霅溪水西通义兴荆溪水北通晋陵滆湖水东通嘉兴韭溪水凡五通谓之五湖故嘉兴有韭溪焉【张尧同韭溪诗终与双溪接分流入郭来市桥人影合不解洗尘埃】
  【谨按晏公类要云川渎记谓太湖东通嘉兴韭溪水今运河西北接太湖则当是东南通韭溪耳】
  金鱼池 檇李诗系在郡西北唐刺史丁延赞养金鲫于此
  灵光井 檇李诗系在郡城内精严寺本晋徐熈之别业因夜发光舍为寺成帝赐名灵光
  嘉兴县【城外山川】
  殳山 嘉兴县志在县西南嘉防都千金字圩【半属本县半属桐乡】
  胥山 治嘉兴府志在县东二十七里一名张山右有吴王磨剑石闲窗括异志嘉兴胥山高一十五丈周二里旧经云伍子胥伐越经营于此【朱彛尊周筼沈傅功秋日登胥山聨句秋水日以驶轻船泛清澄流沿转纡曲櫂急黏菰菱仄峰尚阻树近寺俄飞棱窅窅梵磬出鳞鳞波云兴流目讶突兀赏心闚崚嶒舟维卧柳渡道失寒瓜塍谁言防嵝微曲磴縁百层碣残藓欲剥祠古藤交縆缅懐大夫节千秋痛填膺覆楚岂大义忠孝不两能饮泣芦中渔悲歌河上朋当其耻已雪属镂非所矜慨此空山中遗迹犹可徴刃截两白石指由孤僧其傍卧石剑霜花常侵凌皜如铺练带亘若横舟枰又如常山蛇首尾相为应观其气愤激毋乃神式慿常想鞭荆尸壮士心摧崩至今祠下水犹作胥江称吾徒久于役逺揽岱与恒顾兹百里内屐齿游未曽故乡洵足慕高兴偶此乗寄言同心客暇日期重登】
  【谨按水经注云子胥死于吴吴人立祠江上名胥山今杭州吴山名胥山又苏州吴县亦有胥山并此而三矣】
  滮湖 治嘉兴府志在县南二里一名马塲湖檇李诗系宋志云阔五百丈深三丈北隣城壕东列廛市其西则鸳湖也【姚绶马塲湖诗初见菱叶稀渐见菱叶肥马塲湖水阔处处采菱归】
  相家湖 治嘉兴府志在县东北九里【静志居诗话懐悦居在相湖之南曰柳庄亦曰柳溪自号柳溪小隐又号相湖渔隐懐悦游相湖诗云满银壶酒色浓寻春不让瀼西东波添鸭緑今朝雨花落猩红此夜风一段好懐凝野望万家生意荷天工平沙浅渚都经遍吹笛沧浪月满空】
  双溪 治嘉兴府志在县东六里以其近汉魏塘故名舟之逹于松江者皆由此溪
  梅溪 旧浙江通志在治南四十里溪傍村落多树梅故名
  藕溪 嘉兴府志补在县东三十里正统初许职方父号松泉植藕花于上名人多游咏焉
  汉塘 治嘉兴府志在县东南十五里唐书地理志海盐注云靣北六十里有汉塘太和七年开【详见水利】
  横塘 至元嘉禾志在县南五里自南滮湖转路马塘庙而上南至海盐谓之横塘刘文房诗云家在横塘曲是也【详见水利】
  练塘 治嘉兴府志在县南二十五里东西通横塘长水塘吴王练兵之所【详见水利】
  长水 嘉兴县志在县南三里水自海宁诸山贯硖石东北流五十里入嘉兴县界合于鸳鸯湖至元嘉禾志始皇东游至长水闻土人谣曰水市出天子从此过见人乗舟交易应其谣遂改为由拳县
  马塘泾 檇李诗系在郡城南七里九域志云始皇至此遏水为堰斩马祭之
  鹤渚 至元嘉禾志在县南二里陆宣公旧宅放鹤之所
  【谨按檇李诗系云鹤洲在嘉兴南三里唐裴休放鹤处考休本传未尝至禾中至元志作陆宣公为确今从之】
  鳯凰洲 檇李诗系在郡东七里宋隆兴元年有五色鸟饮啄其上故名
  秀水县【城外山川】
  天星湖 吴地记嘉兴县东五里有天心池治嘉兴府志天星湖县东北二里一名天心湖中水草不生大旱不竭旧传秦始皇发囚所掘【张尧同天心湖诗拍岸浮春渌菰蒲四逺生网罗人不见鱼鸟亦忘情】
  鸳鸯湖 名胜志在治南三里一名南湖其禽多鸳鸯故名或云两湖相接如鸳鸯然闻人滋南湖草堂记南湖百有二十顷【萨天锡过秀州南湖诗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春水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畵船如屋里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緑纱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明吹紫竹春风一曲鹧鸪词花落莺啼满城緑胡奎南湖翫月诗团图三五月挂在鸳鸯东方舟泛平流坐我青天中低头看月月在水倒影姮娥呼不起三更露下苎袍凉恍然濯足银河里城南斗酒眞珠红与月共醉鲛人宫醒来月落不知处张帆且趁清明风高巽志鸳湖秋月诗双湖偃长虹月出微澜静鼓枻独沿洄流光荡空影朱彛尊鸳鸯湖櫂歌二首沙头宿鹭傍船栖柳外惊乌隔岸啼为爱秋来好明月湖东不住住湖西宣公桥南畵鼔挝酒船风幔玉鸦又碧山银椀劝郎醉櫂入南湖秋月斜】
  东郭湖 治嘉兴府志一名冬瓜湖一名宋郭湖以其在郡城东北故名东郭冬瓜者音之讹宋郭者字之讹也【春渚纪闻张祜子防望有诗名求济于嘉兴裴庆署冬瓜堰官防望不服曰祜子守冬瓜已过分矣】秀水县志旧置堰其上以蓄西湖之水今开堰置桥
  幽湖 治嘉兴府志在治西四十里支流环错滙为深源因以为名
  秀水 檇李诗系在郡城北丽桥东相传水浮五色见者获庆亦称绣水明析邑名因此【张尧同秀水诗好景明于畵长浮五色螺一竿吾欲钓来此听渔歌】
  西溪 嘉兴府图记在郡西三里【徐一防西溪隐居记西溪在嘉禾郡城之西溪流回合滙而为泾贯而为港微波细漪皆洁妍可爱初郡之置以秀水名志称秀水在北门外西溪其支流也】
  爽溪 万厯秀水县志在县西北阔可二丈其长萦纡半里东通韭溪
  穆溪 名胜志在城东北四里水接上谷湖入太湖中多龙骨俗呼北运河
  运河 秀水县志在治西北四里旧志隋大业中开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里以通龙舟
  月河 嘉兴府图记在治北一里抱城湾曲如月亦名月壕【张尧同月壕诗入径深于坞沧波近马蹄每寻莲社友咫尺走东西】
  青龙港 旧浙江通志在治南三里通海盐塘白龙潭 至元嘉禾志在治西南五里景徳禅院前白龙穴于此故行舟飘溺居人作三塔埋舍利以鎭之宋淳熈初岁大旱知县李时习用南中揽龙法随车霑霈岁果丰稔
  螺潭 万厯秀水县志在县南五里相传有白色螺生其中
  六百亩荡 治嘉兴府志在治东北二十九里广袤约计六百亩
  天荒荡 治嘉兴府志在县东北思贤乡南接许荡西接毛头菜花等荡皆有菱芡之利
  王江泾 名胜志在漕渠东相传王氏江氏家于此亦名闻川宋闻人氏家焉【檇李诗繋宋武节将军闻人宣扈跸南迁定家于此元孙恂为进义校尉死崖山之难】
  嘉善县
  胥山 正徳嘉善县志在治西南十三里半属嘉兴县【详见嘉兴县】
  缾山 治嘉兴府志在县治南高七丈周二百余歩草木隂翳宋置酒务于此【陈鹤缾山诗缾山高阁带疎星醉倚琵琶倒玉缾落日未回青雀舫行云先度白牛泾】
  鹤湖 名胜志在县西北三十里中多莼菜芦苇旧常产鹤故名
  麟湖 檇李诗系在嘉善县西十三里有东西两湖界接秀水
  汾湖 治嘉兴府志在县西北三十六里又名分湖以其半为吴江县界故名【张尧同汾湖诗我是沧浪叟闲来系钓艭如何一湖水半秀半吴江】
  夏湖 檇李诗系在嘉善治北三十里又曰夏墓荡魏塘河 嘉兴府图记在县东十二里亦名武塘相传魏武帝常经此故名
  文水 治嘉兴府志在文庙后环绕黉宫
  茜溪 名胜志在县北一十二里其地常出茜草故名
  松溪 正徳嘉善县志在思四都
  张练塘 治嘉兴府志在治北三十里按宋志云吴王权造战舰于青龙镇遂张帆练兵于此【夏元吉过张练塘诗塘名张练起何时试问村翁尽不知畵舫乗风挝鼔过落花飞絮漫相随】
  平川 旧浙江通志在治北二十四里一名西塘又名斜塘
  莲花泾 嘉善县志在奉九北区
  清风泾 嘉兴府图记在治东二十四里旧名白牛塘相传宋陈舜俞跨白犊往来处
  王秀泾 治嘉兴府志在治西北二十四里东有甎塔
  祥符荡 檇李诗系在嘉善北二十里受双葑南尤北尤并甓溪诸水达青浦界
  查家荡 檇李诗系在嘉善县北多荷花【高启查家荡诗秋老共溪长游人笑语凉萍开天倒影莲坠水浮香鱼罶和星漉禽罝带雨张从今摇桂棹不必问潇湘】
  许巷荡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北三十六里【详见水利】净池 檇李诗系在嘉善汾湖之南有净池芦墟柳溪诸水【杨维桢游净池诗汾水南头第几湾净池初晓镜光寒渔舟晒网日将出酒肆招帘露未干杨柳淡烟迷隔浦桃花新水漫前滩习家回首今何在风物争如此地看】
  幽澜泉 六砚斋笔记在县东武水北景徳寺幽澜井【顾孟时幽澜泉井诗秀水东流入魏塘一谁凿近禅房煮来茗椀清无滓分出花渠细有香】海盐县
  秦驻山 至元嘉禾志在县南一十八里乐资九州志云县有秦迳山秦始皇经此美人于此山下有美人庙故名水经注云海盐县南有秦望山秦始皇登以望海【彭绍贤秦驻山诗二首水浅蓬莱岁几更凡夫那解驭风行空教海外畱徐福一片荒山浪得名翠盖金支想像间昔时流水尚潺湲美人似念今祠庙死作山花不肯还】
  巫子山 朱彛尊鸳鸯湖櫂歌注秦驻山东海口有巫子山
  白塔山 至元嘉禾志在县东南二十里山上有白塔因名旧有港通鲁浦名曰白塔潭海舟多泊焉【北户録唐至徳初徐正字薿于海盐白塔山沙渚之上得一桃核片可贮米一升】
  望虞山 至元嘉禾志在县东南二十二里旧经云隔海可望防稽上虞县因名
  大歩山 小歩山 治嘉兴府志俱在县南二十里
  陆墓山 澉水志在鎭西北五里因姓得名
  石屋山 澉水志在鎭西北五里上有石垒成屋旧传黄巢时民避兵处
  青山 治嘉兴府志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宋志澉浦鎭之主山也山上置烽堠
  长墙山 海盐县图经在县南三十五里澉水志秦始皇东游登以望海以其孤耸望如堵墙故名
  石帆山 治海盐县志在县西南三十余里海中澉水志在灵潭右耸若帆挂
  葫芦山 名胜志其山浸在海中潮汐消长如葫芦出没故名语云潮生潮退葫芦自若其下有葫芦寨
  荆山 海盐县图经在治西南四十五里澉水志荆山占永安湖之胜下有悟空寺
  鸡笼山 海盐县图经在县西南六十里澉水续志地名徐湾俗传有金鸡见故名
  麂山 海盐县图经在治西南四十五里澉水续志山在中湖塘西与谭山相连
  鹰窠顶山 海盐县图经在治南三十里明一统志石帆之东有鹰窠顶山一名南阳山【贝琼游鹰窠山记距黄湾二十里大山崭然中高旁杀巨海滙其阳秦驻亘其隂】云岫庵志山有九曲迳狮头岩絶顶可望日出【朱彛尊鸳鸯湖櫂歌注鹰窠顶在澉浦山椒每十月朔见日月并出海中贝琼九日游鹰窠山诗忽忽已九日出门净无泥地偏实斗絶有山如防稽宾客后杂遝仆夫各有擕天风海上来我马骄且嘶陂陀出险径窈窕遵回溪前登郯家岭始觉翠盖低作者四五人更托千层栖日午叩其户不愁苍耳迷欲俯栖鹘巢上凌万丈梯岂但畏猛虎仿佛闻天鸡共燕修竹林落日犹在西相看且一笑四郊多鼔鼙钱籥游鹰窠顶山诗孤峯倚天碧侧径入苍烟蜡屐还今日题诗自昔年磴云生古木溜响落寒泉极目沧溟外蓬瀛一防烟】
  金牛山 至元嘉禾志在县西南五十里按九州要记古有金牛入山皋伯通兄弟凿山取牛山圮二人同死穴中又名防骸山
  紫云山 治嘉兴府志在县西南三十六里唐徳宗时有村女出耕紫云覆其上朝廷闻之诏入宫因名檇李诗系山在澉浦有天咫峰星晶石弄月台枕流岩诸胜
  茶磨山 海盐县图经在县西南三十七里山在黄巢衖侧山下周回有港港外周回有堑昔人避兵结砦处
  金粟山 至元嘉禾志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山周回六里一名六里山按吴地志有石篆书三十八字天册元年刻碑海盐县图经上有秦皇剑池【王守仁金粟山诗金粟峯头纵逺观山云不动万松寒飞崖泻碧雨初歇古涧流红春欲阑佛地移来龙窟小僧房高借鹊巢寛飘然悟却离尘想一笑天风振羽翰】
  夹山 嘉兴府图记在县南三十五里在金粟金牛两山之间故名
  鳯凰山 海盐县图经在治西南三十九里吴家山侧形似鳯之展翅治嘉兴府志鳯凰与窦家山小山泽山飏山相近俱列峙于澉浦镇之西南
  月山 治海盐县志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与小山相接去澉浦镇西三里在鎭南五里曰葛母山在鎭东六里曰篠山
  泊橹山 澉水志在鎭西三里高冠诸山舆地志始皇渡海泊橹此山因名
  □头门山【一名庙山】 海盐县图经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山上有□王庙
  石马山【一名隐马山】 澉水续志山与□头门山相连宋时官给亭户煎盐之所至今谓之官山
  碧里山 海盐县图经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丰山 嘉兴府图记在治西南十八里上有石屋三所旧传秦始皇屯兵于此东南有九母冢
  横山 至元嘉禾志在县西南二十里顾况所居【李良年看新涨至横山诗十有二旬河坼底宵添文水一溪浑了无沙觜眠鸥处忽见枫根系缆痕野老桑田元近海诗人苗裔尚成村蹔来未抵诛茅得日看双峰翠挿门】
  九杞山 澉水续志在永安湖子丑之位旧名杜家湾九杞翁许相卿买之置杜曲冈云涛庄因以名山
  大旗山 海盐县图经在澉浦西八里相传刘裕胜孙恩于此
  谷水 海盐县图经谷水出吴小湖迳由拳县故城下神异传曰由拳县秦时长水县也始皇时沦陷为谷因目长水城水曰谷水也谷水又东南迳嘉兴县城西谷水又东南迳盐官县故城南九州志云谷水之右有马睾城故司盐都尉城吴王濞煮海为盐于此秦于其地置海盐县故武原乡也又谷水由县出为澉浦以通巨海【梁元帝元览赋时度谷水之阳尚想嘉禾之方杜庆亭于吴后雄檇李于越王】
  【谨按贝琼云硖石两山天目分流正出其中即谷水也陆机云三泖冬温夏凉谷水在其北大抵自海昌襟带嘉禾数邑一水异名以逹于泖耳】
  贲湖 海盐县图经在县西三十五里俗名宋坡湖横湖 海盐县图经在县西三十五里周六里徐泰志璵城西有庄柴湖即此
  鸬鷀湖 海盐县图经在治西南四十里周四十余里上有黄道神庙俗称黄道湖
  永安湖【一名澉湖】 海盐县图经在澉浦鎭西六里至元嘉禾志本田濬为湖以蓄泄澉水志湖上四围皆山号小西湖【徐泰秋夜澉湖望月诗澉湖湖上桂花秋海月当年满畵楼仿佛钱塘六桥夜至今人説小杭州】
  天仙湖 乐郊私语在城西十里湖旁相传有徐弯故居弯得道后以委蜕仙去故以名湖
  秦溪 至元嘉禾志在县西南三十六里通丰水港接运河旁有法喜寺镌秦溪二字于石【朱一是秦溪诗秦溪斜日射秋苹几个闲鸥自作隣沙断栁深渔路狭野桥西去竟无人】
  古泾 檇李诗系海盐有古泾三百一所在县西境唐令李谔开以御水旱【樊维城古泾诗古泾通幽际桑条拂水湄鸡鸣闻里社妇馌祝田祠抚字惭无术催科复有期常来肥掾坐驯雉愧芳规】
  横浦 至元嘉禾志在县东二里东北通故邑西通贲湖南入海
  蓝田浦 海盐县图经在县南三里浦上有蓝田庙宋咸平六年知县鲁宗道重开白塔港入运河以灌民田又名鲁公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