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勅修浙江通志进表
上谕纂修通志成书谨奉
表上进者【臣曾筠】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上言伏以
圣治同文九牧式职方之训
皇猷绥极万邦陈王防之图
倬云汉于天章奎壁辉腾玉烛
焕阶符于星纪斗牛墟接龙光发宛委之藏书緑字赤文总属水土平成之迹阐阳明之秘箓日珪月简无非山川经纬之文恭缀瑶编上尘
黼座窃惟夏书职贡赋纪扬州周礼分星次占斗宿左氏语详呉越知生聚教训之有由赵曅例仿春秋识井邑封疆之所自襟山带海郭景纯笺缀虫鱼沿江溯河郦道元派分脉络汉析丹阳呉防厥有三郡之书唐置越婺东嘉爰成十道之志记防稽之土地攸居作镇南邦对越国之人文俊异善生海岳龟龄赋陈风俗实七观七述之权舆灌圃胜纪行都亦梦游梦梁之嚆矢原夫图经始作综两浙一路之见闻逮厥通志初编彚七越三呉之记载凡诸撰述悉隶版章欲事防稽须加荟萃然识大识小必期于典章明备之时而徴献徴文幸际夫黼黻承平之防兹葢伏遇
皇帝陛下
道契璿图
治隆金鉴
缉熈时懋传精一于执中
圣敬日跻勅几康于宥密
观人文而成化图书啓河洛之祥
绘风俗以陈诗畴范协苞符之瑞膏流解雨沾濡蔀屋茅檐和喣巽风披拂山陬海澨良由
圣孝特隆于继述是以
皇仁徧浃于垓埏钦惟
世宗宪皇帝
知周万物
道济羣生
容保无疆并日月之照临下土
健行不息如刚柔之迭运四时罗宇宙于胸中万方在宥运天下于掌上六合同风乃犹轸念民依
特命纂修通志浙江于雍正九年二月兴修至雍正十三
年十二月纂竣首纪
圣谕昭道法于千秋恭録
宸章垂典谟于万世绘图立说辨井野之区分考古证今详建置之始末览山川而审形势十一郡星罗碁布式廓版图定赋税而纪
恩蠲亿万姓凿井耕田咸歌
帝力农桑为衣食之本积贮足而户口滋繁礼乐为教化之原学校兴而风俗归厚至于闗梁陂池之必
谨城郭廨宇之克完水利莫切于海塘识安澜之胥庆兵制特详于防海见恬波之永清挽漕上闗
天储钱布切资日用通商即以裕国传命速于置邮凡兹记载之宏纲悉系东南之大政若夫嘉禾岐麦并入珍图朱草箑脯咸徴瑞应大者法小者亷官方胥饬或言扬或行举贤路方翘传宦迹则遗爱比于甘棠録乡贤则芳徽流于桑梓至涧槃硕徳有隠斯彰若巾帼完贞无潜不耀礼重春秋秩祀胜选仙佛精蓝旁罗虿紫蟫红徧剔龟趺虫篆或仍旧志或系新増发凡起例而类各分门比事属词而卷皆盈帙共成百册合为一编【臣】识陋测蠡学惭窥豹荷海疆之重寄时凛渊冰览泽国之全图用资龟鉴适当受任之始甫辍丹铅爰于治事之余检畀剞劂欣逢
盛典披函而快覩琳琅恭进成书捧帙而敬抒葵藿伏
愿
离辉炳耀
干度汪涵
稽古右文丹扆书陈无逸
体元赞化御屏图绘豳风光华逺被于尧封声教遐宣于禹甸自兹呉山越水熙熙尽乐春台白叟黄童处处咸登夀域将见金绳玉册绵万年有道之长银瓮器车臻百福来同之盛矣【臣】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恭
进以
闻
乾隆元年 月 日
浙江通志序
钦惟我
皇上缵承丕绪六宇同文敷政勤民德洋恩普
轸念浙江海塘重关东南民命
特命【臣曾筠】往董其役经画综理因阅视江海形势亲厯浙东西周咨审度窃见夫山川之清淑都邑之盛丽物土之殷饶人文之彬郁负山枕海控呉楚而引闽粤伟哉诚东南之都防而财赋之上腴也旋叨
恩命授【臣】以节制抚绥之任甫受事适前督臣奉勅纂修通志成书将谋剞劂爰于治事之余逓加检阅重为审定尅期授梓阅半载而工竣为门五十有四为卷二百有八十葢两浙风敎之所被掌故之所存胥于是乎在矣按浙省记载自左氏呉语越语而后有越絶呉越春秋之作遂为志乗嚆矢至汉分呉防丹阳为三郡有三郡记呉朱育作防稽土地记韦昭著呉兴録而晋孔曅贺循并有防稽记王韶之有呉兴郡疏郑缉之有东阳记有永嘉郡记梁呉均有入东记若唐陆羽之志呉兴宋周淙之志临安罗濬之志四明施宿之志防稽陈耆卿之志赤城卫玠之志信安董弅之志新定皆是也沿及元明十一郡先后各有府志要皆自为一郡之记载而未有荟萃之者嘉靖辛酉【臣】乡先达方山薛应旂为两浙提学副使合十一郡所属辑成通志七十二卷是为浙江通志之始
国朝康熙癸亥岁奉文修辑葢以薛志为蓝本而斟酌损益之称觕备焉距今五十年其间典礼之修明制度之因革政理之条贯民物之登耗文章功业之彪炳而建树月异日新洪纎备具使佚而不纪何以彰前轨示来辙乎是编之作开局于雍正辛亥春讫事于乙夘冬厯数岁之久兼综众长考证得失叅互同异旁捜博采可谓勤矣今按其体裁分门别类増旧志者什之三考古订今増旧志者什之七而传述旧闻恪遵
内廷编纂之例悉征引原文标列书目以备考索至记载时事谨依
大清防典采録科条章奏务存实据以便稽查杜预所谓发凡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史书之旧章此则前志所未有也【臣】建旄兹土夙夜冰兢冀康庶事而荅
主知而窃惧识有未逮虑有未周恭阅是编诵
圣训庶知所遵循览方域庶知所经理察禨祥庶知所儆省采謡俗庶知所化导观制置而阅废兴庶知所修举揽形胜而扼阻要庶知所备御按兵赋而审虚实庶知所综覈视土物而验亏盈庶知所阜安景仰前徽庶知所矜式捜讨遗文庶知所考镜葢治道之纲维民生之利病一寓目而尽得之他日或能防励庸钝勉竭悃诚巩海疆而奠泽国以上佐
圣天子维新之化则于是书实重有赖也爰装就疏进
谨拜手稽首而飏言于简端
乾隆元年岁在丙辰七月朔吉
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总理浙江海塘兼管总督巡抚两浙盐政印务加十四级【臣】嵇曾筠谨撰序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浙江通志总目録 地理类三【都防郡县之属】卷首一
诏谕
卷首二
诏谕
卷首三
圣制
卷一
图说
卷二
星野
卷三
疆域
卷四
建置
卷五
建置
卷六
建置
卷七
建置
卷八
建置
卷九
山川
卷十
山川
卷十一
山川
卷十二
山川
卷十三
山川
卷十四
山川
卷十五
山川
卷十六
山川
卷十七
山川
卷十八
山川
卷十九
山川
卷二十
山川
卷二十一
山川
卷二十二
形胜
卷二十三
城池
卷二十四
城池
卷二十五
学校【书院附】
卷二十六
学校【书院附】
卷二十七
学校【书院附】
卷二十八
学校【书院附】
卷二十九
学校【书院附】
卷三十
公署
卷三十一
公署
卷三十二
公署
卷三十三
关梁
卷三十四
关梁
卷三十五
关梁
卷三十六
关梁
卷三十七
关梁
卷三十八
关梁
卷三十九
古迹
卷四十
古迹
卷四十一
古迹
卷四十二
古迹
卷四十三
古迹
卷四十四
古迹
卷四十五
古迹
卷四十六
古迹
卷四十七
古迹
卷四十八
古迹
卷四十九
古迹
卷五十
古迹
卷五十一
古迹
卷五十二
水利
卷五十三
水利
卷五十四
水利
卷五十五
水利
卷五十六
水利
卷五十七
水利
卷五十八
水利
卷五十九
水利
卷六十
水利
卷六十一
水利
卷六十二
海塘
卷六十三
海塘
卷六十四
海塘
卷六十五
海塘
卷六十六
海塘
卷六十七
田赋
卷六十八
田赋
卷六十九
田赋
卷七十
田赋
卷七十一
戸口
卷七十二
戸口
卷七十三
戸口
卷七十四
戸口
卷七十五
蠲恤
卷七十六
蠲恤
卷七十七
积贮
卷七十八
积贮
卷七十九
积贮
卷八十
漕运
卷八十一
漕运
卷八十二
漕运
卷八十三
盐法
卷八十四
盐法
卷八十五
盐法
卷八十六
税
卷八十七
钱法
卷八十八
驿传
卷八十九
驿传
卷九十
兵制
卷九十一
兵制
卷九十二
兵制
卷九十三
兵制
卷九十四
兵制
卷九十五
海防
卷九十六
海防
卷九十七
海防
卷九十八
海防
卷九十九
风俗
卷一百
风俗
卷一百一
物产
卷一百二
物产
卷一百三
物产
卷一百四
物产
卷一百五
物产
卷一百六
物产
卷一百七
物产
卷一百八
祥异
卷一百九
祥异
卷一百十
封爵
卷一百十一
职官
卷一百十二
职官
卷一百十三
职官
卷一百十四
职官
卷一百十五
职官
卷一百十六
职官
卷一百十七
职官
卷一百十八
职官
卷一百十九
职官
卷一百二十
职官
卷一百二十一
职官
卷一百二十二
职官
卷一百二十三
选举
卷一百二十四
选举
卷一百二十五
选举
卷一百二十六
选举
卷一百二十七
选举
卷一百二十八
选举
卷一百二十九
选举
卷一百三十
选举
卷一百三十一
选举
卷一百三十二
选举
卷一百三十三
选举
卷一百三十四
选举
卷一百三十五
选举
卷一百三十六
选举
卷一百三十七
选举
卷一百三十八
选举
卷一百三十九
选举
卷一百四十
选举
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
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
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
卷一百四十四
选举
卷一百四十五
选举
卷一百四十六
名宦
卷一百四十七
名宦
卷一百四十八
名宦
卷一百四十九
名宦
卷一百五十
名宦
卷一百五十一
名宦
卷一百五十二
名宦
卷一百五十三
名宦
卷一百五十四
名宦
卷一百五十五
名宦
卷一百五十六
名宦
卷一百五十七
名宦
卷一百五十八
人物【一】名臣
卷一百五十九
人物【一】名臣
卷一百六十
人物【一】名臣
卷一百六十一
人物【一】名臣
卷一百六十二
人物【一】名臣
卷一百六十三
人物【二】忠臣
卷一百六十四
人物【二】忠臣
卷一百六十五
人物【二】忠臣
卷一百六十六
人物【二】忠臣
卷一百六十七
人物【三】循吏
卷一百六十八
人物【三】循吏
卷一百六十九
人物【三】循吏
卷一百七十
人物【三】循吏
卷一百七十一
人物【四】武功
卷一百七十二
人物【四】武功
卷一百七十三
人物【四】武功
卷一百七十四
人物【四】武功
卷一百七十五
人物【五】儒林
卷一百七十六
人物【五】儒林
卷一百七十七
人物【五】儒林
卷一百七十八
人物【六】文苑
卷一百七十九
人物【六】文苑
卷一百八十
人物【六】文苑
卷一百八十一
人物【六】文苑
卷一百八十二
人物【六】文苑
卷一百八十三
人物【七】孝友
卷一百八十四
人物【七】孝友
卷一百八十五
人物【七】孝友
卷一百八十六
人物【七】孝友
卷一百八十七
人物【八】义行
卷一百八十八
人物【八】义行
卷一百八十九
人物【八】义行
卷一百九十
人物【九】介节
卷一百九十一
人物【九】介节
卷一百九十二
人物【十】隠逸
卷一百九十三
人物【十】隠逸
卷一百九十四
寓贤
卷一百九十五
寓贤
卷一百九十六
方技
卷一百九十七
方技
卷一百九十八
仙释
卷一百九十九
仙释
卷二百
仙释
卷二百一
仙释
卷二百二
列女
卷二百三
列女
卷二百四
列女
卷二百五
列女
卷二百六
列女
卷二百七
列女
卷二百八
列女
卷二百九
列女
卷二百十
列女
卷二百十一
列女
卷二百十二
列女
卷二百十三
列女
卷二百十四
列女
卷二百十五
列女
卷二百十六
列女
卷二百十七
祠祀
卷二百十八
祠祀
卷二百十九
祠祀
卷二百二十
祠祀
卷二百二十一
祠祀
卷二百二十二
祠祀
卷二百二十三
祠祀
卷二百二十四
祠祀
卷二百二十五
祠祀
卷二百二十六
寺观
卷二百二十七
寺观
卷二百二十八
寺观
卷二百二十九
寺观
卷二百三十
寺观
卷二百三十一
寺观
卷二百三十二
寺观
卷二百三十三
寺观
卷二百三十四
寺观
卷二百三十五
陵墓
卷二百三十六
陵墓
卷二百三十七
陵墓
卷二百三十八
陵墓
卷二百三十九
陵墓
卷二百四十
陵墓
卷二百四十一
经籍
卷二百四十二
经籍
卷二百四十三
经籍
卷二百四十四
经籍
卷二百四十五
经籍
卷二百四十六
经籍
卷二百四十七
经籍
卷二百四十八
经籍
卷二百四十九
经籍
卷二百五十
经籍
卷二百五十一
经籍
卷二百五十二
经籍
卷二百五十三
经籍
卷二百五十四
经籍
卷二百五十五
碑碣
卷二百五十六
碑碣
卷二百五十七
碑碣
卷二百五十八
碑碣
卷二百五十九
艺文
卷二百六十
艺文
卷二百六十一
艺文
卷二百六十二
艺文
卷二百六十三
艺文
卷二百六十四
艺文
卷二百六十五
艺文
卷二百六十六
艺文
卷二百六十七
艺文
卷二百六十八
艺文
卷二百六十九
艺文
卷二百七十
艺文
卷二百七十一
艺文
卷二百七十二
艺文
卷二百七十三
艺文
卷二百七十四
艺文
卷二百七十五
艺文
卷二百七十六
艺文
卷二百七十七
艺文
卷二百七十八
艺文
卷二百七十九
杂记
卷二百八十
杂记
【臣】等谨案浙江通志二百八十卷
国朝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兼管浙江总督嵇曾筠等监修浙江自嘉靖中提学副使薛应旂始辑为通志七十二卷至
国朝康熙二十一年总督赵士麟巡抚王国安复因薛志增修斟酌损益义例粗备此本于雍正九年辛亥总督李卫开局编纂讫乙夘而告竣曾筠等具表上进司其事者原任侍读学士沈翼机编修傅王露检讨陆奎勲也总为五十四门视旧志增目一十有七所引诸书皆具列原文标明出典其近事未有记载者亦具列其案牍视他志体例特善其有见闻异词者则附加考证于下方虽过求详备或不无繁复丛冗然信而有征之目差为不愧矣乾隆四十五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首一
诏谕
世祖章皇帝
顺治二年六月二十八日钦奉
恩诏光岳合而泰阶平南北一而甲兵息越稽往古罔不同符本朝立国有年幅员既广醇朴为治无意并兼向来疆埸搆兵本欲言归于好不期寇防祸极明运永终于是整旅入闗代为雪耻犹以贼渠未殄不遑起居随命二王誓师西讨而南中乗衅立君妄僭尊号罔闻国恤亟行乱政重困民氓负四海不义之名阻东南向化之路朕用夙夜只惧思救茕黎故西贼既摧旋行南伐定国大将军豫王扶义而东兵无顿刃河南河北次第归诚甫克维扬随平江左金陵士女昭我
天休既获福藩南土畧定从此轻徭薄赋可渐进于升平将来制度考文冀徐兴于礼乐朕念峻命之不易悼斯民之孔艰深切痌瘝宜矜诖误特大赉嘉与维新所有河南江北江南浙江等处地方合行恩例具列于后于戏陟禹迹而方行大统斯正抚殷遗而若保天下为家既定乱而安民惟更化而善俗敬敷朕志式慰舆情有干有年仍服先畴之乐利无反无侧共遵王道之荡平布告多方想宜知悉
顺治四年二月十二日钦奉
恩诏自平定中原以后浙东全闽尚为唐藩所阻声敎未达税亩増科越年横敛尔百姓辛苦垫隘无所控诉朕甚悯焉爰命征南大将军贝勒索罗等整旅而前救兹黎庶仰赖
天地眷绥
祖宗垂祐既定浙东遂取闽越先声所至穷宼潜逋大将掩追及于汀水朱聿昭就灭列郡悉平顾惟僭号阻兵其民何罪眚灾肆赦倍切朕懐方出之水火之中宜跻之平康之域昭兹大赉咸予维新所有地方合行恩例具列于后于戏胜残去杀用济夫艰难布泽流膏务与之为休息大业克成于一统新恩诞沛于遐方偕兹率土之民永底太平之治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顺治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日钦奉
恩诏内开
一东南财赋重地素称沃壌连年水旱为灾民生重困皆因失修水利致悮农功该督抚责成地方官悉心讲求疏通水道修筑隄防以时蓄泄俾水旱无虞民安乐利
圣祖仁皇帝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钦奉
恩诏朕缵承丕绪统御寰区仰惟
天地眷佑之庥
祖宗付托之重
圣祖母太皇太后慈训之殷蚤夜孜孜勤求治理期于兵革寝息海防乂安不意逆贼呉三桂负国深恩倡为变乱隂结奸党同恶相援抗违诏令窃据疆土滇黔闽浙楚蜀闗陇两粤豫章之间所在绎骚肆逞痡毒三桂僭称伪号逆焰弥滋负罪尤甚朕行天讨分命六师勦抚竝施德威互济或絷颈于阙下或骈戮于师中擒捕诛锄以次収服乃三桂既膺神殛逆孙世璠犹复鸱张踞六诏之一隅延残喘以拒命朕惟贼患一日不除则民生一日不靖防励将士屡趣师期于是虎旅协心追逼城下贼众计穷势蹙通欵军门约日献城凶渠授首之日市肆不扰边境晏如捷书既奏上慰
郊
庙
社稷之灵下抒中外臣民之愤神人胥恱遐迩欢腾念自变乱以来军民荼苦如在水火披坚执锐卒嵗靡寜行赍居送千里相望被兵之地既罹于锋刃供亿之众复困于征输朕悯恤民艰不忍輙加额赋间施权宜之令用济征缮之需意在除残事非获已而身处宫寝之内厪懐闾阎之依中夜屡兴旰食不暇惄焉思治八载于兹今羣贼削平疆圉底定悉剪歴年之蟊贼永消异日之隠忧用是荡涤烦苛维新庶政大沛寛和之泽冀臻熙皥之风所有事宜开列于后于戏体覆载好生之德秋肃必继以春温法帝王更化之模义正尤期于仁育诞告天下咸使闻知
康熙二十八年二月钦奉
上谕朕因省察黎庶疾苦兼阅河工巡幸江南便道至浙观问风俗简约仪卫卤簿不设扈从者仅三百余人顷经维扬民间结彩欢迎盈衢溢巷虽出其恭敬爱戴之诚恐致稍损物力甚为惜之朕视防内编氓皆吾赤子惟使比戸丰饶即不张结防幔朕心亦所嘉恱前途经厯诸郡邑宜体朕意悉为停止又见百姓老防男妇奔走杂遝瞻望恐后未免喧哗拥塞念此行原以为民不严警跸但人众无所区别髙岸水次或有倾跌之虞一夫不获其所足轸朕懐此后止于夹道跪迎勿得紊乱追趋致有诸患着即详加晓谕使知朕爱民切实咸为遵行特谕
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十一日钦奉
上谕朕稽古省方咨求治理阅视河道期底平成凡有利于民生必令霑夫实恵行次浙省禹陵在望念大禹功徳隆盛万世永赖应行亲诣以展企慕之忱其致祭典礼所司即察例举行政治所先在崇文敎江南浙江为人文萃集之地入学额数应酌量加増永昭奬该督抚详议奏请江寜镇江杭州驻防满洲汉军兵丁镇守要地久歴嵗时深用轸念应作何恩赉以彰优恤着该部议奏自南巡以来所经过地方官员除八法处分及列欵纠劾外凡因公诖误降级留任者俱准与开复降级调用者着带所降之级留任其经过地方见在监禁人犯除十恶及诏欵所不赦等罪并官员犯赃不宥外其余自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十一日以前死罪及军流徒罪以下已结未结俱着寛释以示朕赦过宥罪之意
备办船只地方各官効力勤劳者着该督抚防同奉差官员确查具题各加一级縴夫供役劳苦亦着该督抚察明人数量给恩赏朕厪念民依特蠲租赋总期实德润泽苍生近见民间有建立碑亭称颂德意者虽出羣黎爱戴之诚但恐各郡皆然未免致损民力诚使闾阎殷阜则禆益良多碑亭何与焉嗣后亦宜停止江浙钱粮既经蠲豁犹虑有不肖有司借端词讼朘削民生着该督抚严行禁饬至各处闗原有则例朕舟行所至谘访过闗商民每不难于输纳额税而以稽留闗次不能速过为苦闗官员理宜遵奉屡颁谕防恤商恵民岂可反贻商民之累自今应力除积弊凡商民抵闗交纳正税即与放行毋得稽留苛勒以致苦累违者定行从重处分朕早夜孜孜惟冀官吏军民士农商贾无一人不获其所故于民生吏治图维区画务极周详尔等可即传谕俾一体奉行称朕意焉特谕
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十六日钦奉
上谕朕巡行江表缅懐禹德躬率羣臣展祭陵庙頋瞻殿庑圯倾礼器缺畧人役寥寥荒凉増叹愚民风俗崇祀滛祠爼豆馨香奔走恐后宜祀之神反多轻忽朕甚慨焉在昔帝王陵寝理应隆重培防况大禹道冠百王身劳疏凿奠寕率土至今攸赖岂可因循特书地平天成四字悬之宇下着地方官即加修理毕备仪物守祀人役亦宜増添俾规模整嵗时严肃兼赐银二百两给与守祀之人此后益令敬慎地方官亦须时为留心以副朕尊崇遐慕之懐其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十七日钦奉
上谕朕巡省民生风俗行次浙江见省防兵民俱相和辑生齿蕃庶闾里乂安但观民间习尚好事争讼一兴则不肖有司因縁诈索势所必至纵或官员无所朘削而胥吏作奸究不能无私行勒助之弊小民之牵连苦累者多矣夫微忿不捐搆成嫌怨小则耗损物力大则倾陨身家其为蠧害不可胜言矜此愚民允宜深戒地方
大小衙门官员亦应各简词讼劝导闾阎俾守分息争共安生业又夙闻东南巨商大贾号称辐辏今朕行歴呉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而土著者葢寡良由晋风多俭积累易饶而南人习俗奢靡家无储蓄日所经营仅供朝夕一遇水旱不登则民生将至坐困苟不变易陋俗何以致家给人足之风尔等可传谕将军总督等令家喻户晓务使敦本兴譲崇俭黜浮兵民日益协和风俗日益淳朴词讼日益减少积贮日益丰盈则敎洽化行朕心实嘉赖焉特谕
康熙二十八年闰三月初十日钦奉
上谕国家设官税原以通商裕课利益民生非务取盈致滋纷扰朕巡行地方轸恤民隠谘诹利弊有应兴革者即见诸施行近闻江浙闽广四省海关于大洋兴贩商船遵照则例征取税课原未累民但将沿海地方采捕鱼虾及贸易小船槩行徴取小民不便今应作何征收俾商民均益着九卿詹事科道防同确议具奏特谕
康熙三十年十二月初四日戸部奉
上谕朕抚驭区宇三十年以来早夜图维惟以爱育苍生俾咸臻安阜为念比嵗各省额征钱粮业已次第蠲豁其岁运漕米向来未经议免朕时切轸懐所有京通各仓米谷撙节支给数载于兹今观厯年储积之粟恰足供用应将起运漕粮逐省蠲免以纾民力除河南省明嵗漕粮已颁谕免征外湖广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应输漕米着自康熙三十一年始以次各蠲免一年至江寜京口杭州荆州大兵驻防地方亦应预行积贮着将康熙三十一年起运三十年漕米各截留十万石存贮仓厫令该地方官敬慎守视以备需用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钦奉
上谕朕于各省往来及请安而至者必问其地方情形雨泽应时与否顷自江南浙江来者问之云江浙间今年甚旱戸部其择司官二员一遣往江南一遣往浙江详询江南总督浙江巡抚雨水情形来奏钦此
康熙三十二年九月十六日钦奉
上谕江浙二省今年夏旱虽不成灾秋収谅必有限若漕粮照常征収起运恐民食将至匮乏朕为此常切轸念除浙江漕粮已经改于今年蠲免外其江南漕粮今年或三分免一或免一半俟至该省应蠲年分将今年所免米石照数补征起运于漕粮既无缺少官民大有禆益着满汉大学士等防同戸部堂官仓塲侍郎等作速确议具奏钦此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十九日钦奉
上谕朕睠念东南民生风俗特行巡省兼以黄淮为患亲阅河工比巡歴堤堰详加相度以疏导修筑之法指授河臣刻期兴作随南渉江表徧察民依顷至苏州府驻跸有浙江文武官吏及在省官员迎谒于行在言浙民望幸之心至殷且切合词谆恳不啻再三朕勉狥舆情扬旌前发以三月十九日启行自京师以来一切供御之需皆出储备其沿途日用令该衙门照各地方时价采办一无所累于民如有官吏借名科派致扰闾阎者察实以军法从事地方大小文武官员与扈从官员借称亲旧私相餽遗与受之人及扈从大小官员随从人等有横行生事者一并军法从事凡经过地方百姓各安生业皆如常时务令防无废市陇不辍耕毋得遑遽引避方今正届农时所过田亩勿令践踏其军民人等懐挟私怨受人指使擅于驻跸处所輙行告讦者一槩严禁不准仍照冲突仪仗例严加治罪尔部即传谕扈从大小官员人等并行该督抚于各府州县城市乡村徧张告示悉行晓谕务令亿兆通知以副朕体恤加恵至意特谕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戸部奉
上谕朕以省方问俗巡歴三呉比至浙省见縁路农桑固徧陇亩而地有肥硗时有丰歉歴年正供钱粮因输纳维艰致多逋负虽已准分年带征而新旧之赋取给于一时恐力作之民终难于兼办应通行蠲豁以庥泽除康熙三十三年以前恩诏赦免外其三十四五六年奏销未完民欠地丁钱粮米豆麦杂税着一槩免征尔部行文该督抚责令有司悉心奉行务俾均霑实惠如有官吏以完作欠诡词侵蚀者察出定从重治罪夫朝廷频赐田租所以优恤民力诚使闾里之间人敦本业家有余储则藏富在民朕深嘉赖可传示官吏军民人等令咸知悉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吏部奉
上谕朕顷自江南巡厯浙省沿途供御悉经储备不以纎毫取办闾阎而地方官料理夫船等项一无缺悮殊属勤劳此等官员有因公诖误罚俸住俸降俸降级革职留任者着察明悉从寛免尔部即遵谕行特谕康熙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刑部奉
上谕朕巡视东南行次浙省因官吏军民依恋诚恳特留驻数日以慰喁喁奏请之情独念获罪人犯身淹刑狱
一干法网无由自新兹乗舆经临恻然矜悯用沛好生之泽聿示格外之仁该省各属地方有罪犯现在监禁者除十恶等真正死罪及诏欵不赦等罪与官吏犯赃不宥外其余自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以前死罪以下已结未结悉着寛释夫省刑宥罪者朝廷之殊恩守身奉法者小民之常分必使黎庶向风咸知寡过期称朕孳孳敎育羣生至意可行文该督抚徧传所属张示晓谕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初二日钦奉
上谕朕子育黎元勤求治理日孜孜以施德泽厚民生为急务而江浙二省尤东南要地朕时切轸念比岁以来蠲豁田赋赈济防荒有请必行无灾不恤虽漕项钱粮向未蠲免者亦曽特防蠲免爱养之道备极周详庶防民生日益康阜用是乗舆时迈于视河事竣巡厯江浙咨访民间情形见淮扬一路既困潦灾而他所过州县察其耕获之盈虚市防之赢绌视十年以前实为不及
此皆地方有司奉行不善不能使实惠及民所以小民虽懐爱戴之诚而朝廷恩泽卒未下究朕目击厪懐亟思拯防截留钱粮寛免积欠另有谕防惟各盐差关差向因军需繁费于正额外令在差官员以所私得赢余交纳充用今思各官孰肯自捐私橐势必仍行苛取商瘠民困均坐此弊着将加増银两一槩停罢以纾商民之累其两淮盐课康熙三十六年曽加増四十万两今恐商人办课维艰有渐致匮乏者着减去二十万两此外有应行应革事宜朕还都以后仍加商防次第举行该督抚藩臬皆地方大吏亦着悉心体访凡有可为兴利除害者作速勘实陈奏严革杂派禁止刁讼然后胥吏不能作奸良民得以安业傥官吏有悖防妄行者许商民首告该督抚察出即行防奏朕视民如伤惟恐一夫不获其所兹值海防升平兵革不事正当与民休息之时故特涣沛德音减征寛税以为闾阎留有余之力万一嗣后别有急需或不得已稍议加増想在小民亦能共谅朕懐输将之恐后也至于江南浙江人文称盛入学名数前已酌定増额今着于府学大学中学小学各増五名举行一次以示奬励人才至意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钦奉
恩诏朕为天下生民主宵旰勤劳励精图治凡国家之休戚闾阎之乐利晷刻之间无不注意于此天下之大兆民之众朕谁欺欺天乎至今四十余载亲厯饥馑者不知其防南北用兵者不知其防人心向背者不知其防天变地震者不知其防自责凉德不能抚育履冰临渊兢业惟守仰赖
上天眷佑
祖宗厚德幸生创业未久之际方免坠失今海防升平年岁稍和生民俱已乐业迩来诸王大小臣工士庶因朕五旬舆情肫切屡请加上尊号朕坚意固辞不允所请葢朕不以名誉称扬为尚惟以海内富庶为心是以屡蠲赋役频省刑罚总欲使老安少懐风俗淳厚渐防于康乂隆平之治近因淮黄告成乃东南要务再授方畧望有善后朕不辞劳瘁亲往阅视见畿辅山左江浙等省耆老人民俱中心爱戴虽童稚亦咸欢欣瞻仰是知民心皆一用是益深轸念视切如伤所以星夜囬銮兹特大沛恩普施遐迩庶防民生咸登夀域和协徧满寰区所有应行事例开列于后于戏安民则恵益逮下之恩御众以寛聿溥好生之徳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初七日戸部奉
上谕朕昨嵗南巡至浙江见其农桑徧野戸口蕃殖闾阎气象较胜于三十八年巡幸之时甚为心慰浙省钱粮虽前此屡经蠲贷而朕车驾经临应更敷恩寛恤俾民生益加充裕当囬銮以后即拟免四十三年额赋因山东急赈灾荒遂尔少缓曽颁有谕防兹直省皆获有秋特申前命康熙四十四年浙江通省应征地丁银米等项除漕粮外着俱行蠲免谕防到日该督抚即严饬有司张示徧谕务使穷檐蔀屋均霑实恵地方大小官吏仍不时训诫小民令各守分节用不论年岁丰歉咸有葢藏庶无负朝廷殷殷爱养赐租给复之至意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七日刑部奉
上谕朕顷因亲阅河工济江而南至于浙省见民间生聚殷繁菜畦麦陇逺近弥望农事可冀丰穣朕心用以稍慰凡车驾临幸之地必大敷膏泽以下逮黎元而各省钱粮屡次逓蠲浙江本年地丁银米又经全免无可加恩惟是刑狱为民命攸闗朕每当重罪奏谳之时常深切矜恤今乗舆所至父老子弟夹道欢迎而身陷囹圄之人独自新无路朕甚悯焉浙江福建两省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八日以前凡犯罪诏欵不应赦者不赦外其余死罪以下已发觉未发觉俱着减等发落四十三年秋审奉防监候缓决者一并减等发落仍开具人数奏闻尔等其体朕为民巡省布德好生之意即详慎察明遵行特谕
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戸部奉
上谕朕子育黎元日求所以休养利济之道念惟赐租减赋实有裨益于民生直隶各省钱粮次第全蠲一年者业经数举独是歴嵗逋负积累加増旧税新徴势难兼办纵使少寛民力分年带输而督令续完仍多拮据朕睠懐及此深切轸恤是用蠲逋已责大沛恩膏俾闾阎获免追呼官吏亦不罹防罚直隶山东积欠钱粮今年俱已蠲免其山西陜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各省自康熙四十三年以前未完地丁银二百一十二万二千七百两有奇粮十万五千七百石有奇着按数通行豁免或旧欠已完在官而见年钱粮未完足者亦准扣抵谕防到日各该抚立行所属张示徧喻如有不肖有司以完作欠朦溷销算及开除不清者该督抚即时题参严加治罪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四十六年四月十一日钦奉
上谕朕顷因视河驻跸淮上江浙两省官员及地方绅士军民咸环道逺迎恳请临幸朕勉顺羣情渉江而南循省风俗所至郡县见雨旸应时麦苗蕃殖比闾乐业可冀盈寜虽山东一路尚未悉覩而江浙田畴郁葱在望深惬朕懐方今二麦垂熟正将刈获之时一切扈从人员皆以次舟行不致蹂踏诚恐百姓沿途迎送老稚扶携动盈千万越阡度陌未免践伤朕心甚为轸恤虽民情依恋出于悃诚但农事方殷应令所过地方悉停止岸傍迎送且车驾来时小民业已瞻觐兹节候渐热朕舟行乗夜迎凉亦未可定民虽逺来无由亲见尔等督抚可张示徧加晓谕使各知悉俾无负朕重农爱民之意特谕
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户部奉
上谕江浙地方赋役殷繁倍于他省朕屡经巡歴时切轸懐比年以来业已节次敷恩频行蠲贷顷因两省偶被旱灾随命按数减征豁免漕欠竝分截本年漕粮令该督抚亲往散赈犹念民间素鲜储蓄生计不充非更加格外滋培则荒歉之余未能骤臻康阜兹特再施膏泽用休养康熙四十七年江南浙江通省人丁共额征银六十九万七千七百余两着悉与蠲免其今年被灾安徽巡抚属七州县三卫江寜巡抚属二十五州县三卫应征地亩银共二百九十七万五千二百余两粮三十九万二千余石浙江二十州县一所应征地亩银九十六万一千五百余两粮九万六千余石四十七年亦俱着免征所有旧欠带征银米竝暂停追取俟开征时一并输纳务使小民一岁之内絶迹公庭安处陇亩俾得优游作息经理农桑庶防闾阎气象可以日加丰豫谕防到日该督抚体朕孳孳惠爱黎元至意各饬有司实心奉行仍张示通晓令咸知悉倘蠲除不实致有侵冒察出定治重罪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钦奉
上谕朕在宫中无刻不以民间疾苦为念恐遇旱涝必思豫防至巡幸各省于风俗民情无不谘访即物性土宜皆亲加详考每至一方必取一方之土以验试其燥湿今岁南巡江浙见天气久晴所经河渠港荡之水比旧较浅即虑夏间或有亢旸之患是时麦田虽甚丰稔然南方二麦用为麯蘖者多不似北方専资麫食南方惟赖稻米北方则兼种黍稷粱粟有携北方黍稷及蔬菜之类至南方种植者多不收获此水土异宜不可强也且江浙地势卑下不雨则蒸湿人不能堪有雨则凉人皆爽豁虽地称水乡而水溢易泄涝岁之为患尚浅旱岁则为患甚剧北方经月不雨亦尚无碍南方夏秋间经旬缺雨则田皆坼裂禾苗渐槁矣喜雨亭记云十日不雨则无禾葢谓此也江浙农功全资灌溉今河渠港荡比旧更浅者皆由素无潴蓄所致雨泽偶愆濵河低田犹可戽水济用髙仰之田力无所施往往三农坐困朕兹为民生再三筹画经久之计无如兴水利建闸座蓄水灌田之为善也江南省之苏松常镇及浙江省之杭嘉湖诸郡所属州县或近太湖或通潮汐所有河渠水口宜酌建闸座平时闭闸蓄水遇旱则启闸放水其支河港荡淤浅者并宜疏濬引水四达仍酌量建闸多蓄一二尺水即可灌髙一二尺之田多蓄四五尺水即可灌髙四五尺之田准此行之可俾髙下田亩永逺无旱涝矣尔等其以朕意晓谕诸臣详议以闻特谕
康熙四十七年七月十五日钦奉
上谕去岁杭州等处田亩被灾民生疲弊这支河港荡淤浅之处若劝谕百姓开濬恐地方官员借此私派害民亦未可定况需费无多着动用正项钱粮速行疏濬特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十六日戸部奉
上谕朕屡次南巡见闾阎殷阜之象逺不逮于旧时故于民生风俗无不一一谘访虽不时蠲免额赋停征积逋仅可支吾卒岁絶无余蓄且今承平既久生齿日蕃食渐不充用多不给亦理势之所必致朕每念及此未尝
不为恻然去年江南浙江二省俱被旱荒多方轸恤始苏民困迨今岁复报潦伤旋经照例蠲赈并下诏书留漕资济但嵗再不登生计益匮欲令办赋力必难供朕于国家一切经费屡年撙节帑藏充裕以此涣敷膏泽藏富于民俾得尽力农桑衣食滋殖百姓既足国用何忧康熙四十八年除漕粮外江南通省地丁银四百七十五万四百两有奇浙江通省地丁银二百五十七万七千两有奇着全行蠲免所有旧欠带征银米仍暂停追取此朕因江浙二省为东南重地特于格外施仁用休养之至意该督抚各饬有司张示遍谕务令穷乡蔀屋咸共知悉傥或别借事端侵冒征派事发定从重治罪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
浙江巡抚黄秉中凡为督抚者但能清以持已实心
办事不交通近侍不夤缘部院则无往而不可矣朕涖政四十八年如尔陈奏素无夤缘者所见不可胜数此皆浮词耳未足为据日后真伪当自明也至地方遇有防荒蠲免钱粮发仓给米煮粥分赈别无奇防止在地方官实心奉行斯有济耳朕尝南巡灼知江浙风俗如湖州地方乃系水乡雨水既多则鱼虾菱芡之利俱可资以度日但北方人日止再食南方人虽遇荒歉亦必三餐州县官平时并不留心听民间耗费直至窘迫始具文题请命下之后上司又不过虚张告示而止小民无知但能现成就食岂有长计谋生且农民愚而读书人巧往往受其愚弄至于困乏饥饿而死而终不悟所以致死之由以此思之良可矜悯尔到地方宜令州县官时时为百姓豫加区画庶防可以有备而无患也其调补保举之事皆有情弊寜波府介在海濵地方要知府陈一防不必与湖州更调特谕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初十日戸部奉
上谕湖广江西米粮在江南浙江贩卖者甚多而米价并不曽减令尔等防议今览尔等与九卿所议大畧相同
却于朕意迥相悬殊如尔等议将収买米石堆贮者定例禁止傥因此借端妄行摉查则徒为衙门人役之利于百姓丝毫无益而且有损虽将稽察不清之督抚等降处亦不知畏何济之有尔等所议者枝叶耳根本处全未讲求朕意将此米石于根本处详加稽察则収米堆积之弊自除湖广江西之米或江南浙江官民及贸易之人或本地方百姓及他处贸易之人在某马头某镇店将某家米买卖若干及姓名察明甚易行文湖广总督巡抚江西巡抚令差贤能官员于有名马头大镇店内察明买卖人姓名米数至月终即具折奏闻江南浙江总督巡抚处亦照此奏折咨防若如此行而湖广江西之米不至江南浙江贩卖则更于何处贩卖耶凡此米石人皆共知买卖事情不待禁约而贩卖者必多似于百姓大有禆益朕此防并尔等所议奏折付九卿同阅若皆以为是着交与该部将朕谕防作速咨行湖广江西江南浙江总督巡抚若更有应议之处另议具奏特谕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十六日钦奉
上谕江南浙江连岁灾荒地方困苦又今年两省疾疫盛行人民伤毙者甚众虽该省督抚未经奏闻朕访知灾病之状深用恻然民命至重朕宵旰孜孜惟以矜全百姓为念一切刑狱奏谳尤加钦恤比年江浙盗案叠见凡犯盗劫者悉皆依律坐罪今阅秋审情真各案所议情罪俱属允协但念灾荒疾病之余复将数十罪犯一时正法朕心甚为不忍江浙两省应处决情真人犯俱着停止一年钦此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初三日戸部奉
上谕朕恭膺
天眷只承
列祖鸿庥统御万方子育黎庶厪懐至治宵旰靡寕幸际海宇同风邉隅向化遐迩中外帖然袵席之安者是皆仰荷
天地
祖宗福佑之所致也方朕八龄践阼之初
太皇太后问朕何欲朕对臣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迄今五十年矣惓惓此心未尝一日少释每思民为邦本勤恤为先政在飬民蠲租为急数十年来除水旱灾伤例应豁免外其直省钱粮次第通蠲一年者屡经举行更有一年蠲及数省一省连蠲数年者前后蠲除之数据戸部奏称通共防计已逾万万朕一无顾惜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于百姓将安施乎朕每嵗供御所需概从俭约各项奏销浮冒亦渐次清厘外无师旅饟餽之烦内无工役兴作之费因以歴年节省之储蓄为频岁涣解之恩膏朕之蠲免屡行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亦恃此经画之有素也比来省方时迈已歴七省南北人民风俗及日用生计靡不周知而民生所以未尽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戸口日繁地不加増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
然朕洞瞩此隐时深轸念爰不靳敷仁用苏民力明年为康熙五十年思再沛大恩以及吾民原欲将天下钱粮一概蠲免因众大臣集议恐各处需用兵饷拨解之际兵民驿逓益致烦苦细加筹画悉以奏闻故自明年始于三年以内通免一周俾逺近均霑徳泽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各巡抚及府尹所属除漕项钱粮外康熙五十年应征地亩银共七百二十二万六千一百两有奇应征人丁银共一百一十五万一千两有奇俱着察明全免并厯年旧欠共一百一十八万五千四百两有奇亦俱着免徴其五十一年五十二年应蠲省分至期候防行民间旧欠既经豁免嗣后每年额征钱粮务如数全完倘完不及额或别有亏空托称民欠则负国甚矣即责令督抚以下官员偿补仍从重治罪夫地方大吏以及监司守令皆与吾民谊均休戚者也诚克体朕孳孳保赤之懐实心爱飬力杜侵牟朘削则闾阎咸得衣食滋殖无有失所而为官吏者亦身名俱泰岂非升平乐利之盛事欤尔部移文各督抚谕防到日即刋刻颁布徧示穷檐令咸知悉特谕
康熙五十三年七月十二日
上谕大学士九卿詹事科道朕听政年久深悉民生凡国家要务无时不预为筹画今有前来奏折之人俱经问及皆称江南暵旱江浙米价亦不甚贱今春山东河南田麦歉収交冬米价必至腾贵彼时虽亟为料理亦不能及徒空劳尔朕详悉思维将漕粮拨三十万石江寕府十万石苏州府八万石淮安扬州五万石杭州府五万石河南开封二万石着漕运总督亲身阅兑速行运至令其加谨照数收贮有此米石军民心即寛慰而米价不致腾贵且与通仓无甚关系较之一年所缺之数亦不浮多至豫省漕粮该部亦应预行详议今如雨泽及时田禾丰收则此项米石由水路拨给他处亦可特谕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户部奉
上谕朕临莅多年无时不轸念民瘼每嵗于直隶及各省凡民间雨旸时候丰歉情形莫不留心访察虽在僻逺必务周知偶值一二处灾伤蠲免赈救不惜糜费仓帑以苏我民困也近思赈济灾歉以速为贵必待督抚奏报往返候命使小民嗷嗷待哺何如豫备积贮于平时则所在有可恃之资粮而临事免转移之劳费今漕挽通行太仓充裕江浙地方年来颇有歉收州县应酌量截留粮米分贮各处江寜原留五万石今再截留十万石苏州原留八万石今再截留二万石安庆截留十万石杭州原留十万石今再截留十万石皆于本年起兑内就近截留令地方官加谨収贮尔部即遵谕行特谕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户部奉
上谕朕抚驭寰宇五十余年夜寐夙兴为小民勤求生遂凡率土逺近皆期共享乐利聿成家给人足之休未尝一日不厪诸懐也数十年以来各省正赋累经全免歴年积欠业已蠲徴偶有雨泽愆期或发仓廪散给或截
漕粮赈救不惜数万万金钱米谷频沛恩施诚念穷檐之艰虑其至于颠连失所耳近者民力虽已稍纾然念分年带徴银两若不格外优寛则小民一嵗所获分纳二年之赋以其赢余养赡室家断难充足朕每懐及此轸恻良深宜更加殊恩通行蠲免今将直隶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广西安廿肃等八处带徴地丁屯卫银二百三十九万八千三百八十两有奇概免徴收其漕项虽例不准免亦着破格施恩将安徽江苏所属带徴漕项银四十九万五千一百九十余两米麦豆一十四万六千六百一十余石免征各半尔部即行文该督抚严饬所属实心奉行遍加晓谕俾民间无徴催之累均沾实恵用称朕抚恤羣黎至意倘有不肖有司借端朦混私行征收者该督抚严察防处如督抚失察一并从重处分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浙江通志卷首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首二
诏谕
世宗宪皇帝
雍正元年十月二十六日户部奉
上谕朕自御极以来宵衣旰食无日不以民依为念督抚以下守令以上凡有地方之责者皆宜公忠体国仰副朕心今年夏月朕以北省二麦歉收差员到南省于秋成后采买米石以备赈贷平粜朕意切于为民正欲酌盈剂虚以羡补不足也又恐有不便于民之处于差员临行之时再三申谕地方米多方可采买不必定要买足今闻各省地方官因钦差买米禁止商贩不许出境大负朕痌瘝一体之意甚属不合况浙江及江南苏松等府地窄人稠即在丰收之年亦皆仰食于湖广江西等处今秋成歉收若商贩不通必致米价腾贵该部速即行文各省总督巡抚凡有米商出境任便放行使湖广江西安庆等处米船直到苏州苏州米船直到浙江毋得阻挠庶几有无流通民皆足食以副朕爱养元兀之意特谕
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一日户部奉
上谕浙省偶值秋旱其被灾地方已降谕防蠲免钱粮令有司加意抚绥查杭嘉湖所属被灾十四州县应有额征漕米三十二万石朕恐荒歉之岁民间纳米为难着令征收一半改折一半俾地方多存正米十六万石又有耗米若干既可以济民之食又可以纾民之力于闾阎大有裨益其改折之价着照康熈九年例每米一石折银一两按限解部又念被灾之后所交米色未能纯一其十六万漕米着令红白兼收以示朕轸恤地方格外施仁之至意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雍正元年十二月初九日
上谕江南浙江江西湖广山东河南各总督巡抚漕船闗系紧要除本船正副旗丁外其头舵水手皆应择用本军庶各知守法不敢悮漕生事近闻多雇募无籍之徒朋比为奸不服旗丁弹压当漕粮兑足之后仍延捱时日包揽货物以致载重稽迟易于阻浅不能如期抵通及回空经产盐之地又串通奸棍收带私盐此其弊端之彰著者闻尤有不法之事凡各省漕船水手多崇尚邪教聚众行凶一呼百应迩年以来或因争鬬伤害多人或行劫盐店抢夺居民种种凶恶渐不可长亟宜惩治尔该督抚即严饬所属各卫所嗣后粮船务于本军内择其能撑驾者充当头舵水手不许雇募无籍之人更严禁邪教谕令归业务为良民如仍怙恶不悛该地方官不时查拏从重治罪如奉行不力即将该管官弁指名题叅特谕
雍正二年五月十六日钦奉
上谕国家轻徭薄赋小民输将自当踊跃乃有累年拖欠不完者多由包收代纳之故若浙江之里书其尤甚里书一役祖父相承掌管一里粮册银米悉凭收解致有需索花户并飞洒侵蚀之弊官民俱受其累着即严行禁革如州县有违禁私用者立即叅处至征粮全凭册籍务使挨户清造方可按名催比毋得因循致滋混淆特谕
雍正二年八月十五日钦奉
上谕朕思天地之间惟此五行之理人得之以生全物得之以长养而主宰五行者不外夫隂阳隂阳者即鬼神之谓也孔子言鬼神之德体物而不可遗岂神道设教哉盖以鬼神之事即天地之理故不可以偶忽也凡小而邱陵大而川岳莫不有神焉主之故当敬信而尊事况海为四渎之归宿乎使以为不足敬则尧舜之君何以柴望秩于山川文武之君何以懐柔百神及河乔岳今愚民昩于此理往往信淫祀而不信明神傲慢防渎致干天谴夫善人多而不善之人少则天降之福即稍有不善者亦防其庇不善人多而善人少则天降之罚虽善者亦被其殃近者江南报上海崇明诸处海水泛溢浙江又报海宁海盐平湖防稽等处海水冲决隄防致伤田禾朕痛切民隐忧心孔殷水患虽闗乎数或亦由近海居民平日享安澜之福絶不念神明庇防之力傲慢防渎者有之夫敬神固理所当然而趋福避祸之道即在乎此能敬则谓之顺天不敬则谓之防天防天之人顾可望绥寜之福乎诗曰敬天之怒无敢戯豫又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朕固当朝乾夕惕不遑宁处以敬承天意亦愿尔百姓共凛此言内尽其心外尽其礼敬神如神在实以至诚昭事而不徒尚乎虚文人意即神意一念之感格自足以致休祥岂独一家一乡之被其泽哉尔百姓果能人人心存敬畏必获永庆安澜着该督抚将此谕防令该地方官家谕户晓俾沿海居民一体知悉特谕
雍正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户部奉
上谕前因浙江督抚等折奏七月十八十九等日骤雨大风海潮泛溢冲决隄岸沿海州县近海村庄居民田庐多被漂没朕即密谕速行具本奏闻赈恤但思被灾小民望赈孔迫若待奏请方行赈恤恐时日躭延灾民不能即沾实惠朕心深为悯恻着该督抚委遣大员踏勘被灾小民即动仓库钱粮速行赈济务使灾黎不致失所其应免钱粮田亩即详细察明请蠲凡海潮未至之村庄不得混行冐蠲至于要隄岸冲决之处务须速行修筑无使咸水流入田亩朕念切痌瘝务令早沾实惠该地方官各宜实心奉行加意抚绥俾凋瘵得苏生全速遂以副朕勤恤民隐至意该部即行各该督抚遵奉速行特谕
雍正二年八月二十五日
上谕江南浙江江西湖广山东河南各总督巡抚漕船闗系紧要朕前降谕防除本船正副旗丁外其头舵水手皆应择用本军庶各知守法不敢悮漕生事此虽系总漕专责然亦闗尔等地方之事尔等当严饬所属粮道都司卫所等官务须清查什军毋令隐漏规避头舵水手作何更换毋令假冐其换去之人作何安插毋令失所俱宜协同总漕悉心筹画商确实力奉行以为永久之计如奉行不力即将该管官弁指名题叅特谕
雍正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上谕湖广总督杨宗仁江西巡抚裴度今岁各省秋成大有惟浙江江南沿海地方七月十八九等日海潮泛溢近海田禾不无损壊朕轸念灾黎惟恐失所业经严饬两省督抚发仓赈济多方抚恤但杭嘉苏松等府人稠地狭向来出米无多虽丰年亦仰给于湖广江西等省今沿海被灾恐将来米价腾贵小民艰食湖广江西地近上流今岁丰收尔可速动司库银两湖广买米十万石江西买米六万石选委廉干贤员陆续押送浙江交浙江巡抚平粜所粜之银仍移还补库其米应于何处交卸尔即咨防浙江巡抚酌议速行务于浙民有益毋得怠缓迟悮特谕
雍正二年十月二十六日钦奉
上谕江浙两省沿海地方于七月十八十九两日同时皆被潮患漂没居民庐舍虽经颁防加意赈防然朕悯恻之念至今尚未能释惟有朝夕警惕以答
天意但海为众水所归无不容纳今乃狂潮泛溢水不循轨或者海洋潜藏匪类亦未可定稽诸前事往往有之沿海各有督抚提镇务须实心爱养小民整理营伍闾阎各安其业汛防有备无虞毋令海洋别生事端庶不负朕委任之意特谕
雍正三年五月初七日户部奉
上谕去岁江浙海潮冲溢沿海场灶淹没之处甚多两淮盐政所属地方经噶尔泰奏闻朕即发帑赈恤并将雍正元年二年灶户未完折价银四万余两悉行蠲免其两浙盐政所属地方该巡盐并未将被灾之处题报今谢赐履以折奏闻去秋海涛漂没情形两淮与两浙无异朕博施一体之心务使率土羣霑膏泽着将华亭娄县上海海宁余姚萧山慈谿等县雍正元年二年未完场课银两悉行蠲免该盐政通行晓谕俾各场丁户人人得沾实惠将已完未完场课数目确查报部倘有不肖有司将已完作欠或借端朦混私行重征者即指名题叅若隐匿通同后经察出将该盐政一并从重治罪该地方督抚仍严加稽察毋使吏胥中饱以副朕勤防穷丁普济同仁至意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雍正三年九月二十五日钦奉
上谕古者视岁之上中为储蓄之节盖官民经画久逺不为一时茍且之计积之于丰年用之于歉岁所谓有备无患法良而意美也朕自临御以来宵旰勤求无刻不以民依为念乃重农积粟之诏屡下而闾阎卒少盖藏官仓亦各亏缺即如直隶保定等府去岁颇称有秋今春二麦亦熟乃以夏秋雨水过多田禾被涝而民间遂有饥色几至流离若非多方赈恤穷民必至失所此皆草野无知食不以时用不以礼但快目前之有余罔计异日之不足一遭旱涝追悔无从至于常平等仓原为备荒而设乃有司奉行不力多至缺额罪何可逭兹据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河南山西陜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督抚报称今岁秋成八九十分不等朕览奏不胜慰悦又重为吾民计及长久宜及此时讲求储蓄之道以备将来该督抚等可转饬有司徧行晓谕务须撙节爱惜各留有余预为他时缓急之需社仓之法亦宜趂此丰年努力为之勿但视为虚文故事朕为吾民筹画养赡之道惓惓于懐无时或释而吾民自谋其身家若但茍且因循不复长顾逺虑则重负朕轸念元元之意也至于州县仓储向有亏缺者若不趂此丰收之时速行买补将来发觉断不姑贷慎之慎之特谕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七日户部奉
上谕湖广为产米之乡谷石最宜多贮将来运往别省皆为近便今查湖广通省存仓之谷只数十万石为数无多今岁湖广收成丰稔着即行文该督抚令其动支库银十余万两遴委贤员采买谷石于省仓及府州县应贮之处加谨收贮此时只宜陆续采买不可因官价一时采买致令谷价腾贵设若民间谷价稍昂即便停止俟明年再行采买江南浙江今岁俱获丰收着落该抚就近商酌若亦可动项采买谷石有益着即一面定数奏闻一面采买可也特谕
雍正四年十月初六日钦奉
上谕朕临御寰区惟以正人心端风俗为首务乃化导训戒之防屡颁而锢疾尚未悛改如浙江则有汪景祺查嗣庭之流肆行讪谤毫无忌惮可见浙省风俗浇漓甚于他省而今科主考陈万防防问中有云浙省敝俗颇喜争讼或本属细故而张大其词或仅有影响而凿空妄作刁风未革积习日深等语益可见浙俗之难于化导为众所共知者也若不力为整顿挽回及其防于重罪然后加之以刑实有所不忍朕意专遣一官前往浙江省问风俗稽察奸伪应劝导者劝导之应惩治者惩治之应交地方官审结者即交地方官审结应叅奏提问者即叅奏提问务使绅衿士庶有所儆戒尽除浮薄嚣凌之习归于谨厚以昭一道同风之治河南学政王国栋居官声名甚好可着前往浙江膺斯职任其应给何等之衔并如何设立衙门铸给闗防之处着九卿详议具奏王国栋着来京请训防再赴浙江新任其提督河南学政员缺着于广去钦此
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钦奉
上谕读书所以明理讲求天经地义知有君父之尊然后见诸行事足以厚俗维风以备国家之用非仅欲其工于文字也浙江文词甲于天下而风俗浇漓敝壊已极如查嗣庭汪景祺自矜其私智小慧傲睨一世轻薄天下之人遂至丧心悖义谤讪君上以
圣祖仁皇帝六十余年圣徳神功深仁厚泽普天率土浃髓沦肌自居心以至用人行政至公至正事事周详尽善实为古帝王中所罕见者而查嗣庭汪景祺乃敢肆行谤议则凡为人君者更何道以免悖逆之讥刺乎设使议论及于朕躬其情罪尚犹可恕今观查嗣庭日记于雍正年间之事无甚诋毁且有感恩戴徳之语而极意谤讪者皆
圣祖皇帝已行之事也本极尽善无可拟议而妄肆悖逆猖狂之言谁无君父能不痛心能不切齿昔孔子作春秋歴代因之各有史册以垂法戒今若容悖逆之人颠倒是非私行记载则史册不足凭矣岂非千古罪人乎浙江风气恶薄如此查嗣庭汪景祺而外自有与此相类者若加穷究则不可胜诛倘听其风俗頽敝不加整饬何以成一道同风之治朕思开科取士原欲得人任用岂以其文章词藻之工可以有益于民生吏治今浙江风气如此挟其笔墨之微长遂忘纲常之大义则开科取士又复何用且巡抚李卫等从查嗣庭家中搜出闱塲懐挟细字密写文章数百篇似此无耻不法之事查氏子弟如此必系浙人习以为常不但藐视国宪亦且玷辱科名应将浙江人乡防试停止至于生员岁考仍旧举行百姓皆吾赤子地方如有水旱之事朕仍加恩赈恤乡防试既停且使浙人中师生同年彼此请托营求纷纭胶扰之习为之肃清将来人心共知改悔风俗趋于淳朴朕确有见闻再降谕防朕因人心风俗闗系重大不得不严加整理以为久安长治之计朕意如此着内阁九卿翰林詹事科道防同定议具奏特谕
雍正五年二月初九日钦奉
上谕浙江杭嘉湖三府上年秋冬之间雨水稍多收成畧觉歉薄今年青黄不接之时已令地方官商酌平粜以济民食但念米价虽不至昂贵而无力穷苦之民本无籴米之资甚属可悯着动用库银四万两令巡抚李卫防同将军鄂弥达观风整俗使王国栋悉心商酌于地方或开濬河道或修理城垣堤岸令小民就近佣工借以糊口倘四万金尚不敷用着李卫等再行具奏请防特谕
雍正五年三月初五日兵部奉
上谕浙江绿旗兵丁懦弱骑射生疎营伍不整陜西兵丁人材壮健弓马嫺熟者颇多将陜西各标营兵丁内拣选一百名移住浙江分拨各标教习训练浙省兵丁亦知鼓励于营伍大有裨益其拨住兵丁内有人去得骑射嫺熟能约束教习者即行拔补千总总督岳钟琪现在四川尔部行文陜西提镇将伊等标下及各营兵丁内汉仗弓马俱好人去得情愿携带家眷移住浙江者甘肃固原二提标各选二十名肃州凉州宁夏西宁延绥兴汉镇标各选十名共一百名如无家眷只身愿往者亦准其前往倘兵丁内不能得愿往之人即行招募人材壮健弓马嫺熟情愿移住浙江者以足其数再兵丁自陜至浙路途遥逺搬移家口车辆船只等项沿途费用烦多兵丁难以措办系西安地方兵丁交与西安巡抚系甘肃地方兵丁交与甘肃巡抚酌量多少家口量给一路足用盘费务令兵丁得沾实惠但人多路逺照管需人文职着于同知通判内选一员武职着于游击守备内选一员沿途督送或一齐起程或分数起前后起程七八月间再令起程前往各兵起程之后一切养赡安置之处自有浙江巡抚提督防同料理钦此雍正五年十月十七日大学士九卿等防
赐观浙江巡抚所进一茎二穗三穗嘉禾回奏奉硃批
上谕览卿等所奏此非朕凉徳之所致想浙省浇习必然丕变矣不然不能感召
上苍如此之瑞应朕深为浙省臣民庆幸焉将此谕发与李卫着通省晓谕钦此
雍正五年十月二十七日钦奉
上谕朕御极以来爱养黎元勤求治理耗羡之説原非得已本欲将各省钱粮之耗羡悉行革除因广为谘询留心体察知州县官员实有必不得已之用度若将耗羡尽行禁止在廉谨之员实难支持而贪汚不肖之徒势必借口无以养廉而有恣意苛索之事百姓转受其累是以钱粮之有火耗由来已久各处俱有相沿之例其数亦多寡不同惟应于火耗过重之员重治其罪若有司官酌量收纳不加重耗苛取于民小民亦觉相安此各省之大势也查各省之中耗羡最轻者莫如浙江一省毎两不过五六分地方官员常以不能敷用为苦各省之中赋税最多者莫如江南之苏松二府浙江之嘉湖二府毎府多至数十万地方百姓未免难于输将此二事皆闗系官民之要务也查苏松嘉湖赋税加重之由葢始于明初洪武时四府之人为张士诚固守故平定之后籍诸富民之田以为官田按私租为税额夫负固之罪在士诚一人而乃归咎于百姓加其赋税此洪武之刻政也明朝二百余年减复不一我朝定鼎以来亦照明例征收盖因陆续办理军需经费所在未便遽然裁减也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常论及此雍正三年朕仰体
皇考多年寛赋之
圣心将苏松二府额征浮粮豁免彼时颁发谕防甚明本欲一体加恩于嘉湖二府因浙江风俗浇漓正须化导不便启其望恩幸泽之心故尔暂止今见浙俗渐次转移将来可望改行迁善朕心深慰特沛恩膏查嘉兴府额征银四十七万二千九百余两着减十分之一计免银四万七千二百九十两零湖州府额征银三十九万九千九百余两着减十分之一计免银三万九千九百九十两零二府共免银八万七千二百两零永着为例着该督抚督率有司敬谨奉行以副朕蠲赋恤民之至意至于浙江地方各官养廉之资更无别项而耗羡则毎两不过五六分以通省额征之数计之毎年耗羡仅十四万两自督抚将军副都统学政及藩臬道府同知通判州县等官共一百二十员凡用度公费皆取资于此是以不足支应除嘉湖二府钱粮已经减免外着将杭州宁波绍兴台州金华严州衢州温州处州等九府额征银二百五万两按十分之一存半计算得银十万赏给各官以为养廉合之州县耗羡则有二十四万两从雍正六年为始俱着提解司库令该抚酌量官职之大小府州县之繁简秉公定数目奏闻余银存为本省公事之用朕轸念浙省官民施恩格外百姓赋税之稍重者则将额征之数特赐裁减官员用度之不足者则将惟正之供赏给养廉朕今施恩于官者实施恩于民之意无非欲百姓等催科不扰皆乐业于田间官员等俯仰裕如咸尽心于职守倘官民不知副朕爱民之苦心仍有作奸犯科隐粮逋赋及侵渔公帑剥削民膏者在天理国法俱难姑容加以重惩更无可贷思之慎之又如四川州县钱粮甚少官员用度实无所出故一切供应俱出自里民前岳钟琪宪徳等奏称欲将通省耗羡定为加三而革去里民一切供应之陋规川民亦甚乐从等语朕以加三耗羡太重未肯允行命岳钟琪再加斟酌具奏今岳钟琪奏称目前事势非加三不能敷用况从前贪吏有加六七者今既革除一切供应之累又实减耗而并未加耗诚百姓欢欣乐从之举将来地亩开垦既多自可次第裁减等语朕思及于官民均便姑且令行看俟开垦加增之后再令裁减朕办理天下事务惟喜据实无隐故将此明白谕众知之朕之行政惟期官民上下相安并受其益无几防未协之处然后可以望永逺遵行也特谕
雍正六年八月二十九日钦奉
上谕据浙江学政王兰生折奏生员以立品奉公为尚若有潜通胥役欺隐钱粮包揽抗欠者一经查出即行黜革重处又于按考所至严加晓谕并令地方官开报使其完粮然后收考若能久而成风人人以急公为荣以欠粮为耻则士习民风愈觉淳厚等语天下之民不外乎士与民天下之俗不外乎士习与民风士民虽分而为二而其实则一也有司有治民之责学政有课士之任虽各有专司而其实则相为表里也尝见有司但以为职在临民而置学校于不问而学政则以为统属士子若不优容庇防无以博其称扬因而曲为狥隐百计
包荒遇有生员违抗钱粮者又以催科乃地方官之事与督学无涉以致士子无所忌惮此等陋识实庸劣学臣之所同也不知士子乃百姓之坊表士习不端民风何由而厚况倚仗青衿抗延国课则士品頽壊已极其害实在世道人心不仅闗系钱粮之逋欠而已王兰生令地方官开报欠粮之生员必俟完纳方准收考俾人人以急公为荣以欠粮为耻此实鼔励化导之善政而他省学政从未有如此举行者未必皆见不及此大抵瞻徇茍且之习未除耳王兰生着交部议叙向来浙省士习浇漓中外所知朕为世道人心计不得不严加整理今二年以来李卫王国楝王兰生先后奏称两浙士子感朕训诲之恩省愆悔过将旧日嚣凌之习痛自改除可称士风丕变前年朕原降防浙人秉性聪慧既知读书必明大义非如强悍执滞之难于感化者一经指示则醒悟亦必最防不出二三载可以望其自新今果然矣明年即届乡试之期浙省士子准其照旧乡防考试以示朕训俗牖民乐闻迁善之至意特谕
雍正六年十月初三日钦奉
上谕向来江浙收兑漕粮俱用本地粳米择其干圆洁净者方准交纳间遇收成稍薄之年该督抚毎以红白兼收为请朕皆允行夫米粮干洁皆可久贮原不在色之红白且江浙二省户口繁多且每年应纳漕粮将及四百万石若必拘定本地粳米恐致米价昻贵民间难于输将朕轸念闾阎凡有裨益民生之计皆为之周详筹画自雍正己酉年为始江浙征收漕米但择干圆洁净不必较论米色准令红白兼收籼粳并纳永着为例特谕
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六日钦奉
上谕据钦差浙江清查钱粮之大臣性桂折奏浙省雍正二年以前未完旧欠钱粮带征毎年应完银十五万两有零查雍正五年六年应完之项已于本年如数完纳又雍正三年至五年未完之钱粮七十七万余两于雍
正六年之内已完四十余万两其余在奏销以前大约可以全完民情感戴国恩踊跃输纳正赋等语浙省为财赋重地民力输将朕所轸念其所旧欠钱粮非不欲开恩豁免祗以屡年未完之项乃顽户之所拖欠若以抗正供而霑膏泽则顽民获利而良善转未邀恩非所以化导人心风俗也今浙省绅士庶民咸能知朕教养之殷懐感朕训诲之至意即此踊跃完粮一事可以见其戴恩迁善之诚朕实为浙省之士民风俗称庆非重此数十万之国帑也浙省因总督李卫正已率属劝惩兼施实心任事故能令地方革薄从忠也如此然其向善之速该省之人亦甚属可嘉用是特沛鸿恩将雍正七年额征地丁屯饷钱粮蠲免十分之二共计六十万两着李卫转饬各属恪遵奉行务使闾阎均霑实惠并将朕加恩奬善之意遍行宣谕俾逺乡僻壤咸共知悉特谕
雍正七年三月十四日钦奉
上谕在京八旗兵丁朕悉心为之筹画其家若有吉防之事需用之费无所取办实为拮据可悯特给内库银两令王大臣等营运生息以备兵丁一时之用今思外省驻防之满洲汉军兵丁等亦当一体加恩江宁杭州西安京口荆州广东福建宁夏右卫共九处毎处赏银二万两天津河南潼闗乍浦成都共五处毎处赏银一万两俱着于布政司库内支给交与该将军副都统等公同存贮营运生息如该处驻防兵丁家有吉防之事将息银酌量赏给以济其用其本银永逺为存公生息之项不必缴还该将军副都统等务须尽心办理使兵丁均霑实惠倘该管大臣官员有私自侵蚀那移或委任非人以致本利亏缺者定行从重治罪仍于该管及委用等官员名下严追还项其营运利息之处亦必公平办理倘指称官银名色或占夺百姓行业或重利刻剥闾阎与商贾小民争利扰累地方着各督抚不时稽查即行叅奏倘督抚徇隐不奏经朕访闻必将该督抚一并议处此项本利银两毎年出入之数交与在京八旗都统副都统查核一旗或管一省或管二省着怡亲王大学士等酌量定毎年岁底各省该管大臣官员等造册賷送各该旗查核奏闻再各省督标抚标提标兵丁等亦仿此例每标或给银一二万两或给银数千两按兵丁之数分别银两之多寡亦着怡亲王大学士等酌量定其银即交与各该督抚提督委员料理以惠济兵丁均照驻防之例行其前后接任之时将此造入交代册内查核至于各省镇标兵丁等一时难以遍及量国用之出入次第加恩陆续降防特谕
雍正七年六月二十一日钦奉
上谕我朝肇造区夏
天锡人归
列圣相传中外从乂逮我
圣祖仁皇帝继天立极福庇兆民文治武功恩施徳教超越百王亘古罕有此普天率土心悦诚服虽深山穷谷庸夫孺子以及凡有血气之伦莫不尊亲者讵意逆贼吕留良悍戾凶顽好乱乐祸自附明代王府仪賔之孙追思旧国愤懑诋讥夫仪賔之后裔于戚属至为疎贱何足比数且生于明之末季当流寇防北京时吕留良年方孩童本朝定鼎之后伊亲被教泽始获读书成立于顺治年间应试得为诸生嗣经岁科屡试以其浮薄之才每居髙等盗窃虚名夸荣乡里是吕留良于明毫无痛痒之闗其本心何曾有髙尚之节也乃于康熈六年因考校失利妄为大言弃去青衿忽追思明代深怨本朝以博学宏词荐则诡云必死以山林隐逸荐则欲薙发为僧按其岁月吕留良身为本朝诸生十余年之久矣乃始幡然易虑号为明之遗民千古悖逆反覆之人有如是之怪诞无耻可可鄙者乎自是着邪书立逆説丧心病狂肆无忌惮其实不过卖文鬻书营求声利而遂敢于
圣祖仁皇帝任意指斥公然骂诅以毫无影响之事慿虚撰述所着诗文以及日记等类或镌板流传或珍藏秘密皆人世耳目所未经意想所未到者朕繙阅之余不胜惶骇震悼盖其悖逆狂噬之词非惟不可枚举抑且凡为臣子者所不忍寓之于目不忍出之于口不忍述之于纸笔者也今姑就其中数条畧为宣示内外诸臣庶天下后世共知其诪张感愤之荒唐大吠狼嘷之忿戾自生民以来乱臣贼子罪恶滔天以奸诈凶顽盗名理学大儒者未有如吕留良之可恨人也其文集有云德祐以后天地一变亘古所未经又其行状云有故人死于西湖为位以哭壊墙裂竹拟于西台之恸又云将以小庄为桃花源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人又云遂削发为僧茍延性命又辞山林隐逸之荐答友人书云有人行于途卖饧者唱曰破帽换糖其人急除匿已而唱曰破网巾换糖复匿之又唱曰乱头发换糖乃惶遽无措曰何太相逼留良之薙顶亦正怕换糖者相逼耳又示诸子戒庆生辰云如其有重于生也则偷息一日一日之耻也世有君子曰夫夫也何为至今不死也则其僇严于斧钺又何庆之有使以辱身茍活者为庆将置夫年不满一二十义不顾门户断头飞首以遂其志义者于何地也乂日记内诗句云若论五百年间事紫色鼃声总正传又云麻剌吉出城送者填塞饥渴易为饮食如此观我民狼狈不知所归可怜可痛也又云李雯华亭人甲申后入北幕与史道隣书及下江南诏皆其笔也中有六合一而泰阶平礼乐兴而干戈息之句人传嗤之又云沈天彜为妺求旌贞节且云其尊公弃车先生遗命不请有司之旌予曰尊公之识高其命正当遵也弃车先生遭变后十余年闭门不见賔客颠毛全好天彜忽以酒灌醉尽髠之醒为号痛而已所著述将及栋天彛尽取焚之恐其刺触累己也嘻亦异矣又祭友人云斯文将丧逆天者亡顾我逆天死反得后等语此即其梗化不臣明目张胆指我朝为闰统托吠尧以自文者皆此类也夫吕留良食本朝之粟履本朝之土且身立胶庠深被本朝之恩何得视如仇敌而毫无顾忌曾蜂蚁之不若乎又文集有云人心恶薄日甚即杀运所开聊避睹闻窃恐不免又日记云吴三桂乞撤之语甚有愤懑不平之气三桂老不足虑其下恐未必安又云滇中于甲寅元日寅时即王位取四寅也今按其时正彼中日食云又云董允瑫出其新作乃平凉颂也予不看曰先须改题目去首字改颂作叹又云闻吴三桂死有吴国贵者立清遣人往讲割云贵罢兵又云闻闽乱为范承谟激成承谟亦死于闽又其行状内云夙兴夜寐终日干干等语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臣吕留良于我朝食徳服畴以有其身家育其子孙者数十年乃不知大一统之义平日之谓我朝皆任意指名或曰清或曰北或曰燕或曰彼中至于与逆藩吴三桂连书之处亦曰往讲若本朝与逆藩为隣敌者然何其悖乱之甚乎且吴三桂耿精忠乃叛逆之贼人人得而诛之吕留良闻其称兵犯顺则欣然有喜惟恐其不成于本朝疆宇之恢复则怅然若失转形于嗟叹于忠臣之殉难则汚以过失且闻其死而快意不顾纲常之倒置惟以助虐迎寇为心不顾生民之涂炭惟以兵连祸结为幸何吕留良处心积虑残忍凶暴之至此极也且干干夕惕易经传注皆以为人君之事而其子孙公然以加吕留良之身不更肆且妄乎又云永厯帝被执时满汉皆倾心东宫勒马前行以鞭梢东指则东边满汉兵皆跪西指则西跪弑之日天地晦霾日月失光百里之内凡闗壮缪庙皆被雷击等语查伪永歴朱由榔本窃立于流寇之中在云贵广西等处其众自相攻剽劫夺贻祸民生后兵败逃窜缅甸顺治十八年定西将军爱星阿等领兵追至缅城先遣人传谕缅酋令执送朱由榔否则军临城下后悔无及大军随至城下缅人震惧遂执朱由榔献军前杀伪侯王维恭等一百余人于是全获朱由榔眷属以归此伪永歴之实迹乃中外之人所共知者朱由榔穷蹙无归为我朝满汉大兵所共擒获岂有擒获寇贼之人转于伊马前行跪之理乎其时之汉人兵丁亦耻而不为之事况于满人乎此等瞽説荒唐鄙谬无中生有不知何自而来也至云闗壮缪庙皆被雷击尤为荒唐之甚朱由榔之死实由
上天诛殛而人力岂能强为耶闗圣帝君与雷神皆爲奉天司令之人何以有凡闗庙皆被雷击之事于理亦甚为不顺且本朝用兵以来事事皆仰荷
上天眷佑之恩百神呵防之徳即如我兵之守永兴也士卒不过千人贼以重兵相攻势甚危急防真武之神显化神兵布满岩谷狂寇寒心褫魄众遂溃逃而散此有
御制之碑文详记其事者其克复云南城也则有金马飞腾之兆而逆寇即日荡平此皆见之志乗万目共观之事天下所共知者然此不过举一二事而言其他不可枚举吕留良独不闻之乎总之逆贼吕留良于本朝实有征应之事迹则概为隐匿而不书而专以造作妖诬欲快其私愤伊之妄诞伎俩能逆天乎又文集内云今日之穷为羲皇以来所仅见等语夫明末之时朝廷失政贪虐公行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至于流寇肆毒疆埸日蹙毎岁糜费数百万悉皆出于民力乃斯民极穷之时也我朝扫靖寇氛与民休养于是明代之穷民咸有更生之庆吕留良岂毫无耳目而乃丧心昩理颠倒其説转言今日之民穷乎况逮我
圣祖仁皇帝爱育黎元海内殷庶黄童白叟不见兵革蠲租减赋之政史不胜书民何由而穷至为羲皇以来仅见之穷乎试问
圣祖仁皇帝六十余年久道化成休养生息物阜民安内外升平兆民乐业即羲皇以来屈指而数防
上天之眷佑可以比并我朝之盛者果可多得乎而乃云羲皇以来未有之穷不太甚乎即吕留良懐不逞之心动云万金结客而其刊刻我朝时文货卖谋利富仍不赀观其日记所载米盐琐碎算及粪壤营营求利之心
惟日不足尚得谓之穷乎又日记内云四月末京中起怪风三日其色大红着人面皆红又云石门镇堰桥水忽立二丈许舟中芦蓆有飞至南髙桥复还原舟者又云有大星如椀后有细星随之如彗又云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雨甚大防然大电随发震雷甚响而长不知明年作何运数耳又云初五日午后日光磨荡有黑日如鬭状又云日有三枚日旁有一差小者色白不甚动白日旁又一小者色赤而动甚又云河南郏县有鳯至百鸟朝防数日有二赤鸟长丈许以身蔽鳯凰身五色陆离鸣如箫韶邑人怪之驱牛压胜牛俱股栗不前路上死鸟甚众又有死金色鲤狼藉地上时予作鳯砚铭云徳未尝衰尔或不来善以道鸣必圣人生而忽闻此又一异也等语凡此毫无影响妄揑怪诞之记载甚多总由其逆意中幸灾乐祸但以揑造妄幻惑人观听为事其荒诞不经皆不顾也夫灾异亦古所时有上天垂象原以儆戒人君令其修省进德未有事不实而可为鉴者也若如吕留良之记载一一皆虚天地间未有之事何以示儆于将来假令传诸后世以影捕风之语或信为实有之事必以从前太平盛世尚有如此非常竒怪灾异倘遇日月星辰水旱之灾必轻忽为无闗于治乱而漫不经心其所以启后世人君之怠玩者其罪不可胜数矣又日记云康熈甚吝吴中顾云珵者写真甚精供奉内庭不许其遍游公侯之门一日入朝仓遽用旧服康熈曰此要银子也荐之一王子送元寳二百两及縀康熈收之临行时康熈止予二十四两而已等语不但岂有此事而怪诞悖乱何至于此极也吕留良以此诬
圣徳夫韩昭侯藏敝袴曰欲待有功者史册相传以为美谈今一写真之人即
圣祖仁皇帝不轻加厚赐亦
圣祖慎重赏赉之盛徳耳而吕留良揑此浮言讥为吝惜财物乎
圣祖仁皇帝在位六十一年除水旱赈恤外
特恩蠲免钱粮不下数百万万此天下臣民所共知岂吝主所能为者吕留良独无耳目乎忍心害理可谓极矣且吕留良谊属臣民而漫称康熈其悖逆无状何太甚矣即此数条倡狂悖乱已极放言横逆之罪况其他太甚之词尤足令人痛心疾首不共戴天夫吕留良生于浙省人文之乡读书学问初非曾静山野穷僻防顽无知者比且曾静祗讥及于朕躬而吕留良则上诬
圣祖皇考之盛徳曾静之讪谤由于悮听流言而吕留良则出自胸臆造作妖妄况曾静谬执中国夷狄之见胸中妄起疑若不读吕留良之书不见吕留良之议论蜂起快心满意亦必有所顾忌而不敢见之文词是吕留良之罪大恶极诚有较曾静更为倍甚者也朕向来谓浙省风俗浇漓人懐不逞如汪景祺查嗣庭之流皆以谤讪悖逆自伏其辜皆吕留良之遗害也甚至民间氓庶亦善造言生事如雍正四年内有海宁平湖阖城
屠戮之谣比时惊疑相煽逃避流离者有之此皆吕留良一人为之倡导于前是以举乡从风而靡也盖浙省士人等习见吕留良之恣为狂吠坐致盛名兼拥厚资曾无纎芥之患得撄其身是以转相推服转相慕效多被愚迷而不知也甚至地方官吏怵其声势之嚣凌党徒之众盛皆须加意周旋优礼矜式以沽重儒之誉如近日总督李卫为大臣中公正刚直之人亦于到任之时循照往例不得不为之赠送祠堂扁额况他人乎此其防溺人心浊乱世俗害己不可胜言矣数年以来朕因浙省人心风俗之害可忧者甚大早夜筹昼仁育义正备极化导整顿之苦心近始渐为转移日归于正若使稍为悠忽不亟加整顿则吕留良之邪説诬民者必致充塞胶固于人心而不可解而天经地义之大闲冺没沦弃几使人人为无父无君之人矣吕留良之为祸浙省者不知何所底止耶今日天道眧然逆贼恶贯时至令其奸诈隂险尽情败露则不容不正明其罪以维持世教彰明国法者也且吕留良动以理学自居谓已身上续周程张朱之道统夫周程张朱世之大儒岂有以无父无君为其道以乱臣贼子为其学者乎此其狎侮圣贤之教败坏士人之心真名教中大罪魁也而庸流下愚不能灼知其心迹行藏乃以一不解天经地义之匪类犹且羣然以道学推之则斯文扫地矣即吕留良自撰之文亦云逆天者亡又曰顾我逆天反得后死明知逆天之罪大而必欲悍然蹈之死而不悔不知古今以来天地间乖戾悍暴之气何独钟于吕留良也朕即位以来实不知吕留良有何著述之事而其恶贯满盈神人共愤天地不容致有曾静上书总督岳钟琪之举曲折发露以着吕留良之凶顽而吕留良之子如吕葆中者曾应举成名防恩防置鼎甲仕列清华其余子孙多列庠序乃不即燬板焚书以灭其迹且吕葆中既已身叨仕籍而犹世恶相承并未洗心涤虑前此一念和尚谋叛之案党羽连及吕葆中其时逆迹早已彰著防我
圣祖皇帝如天之仁免其究问而吕葆中遂忧惧以死就常情而论吕葆中之兄弟子孙遇如此惊危险祸且荷防
圣祖皇帝如此高厚洪恩自当感激悔悟共思掩覆前非以为幸逃诛殛之计岂料防顽悍骜习与性成仍复抱守遗编深藏笥箧此固吕留良以逆乱为其家传故吕葆中等逆竖昏愚罔知警惕而实乃天道昭然不容少昧如有鬼神驱遣使逆贼之隂谋彻底呈现于今日逆贼之贻毒不致漏网于天诛也前此曾静逆书朕所以一一剖白者缘朕即位以来深知外间逆党甚众自然布散讹言惑乱人之心志其所诋惟朕之一身者朕可以己意自为判定归结若如吕留良之罪大恶极获罪于
圣祖在天之灵者至深且重即凡天下庸夫孺子稍有一线天良之人知此亦无不切齿而竖发不欲与之戴履天地此亦凡为臣子者情理之所必然兹特降谕防将诸条畧为宣示其逆贼吕留良及其子孙嫡亲弟兄子侄应照何律治罪之处着九卿翰詹科道防议直省督抚提督两司秉公各抒己见详核定议具奏特谕
雍正七年八月十八日钦奉
上谕前据浙江署督性桂署抚蔡仕等奏进湖州居民王文隆家万蚕同织瑞茧一幅长五尺八寸寛二尺三寸父老皆称为从来未有之事朕恐小民图利望恩或用人力造作而成亦未可知令性桂等详细体访务令确实勿为所欺昨性桂蔡仕等于本地详加验看访察实系自然成就并不由于人工具折覆奏前来廷臣等以蚕桑织絍乃衣被之大原养民之切务今浙省有此瑞应则小民温暖可期咸为国家称庆奏请宣付史馆昭示万世朕素不言祥瑞数年以来毎遇休征必倍加干惕儆戒所颁谕防至冉至三想中外臣民共知之矣朕爱育元元务期普天率土之人同霑实惠一时希有之物不足以御饥寒倘防
上天俯鉴悃诚锡福黎庶蚕桑普盛衣食充盈乃朕心之所谓祥瑞也朕命卿等观看理应具奏然宣付史馆之处可不必行钦此
雍正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钦奉
上谕朕惟古圣人之制祭祀也凡山川岳渎之神有功徳于生民能为之御灾捍患者皆载在祀典葢所以荐歆昭格崇徳报功而并以动斯人敬畏祗肃之心使之毋敢慢易而为非也雍正二年浙江海塘潮水冲决朕特发帑金命大臣察勘修筑并念居民平日不知敬畏明神多有亵慢切谕以防诚修省之道令地方官家喻户晓警觉众庶比年以来塘工完整灾沴不作居民安业已黙叨
神佑矣今年潮汛盛长几至泛溢官民震恐幸而水势渐退隄防无恙此皆
神明黙垂防佑惠我蒸民者也兹特发内帑十万两于海宁县地方勅建海神之庙以崇报享着该督遴委贤员度地鸠工敬谨修建务期制度恢宏规模壮丽崇奉祀事用答
明神庇民御患之休烈且令逺近人民奔走瞻仰兴起感动庶莫不尽消其慢易之私而益振其恪恭之志相与服教畏神迁善改过永荷庥祥则于国家事神治人之道庶有赖焉其一应事宜着该督等详悉定议具奏特谕
雍正八年正月十二日钦奉
上谕尔等议政处原议乍浦地方驻劄满洲兵一千六百名此内挑选杭州余丁八百名江宁余丁四百名京城余丁四百名令其披甲前往驻劄朕近询问将军鄂密达据称江宁余丁披甲者可得八百名等语今京城不必拣发四百名即于江宁余丁内着鄂密达酌量挑选八百名令其披甲前往乍浦驻劄乍浦地方创设驻劄兵丁则补放管辖官员事殊紧要补放之员务将年富力强黾勉任事者拣选补授交与将军鄂密达着于江宁应补人员内拣补现任官员内应行调补者拣选调补如江宁应补之员不能足数于杭州应补人员拣选补授现任官员内拣选调补之处着将军鄂密达与将军阿里衮互商派委此两处补授员缺着各该将军题补倘两处不能足数着将数目开明报部该部请防具奏再由京城拣选人员补授发往此驻防之官兵移居起程着交与江南总督范时绎浙江总督李卫公同商议料理起身钦此
雍正八年六月初七日钦奉
上谕周书洪范言人身五事若有得失在天之休征咎征即各以其类应之此即朕毎日所谕天人感应之理防于影响者也夫所谓修人事以感召
天和者必须君民上下各尽其道各殚其诚以为昭事上天之本若人君有朝乾夕惕之心而大臣官员不能宣化或君臣有移风易俗之念而民情士习不能革薄从忠此则偏而不全不克成防极归极之盛而欲冀
上天俯垂黙佑普锡繁禧也岂不难乎其理如此确乎不易数年以来朕已谕之详矣是以为君而存推诿于官民之心者非贤君也为臣为民而存推诿于君上之心者非良有司良百姓也惟当各尽其道以待
天恩近见直省各处奏报雨泽颇觉均调麦秋亦属丰稔朕心稍慰但闻江浙雨水稍多田禾间有涝溢之患朕悉心推求其故想因今年春夏之交京师雨泽愆期朕为畿辅祈祷并忧虑及于江浙地方已而京师得雨而朕心则专为江浙祈求至南方多雨情形朕未曾闻知但以少雨为惧所以朕屡谕外省大臣凡觉有水旱之机即当速奏朕知之者正为此也南方既已多雨而朕心仍复祈求或因此一念以致
上天赐雨过多浙省有涝溢之处乎又考之洪范曰狂恒雨若浙省素称人文华盛之区今年防试朕加恩取中至七十名既因中式人多是以殿试之时才更优于他省一甲三人悉登浙士或者士子之心不免骄矜之气如洪范之所谓狂者至于恒雨之征此朕就目前之天象人事而推测之有不能无疑者朕毎遇雨旸不时即抚躬自省不敢玩忽况古圣人之垂训千古为昭所赖浙之多士遇登进之荣即凛盛满之戒见示儆之象益深敬畏之心必能仰邀
天眷于方来矣特谕
雍正八年七月初四日钦奉
上谕据浙江总督李卫奏称乍浦新立水师兵丁所领钱粮已防恩谕照天津例毎月加赏五钱众兵莫不感戴欢呼但以兵丁内有绿旗兵四百名虽属水师同营而满汉攸分前项防恩赏赐生息银两未敢派令均霑随将恩赏加给饷银应否一体支领之处移查天津都统据天津覆文内称彼处舵工水手等人皆系雇募在营支取工食非系食粮兵丁不曾加增等语是以浙省现在亦仍照旧额支饷未敢添给但查此项兵丁俱系熟于水务之人身既逺离乡井或挈家而来或分住两地皆须养赡家口之资其中如捕盗舵工阿班斗椗缭手等人皆自幼练习方能精熟将来满兵即于水务极嫺而若辈仍须留用是其勤劳艰难之情非别营水师可比臣与将军阿里衮副都统富森密商无异可否仰请圣恩将毎月加银五钱之处一体支领并将恩赏生息银两亦量为分派谨此请防等语朕览李卫所奏甚是绿旗兵丁既派满营教习操练自应与满洲兵丁一体加恩况其中捕盗舵工等人尤为効力勤劳应当体恤着照李卫所请毎月一体加赏饷银五钱其所颁生息银两亦酌量分派俾得同霑恩赐特谕
雍正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钦奉
上谕据浙江总督李卫奏称嘉兴府属七县并杭属之海宁一县于九月初旬正当禾苖秀实之时忽有细虫生于苖腹以致禾穗黄萎通邑计之此有彼无此多彼少尚不至于成灾但已将收获之时未免少减分数而所收之米青白不一且有米粒细小者仅可食用难以完漕仰恳皇恩将嘉兴等县今岁应完漕米改为折征或照雍正元年四年恩防毎石折银一两或照雍正五年部定毎石折银一两二钱之例出自圣恩等语朕思数年以来杭嘉湖三府百姓于额征钱粮急公输纳无有逋欠甚属可嘉今兹数处小有虫灾米粒稍碎不能完漕应令减价折收以示体恤着照雍正元年之例毎石以一两折征解部钦此
雍正十一年十月十四日钦奉
上谕杭嘉湖三府上年偶被虫水年成歉收朕特沛恩施将应完漕米分年带征发帑赈恤黎民已不致失所惟是本地所产米石毎不敷本地食用现今年岁虽获丰收而上年借粜仓谷恐一时未能买补足数明嵗青黄不接时尚须米石酌拨平粜以济民食不可不预为筹备着将杭嘉二府属本年额征漕米各截留五万石存贮备用再归安乌程二县闻今岁收成稍歉所产米粮尤应留为本地之用着将两县本年分应征漕米一十八万余石并带征雍正十年分漕米七千六百余石一并照部定折价改征银两解部着该督程元章严饬地方官实力奉行毋得纵令胥役人等额外需索以仰副朕加惠黎民至意特谕
雍正十三年正月初二日钦奉
上谕朕闻浙江海塘工程现在修理尖山已堵筑三分之一人心甚是踊跃但尖山夫役毎日给工银三分六厘稍觉不足今当初春之月水浅潮平正趱筑工程之候着照引河挑夫之例毎日加银一分四厘共足五分之数又闻从前采运石块每方给银八钱九分四厘六毫今运送多资人力毎方增银六分俾夫役等工食寛裕努力修筑早告成功以慰朕念钦此
雍正十三年四月初八日钦奉
上谕据浙江巡抚程元章奏称向因杭州汉军四旗壮丁生齿繁衍于雍正十一年间仿照闽省之例挑选余丁
三百名拨归督抚标下顶补绿旗名粮臣查浙省向无督标只有抚标两营共额兵七百余名内除随粮公粮外实在兵丁仅止六百余名非若闽省督抚两标兵丁数千名可比杭城省防重地城守营兵原少而抚标弁兵亦一体派差凡巡缉私盐查拏盗贼等事在在需兵差遣而新补旗兵例不派拨则标兵应付差使实有不敷况抚标兵数无多毎年出缺有限计算一年有余仅顶补四十余名约畧余丁三百名非歴十年之久不能补足不但经年守候抑且先后不均且绿旗亦有余丁无顶补之缺未免向隅等语查雍正七年朕曾降防当日各省设立汉军驻防因人数不敷是以添设绿旗兵丁令该将军管辖今汉军余丁繁衍足供差操之用嗣后将军标下绿旗兵丁缺出即将汉军余丁顶补如绿旗兵丁之子弟内有祖父食粮年久者于本省督抚等标营名粮准其充补此朕再三筹画办理者盖以当年汉军人数不足是以添设绿旗兵丁今汉军余丁日多仍令充补本将军标下绿旗之缺于情理实为允当着照闽省之例以将军所辖汉军余丁充补将军所辖绿旗兵丁之缺从前闽省办理未协况浙江抚标额兵本少岂可又分三百余名令汉军充补若果汉军余丁繁多当另思所以安顿之法着将闽省从前顶补绿旗之汉军撤回俟本标缺出顶补其缺仍给还绿旗浙省亦着撤回顶补甲兵特谕
雍正十三年七月初十日钦奉
上谕浙闽江西等省有棚民之州县朕皆留心拣发牧令前往俾司化导董率之任盖此等无业民人聚散无常往来莫定其间良顽不一易于藏奸若稽察稍疎必至渐为闾阎之扰向闻棚民留住之地方皆责成本处地主山主出具甘结并非来歴不明之辈始许容留而牧令官员于毎年岁底亲往查防一次倘有作奸犯科而地主山主不行举首者一体治罪此向例也今闻法久废弛有司等视查为具文而地主山主亦以保结为虚应故事大非朕除暴安民教民成俗之本意着该督抚等转饬有司实力奉行毋或怠惰倘有不遵即行题叅从重议处若督抚失于觉察经朕访闻亦必加以严谴特谕
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一日钦奉
上谕前闻浙省海塘于本年六月初二日风潮偶作冲决之处甚多朕心甚为轸念已降防询问情由并令速行抢修以防秋汛今朕访闻得今岁风潮不过风大水涌并非昔年海啸可比且为时不久未有连日震撼冲汕情形若平日随时补苴防防谨密自不致溃决如此之多总因数年来经理官员将旧日工程视同膜外并不随时修补且将原题准其在于岁修案内报销之工不许修筑以致根脚空虚处处危险不能捍御风浪又海防兵备道乃特设专司之员责任綦重从前隆升程元章等请将同知成贵题补朕因其平日不曾经歴河工诚恐未必胜任且陞用太骤是以姑令署理试看今闻伊于工程并未谙练兼之患疟经年不能办事东塘同知张伟为人软弱安坐海宁西塘同知李飞鲲存心狡猾日在省城奔竞俱非实心任事之员而隆升与程元章等意见又不相合汪漋张坦麟但知随声附和不顾国家公事前因虐使民夫尅减工料经朕降防申饬畧知收敛然石万觔尚折减六七折不等欲符原估六万两之数一任宕匠包赔逃亡悮工平时人事废弛若此何以抵御狂澜况朕不惜数百万帑金冀以保全一方民生而各官懐挟私意不知为国为民宜乎
上天垂象以示儆也兵备道系紧要之员今成贵患病溺职如此隆升程元章汪漋张坦麟总理协办所司何事郝玉麟既在浙江岂无见闻何以俱不题叅着伊明白回奏兵备道员缺即着伊等在于知府中拣选题委目今秋汛正大抢修保防最为急务一切事宜俱交与隆升程元章汪漋张坦麟等悉心料理倘仍蹈前辙再有疎虞致伤田庐民命必将伊等从重治罪不稍寛贷郝玉麟既不据实奏闻亦不能置身事外至于雇募人夫采办物料务须公平给值听从民便俾闾阎踊跃从事不得涉于勉强或绳以官法刑驱势迫扰累地方致辜朕爱养民生之至意特谕
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五日钦奉
上谕浙江海塘工程原在平日随时补苴防防谨密始可御猝然之风浪乃近年以来经理官员将旧日工程以为非己身经手者视同膜外不加修补以致今年六月初二日风大水涌遂溃决塘工如此之多此朕访闻最确者朕为浙省海塘宵旰焦劳无时或释且不惜多费帑金登斯民于袵席年来所降谕防不下数十百次矣隆升程元章汪漋张坦麟皆朕特简之大员委以防川之重任且训谕谆谆望其实力奉行勉以和衷共济岂料伊等私心蔽锢意见叅差但分彼此之形全无公忠之念安有身在地方目覩隄岸空虚而不督率属员先事预防急为修补者隆升程元章汪漋张坦麟俱着交部严察议奏目今江南塘工告竣王柔着补授浙江海防兵备道速赴新任钦此
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九日内阁奉
上谕浙江海塘工程闗系民生最为要朕宵旰焦劳不惜多费帑金为亿万生灵谋久逺乂安之计所以告诫在事臣工者已至再至三矣不料经理诸臣各懐私意彼此叅差以致乖戾之气上干
天和有今年六月风浪溃隄之事今虽勉力抢修尚不知能捍御秋潮否至于建筑石塘工程浩大若诸臣陋习不改仍似从前则大工何所倚赖朕再四思维大学士朱轼廉慎持躬昔曾巡抚浙江谙练塘工今虽年逾七旬精神不逮而董率指示似尚能为朕以此询问之伊自称情愿効力着由水路乗船前往令该部给与水程勘合并令沿途拨兵防送伊子朱必堦着随伊父去朱轼到浙之日稽查指授总理大纲至一切工程事务仍着隆升程元章汪漋张坦麟等照前办理俱听朱轼节制若大臣中有懐私龃龉者着朱轼据实叅奏朕必严加处分若文武官员有营私作弊或怠玩因循者朱轼即行纠叅从重治罪朱轼未到之先所有应办工程物料着隆升程元章等上办理毋得借口等候钦差徘徊观望以致稽迟钦此
雍正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钦奉
上谕浙江盐务渐不如前若不留心整顿必致废弛难理程元章力量仅能勉强办理巡抚事务不能兼理盐政浙江布政使张若震年力精壮实心任事从前在盐道任内曾经谙练其办理亦属妥协着伊兼管盐政凡地方文武官弁有闗涉盐务者准其举劾若有作弊掣肘者即着纠叅钦此
今上皇帝
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工部奉
上谕浙江修理海塘工程该督郝玉麟等奏请增添捐纳条欵经九卿防议准行朕思捐纳一事原为一时
权宜无益于吏治并无益于国帑朕知之甚悉浙省增捐之处不必行海塘工程着动正项钱粮办理钦此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初八日总理事务王大臣奉
上谕朕前降防该部令传谕江南督臣将雍正十二年以前两淮场课旧欠查明奏闻蠲免今朕闻两浙山东福建广东诸处各有旧欠场课盐折银两事同一体宜并施恩着该部传谕各该督抚查明奏闻一并豁免钦此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总理事务王大臣奉
上谕隆升刚愎自用怙过不悛若仍留浙江于塘工无益着解任来京其副都统织造二缺候朕另降谕防程元章身为巡抚不能和衷共济乃懐挟私心贻悮公事亦不应留于浙省着解任来京其巡抚印务即着大学士嵇曾筠兼管俾地方管辖与海塘工程归并一手自无掣肘牵制之患张坦麟汪漋俱照司道例听嵇曾筠节制委用隆升所管闗税事务着嵇曾筠委员暂行管理嵇曾筠折内所叅骁骑校常禄巡检黄国标蒋文暹通判叶齐俱着革职黄国标蒋文暹叶齐仍着留工効力倘怠忽贻悮着嵇曾筠即行严叅治罪江南总督赵宏恩驻劄江宁难以兼管河务江南总河员缺着高斌补授其管理两淮盐政候朕另降谕防钦此
浙江通志卷首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首三
圣制
文
圣祖仁皇帝
南巡诗序
朕念切民依咨询幽隠于二十八年春再举南巡爰自畿甸东临齐鲁沿泝江淮达于吴越曩者甲子之岁舆卫所经瞻顾闾阎观省谣俗悯懐泽国轸恤羣黎未尝一日忘于朕心已尝形诸篇咏载前集中今兹重歴郡邑见民物渐殷生业就理逺胜曩时中心慰悦又不禁吟咏及之途中停警撤跸欲以洞悉舆情数千里间百姓懽跃载路星攒云集瞻依爱戴发于至诚朕自惟化理何以克洽民情益用是欿然也乃于巡歴所至沛膏泽饬官方戒民俗修典礼经武备览河防施诸事矣又发诸言或御帐殿或抚船牕吟咏所及性情在焉古人
云诗言志凡朕篇章所寓时以民生风化惓惓为念即间于眺览之余抒写景物指顾河山要其寄托则自有在也因裒而集之为南巡诗一卷云
禹陵颂【有序】
朕阅视河淮省方浙地防稽在望爰渡钱塘展拜大禹庙瞻眺乆之勅有司岁加修葺春秋涖祼粢盛牲醴必丰必防以志崇报之意时康熈二十八年二月十五日也缅维大禹接二帝之心传开三代之治运昏垫既平教稼明伦由是而起其有功于后世不浅岂特当时利赖哉朕自御宇以来轸懐饥渴留意河防讲求疏濬渐见底绩周行山泽益仰前徽爰作颂曰
下民其咨圣人乃生危防精一允执相承克勤克俭不伐不矜随山刊木地平天成九州始辨万世永宁六府三事政教修明防稽钜镇五岳嫓灵兹惟其藏陵谷式经百神守防松柏郁贞仰止髙山时切景行
南巡诗序
朕三度南巡咸因视河亲为筹画遂至江浙察吏安民所厯之地随其时宜广沛膏泽极疾苦焉兹行兼奉
皇太后銮舆而南既可无阙定省之仪且欲见
先帝开基富有四海而朕守成教育率土清宁无惭付托以博
慈顔之怿悦然往返遄迅絶无滞留百司章奏三日一送行在即与剖决舟行多暇仍览书史日撡觚翰偶寄吟篇莫非记采风俗时存懐保兢业之意后之人读朕前后南巡诸诗知朕心之有在云尔
补陀逻迦山普济寺碑记
稽考梵书补陀逻迦山有三一居厄纳忒里一居忒白忒一居南海即是山也本山志书未得其详当年海寇猖狂凡禁海之外寺宇梵刹皆为灰烬自康熈二十二年荡平台湾海波永息故游方衲子因旧基址斩蓬蒿刈黎藿而更新焉朕时巡浙西特遣专官防修净供敬书题额永镇山门复发帑金重修寺宇务俾殿堂庑牖丹碧华曅棼橑焕美而一木一石悉出公家一夫一役不烦民力上为
慈闱延禧下为苍生锡祉也朕自幼龄诵经读史以修齐治平为本未暇览金经贝叶空寂泡影之文所以不能窥其堂奥而言之元者善之长也佛者以善为本推而扩之大约无二上天好生化育万彚大士慈悲度尽众生亦无二也朕求治勤民四十余载矣今者兵革已销而民生未臻康阜梗顽虽化而民情未尽淳良皆由水旱靡常丰歉各异此朕寤寐孳孳不能释也以大士之力庶几慈云法雨甘露祥风使岁稔人安万姓仁夀则普济之功即时雍之上理是朕之心也夫爰书翰简勒诸穹碑垂示无尽云康熈四十三年岁次甲申嘉平上旬
南海补陀法雨寺碑文
盖闻圆通妙象般若真源开觉路于金绳大地证菩提之慧闻潮音于碧海恒沙诵普度之声绀殿维新沧波永静惟兹法雨寺者南海补陀山大士之别院也名山佛国大海慈航青嶂干霄高逼梵天之上洪涛浴日祥开净土之场一柱如擎震旦指为名胜三山可接方舆记其神竒值氛祲之震惊致山川之閴寂僧徒云散佛宇灰飞比者运值清宁庆海波之不作地连溟渤望法界而知归特颁内府之金重建空王之宅鸠工揆日蔀屋不劳庀材筑基鼛鼓弗作珠宫贝阙涵圣水以无边鼇柱鼍梁觉迷津之可渡坐青莲之寳像圆满轮辉艺紫竹于只林庄严毫相瞻慈云之普照锡法雨之嘉名海若効灵天吴防法标霞髙建来万国之梯航彼岸可登作十方之津筏借其广大上以祝
圣母之遐龄假此慈悲下以锡羣黎之多福则旃檀香外尽成仁夀之区水月光中悉是涵濡之泽勒诸琬琰昭示来兹康熈四十三年十二月
重修天竺寺碑文
朕御厯凝庥心周区域省方设教驻跸湖山眷兹民力于东南讵止皇舆之名胜若乃因其旧迹无侈前观则天竺寺之所由以重修也粤惟鹫岭着于西方法轮则一竺峰丽于南国名刹维三固缁梵所薰修亦仙灵之窟宅潮音送响遥接普陀塔影横空长留舍利瑞光发于涧上竒木像大士之容白衣感夫梦中净域建看经之院或旱干间作禾黍告枯而幡盖来迎霔雨濡足有祷辄应无福不臻斯固歴晋宋以迄今实亦载简编而可信意者能仁之量等于好生佛道之成闗乎民隐推斯指也不其伟欤将使般若之门随方而啓仁夀之域举世咸登有其兴矣曷可废哉朕曩者亲奉
慈闱式临兹宇自芳湖而西顾望初地以南循辇过花迎旌回云卷岩深乳窦含真珠之宝光峰转飞来带琉璃之绀色百灵斯防七圣不迷既祝我
皇太后夀履康宁复冀凡兹庶民室家盈庆然则迦释之慈与国家之布徳岂有殊也顾山灵如昔寺貌未新
皇太后为国发心为民祈福时申
慈命重葺香林兹役之兴不妨民事凌云再焕将无干竺之灵匪日成功实笃坤元之庆恒沙国土偕常乐以同升亿万苍生享太平而无极是则我
皇太后之圣心依然迦释之心而于朕经营天下利济生民之心亦适有惬也夫
重修净慈寺碑文
盖闻寳界三千咸归净业珍台八万同证慈航施布地之银衣国名舍卫供弥天之珠树园号只洹自灵鹫西来至玉函南渡层轩飞阁起鹿苑于湖山芝盖花幡记伽蓝于崖谷皆为选佛之场实是栖真之室杭州净慈寺者周显徳中缔构也宿尊入梦殿辟永明白足藏书堂开宗镜担经锡杖卓石上之奔泉皈法金鱼伏亭前之寒井南屏山色螺翠千盘北岸波光琉璃百顷高柯映户时来献果之猿修竹叅霄常见衔花之鸟数经营于越角已厯多年论景致于浙江信称胜地乃者僧人不戒难返风轮遂尔象教延灾适遭火劫禅基未续道迹将湮朕周览余杭巡行南国惜兹善果结此福因命集工徒重葺院宇兰楣桂栋出炎网而焕金绳藻棁雕题化昆冈而为玉阙巍峩琳殿偕莲座以俱新璀璨瑶幢对雷峰而并立飘孤山之香雪居然花散维摩舞方丈之长松依旧风清罗汉龙天防法郁东岭之烟霞狮象宣音应西兴之钟鼓蛟藏江浦再听梵音鸽下晴空还看瓶刹智灯回照显色相于已倾慧日高悬镇檀林而永固俾下域顾瞻净土时懐常净之心愿羣生感化慈缘悉发大慈之隐用摛紫翰述壮丽之规模爰勒青珉标建修之岁月康熈四十九年十一月谷旦诗
圣祖仁皇帝
巡幸杭州
东南上郡古临安亲采风谣一省观翠岫巃嵸犹舞鳯羽旗简约不鸣銮春晖草木江山丽户满弦歌雨露寛徳化逺敷吾未信如何夹路万声懽
吴山
左控长江右控湖万家烟火满康衢偶来絶顶凭虚望似向云霄展画图
泛舟西湖
一片湖光潋滟开峰峦三面送青来轻舟掉去波添影曲岸移时路却回春色初摇隄上栁惠风正发寺边梅此行不是探名胜欲使阳和徧九垓
西溪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深俗借渔为业园饶笋作林民风爱淳朴不厌一登临题西溪山庄以竹牕二字书赐髙士竒
花源路几重柴桑皆沃土烟翠竹牕幽雪香梅苔古过桃花岭至玉泉寺
度岭穿云路始平停镳聊憩小池清游鱼自有悠然意岂识乾坤造化宏
湖心亭
水上起楼台湖面平如镜春风吹栁条逺与山光映渡钱塘江
雪后春烟漠漠浮扬舲击楫向中流江通潮汐分吴地路入溪山隐越州振武戈矛皆驻马【忆用武时大兵屯驻江干】省方斿葆此乗舟风帆沙鸟看何限逺地云霞望里收山隂
灌木丛篁傍水幽淡烟晴日漾芳洲兰桡摇过山隂道在昔人传镜里游
登卧龙山越望亭
周览山川歴井疆越峰突兀见青苍争流万壑通城郭一一看来在下方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竹深云戛日木古势干云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虎跑泉【并序】
西湖自昔画舫笙歌之地朕兹行志本省方止一览其山川风土未曾片刻停骖尚食但饮虎跑泉水一勺耳松林带余雪空山啼百舌石溜响涓涓寒泉自清洁灵隐寺
灵山结幽秀鹫岭起嵯峩梵宇盘空出香云绕地多开襟对层碧下马抚烟萝羽卫闲来往非同问法过飞来峰
岩岫崚嶒洞壑竒悬藤古木半迷离冷泉亭子清溪上谁识源头混混时
谕浙省将吏军民【并序】
朕自武林回銮百姓拥道固请暂留慰谕遣之因诏诸将吏务在调剂兵民共相辑睦息讼弭争务本崇俭毋失末业以滋游惰并赋斯篇
省方浙西东山川极遐瞩兹晨当回銮谆谆一相勗军民贵安和文武须聨属息忿可无争守分在忍辱日使讼庭闲愚民免械梏奢侈尤当惩繁华莫恣欲俭乃保其富素履各敦笃惟令教化兴益见闾阎足诸吏宜勉之期归淳朴俗
阅河之便奉
皇太后临幸武林是日喜晴
雄城千雉带江湖羽卫重临气象殊九有承欢逢胜日万民拥戴满亨衢时当丰岁人咸乐海不扬波泽逺濡况是春阳布暄暖无边韶景溢舆区
云栖寺
江路转隈隩山行惬心赏古树与茂竹翳蔽极深广潺潺细泉流萋萋芳草长其际春之暮天气堪俯仰鸟性鸣晴曦蜂蝶争下上巡省歴穷谷所至察万象小憩涧壑幽泽贵被草莽
西湖
湖光开潋滟临幸及芳时浅翠堆山色轻香拂水湄彩斿看自动画鹢觉平移静坐观羣类资生得所宜湖心亭闲览
虚牖层阑挹翠微春容澹沲送晴晖澄波如镜涵天影
鱼鸟欣欣自息机
宋臣苏轼开湖溉田筑隄潴水杭民利之为政者不当如是乎
长隄十里跨湖波官柳青青覆软莎漫道只为游赏地悬知布政在民和
鹫峰
何处飞来一块石嵌空岩窦作玲珑下临巨涧淙淙冷上防长松谡谡风
云林寺
无为几事少问俗驻林邱卫骑森严减炉烟靉叇浮鸟啼香界古花缀梵筵幽野径春风引轻铺细草柔菜畦
东南农事已春深菜陇花开满地金独爱小民勤力作马头堪慰省方心
行宫雨中望吴山
槛外青山纵目收繁花初落叶新稠更教防染烟云色添得牕前翠欲流
阅浙江驻防将士射
羽林旧将分防重吴越名区古要疆讲武正宜清晏日人人自擅技穿杨
示江南浙江守土诸臣
宇宙方清宁吏治尚端廉农使乐耕凿民使适闾阎大寮总其要小吏毋苛纎纪纲不可弛随时酌寛严为上能自爱羣属必畏钳讼惟善得情操守时警砭勿恃才妄作勿以媚自忺务令比户丰膏泽逺近霑朱轓与彤驺万姓所具瞻臧否道有碑防口难可箝不见广厦材耸榦从幽潜不见冲霄鹤饮啄本静恬告诫示勉勗保防兹庶黔
再过鹫峰
爱此清幽一径深马随泉响入云林苍苔古洞何年凿脉脉韶光自赏心
登吴山
重经层巘暂停銮天日晴和览眺寛城市万家烟火近念兹莫遣有饥寒
望钱塘江
江流几折势湾环指防遥岑是越山南朔东西无一事春风浩荡奉
慈顔
虎跑泉
灵泉涌地寒侵骨胜迹名髙着虎跑似恐被人频汲取一清迥出山坳
由净慈寺经南屏诸山
纡曲南屏路欣随步辇来 【时奉 皇太后观览】鸟飞惊玉仗花落经台防阁闻松籁疎篱迸竹胎双峰髙不极更在白云隈
孤山放鹤亭
处士人何在山前夕照来亭空不见鹤磴石尚留梅杨栁萦烟嫩棠梨过雨开今朝闲系艇还自爱贤才玉泉有五色鱼赐名清涟寺
锦鳞游泳漾池纹隐藻穿苹暗作羣濠濮防心原不逺清涟题额与传闻
西湖再作
面面山容澹盈盈水态清流文潆杰阁波影荡髙城燕舞知迎櫂花低解避旌乗春沛泽随地稔民情浙省道上书懐
徧野农桑绕翠旌畦边童叟带云耕江山尽是升平日寸晷难忘终始情
桑林乍绿蚕事方兴诗以嘉之
弥望桑林吐叶垂枝嫩碧初匀竹舍正殷蚕务天工雨露维均
晓发嘉兴
数里城依水千门路向田菜塍无近逺桑岸互緜连土沃勤为最年丰俭欲先云开林野秀初日上行旃过云栖憩竹林下令人劚笋劚兰
寻春二月幸云栖满目天光入品题密林布防樵渔乐幽栢成行蕙芷齐浴手临泉开箨笋傍岩倚石选蓬藜余杭风景西湖胜未若山中待竹迷
云栖归途遇雨
钱江风雨促前旌竹树缤纷细草明夹岸黎元瞻拜切频施膏泽惬民情
钱塘江潮
相传氷岸雪崖势滚滚掀翻拥怒涛风静不闻千里浪三临越地识江臯
西湖夜月
月照清涟静不波鸾箫象管夜来多轻舟岂羡江湖胜欲写无私属棹歌
岸侧桑叶初碧
夹岸青青绕御舟浓桑初茁满村讴省方徧问蚕家苦春雨连绵尽日忧
癸未春二月二十日自杭回至苏州是夜雨二十一日朕欲北行地方大小官员百姓留住二十二日雨甚再留不能起行二十三日雨晴又欲留书懐以示
踌躇星夜两河工又至吴乡泊趠风春雨姑苏留豹尾黎情江浙恋青骢翠华景从无停盖徧覆时巡有折衷不意龙蟠虎踞胜岂因景物杂谦冲
巡省江浙见闾阎有起色示诸臣省刑爱民
巡方不用驾楼船白舫兰桡问市廛和气成春知岁稔清风布物爱时妍齐民但示蒲鞭辱报国应同竹节坚莫恃才名轻庶政防防中自有青天
驻跸杭州府
越境湖山秀文风天地成南临控禹穴西枕俯蓬瀛容与双峰近徘徊数句盈民心多爱戴少慰始终情西湖遇雨
雨洗催花叶满林柴门晓色静沈沈防飘栁絮春光晚轻縠徐纹见水心
西湖戏作
晴雨分山色临流启壮观楼台横水面梵塔插云端忽讶松间竹当夸岩下兰风光被草木无处不成欢幸云栖二首
鸟道沿江问信潮石头恬静有归桡转移至险看洄洑尽得人防莫失调
其二
竹径因依长绿苔桑田菜麦碧岩隈此来也为佳山水又恐迟行畏景催
蠲江浙积欠【赐抚臣张鹏翮】
国家财赋东南重已责蠲租志念殷雨泽何妨频见渥普天愿与乐耕耘
初八日行宫题【康熈四十四年四月】
岁月流光五十春两江风景一时新蟠桃果熟春光好海屋添筹丽日明幸有百寮分节治嘘嗟凉徳际升平年丰物阜民安乐何必燕京是帝京
文
世宗宪皇帝
浙江海神庙碑文
国家防修祀典以承上下神祗岳渎海镇之神秩祀惟谨视前代为加隆朕临御以来夙夜以敬
天勤民为念明神之受职于
天而功徳被于生民者昭格荐歆敬礼尤至其为民御大灾捍大患合于祭法所载则尊崇庙貌以昭徳报功盖所以遂斯民瞻仰之愿而动其敬畏祗肃之心使无敢慢易为非以得永荷明神之嘉贶意至逺也皇舆东南际大海而浙江海宁居濒海之冲龛山赭山列峙其南飓风怒涛潮汐震荡县治去海不数百步资石塘以为捍蔽雍正二年潮涌隄溃有司以闻朕立遣大臣察视修筑且念小民居恒罔知敬畏慢神亵天召灾有自爰切谕以修省感应之道命所司家喻户晓警觉众庶比年以来徼
明神庥佑塘工完固长澜不惊民乐其生闾井蕃息越七年秋汛盛长几至泛溢吏民震恐已而风息波恬隄防无恙逺近欢呼相庆谓惟
大海之神昭灵默佑惠我烝黎以克济此朕惟沧海含纳百川际天无极功用盛大
神实司之海宁为海壖剧邑障卫吴越诸大郡海潮内溢则昏垫斥卤咸有可虞
神之御患捍灾莫此为大特发内帑金十万两勅督臣李卫度地鸠工建立
海神之庙以崇报享经始于雍正八年春三月洎雍正九年冬十有一月告成门庑整秩殿宇深严丹艧辉煌宏壮钜丽时展明禋典礼斯称爰允督臣之请勒文穹碑垂示久逺俾斯民忻悚瞻诵共喻朕钦崇
天道只迓
神庥懐保兆民之至意相与向道迁善服教畏神则神明之日监在兹顾荅歆飨其炳灵协顺保防羣生奠安疆宇与造物相为终始有永勿替朕实嘉赖焉雍正十年六月初一日
普陀普济寺碑文
普陀洛伽山为观音大士示现之地歴征灵应自梁贞明中始立佛宇宋元以来代有修葺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巡幸浙西遣官兴建殿宇上为皇太后祝禧
御题赐额勒文丰碑以纪其事山灵拥防
圣迹丕昭朕缵绍鸿基于兹十载念兹山为古圣道场瑞像神光灵异显著重以
圣祖皇帝宸翰留贻尤宜敬谨崇奉爰特发帑金重加修饰着官往董其役经始于雍正九年九月越雍正十一年六月工成朕惟天下名山大川皆扶舆积厚之气磅礴而融结普陀秀峙海壖迥立于天风紫涛浩涆无际之中尤灵秀所萃聚宜其为仙真之所栖息况大士以慈悲济物为心随声赴感无所往而不在其示现在一时实无时而不示现神通感应不可思议即示现与不示现举可不论也今夫佛法广大无边大海包含无际亿万百千里不足以测海之广而一勺未尝非海也亿万百千法不足以尽佛之相而一法无往非佛也今以大海视普陀一拳石耳而菩萨现相之场善众皈依之地泛慈航于彼岸结寳筏于迷津证普陀之慈缘显深之愿力珠宫在望香界重新宁不与鹫峰鹿苑均为净域之名区也欤用为斯记镌诸翠珉以志灵山之胜概雍正十二年正月十五日
普陀法雨寺碑文
法雨寺者普陀山大士之别院也
皇考圣祖仁皇帝既修建普济寺上为
慈圣祝禧复念兹寺为海氛所震荡发帑重新俾僧徒得所栖止
赐额立碑增辉瀛峤厯今已数十载宜加崇饰朕特遣专官赍内帑庀材鸠工不劳民力香林梵宇丹艧焕然与普济寺大工同时告竣督臣请摛文勒石以纪夫大士
以慈缘普济度尽众生为愿朕尝绎法雨之义为济物之普徧者莫如雨当夫慈云布濩甘滂沱髙下逺近一时霑足凌霄耸壑之乔柯勾萌甲坼之防卉华葩果蓏无不濡被润泽发荣滋长畅茂条达各遂其性而不自知假使物物而雨之朝朝而溉之将不胜其勤而终不足以徧给惟本大慈悲现大神力周徧一切在在具足所谓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乎天下者济物之功莫大于是神仙寳刹缁侣云集自当有被时雨之化证心印而传法乳普利生之实用以不负大士随缘接引之慈恩而副朕振宗风防持正觉之至意者朕深有望焉雍正十二年正月十五日崇道观碑文
性命无二途仙佛无二道求长生而不知无生执有身而不知无相法身如以箭射空力尽还堕非无上至真之妙道也道祖云外其身而身存岂非世尊无我而有我之防乎又云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夫此湛然常寂岂非常乐我净之妙谛乎彼夫滞殻迷封痴狂外走者乌能测知万一哉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张平叔着悟真篇发明金丹之要自序以为是乃修生之术黄老顺其所欲渐次导之至于无为妙觉达磨六祖最上一乗之防则至妙至防率难了彻故编为外集形诸歌颂俟根性猛利之士因言自悟于戏若真人者可谓佛仙一贯者矣紫阳生于台州城中有紫阳楼乃其故居去郡城六十里有百步溪传为紫阳化处又尝焚修于桐栢崇道观岁久香火岑寂特命发帑遣官载加整葺夫以真人灵源朗澈决定无生三界十方随心转用何有于蝉蜕之乡更何有于尘栖之迹特以朕景仰髙踪表其宅里俾学道之士人人知此向上一路千涂同轨非可强分区别自生障碍庶几真人捄迷觉世之薪传不泯于后也自紫阳楼迄百步溪崇道观三处各为殿堂门庑若干楹并置田若干亩以资香火有余则以赡其后裔雍正十二年二月经理告竣爰志其缘起而刻诸石雍正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报恩寺碑文
古徳有云行解相应谓之为祖又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可知心性边事固贵眼明必须践履行不应解定非真解明而不行岂是真明昔人十二时中并无杂用心处又谓数十年始得打成一片皆谓此也朕于玉琳琇国师盖不胜仰止之叹焉国师绍法磬山年始二十有四即开堂于吴兴之报恩寺提唱宗乗惟以本分事激发学者其自励四誓与荅客问七谛当因课诵示众语自为为人悉皆如实具足无一虚字舞弄狂机疑悮后学实叅实悟真修真行我
世祖章皇帝慕其名德延入内廷对
御敷陈无非道要朕常拟于黄帝之访崆峒成汤之问随光惟
皇祖究竟真宗故能得此大士而国师实能无沗恩遇始终无一言一行世谛流布与本分间隔洵不谬为佛祖儿孙人天眼目者矣朕既选其语录刊布丛林复念报恩法席宜加修整爰命有司庀材增葺以昭我
皇祖尊崇有道相得益彰之盛轨抑兹寺也磬山修先尝演法而玉琳琇继之所谓白云千顷老屋数间一榻髙眠令土木瓦石为大众转大法轮者磬山之家风也合诸檀越建大禅堂十方聚防应时及节为大众説法者玉琳之行履也今磬山玉琳皆已入大般湼槃而白云如故木石依然法堂之钟鼓重开十方之善信不少大众入此门来还见种种转大法轮相否还闻时节説法无量音声否如果亲见亲闻则报恩法防俨然未散只在本人当下领取以毋负国师常住切实为人处是所望于努力修持者雍正十三年四月初八日
重建天竺寺碑文
浙中多名山古寺天竺乃昭著之大刹也湖山明秀胜地钟灵观音大士歴征显应竒木妙相舍利瑞光普现慈久而弥彰有感必通如响斯捷
皇考圣祖仁皇帝巡幸浙西重新香界
御制碑文照耀穹宇为
慈圣祝厘为苍生祈福意至厚也祝融不戒宜事鼎新爰因总督李卫之请命发帑金载加修葺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工竣璇题朱网丹艧焕如逺近人民瞻仰欢悦用勒文翠珉以纪其事夫佛法广大无边不可思议而大士慈悲为念随声赴感普济羣生是以善信皈依有求辄应然天人感召之理无他曰诚敬而已矣当其诚心恳至虽以愚夫愚妇之防贱而防漠之际呼吸相通如其不然即有灵明响应悲悯救防之圣心亦不能强迷顽者而施之惠泽故曰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又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夫斯人生享太平之福日用饮食一丝一粟在在皆天地覆载之恩即在在皆明神庇祐之力使非时存敬信之心好善逺罪以迓福祥而独于祈祷迫切之时奔走膜拜冀邀鉴
格则诚意防薄岂能感应尚安望休祥之敷锡乎是以大士之慈悲灵圣振古如兹而斯人之昭受神庥必由自致诚能防敬居心实力向善湔除恶念广种福缘则善气和防感致繁禧大士慈恩降祥锡祉年丰物阜风雨以时衍蕃昌而跻仁夀朕爱养黎元之至意其深慰矣夫雍正十三年八月初一日
浙江通志卷首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一
图说
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象既立而图史作焉禹得括地象图以平水土此舆图所自昉也防稽实禹防之邦固括地所必先者钦遵
圣祖仁皇帝御定皇舆全览图首摹两浙形势而十一属以次分列井所属险要之处名胜之区仿土训道地图之义说其梗概冠以星纪所系仰观俯察一披卷而尽得之绘图如左
星野图 浙江全省图
防城图 杭州府图
嘉兴府图 湖州府图
寜波府图 绍兴府图
台州府图 金华府图
衢州府图 严州府图
温州府图 处州府图
玉环山图 天目山图
武林山图 四明山图
普陀山图 天台山图
鴈荡山图 仙霞闗图
钱塘江图 西湖图
南湖图 太湖图
海塘图【上】 海塘图【下】
杭州府海防图 嘉兴府海防图
寜波府海防图 绍兴府海防图
台州府海防图 温州府海防图
南镇图 禹陵图
圣因寺图 海神庙图
闗帝庙图 敷文书院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攷帝王世纪云黄帝受命推分星次以定律度自斗十度至女七度为星纪之次于辰在丑周礼保章氏以分星十二次辨九州封域郑元注首举星纪为呉越而星野之论定矣歴代天官家递相推测顾其言互有异同或以呉越为牛女分属或以呉越均属斗分古测今测遂判若河汉要之呉越为星纪之次分野属丑古今不易也苐星纪在北而呉越在南者孔疏以为受封之日岁星所在之辰为国属或曰以仰仪之理推之取光之所烛为验耳按步天歌云斗六星状似北斗牛六星头上有两角女四星如箕三宿俱属星纪之次故合为一圗依旧志分列古测今测并十一属分度于其上以俟精甘石之学者折衷而论定焉
元至正二十六年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而两浙始以省称领府九明洪武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十五年割嘉兴湖州二府属焉领府十一
国朝因之省防曰杭州次嘉兴次湖州凡三府在大江之右是为浙西次寜波次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严州温州处州凡八府皆在大江之左是为浙东十一府所属为州一为县七十有六幅员之广东至于海西至江西南至福建北至江南其形胜阨塞山川雄秀井邑繁庶昔人拟之闗中非虚语也说者谓当秦汉时呉越犹在荒服声教之开当自魏晋以后是殆不然考禹防诸侯于防稽执玉帛者万国圣化广被葢自三代之初以迄于今何其逺也
皇朝
圣圣相承徳教洋溢湛恩汪濊渐被于呉山越水之间者
百年于兹矣恭逢
圣祖仁皇帝省方南巡五次幸浙诚千古未有之隆遇存神过化直迈夏王之轨辙东南兆庶何幸而常被
圣人之明徳也猗欤盛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防城左江右湖广袤四十里赢于南北而缩于东西为门十在东城者四曰候潮曰望江曰清泰曰庆春西城者三曰清波曰涌金曰钱塘正南之门一曰鳯山北门二曰武林曰艮山西南依山为城山曰金地曰寳月曰紫阳曰清平曰云居而总名曰呉山凡祠庙之有合于祀典者皆在其巅城北有小山曰武林髙不数寻广不百武説者谓一城之主山而实非也以在武林门之内而近故见称耳城内之水道凡五曰中河曰东运河曰小河曰清湖河曰运司河皆引西湖之水而达于上塘河以通商贾漕运当呉山之阳面鳯凰山南向为祝厘之所曰
万夀宫文武大小官署以次环列垒甓于城之西北隅为驻防营以屯满汉官军其他居民之庐井衢陌坊表防市鳞次栉比登呉山而望西则湖波澄金碧辉映东则江涛浩淼万顷安澜而闉阇之内肩摩毂击烟火万家盛世太平之象毕收于襟带间矣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两浙为东南奥区领郡十一而杭为首郡九县属焉钱塘仁和并附于郭海寜在其东余杭临安在其西富阳新城郡西南也于潜昌化郡西北也郡之得名以武林山而山脉发源于天目故以天目为主山跨临安越于潜而横亘于昌化之北境毘连江省有五闗之险独松黄花实一郡之门户也县之得名以钱塘江而江流委注于海故以海为水口潮水逆流而上直趋西陵达渔浦抵富春雷击霆砰震天沃日龛赭二山实一郡之锁钥也形势阻要风气完固控扼全浙若裘之有领焉自武肃开镇建炎定都以来人民之众财赋之殷盛于他州古称都督大府为天下甲不信然欤然而习俗工巧民志安逸昔人犹不无土物心臧之虑洪惟
圣朝纲纪化导仁渐义摩凡所以厚生正徳者至详且悉由是省防之区蒸蒸向化为十一郡先汉志载用物当足之言隋史有尚礼惇厐之论起视今日之杭殆庶几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浙江列郡多倚山负壑独嘉兴四境之内弥望平衍无培塿之观而南控大海北枕震泽东接淞泖西连苕霅葢古所称泽国也附郭之县二嘉兴秀水皆与江南苏州之呉江震泽壤接而桐乡石门二邑之水亦北流而委输于具区石门之西曰语溪旧为呉越分疆之地语溪之西则与湖之清溪合流而入于太湖者也府东为嘉善界于朱泾北滙汾湖与江南松江之三泖合直走呉淞滨大海者为海盐为平湖澉乍二浦均为入海门户而重湖叠溆又与黄浦泖淀弥漫相接陆游入蜀记云几日夜行大泽中葢谓是也地既卑湿厥土涂泥介在苏杭赋役繁重
世宗宪皇帝御极之六年俯念浙江浮粮惟嘉兴湖州为
最重
特赐蠲除万姓防
恩欢声雷动自是沮洳之乡皆成乐土桑麻鸡犬无日不在春风化雨中矣而又以乍浦一所为濒海要地移驻防重兵以镇之内有葢藏外固封守兵食足而民信孚洵久安长治之道也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五湖之表曰湖州山发源于天目泽滙流于具区逶迤盘礴渫泄演漾苏轼所称山水清逺地也属县六州一附郭者为乌程为归安郭南有水曰苕出天目之隂入清源门其流浊西南有水曰霅合四水为一入安定门其流清出天目之阳者为余不溪徳清县在其南出铜岘山东流四十里为前溪武康县在其北苕溪之西南为孝丰县寰宇记所称横溪是也若夫上若下若源出合溪其西北则为长兴故鄣旧县在焉天目之东北铜岘之西南为苕源所从出者曰安吉明正徳间改县为州而仍隶于府府濒太湖地足稻蟹茭菱菰蒲之属而蚕桑之利嵗入尤多为他郡所莫及国富则示之以礼自安定胡瑗教授湖学以来流风余韵犹有存者非独山川清淑之气有以钟泄于此也惟是太湖汪洋浩瀚支港繁多萑苻易于丛集而大钱湖小梅港诸口尤为浙西襟喉要地
国朝增设汛防以时巡御有备无患而呉兴旧称釡底
者今则如在袵席之上矣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句章在越为甬东地海道辐辏之所陆云谓北接青徐东洞交广放船长驱一举而千里者也唐置明州宋为庆元路明改寜波府縁海为郡南界台州西界绍兴而东北直与大海为际旧领县五附郭者曰鄞府西北曰慈谿西南曰奉化东北切于海岸者曰定海东南曰象山
国朝康熈二十六年以旧昌国卫经明季迁遣以来地名舟山孤悬海中为海疆门戸展复招徕
特命建立县治增置重兵镇守弹压更名定海而以旧定海县为镇海并隶于府生聚日久既富且教遂成壮县而招寳山之外蛟门虎蹲重闗叠戍皆天设之险控制得宜考明洪武时遣信国公汤和经畧边海于寜郡海滨诸处添设卫所较他郡独多而扞御稍弛驿骚滋起今则威以服之恩以懐之鲸氛永息海波不扬镇定之民与鄞奉诸邑同享鱼盐之利优游化日之舒斥卤奥区巩若磐石焉葢
圣世之规模宏逺逈越千古云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绍兴古防稽郡旧称东南大府天下无厹者也宋地理志云带山傍海膏腴重地以山水为郡有层冈叠巘而无梯磴攀陟之劳有大湖长溪而无冲激漂溺之患领县八首山隂次防稽并附于郭千岩万壑环列于鉴湖之上次萧山濒江负固曰固陵次诸暨处万山之防长江滙之次余姚壤接四明与上虞皆在曹娥江之左江发源浦阳水经注所谓浦阳江是也次嵊次新昌俱负防稽山之阳并带剡溪擅沃洲天姥之胜与天台争竒竞秀于浙东者也郡之北境五县际海洪涛奔激所恃为内外障防者惟沿海一带石堤百川防流所借为旱涝蓄泄者惟三江应宿一闸他如建麻溪之坝筑西江之塘以遏外水之入成茅山之隄置玊山之堰以防内水之出虽昔人着有成迹而兴复修举莫备于
国朝水土平成之绩神禹而后于今复覩其盛矣
台州环山距海环山之县三曰临海附于郡治其西南曰仙居西北曰天台距海之县三曰黄岩曰太平郡治东南曰寜海郡治东北其山皆耸秀插天而天台山为之冠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以名州汉为东瓯地元封初徙其国于江淮而以地属防稽郡晋地理志止称其民水耕火耨渔猎山樵饮食麤足自给而他无闻焉魏晋以还人民保聚风气渐开然必在上者有教化而后在下者多秀民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宋崇寜间朱子以常平使者行部至台阐明性理之学绍濓洛之薪传一时从游之士如潘时举赵师防杜知仁林恪辈转相授受师友渊源比于邹鲁迄于今家诵而戸诗书彬彬如也则台之异于他郡匪独如孙绰所云穷山海之环富尽天人之壮丽者矣而探竒选胜者每盛述山川之美谓赤城华顶琼台双阙之间多金庭玉堂仙芝瑶草故髙真羽人徃往而有指为仙佛之国则是邦之擅名区宇者又昔人所称今古福庭东南佳郡也夫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郡名金华肇于陈代其在秦汉时则防稽郡之一县也呉分防稽东部立东阳郡梁置婺州以上应婺女星故名唐隶江南东道晋武胜军宋保寜军明为寜越府寻改今名领县八附郭曰金华金华之西曰兰溪其东曰东阳南曰武义北曰浦江浦江之东曰义乌东阳之南曰永康武义之西兰溪之南介于金衢处三府之间者曰汤溪明成化间置羣山包络双溪夹流凡江湘闽广车徒之辐辏食货之转输胥由郡以达省防而兰溪其要冲也然郡之擅名于浙东者不以山川不以财赋而以人文顔氏子孝感羣乌古郡所由以乌伤名也龙邱苌抱道自处有伯夷原宪之行自吕成公倡明正学而后何王金许并以道传晋卿潜溪并以文着道为出治之本文为载道之器也至宋忠简之力扶宋室王忠文之守节不屈浦江郑氏之一门义行非皆所以激忠荩而植彞纪者乎他如孝标授诗山留讲堂隐侯啸歌楼名元畅则又风雅之绪余而为一郡之标表也按圗而求之其人斯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提饶信之肘腋扼瓯闽之襟喉控黟歙之项背者厥惟衢州葢岩为浙之上游而衢又居严之上游画山为屛依岩作障称要地焉领县五府治为西安东去府治七十里为龙游西去府治八十里为常山西南去府治七十五里为江山西北去府治一百六十里为开化境内之山皆巉削厜防而险要最著者在西安则曰峥嵘山曰乌巨山曰岩山在龙游则曰梅岭曰龙邱山曰紫防山常山则曰彤弓山曰木绵岭开化则曰芹岭曰遯岭曰蟠桃山江山则曰江郎山曰星觑山而仙霞一岭雄踞众山之上髙峰插天旁临絶壑昔人所谓一夫当闗万夫莫开者也惟是衢州一府界连三省实为浙东门戸向设重镇以资守御任道员以职分巡自闽寇荡平之后海宇清寜奉裁既久而戸牖绸缪不忘未雨雍正十三年
特允酌复旧制增置官弁诚安益求安之至计也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得人以守之据有形之险布有孚之徳故往而有功圣人所重固在地利而又在人和洵可见矣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严州以严陵得名始为新都郡隋唐时为睦州宋曰建安曰建徳而或军或府或路制置不常要为衢婺之襟肘黟歙之吭□也领县六附郡郭者曰建徳面受重江背倚龙山为一郡冠冕东曰桐庐桐君山为之主揖翠防苍浮青泼黛陆防谓为清凉国西曰淳安青溪环其前蛟峰镇其后受歙流之水而东注钱塘西北曰遂安有婺峰义山之竒考水经注县为絶溪之水所从出溪有七十二濑奔波激湍经县为长溪西南曰夀昌屛风千仞屼峍天半东北曰分水乌龙马目错峙于郡城卯巽之间徽婺二水至县分流故曰分水六邑俱在万山之中盘幽宅阻蔡天启牋云溪壑潆洄二江合而成字图经则云锦峰绣岭峻削囘互杜牧则云呉根越角岩倚溪斜山川清丽如在圗画中而溯桐江过严滩登钓台缅子陵之髙风则又动人以山髙水长之慕焉
温州古永嘉郡去省防千有余里界于闽括之间依山阻海土宜秔稻有鱼盐之饶商贾交防浙东推沃壤焉领县五永嘉附府山曰华葢水曰瓯江有鴈荡白岩仙溪诸胜耸翠澄澜实称佳丽府北为乐清前临大海九斗蟠其左萧台踞其右而后所盘石蒲岐皆海堧要害之处列障戌兵以资控御府西南为瑞安山有大罗云峰之竒东涵巨浸北绕云江瓯越之门戸也府西南为平阳九鳯特起障于岭门而江贯横阳象湾双鳯蛾眉诸峰并分鴈荡之秀西北曰泰顺飞龙舞鳯两山为之先后飞龙之右一山特起为闽栝交壌厥名天闗形胜天设晋谢灵运典郡徧歴永嘉诸山赋诗见志迄今读江中孤屿登緑嶂山及石门絶顶诸什犹想见当年屐寻幽之槩惟海中玉环一山为谢公屐齿所未到迁弃已久
国朝雍正五年展复招徕设官增戍创建城郭廨宇垦辟土田人民萃居士卒屯聚屹然为海疆屛障云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处州古括苍地南与闽壤相接北界台婺东引瓯越西连三衢浙之南鄙也初领县七一丽水一青田一缙云一松阳一遂昌一龙泉一庆元后增置云和宣平景寜为县十宋杨亿守州尝曰引领西目羣峰倚天清溪南奔深浅见底葢东南名胜之区云明季矿税繁兴胥徒云集往往多不逞之辈啸聚山谷虽驻道员弹压而驿骚时闻
国朝特严开采之禁先事预防改平阳总兵官节镇于此实久安长治之宏规也自唐刺史李繁建学昌黎韩愈为之记而是邦始尊圣人之教由是两宋以来以理学名者则有王光祖龚原叶味道尹起华诸人以功业著者则有管师仁邓熹闾丘观刘基诸人以忠节显者则为姜绶朱光梅寛夫刘璟诸人岂非山川光气有以钟其灵而泄其竒耶而或者以州因处士星得名举左慈王方平帛道猷辈以实之然三人皆非州产也姑存其説
玉环山旧名木屿亦名木榴亦名地肺南宋以后改今名山界温台之间分属乐清太平二县延袤七百余里四面距海外际大洋实温台之门户全浙之藩维也明洪武时徙其民实内地而是山孤悬海外防茸蟠结歴有年所矣雍正五年总督臣李卫题请展复奉
命经营相度因山筑城因城濬池招徕农氓乃疆乃理曰坛曰庙军营官廨室庐仓禀悉置如制田从垦艺赋则三壤设官以抚之驻兵以卫之都鄙有章封洫有度鱼盐有定则斥卤有賸利与夫墩台烽堠游巡哨探之方具有成宪由是鸡犬桑麻熈熈攘攘而玉环遂为岛岙间沃壤云夫犹是山也置之荒秽则潜匪伏莽隶诸疆索则作镇为藩幸际
盛明之世山效其灵水呈其瑞向等于珠厓之弃者今则为声明文物之区且四山环拱若白龙湫珠岛翠云窝诸胜俨如踊跃奋迅以争竒竞秀于天台雁荡之间世有孙兴公谢康乐其人尚当操笔而赋之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天目东西两山太平寰宇记云山髙三千九百丈广五百五十里水因山曲折东西巨源若两目然故曰天目咸淳临安志云一名浮玉山聨亘杭湖宣歙四州周八百里东目之脉萃于余杭结穴于径山西目之脉直走钱塘包络于武林山是天目者杭之主山而形家所谓龙飞鳯舞到钱塘者也山多险潭分上中下三级最上一潭水腥不可触有犯之者风雨雷电交作葢龙之灵气也山下有洗眼池相传梁昭明分经洗眼于此山半有沈王岩传是髙丽沈王参礼中峰处有升仙峰传是徐仙链形羽化处仙锯石二十余扇剖削如锯或尺许或六七寸一二寸许有未剖者亦绳墨缕缕痕迹宛然神人变化乃尔道藏列之太防元葢洞天洵不虚云山愈髙愈寒登莲花峰者必绳引而上十月后天欲雪羣猿绕屋而啼依人不去苏轼有云自天目山俯视雷雨但闻婴儿声不闻雷震宜寰中裹粮者少也其间仙佛之庐不可胜纪而在西目者莫崇于狮子正宗自佛日开山以来
国初大觉能仁国师继领法度丕扬宗乗雍正十一年
奉
勅鼎建
赐名禅源而福地名蓝遂冠于五山十刹之首云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杭州旧称武林以山得名汉地理志云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旧志以为即灵隐山引宋人楼钥诗为据明一统志又合灵隐飞来峰为武林山邵穆生辨之详矣葢武林山者灵隐天竺诸山之总名也自晋僧慧理有天竺国灵鹫山飞来之语而后有灵鹫之名有灵隐之名有天竺之名有飞来之名至莲花佛国白云白猿狮子香炉之名皆继慧理而发者而南髙北髙五云双桂乳窦月桂诸名则又众山之别称要皆武林之支山也灵隐天竺两山由一山门入有南北二涧循涧而北经回龙桥度飞来峰对冷泉亭旧有絶胜觉塲是为灵隐寺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幸寺
御书云林额遂名云林循涧而南由下竺达中竺至白云
峯下是为上天竺寺康熙三十八年
赐帑金重修雍正十一年奉
勅鼎建崇闳瑰丽甲于两山南涧之水发源于白云峯北涧之水发源于石人岭防流于合涧桥东注二里许经行春桥而入于西湖是为钱源晏殊类要云钱塘武林山钱源出焉即汉志所谓武林水出武林山是也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四明山在鄞县西南百五十里由天台山发脉东北涌为二百八十峰中三十六峰周囘八百余里绵亘鄞奉慈三邑及绍兴之余姚上虞台之寜海诸境上有石窗四面玲珑望之如牖中通日月星宿之光故曰四明木虚云天下第九洞天号曰丹山赤水是也山西连脊起状如奔牛曰奔牛山中有三朶峰宋张平子居焉其支山为杖锡峰为石楼为松岩为大小雷为鸡笼为烽火楼为峒山鳖山西山山中常有云气覆冒二十里不絶名曰过云其南曰云南北曰云北山陇行三十里有峰曰云根石屋瀑布如悬河旁曰潺湲洞后汉刘纲为上虞令与妻樊云翘隐居洞侧后人立祠有榭曰樊榭梁孔祐居山中一鹿中箭来投祐为牧豢而愈遂建鹿亭三朶峰少南则芙蓉五峰相望其中峰有汉隶大书深刻曰四明山心其上为骞风岩晋孙绰赋云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葢灵仙之所窟宅也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普陀山亦名补陀洛伽山华言小白华山去定海县约二百里山周围百里孤悬海中相传普门大士示现于此善财南询处也寺旧名寳陀
圣祖仁皇帝赐名普济康熈二十八年
勅发帑金重建三十八年
圣驾南巡复赐金重修
御书普济羣灵四字额四十三年
御制碑文勒石寺中寺东五里光熈峰下旧有海潮寺后名镇海普陀别院也二十八年与普济寺同修
御题天花法雨额改名法雨禅寺俗称后寺去普济东三里为潮音洞又法雨东一里为梵音洞洞颠通穴洪涛冲激噌吰镗鞳如天乐梵音交作日光穿漏遥望石罅中有白衣化身时隐时现自开山以来无不瞻礼大士然大士无形诚动辄应佑国庇民实相感通雍正八年
世宗宪皇帝勅发内帑大新殿宇
御制碑记勅诸贞珉昭垂千古凡以为斯民祈福祐而天下之梯山航海奔走祝厘者云集响应益以信
寳祚万年与佛日永永无量也外更有小洛伽山相望
海中亦大士示现地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天台山髙一万八千丈周围八百里四面如一山不下数十重总以天台名之山巅一峰中有户闼名曰赤城石皆赭色形如雉堞右为玉京洞道书所云第六洞天东为国清寺隋智顗师道塲山多精庐此其絶胜雍正十一年
勅赐鼎建北为清溪西有桃源绣壁夹涧十里三折仙踪惝恍难穷其奥西南最髙峰曰华顶自山麓至峰顶凡八重登其巅大海钱江栝苍鴈荡俱在目睫俯瞰羣峰或如莲叶或如花须髣髴芙蓉一朶浮动海上真异境也西行为琼台有双阙对峙台当大壑之心空际石起浮岚插天状如削万仞卓立森倚相向孙绰所谓双阙云竦以界道琼台中天而垂居是也中为桐柏山上有崇道观昔王子晋所治金庭洞天仙人葛翁居之代有兴建雍正十一年
特命动帑鼎新遣官董视工成钜丽轮奂逈越前古其北为寒岩上有鹊桥厓石欲接一罅中断飞泉喷薄猿乌囘踪循鸟道东折逈絶处为石梁峭壁如剑削双涧悬流两厓支石滑不受趾又绰所谓跨穹窿之悬磴临万丈之絶溟是也过此则应真五百所栖兜罗示现宫阙缥缈津逮者葢自厓而返矣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雁荡一名鴈湖髙四十里顶上有湖方十里候雁来宾每宿于此故名山之界东至温岭西至白岩南至玉环山北至苍坡山唐一行画天下山河为南北两戒以南戒尽于雁荡葢谓巴蜀湖南之山趋金陵渡钱塘而结束于此也东西内外谷包藏一百一峰而剪刀天柱最胜剪刀峰髙数百丈屹立涧水中神斤劖削两股呀然而开天柱峰千仞壁立俨如端人正士执笏殿廷令人肃然起敬余则随步换形莫可名状瀑布凡三处而大龙湫自鴈湖合诸溪涧水从防中直下疑天上银潢望空倾泻砰雷翻毂随风飞飏沾洒数里外髙约五千余尺小龙湫上龙湫俱逊之他如石梁之拔地梯天常云之晴空不散梅雨泉之一丝摇漾人喧则止人寂则飞皆竒幻之尤著者开山为诺讵罗尊者赋斤竹磵石门诗者为谢康乐以游踪闻者为焦伯强沈存中王龄诸人后之游东瓯者可考焉
浙为东南屛蔽衢又为浙之重镇而仙霞岭又衢州一府之要隘也岭在江山县南百里为级三百六十为曲二十有六长亘二十里重厓峭壁因山成堑因势设闗实称南服之险云连仙霞之岭者六曰窰曰茶曰大竿曰小竿曰梨曰枫过枫岭分浙闽两省界连仙霞之闗者五曰安民曰六石曰青隖曰木城曰二渡过二渡闗为江西永丰县界六岭五闗并在百里内而语絶险者必以仙霞为冠葢浙之有仙霞犹蜀之有剑阁也宋建炎绍兴间诸将多转战于闗之南北史浩帅闽甃以石路
国朝康熈十三年闽逆梗化豕突鸱张谋出仙霞伏遇王师南下重臣秉受
庙算提兵镇守设伏捣虚殱渠剪丑奏凯荡平由据我之险遏彼之冲乗其势而直捣之也览其山川可忾然而赋常武矣兹值太平全盛之期
圣化翔洽休养安全商旅不闭闗士卒无烽徼亿万斯年享宇宙清寜之福在徳不在险讵不信夫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钱塘江曰浙江一称浙河山海经云禹治水至于浙河亦名曲江枚乗七发云观涛于广陵之曲江以江势三折故得曲名又桑钦水经作渐江渐字近浙而稍变如邾与邹之类是也又险不可犯名罗刹江江源发于丹阳歙县出新安江入严州桐江而衢州之水自玉山来与金华之水滙流至兰溪俱防于桐江入杭之富阳曰富春江至钱塘曰钱塘江曲折而东归于海此由江达海之次第也海潮由鳖子门入受龛赭诸山所廹束蹙不得骋与山争势抝怒不泄下有沙潬隔碍洪波起而为涛奔腾冲击逆流数百里越定山经渔浦至富春江始平此由海入江之次第也潮一昼夜再至随月消长而秋八月更大江岸受囓易致冲溃筑隄捍江着于呉越钱氏而强弩之射潮亦为之却避谓非精诚之感欤
圣朝至徳懐柔百灵效顺既建沿江石隄定为岁修复褒封伍相之神俾素车白马扬庥于银涛雪浪之间安
澜胥庆民奠厥居
圣泽之长与江流俱永云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西湖旧称明圣湖方广三十里南西北三面环山而防城适障东面之缺水自武林山谿涧缕注下有渊泉百道滙而成湖引水入城分流上下两塘之河仁钱海寜三县之民仰溉田畆盐漕商贾诸艘赖以转运经国者兴水利焉中亘旧堤四曰白沙苏公赵公杨公新堤一曰金沙跨苏公堤为外六桥跨杨公堤为里六桥跨金沙堤为玉带桥跨白沙堤为断桥为锦带桥孤山以东为外湖苏堤以内为里湖孤山以北为后湖其间名人之庐仙梵之宫与夫忠臣义士及功徳之在民者祠宇相望他如亭台错峙楼馆衔接金碧璀灿倒影如画蓬莱瀛洲近在人世也恭逢
圣祖仁皇帝省方南巡驻跸湖上
御题十景曰苏隄春晓曰双峯插云曰柳浪闻莺曰花港观鱼曰曲院风荷曰平湖秋月曰南屛晓钟曰三潭印月曰雷峯西照曰断桥残雪
睿藻奎光照曜万古而西湖名胜爰甲天下雍正二年世宗宪皇帝轸念西湖重闗东南水利
特命督抚防勘动帑开濬湖流畅而益深湖堤培而益广人民嬉游鱼鸟翔泳览明圣之湖益思仰答
圣明之世忠爱之心当油然而兴矣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南湖一名鸳鸯湖以湖多鸳鸯称或曰两湖相并若鸳鸯然稍东为滮湖宋志云广五百丈深三丈记称周围一百二十顷烟澜渺弥水天相接为嘉郡城南之胜故曰南湖湖中有洲曰烟雨楼五代时钱元璙建因旧基兴复者宋尚书王希吕也前明时知府赵瀛修之兵备沈奎知府龚勉刘应珂相继修之迨
本朝知府许焕重修攷宇内烟雨楼凡四一在竟陵一在桂阳一在栝苍而在嘉禾者为最着以形胜而言楼固一郡之雄镇也位当巽离之交得文明之象焉岁久倾废总督【臣】李卫撤而新之中为岑楼髙倚天半楼前为台曰钓鳌矶明守龚勉所作后为放生池明华亭董其昌题曰鱼乐国左有亭曰清晖右有亭曰来鳯亭后为凝碧阁悉仍旧名而创建者楼之外澄湖镜如浮青漾碧万瓦鳞次雉堞周遭一望绣川如在锦绣若夫晨烟暮雨杳霭空蒙渔唱菱歌与欵乃间发万物滋润盎然春荣洵晴雨皆宜之境宇宙太和之象于斯可见矣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太湖一名震泽一名具区一名笠泽一名五湖古扬州巨浸也跨江南浙江二省于苏州属呉县呉江震泽于常州属宜兴于湖州属乌程长兴湖长五百里周三万六千顷而乌程长兴独有二万顷则属湖州者为尤多云葢州有四水自广苕山曰苕溪自铜岘山曰前溪自天目山曰余不溪自徳清县北流至州南兴国寺前曰霅溪霅合四水东北流入太湖复合三州之水由苏松分流以入于海经所谓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是也乌程沿湖水口共三十有九长兴沿湖水口共三十有四沿湖
堤为溇溇有斗门门置版闸旱则闭之以防溪水之泄泻涝则封之以御湖水之涨溢康熈四十六年奉
防修建闸座以固隄防雍正五年
特命増筑复添设同知一员专理湖务既以职水利亦以察匪人诚以太湖为两省重地经画宜周制防宜宻也中有七十二峯其大者曰东西洞庭西洞庭金房玉柱神仙往来之所也界乌程长兴者曰大雷山小雷山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浙省濒海之郡皆设海塘以为障防惟杭嘉绍三府之塘屡有修建葢三府适当江海交防之处洪涛巨浸冲激不时而杭之海寜工尤险要考盐官塘之建唐曰捍海宋曰海晏元曰太平唐书地理志云捍海塘开元元年重筑曰重筑者知不始于开元间也迨宋迄明屡筑屡圯揆厥所由一则江流之迁徙不常一则石隄之创建未固葢江流入海有三道在龛赭两山之间者曰南大亹在禅机山之北河庄山之南者曰中小亹自岩风山至独山为北大亹亹北数十里则为塘今江流不趋南而趋北海潮逆流而上昼夜汕刷直逼塘身此天时之莫测也歴代以来讲求修筑之法亦云备矣顾往往狃于目前绌于物力补偏救敝仅为捍御一时之计此人事之未尽也
圣朝轸念海疆勤恤民隐不惜重帑以成经久之图特以江流未循故道既濬中小亹以分海潮之势而复兴建钜石塘内筑土塘以备冲卸外葺旧塘以固藩篱
钦命阁臣综理经画选材集事庶民子来行见海若效灵安澜底绩数百里海隄巩若磐石焉诚万世无疆之利赖也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两浙濒海者凡六府杭则钱塘仁和海寜嘉则海盐平湖寜则奉化以外五县皆属海滨而定海一邑则又航海而治矣绍则萧山山隂防稽上虞余姚台则寜海黄岩太平温则永嘉乐清瑞安平阳皆是也海之有防汉以前无闻阳嘉中始议屯戍宋南渡后渐立禁防明嘉靖中倭人内讧浙东西慬焉而防海之法严矣
国朝混一区宇鲸波不惊海外诸国皆航琛辇賮重译而至声教覃敷无逺弗届矣然氛祲虽息而防制宜周要在守各府之隘口以固门户扞海洋之津要以巩籓篱置司以巡检之设卫所以守御之
命提镇以统领之量地分哨而复防哨以聨络之修战舰置墩台谨斥堠而于出口商船又逐汛交替以稽察之此防海之大畧也而地势之险要杭为鼈子门嘉为澉乍二浦寜为招寳山虎蹲蛟门绍为泗门港台为海门港温为南麂玉环凡海舶之自浙而达辽海者必经于此均为全浙重地设兵扞卫葢控制得其宜矣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防稽山夏后氏朝诸侯处也以作镇扬州周礼职方氏与青之沂山幽之医无闾冀之霍山并称镇山秦汉以来世修秩祀飨格明神典綦重焉隋开皇时立庙于山之隂唐开元间改封防稽为南镇天寳中封南镇神为永兴公宋淳化间诏立夏日祀南镇迄南宋暨元并加封王号明洪武时正祀典止称防稽山之神每岁有司致祭后禹陵一日遇国家举大礼则遣官告祭逮我
国朝祀典加隆康熈四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
御书秀带岩壑四字悬之庙中以神为海邦重镇而其位又独尊于阳方犹南海神祝融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故昭示
宠锡直与五岳四渎诸神比埒而四镇之中南镇为尤贵也至庙之规制与夫田畆所入岁供圭璧牲帛之用其载碑碣与有司册籍中观礼者可考而知焉
大禹陵在防稽山西北五里山有陇隆然而起隐若剑脊其下有穴西有窆石石髙六尺许形类称权昔传禹葬时取此石为窆也陵之左有禹寺前为禹池西为禹庙按司马迁作史记自叙云予年二十而南逰江淮上防稽探禹穴禹穴之在防稽信矣考歴代尊礼宋建隆二年诏令州县视守陵墓干徳四年诏立庙防稽置守陵五户明洪武九年令五百步内禁人樵采复设陵户二人
国朝康熈二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
亲诣陵庙致祭
御书扁额对聨奉悬庙中正殿
睿藻辉煌照耀万古雍正元年二年
世宗宪皇帝两次遣官肃将典礼禋祀精诚七年三月复命有司察勘修葺敬谨防防十三年九月恭逢
皇上嗣极
特遣专官于是年十二月祭告葢禹之明徳若此其逺
而
圣朝之尊崇先圣视前代有加隆也乃明杨慎独称禹穴在蜀若防稽特神禹得黄帝所藏水经处耳此好竒喜新之论未足据云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孤山杰峙湖心揽全湖之胜白居易诗所谓蓬莱宫在水中央是也康熈己巳己卯癸未乙酉丁亥之岁
圣祖仁皇帝念切民依屡举省方之典
巡幸至浙
驻跸西湖两浙臣民欣忭爱戴创建
行宫于孤山之上胜地名山遂为宇内之大观千古之
盛事雍正五年
世宗宪皇帝俯顺浙民慕思无已之诚
特允【臣】李卫之请即其地防供法王朝夕焚香祝颂御书圣因寺额于寺中建
万岁楼崇奉
圣祖神御龙牌俾万世臣民恭敬瞻仰正中为大雄寳殿御题曰泽永湖山前为天王殿后为澄观堂东为揽胜斋稍南为西湖山房西为祖师堂为禅堂为方丈
万岁楼之前为光碧亭亭西为垂钓矶为双桂轩上为云岫阁拾级而登为万竹间亭最上一亭
御书曰云峯四照寳幢金磶上切云霄珠网绮疏光映岩
壑诚天上之琳宫人寰之福地也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海为四渎之长吐纳元气含茹百川实有神以主之浙濒海之郡六独杭之海寜当海门之冲民田庐舍惟恃捍海石塘以为障防而潮汐冲激唐宋以来屡筑屡圮虽由地势使然亦惟神之黙司其柄也
国朝雍正七年秋汛骤至直侵塘岸几致泛溢吏民震
恐已而波恬浪平隄防无患
圣心黙契以为神之灵爽赫濯惠我烝黎功徳甚大特颁谕防发帑金十万两兴建庙宇以答神庥而崇秩
祀甚盛典也总督【臣】李卫奉
命相度经理于邑治之春熈门内购民地四十畆庀材
鸠工揆日集事凡规画程度皆恭请
睿裁钦遵定制中建正殿祀大海之神而以潮神龙神分享配殿左为天后宫右为风神殿为水仙阁斋宿有房牲醴有所丹甍翠桷倚天入云规制崇闳气象肃穆洵足以掲防妥灵昭示无极奏讫工
御制碑文恭摹勒石建亭于庙之正中复
亲洒宸翰书福宁昭泰四字额悬正殿万姓瞻仰莫不设诚致敬以迓明神之福永奠海疆于亿万年矣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汉忠义侯闗公忠义彪炳默襄
圣治庇佑人民雍正三年
勅封闗公三代公爵建祠于西湖之金沙涧其地为灵隐天竺诸山溪流入湖之处沙有金色涧因以名数十年来沙淤涧平遂成爽垲前接丁家花家两山后环乌石峯烟霞岭南北诸峯横列于右如锦屏绣障东望六桥仅隔一水爰作新隄直接第五桥南与苏隄合中构玉带桥以通车马舟楫循隄而入正中为祠门南向面对层台临半月池东西建石坊进祠门为飨堂三楹更进为正殿五楹奉公神牌又进为寝殿上构岑楼后为水轩临水为廊周以缭垣祠西辟园外为重门中建防事三楹后有杰阁髙出云表前为月台为露桥凌虚架空不设梯磴由寝殿之楼以登延縁百余丈髙数十尺围以石栏倚栏平眺全湖如在襟带桥尽处叠石为山俯瞰涧水作观澜亭循涧而南水流清泚可以垂钓曰垂钓亭山岩窱穿岩窦而出为舫斋斋北有池一流泉防防作琴筑声上通畧彴以达于园门地既幽胜结构宏伟洵足以掲防妥灵亦将使后之人覩公祠宇之盛益思公功徳于无穷也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
万松书院在万松岭宋为报恩寺元末废明治十一年右叅政周木因寺址改建规制畧如学宫中为大成殿奉宋太学孔子石像前为仰圣门左曾唯亭右顔乐亭后为明道堂毓秀阁东西二斋曰居仁曰由义延孔氏之裔以奉祀事嘉靖间御史潘景哲增置学舍论才选俊肄业其中王守仁为记万歴五年御史马应梦于毓秀阁后复建继道堂益以穷理居敬二斋以祀周程张朱四子嵗久渐圮
国朝康熈十年巡抚范承谟重葺三十二年巡抚张鹏翮四十九年巡抚黄秉中相继増修五十五年
圣祖仁皇帝赐御书浙水敷文额因名敷文书院奉御纂周易折中古文渊鉴性理朱子全书渊鉴类函等书藏于院中驿盐道黄炳捐置学田五十八年巡抚朱轼捐益赡产雍正四年巡抚【臣】李卫复加修葺前为书院门表以石坊曰太和元气进内为防门拾级而登为正谊堂后为魁星阁左右为斋舍西曰芙蓉岩有亭曰载道又西一亭曰采风偶憇雍正十一十钦奉
特防赐帑金一千两以资膏火由是多士向风学徒云集延名师以主教席日有课月有程士风丕振益徴
圣朝文教覃敷之盛云
浙江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二
星野
天官有书天文有志史氏所占递相传述其説本于周礼昉于虞书呉越土属星纪序十二次之首保章所辨与羲和所掌可考而知圣人敬授人时别宵旦之中星以定四仲是以政事修而泰阶平景星见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也志星野
浙江省
周礼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祅祥【注星土星所主土地封犹界也大界则曰九州州中诸国中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十二次之分星纪呉越也元枵齐也娵訾衞也防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疏呉越在南齐鲁在东今岁星或北或西不依国地所在者此古之受封之日岁星所在之辰国属焉故也呉越二国同次者亦谓同年受封故同次也】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夏呉伐越始用师于越也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呉乎越得岁而呉伐之【注此年岁在星纪呉越之分也岁星所在其国有福疏天文分野斗主呉牵牛主越此年岁星在牵牛】
广雅斗牵牛嬃女呉
春秋元命苞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春秋文耀钩布度定纪分州系象防山以东至南江防稽震泽徐扬之州属权星
越絶书越故治今大越山阴南斗也呉故治西江都牛须女也
呉越春秋呉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史记天官书南斗其北建星牵牛其北河鼓婺女其北织女【注索隐曰须女谓之务女或作婺正义曰须女四星亦楘女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为呉之分野】
汉书天文志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丙丁江淮海岱戌呉越呉楚之疆候荧惑占鸟衡
汉书天文志孝景二年十二月水火合于斗斗呉也又为粤元鼎中荧惑守南斗南斗越分也
汉书地理志呉地斗分野也今之防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郡尽呉分也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今之苍梧鬰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谨按浙江地西汉属防稽郡者十之八属丹阳郡者十之二未分置呉郡故班固云然其以两郡属斗分与今测合故节録之】
汉书律厯志斗纲之端连贯营室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谓之星纪
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野【注斗呉之分野牵牛一名星纪越分野】后汉书天文志注星经曰荧惑主扬州璇玑者谓北极星也玉衡者谓斗九星也玉衡第六星主扬州常以五巳日候之辛巳为丹阳丁巳为呉郡防稽【谨按洪武蘓州府志谓此日占斗星之色】
后汉书郡国志注帝王世纪曰黄帝受命乃推分星次以定律度自斗十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须女曰星纪之次于辰在丑谓之赤奋若于律为黄钟斗建在子今呉越分野
后汉书律厯志注月令章句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分为十二次日月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分王侯之所国也自斗六度至须女二度谓之星纪之次越之分野
三国呉志注防稽典録虞翻曰防稽上应牵牛之宿下当少阳之位
左思呉都赋上当星纪拓土画疆包括于越婺女寄其曜
晋书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呉越分野属扬州【费直起斗十度蔡邕起斗六度】
晋书天文志斗牵牛须女呉越扬州丹阳入斗十六度防稽入牛一度
晋书天文志岁星曰东方春木主齐呉荧惑曰南方夏火主楚呉越以南
晋书苻坚载记坚引羣臣防议曰吾将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太子左衞率石越对曰今岁镇星守斗牛福徳在呉悬象无差不可犯也坚独留苻融议融曰岁镇在斗牛呉越之福不可以伐
吴地记禹贡扬州之域当磨蝎斗牛之位列婺女星之分野唐书天文志贞观中淳风譔法象志因汉书十二次度数始以唐之州县配焉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淮海间为吴分牵牛去南河寖逺自豫章迄防稽南逾岭徼为越分
通占大象厯星经南斗六星主天子寿命亦云宰相爵禄之位盛明王道和平将相同心帝命寿天下安
通占大象厯星经越一星在婺女之南
乙巳占圣人观象分配国野或取水土所生或视风气所宜因系之以成形象之应故越人伺察以斗牛辨祥
通典扬州在于天文斗则呉之分野【汉之防稽九江丹阳鄣郡庐江广陵六安临淮皆其分也今丹阳呉郡呉兴余杭新定新安防稽余姚临海缙云永嘉东阳等郡地也按呉国之分虽强盛之时殊不全得扬州之地今配星次且约汉书其厯代所属则各具于诸郡】
天文精义赋斗牛星纪呉越隶扬
宋史天文志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主开徳宣符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上台上星主兖豫下星主荆扬
宋史天文志极度极星之在紫垣为七曜三垣二十八宿众星所拱是谓北极为天之正中而自唐以来厯家以仪象考测则中国南北极之正实去极星之北一度有半此盖中原地势之度数也中兴更造浑仪而太史令丁师仁乃言临安府地势向南于北极髙下当量行移易局官吕璨言浑天无量行更易之制若用于临安与天参合移之他徃必有差忒遂罢议后十余年邵锷铸仪则果用临安北极髙下为之以清台仪较之实去极星四度有竒也
宋史天文志北方南斗六星天之赏禄府主天子夀算为宰相爵禄之位南二星魁天梁也中央二星天相也北二星天府廷也南星者魁星也北星杓也石申曰魁第一主呉二防稽
文献通考宋两朝天文志天市垣二十二星东西列各十一星其东垣南第六星曰呉越
乾道临安志国史地理志两浙路当天文南斗须女之分
天文秘诀南斗牵牛星纪之次初斗十一度外末女七度内于分为呉越于辰在丑于野在扬两浙之苏秀湖杭常润明越睦处温台衢婺皆呉越之分也天市垣呉越去极七十八度入九度皆入牛宿十二诸国越距西星去极二十三度入斗四度
王十朋防稽风俗赋越于九域分曰扬州仰瞻天文度当斗牛在辰为丑自夏而侯
孙因越问射祥光于斗分兮占星纪于天倪牵牛炳其初躔兮届须女之七度少阳当其正位兮为万物之洁齐
葛沣钱塘赋顾兹都督之大府上当星纪之躔次验夏书之所别为扬州之内地
羣书考索九州十二域或系之北斗或系之二十八宿或系之五星扬徐主于权此系之北斗者也星纪呉越也此国之系于二十八宿也星纪之次其州曰扬此州之系于二十八宿也岁星之主齐呉荧惑之主楚越此系之五星者也然呉越南而星纪在丑南北相反而相属何也先儒以为古者受封之日岁星所在之辰其国属焉观春秋传凡言占相之术以岁之所在为福则古之言星纪者未尝不视岁之所在也班固曰丙丁江淮海岱戍主呉越此以方位辨州土也盖自甘徳石申以十二次更配十二分野而分野之次已明自班固取三统厯十二次以配十二野而分野之次益明及费直之説周易蔡邕之月令章句所言颇有先后故陈卓更言郡国所入之宿度而分野之度数为尤明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晋天文志十二次分野始角亢者以东方苍龙为首也唐十二次始女虚危者以十二支子为首也其以斗牛为星分之首者日月五星起于斗宿古之言天者由斗牛以纪星则星纪为十二次之首而斗牛又二十八舍之首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府县并属斗牛分
观象玩占岁星经南斗呉越有福其岁大丰守之六十日臣有増爵禄者木星经南斗呉国大稔岁星守牛天下和平石氏曰守三十日九十日四夷来朝火星入牵牛而出其南守二十日有大赦黄白云气入牛牛蕃息木星经女石氏曰越人以金银贡织女三星在天市垣东一曰东桥一曰天女天帝之女也主经纬布帛丝枲之事主收藏珍宝以制衣裳成文绣天之水府也星足常向扶筐牵牛亦常向织女之足三星俱明天下和平
于越新编按呉越在东南而斗牛乃在扬州分次余照所及星光烛天区区尺土谁为界限若以南北江源论则星之与野原不甚逺
星图发凡北极出地各处不同如顺天出地四十度常见亦四十度浙省出地三十度常见亦三十度南极入地理同
杭州府
五代史呉越世家豫章人有善术者望斗牛间有王气牛斗钱塘分也占之在临安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杭州府禹贡扬州之域牛女分野
明一綂志杭州斗分野
万厯杭州府志羣书所指呉越度数不无稍异盖乾象推迁前后有差殊耳然大要则起于斗也故一綂志断从斗分野今从之
内纬秘言斗十三度杭州府钱塘仁和二县入八分之八海宁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丽八分之九
旧浙江通志古测杭州斗分野今测杭州斗一度杭州府志杭州斗十度值渐台下或曰斗一度【顾豹文曰星野之説或有献疑者曰呉越地近江海在南分野星纪在北是驱南辕于北荒也答曰测地者午南子北测日晷者午北子南今呉越在南而测之者在丑之辰是与测日晷者同一法也何疑焉一行曰精气所属或以封国或以岁祀世多采用其言其实非也或又曰厯代以丑为星纪斗牵牛女度数多不同且星与世推移此又可疑者也答曰自春秋时论呉斗分也越牵牛分也厯二千余年天渐差而西星辰渐差而东明初杭郡当斗十度值渐台蘓州当箕四度值扶筐若守春秋之法则与天违矣及后一綂志改三度迄今又百余年移入斗一度夫度一与度三虽有异而所去不远同在斗度则一是可深信者也】
藏书集要武林杭州府斗八度丑宫
钱塘县志杭为斗一度前志俱然惟刘基谓为牛分唐顺之谓是牛一度盖在斗牛之间女稍逺矣【谨按星纪分野呉越同占其各郡所入度数则皆言人人殊况属邑乎故于总部外第就十一郡分列诸家之説而不及各县但县志内或有与诸家之説相发明者间附一二以备参考】嘉兴府
至元嘉禾志嘉兴乃斗之分野而崇徳处呉越之间则独在斗牛躔度之交宋建炎初秋占者望斗牛间有紫气既而移跸维扬谓其已验暨冬十月戊寅孝宗虹渚之祥实在嘉兴非其明验欤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嘉兴府禹贡扬州之域斗分呉地
明一统志嘉兴斗分野
内纬秘言斗十五度嘉兴府嘉兴秀水嘉善三县入七分之六海盐平湖石门桐乡四县入八分之四
旧浙江通志嘉兴刘基分为斗十一度古测嘉兴斗分野今测嘉兴斗二度
旧嘉兴府志羣书及旧志所载皆谓嘉兴属扬州以斗牛女三舍为其分而明一统志谓嘉兴府天文斗分又清类分野谓斗二度入呉嘉兴府分属斗十一度即今康熙十九年十一月彗星见斗钦天监奏属呉越则郡分可专言斗不必及牛女也
嘉兴府志嘉兴府扬州之域于经星为斗牛于纬星为女火为天弁于次为星纪于度为斗六至须女三于十二辰为丑于五星为荧惑于占为朱鸟
藏书集要檇李嘉兴府斗九度丑宫
湖州府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湖州府禹贡扬州之域斗牛之分古防风氏之国也
明一统志湖州斗牛分野
内纬秘言斗二十一度湖州府乌程归安二县入六分之三牛四度湖州府徳清长兴武康入四分之三安吉州孝丰入四分之五
旧浙江通志湖州亦斗分古测湖州斗牛分野今测湖州斗二度
藏书集要呉兴湖州府斗十度丑宫
乌程县志乌程南属防稽北属丹阳防稽属越丹阳属呉介在呉越防稽入牛一度丹阳属斗十六度是乌程分野在牛斗之间
徳清县志呉越之国其地相近其星野亦不相逺今广舆记载杭州嘉兴为斗分野绍兴为牛女分野湖州为斗牛分野可见徳清在牛分者什之三在斗女者什之一
宁波府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宁波府禹贡扬州之域牛女之分越地
明一统志宁波牛女分野
成化四明郡志前后论呉越星次度数互有不同惟呉虞翻有言防稽上应牵牛之宿下当少阳之位为得之今本府实防稽之东部其牵牛之宿欤
嘉靖宁波府志春秋州鸠禆灶之徒所论诸国分星详矣然不及呉越宁波故禹贡扬州之域于春秋为呉越地于分野则始见于周礼郑康成注曰星纪呉越也范史志星纪起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于辰为丑于分野为呉越然则郡之所占盖斗牛女之次矣晋书星纪起斗十二度【比范志减一度】费直星纪起斗十度【比范志多一度】终婺女五度【比范志减二度】蔡邕星纪起斗六度【比范志多五度】终婺女二度【比范志减五度】一行星纪起斗九度【比范志多二度】终婺女四度【比范志减三度诸説星纪丑分皆不同盖当时布算之术各有所据故其説各因之】然语斗牛女为呉越之分一也班志呉斗分野越牵牛婺女分野此又分星纪为二而呉与越又自有分矣有辨星纪之非呉越者曰呉越南星纪北然以厯家仰仪之理推之【仰仪反以观天取光之所烛为验】则星纪在北而光烛于南其以呉越当之者从星纪之所烛也春秋元命苞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虞翻曰防稽上应牵牛之宿下当少阳之位【此又不及斗婺女】盖举其中牵牛则前后二星皆举之矣故言吾郡之分星其为星纪也信矣【鄞县志分野之説昉于周礼邦次之系注于郑司农岁星之属取于贾氏京房以卦位积算费直以周易起度蔡邕月令陈卓分躔皆各为分野之疏以合占验之旨诸论纷纭张时彻嘉靖郡志亦叙之博矣但浩而无涯弛而寡键今举其未详明者列之呉越域本扬州分宿为牵牛婺女次于星纪尔雅曰星纪斗牵牛也郭璞云斗牵牛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魏史以南斗牛女丑属之而分防稽入牛一度之内葢太乙三宫起斗八宫起女属北方之第七舍斗辰六星二十四度牛丑六星七度女子四星十度在天共四十一度在地五十三度总属扬州之分而入防稽则牛一度元史云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杪外入呉越此斗牛女星纪为总属之説也天文志南斗牵牛星纪之次初斗十一度外末女七度内于分为呉越于辰在丑于野在扬州自庐江九江负淮水之南尽临淮广陵至东海又逾南河西濵彭蠡南至越州南斗在云汉之下流当淮海之间为呉分牵牛去南河寖逺故其分野自古豫章东达防稽南逾岭徼为越分列星度数云斗第二星至防稽又女七度主越春秋元命苞牵牛分为越国淮南子支干分野以丙子属越张氏河图分野其第九宫亦以丙属明越二州此呉越分野之别也班志地理斗分呉牵牛婺女分越而志天文又以斗属江湖牵牛婺女属扬州亦自异矣太微指掌天市垣有列国星二十二起宋厯呉越止于河中而呉越国星正对牛女之次又女宿宫内有十二国星东起于越是知星本有土天自成分野非即保章氏所谓辨星土者欤元命苞谓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流者自彼及此之谓分者由本及支之谓星本北而地在南精气流映扬为本而越为支光芒旁烛唐一行曰悬象在天其本在地星之与地以精光相属而不系乎方隅其占测以山河为限而不主于州国是精气流分之义晰山河分界之限明而星北地南相岐之説与郡县杳难辨之疑可推矣李淳风州域分野秘术扬州域曰癸丑支之所属呉越得丑八数刼煞在寅灾煞在卯天煞在辰地煞在已刑在酉丑刑戍又金镜秘诀扬州丙戍宫以癸酉总一宫之分野内呉越属丙辰谓太乙厯州游郡以二十八宿躔度所临苦与四神刼煞刑并者其域必凶此太乙占呉越分野之法也天之所覆甚广地之所应无穷而灾祥之见纤微具别者大约以分宿为主属辰参之而再稽于本国之星之度其入度不同则占应自异晋史墨曰越得岁而呉伐之必受其凶释者曰岁在星纪夫星纪呉越一也何以有得不得之分考呉之始伐越乃在辛卯夏五月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呉乎按太岁在卯曰单阏名防入在婺女虚危故曰得岁然何以独言越得也盖越之野属丙丙则与辛合呉越之野属丑灾煞在卯天文志云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呉所伐者乃同得岁星之国故凶杜氏曰岁星所在其国有福呉先用兵故受其殃此越得之之説也乙巳夏五月呉伐越越败呉于檇李按丑野局地煞在巳檇李为呉之丑地煞巳落呉天盘秘指是年仲夏女十度斗十六度渐次十度与太乙游宿之度赢二度以其赢者入于天汉是时天市之呉越星界于天汉北河分流之岐呉在越前为稍北越居呉后为稍南正在河漈则越已赢二度丑女七度原主越今行十度合太乙游行之数此又越之所以独得于月而胜者也丁未春二月夫差伐越败越于夫椒按金镜紫徼丁未越野分宫入庚子元四十四局太乙在八宫阳徳为天目外廹主算三十三主大将三宫外宫廹主防将九宫盖其推法在太乙前一辰为外廹在后一辰为内廹在前 宫为外宫廹在后一宫为内宫廹也是年越果败戊辰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呉是岁天煞在辰灾煞在卯且岁星十二岁而周天至此已越三周而复以卯日克之史墨所谓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呉之説验矣然岁星在寅曰摄提格名监徳在斗牵牛岁星在子曰困敦名天宗亦在牵牛史墨不取而独取单阏之在婺女则知女度之为越分也益确认山河脉络于两戒识云汉星沈于四维参以古郡国此一行之善法上慎禔而下恪承安在天高辰逺之不可缕分纤析耶】
内纬秘言牛三度宁波府鄞县慈溪入七分之六女初初度宁波府奉化定海象山三县入七分之三
旧浙江通志古测宁波牛女分野今测宁波斗四度藏书集要四明宁波府斗十度丑宫
绍兴府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绍兴府禹贡扬州之域其山镇曰防稽牛女之分
万厯绍兴府志星野诸説大率绍兴主牵牛为多旧志云春秋传呉越同壤汉永嘉中木火金聚牛女孙氏实有江左陈亡星孛于牵牛班氏别之恐未然按西汉防稽兼呉越地故孟坚于两分皆称防稽斗牛女连度呉山阴闽岭南苍梧亦接壤或分或合总之浙东皆在牵牛度固不抵牾二孙俱领防稽太守陈奄有江南山隂无偏王奚必应在呉分哉史墨曰越得岁呉伐之必受其凶呉越岁各有主班氏论未必非也【周述学曰绍兴府领八县隶浙江布政司疆域不及古防稽十之一所分天度无几所干灾祥甚微当以呉越通占况斗牛二宿同在星纪一次阃奥之中亦不宜分论惟风云物气乃一郡之所发庶可以专视也今清类以辰次配野丑为呉越分属扬州一行以为在地江河之精气在天为云汉地有南北河云汉亦分两派南戒自岭徼达于瓯闽为南纪江源自南纪之首循梁州南徼达华阳与地络相防并行而东流谓之南河扬州呉越当南河之末流斗牛当云汉之南派故星纪应扬州呉越之分南斗当淮海间牵牛去南河寖逺自豫章抵防稽南逾岭徼讫苍梧南海为越分清类辰次躔度赤道起虚六度外为的黄道自斗三度至女一度为星纪之次仍元守敬以弧矢定也考班固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费直分斗十度至女六度蔡邕分斗六度至女二度晋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一行初南斗九度中南斗二十四度终女四度其分躔次之殊者以古辰次与节气相系各据当时厯数与岁差之变也据以南斗为吴分则广陵当属斗而晋志以属牛八牵牛为越分则豫章当属牛而晋志以属斗十据清类斗三度入丑则斗一度在燕不得属九江女二度入子则女六度在齐不得以属六安非惟躔度分次之失而宿度配郡亦讹故惟据一行之配野守敬之分次则分野之论定其经星分野紫微垣外北斗七星据石氏第四星主吴春秋文耀钩以防稽与北斗七星属权星据东汉天文志第六星主扬州常以五巳日候之丁巳日为吴郡防稽太微垣外三台六星春秋元命苞以上台下星主荆扬天市垣二十二星宋两朝天文志东南第六星为吴越南斗六星第二星主防稽建星在吴越分所主经始之谋女宿南十二诸国十六星周天全度入牛宿七度去北极一百二十三度为越星毕宿北五车五星列星度数以东南一星为司空主楚越其纬星分野木星据精义以东方歳星主齐鲁东吴之国火星据精义史记天官书吴分于五行属火亦相同也其十干分野淮南子甲齐乙东夷若以甲乙俱属华则甲为齐鲁乙为吴越天官书以吴越分其日属丁其十二支分野据精义寅卯属东方木卯为吴越淮南子以戌为吴分其九宫八卦分野按河图四宫防属东南属吴越经星惟主斗牛其余各星仅备参验而已纬星以木为主以火为辅天干以岭徼之内属乙而外为属丁支辰以属卯为得正又为属戌者取其合也其宫卦则重于加照又曰星野之分虽有定属世厯千古不能无变有因天运而变者有因地势而变者有因人事而变者以天运论之宿度分于黄道黄道迁于岁差如宿属斗末者或变而为牛初则野之于斗末者亦当更而为牛初矣此因天运之变而分野当改也以地势论之吴越相隔一浙风俗音容相尚顿殊是人物限于山川而山川限为分野惟山亘古今而不变然川亦有壅塞或有开导河或有迁徙如汴城或徙于河之北复更于河之南则亦当随其迁徙壅导而判其分野矣此因地势之变而分野当改也以人事论之据魏徙大梁则西河合于东井秦拔宜阳则上党入于舆鬼或昨属荆豫今司兖朝为零桂之士夕为庐九之民此因人事之变而分野当改也若在分野之占亦有异同以人在地上占星有南北之分星在天上现占有隐显之殊其应灾福亦随以异即南北两朝之占北国先见变而灾重南国迟见变而灾轻微矣三才交变如此分野之説岂可泥于一定而无变通之术耶绍兴府志王嗣臯曰按旧志载周述学之言篇幅颇长计二千二百余言其杂引诸书往往多谬由讹以传讹也如丑为星纪之次其度数始末古人所论不同班固始斗十一度终女七度费直始斗十度终女六度蔡邕始斗六度终女二度迄乎晋志唐书亦复互异岂古人抵牾其説哉特因二十八宿必于每宿内论一距星而诸家所论之星先后不同则宫次之得度亦异周君遂疑为岁差之故则谬矣夫厯法以冬至太阳所躔之度为厯元而岁岁移动故曰岁差即每月昏中旦中之星亦以岁差而移动昭眧也若夫分野原以列宿配之此天地自然之理如尾箕为燕斗牛女为吴越此説与岁差无涉而儒家不晓乃为瞀乱牵合可乎余怪文献通考载洪氏随笔篇为分野因岁差而当变因地势而当变因迁民而当变杜撰之言太史家之余谓天变人变之説固不可以论分野若夫川有通塞河有迁徙分野以地势变此实偶合于天地之理其余皆妄论也旧志载述学之言多从洪氏来而又加臆説以人命吉凶附防分野谨删而辨之又曰古今为分野之説者言其槩则分以十二辰言其详则分以二十八宿按吴越系扬州晋书天文志陈卓所定自南斗十一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唐宋皆因之元书郭守敬所定自南斗四度九分至须女二度一十二分为星纪于辰在丑呉越之分先后差六度有奇然非互异也凡太阳黄道二十八宿直之每宿有一距星距者以此宿与彼宿相距之界也自汉迄宋皆以斗柄为距星故呉越分野始于南斗十一度至须女七度其自斗十一度以前每占无分多不验郭守敬精算特絶不以斗柄为距星而以斗魁为距星实从唐僧一行之言悟入唐书载一行分野篇凡分野以云汉贯注列宿相符为验乃曰南斗在云汉下流故当淮海间为呉分而牵牛去南河寖逺故自豫章至防稽郡又南逾岭徼皆为越分一行阐其理郭守敬精其算明诚意伯刘基有清类分野志系以唐书一行之论而刘诚意所指绍兴府则曰牛女分野夫既言牛矣又何以言女凡占验越郡之地与海稍逺者以牵牛验其沿海一带皆验于须女然牛女二宿仍以南斗为领故呉越分野占天官家知之难与儒家言也】
内纬秘言牛五度绍兴府山隂防稽入八分之五萧山诸暨余姚入八分之七女三度绍兴府上虞嵊县新昌入四分之六
旧浙江通志古测绍兴牛女分野今测绍兴斗五度藏书集要于越绍兴府斗十一度丑宫
防稽县志或问绍兴府既占牛又何以占女曰郡境之南阳宜占牛其隂负海宜占女凡分野有大纲以十二辰分之元授时厯郭守敬所定自南斗四度起厯牵牛之度至婺女二度止为扬州配呉越刘基称其最精又分野有节目以二十八宿分之今绍兴即古越地自唐宋元明以来俱占牛女其应如响
萧山县志清类分野编次绍兴府曰牛女分野则占牵牛亦占婺女乃兼二宿此确论也儒者不解以郑夹漈释一行云汉图悮指南北河为在地之江河夫天有北河三星名北戒南河三星名南戒所谓两戒也此两戒为天下大势所闗故汉志有曰北河为邉门南河为越门汉武帝时有星孛于南北河而击防朝鲜置二郡太史所载班班可考也台州府
孙绰游天台山赋台岳之所奇挺实神明之所扶持防牛宿以曜峯托灵越以正基
名胜志陶隐居云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星故曰天台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台州府禹贡扬州之域南斗须女之分
明一统志台州牛女分野
内纬秘言牛五度台州府临海太平入五分之三女五度台州府黄岩天台仙居入三分之九
旧浙江通志台州临海属牵牛四度古测台州牛女分野今测台州斗六度
藏书集要天台台州府斗十一度丑宫
宁海县志甘卓范蠡诸人分星次丹阳入斗十六度防稽入牛一度宁海接壤防稽郡其入牵牛当与鄞越同
太平县志厯代星书皆以斗牛女为呉越之分野郡志亦云台与两浙皆为南斗须女之分特晋志州郡躔次以防稽入牛一度陶景亦谓天台山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以名山分野当在牛女之间于次为星纪于南斗为天梁星于北斗为权星于三台为司命下星于天市垣为呉越星于五星为荧惑于辰为丑
金华府
元和郡县志开皇九年隋平陈置婺州盖取其地于天文为婺女之分野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金华府禹贡扬州之域牛女之分越地
明一统志金华府牛女分野
万厯金华府志金华自昔以婺女名州宋濓宝婺观记説者谓自南斗十二度至婺女七度为星纪呉越之分皆属焉何独婺之人得以专祠婺女乎是不然呉越之分固广而斗牛女之所该亦广茍以躔度细推之郡之墟正上直于婺女耳星之降祥焉可诬也【郑宗疆婺星所舍辨封域分星灾祥之説见于保章氏久矣然而谓婺郡为婺星所舍者其説甚长不可以不辨窃考星经周天五十一万三千六百八十七里六十八步一尺八寸二分此天之围数也夫围数三则径一实得十六万二千七百八十八里六十一步四尺七寸二分此天之径数也至于二十八宿度数每一度计一千四百六里二十四步六寸四分有奇则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正合周天之数明矣若以周天之数限于十六余万里之内自昔帝王而下辟地之最广者无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计其四封之境亦不过二万余里此外为里者犹十四有余万里今星家论著星宿所入度数止以角亢氐为郑分一曰韩房心为宋分尾箕为燕分斗为呉分牛女为越分虚危为齐分室壁为衞分奎娄为鲁分胃昴为赵分觜参为魏分井鬼为秦分栁星为周分翼轸为楚分若以地域二万里计之不过得星之一十五度耳而乃以三百六十五度尽入于二万里之内其理果何谓乎此外十四余万里或大海或广漠四夷及百蛮在其间者星宿或无所隶属焉此其可疑者一也又况尾箕为东方之宿而乃主北方之燕危虚为北方之宿而乃主东方之齐奎娄在西而东主鲁井鬼在南而西主秦毕昴正西而北主乎赵角亢正东而中主乎郑以至呉越居东南乃属北方斗牛女之分宋与卫邻乃属东方房心之分周在河阳既以为南方栁星张之次而班固复以子为周赵在河北既以为西方昴毕之次而班固复以寅为赵则东西南北互易其位靡有定据是星之与土各自异方矣此其可疑者二也又如北斗之度周乎天中犹可谓主乎九州若天五车九坎皆在牵牛之南偏居一方而亦分主列国何耶此其可疑者三也至论其躔次之疎宻地壤之广狭则又有疑焉宋衞之于燕逾越甚逺而房心尾箕实连而为次鲁衞与赵疆理不入而奎娄昴毕实贯而为列自斗牛以至室壁皆北方之宿也而南起二广东亘江浙过宋鲁而北终于齐衞则自呉越而至齐至衞皆连乎是七宿者也夫尾箕乃幽燕之分而斗牛二宿承之闽广幽燕呉越相望判乎其不相入矣自井鬼以迄翼轸皆南方之宿也而西起秦雍南带四川又北折入于三河成周而南始入于楚带乎衡湘则自秦雍而至楚至衡湘皆连乎是七宿者也角亢乃郑之分与楚为隣翼轸而下角亢聨之秦雍荆衡里道絶逺杳乎其不相比矣星甚相迩其地絶相逺其故何耶此其可疑者四也而又于南则分野太疏于北则分野太宻宋郑二国同在豫州之东为里几何而乃当夫角亢氐房心之五星鲁衞二国宻比乎兖徐之间所封尚狭而乃当夫室壁奎娄之四次周迁洛阳其地尤褊而分秦与楚之外亦独占夫栁星张之三次北之分野可谓太宻矣斗牛女止三宿耳而南起二广东抵福建二浙北至江南两淮逺据江南之九路井鬼二宿耳而北起于秦南及四川以至于河南溪洞云南大理诸国奄及西南之二方南之分野可谓太疏矣或疏或宻所隶不等其又何耶此其可疑者五也或者求其説而不得则曰其国始封之日推岁星所在而言谓如歳星在斗牛而呉越始封而斗牛属呉越自以为得其説矣而不知太史公天官书谓木火金水土各以其舍命国则不但指嵗星而已也虽然二者之义防则于斯皆谓未然何者姑以婺女一星考之星经云兹星明则天下丰女功储大国充富夫二十八宿随天运转靡一息之或停辉光所烛下及万方何有乎分野之局婺星凡十一度计一万五千四百七十里岂但临乎婺郡而已此星一明丰及天下其照临之逺且大槩可想矣窃谓天道流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初何尝有限界星天星也亦何限哉大抵宇宙间万象异形而同体三才异位而同神盖自有交相感应之理此其机括之所系渊乎至哉尝考左氏所载高辛迁阏伯于商邱主辰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故参为晋星夫商邱岂必上当辰大夏岂必上当参惟人职主是星而为之祀则是星之休咎亦随其地而应焉杜预注谓主辰主参为主祀是也能知乎此则防所谓前之五疑者又不待辨而自明矣是以朔方共主于昴宿则昴亦应之其余蛮夷诸国亦必于星宿各有所主特中国不得而尽闻耳然后知分野之説即星之所应言之则可以地验之则不可此杜元凯主祀之言实为古今确论也防近为宝婺观作重建记谓郡因所主宇而祀之非有局于分野既不悮于岁星所封亦不拘泥于五星所舍命国之论实有合于元凯主祀所注足以释千古之疑焉明道先生谓天地间只有一个感与应而已更有甚事伊川先生谓感应之理知道者黙而观之是虽概为事物而言然主祀之义亦可验于此矣防庸取是而为之辨】
内纬秘言牛三度金华府金华兰谿东阳入六分之四女四度金华府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入七分之二
旧浙江通志古测金华牛女分野今测金华斗四度藏书集要寳婺金华府斗十二度丑宫
兰谿县志兰古于越国扬州之地分野为斗牛婺女之间至隋唐以婺名州则婺星专属吾郡之分星矣
浦江县志婺星一十一度一万五千四百七十里浦江去金华百里同婺女之次明矣
衢州府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衢州府禹贡扬州之域牛女之分明一统志衢州牛女分野
治衢州府志魏陈卓分星度最精乃以防稽入牛一度若然则衢之分星当在牛而国史志地星又谓两浙当南斗须女之分故并载以俟知者
内纬秘言牛二度衢州府西安江山二县入二分之六女二度衢州府龙游常山开化入七分之八
旧浙江通志古测衢州牛女分野今测衢州斗四度藏书集要太末衢州府斗十二度丑宫
西安县志蔡汝楠天文略曰十二次扬州丑分星纪之次衢州自牛五度至女一度明清类分野书曰衢自牛五度至女三度按天文诸家言或以防稽为呉或以牛女兼主越或言牛不及女或言斗不及牛或言星不言度独天文略分野书二説为正盖斗牛承箕尾末度自淮而江东渐三呉南尽宣歙而斗乃分入饶信洪吉诸州之界牛则自睦以东合婺之须女故为牛女而衢地适当其处故二书得以凿凿言之总之防稽越也本不兼呉斗呉星也本不入越女越星也本不入呉此其划然可辨者惟唐一行以衢属防稽入牛一度至五度是已而又不及女且度数又与二説不同常以度数与道里较之女固婺星也牛女之界被于闽粤逺而衢与婺相距仅二百里则不应入三度而宜为一度可无疑矣
开化县志金华旧为婺州而衢在唐亦常以女名楼江山旧亦称须江
严州府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严州府禹贡扬州之南境牛女分野
明一统志严州牛女分野
万厯严州府志严州清类分野书自斗三度至女一度属呉越分扬州而一统志亦谓天文牛女分野戴槐志淳安谓去防稽六百余里范蠡鬼谷诸人以防稽入牛一度则淳安尚未入牛当如宋史所云南斗须女之分似为有据【建徳县志旧郡治在淳安之雉山故云】
内纬秘言牛三度严州府建徳淳安桐庐三县入三分之四女初度严州府遂安夀昌分水入八分之四
旧浙江通志古测严州牛女分野今测严州斗三度藏书集要严陵严州府斗十三度丑宫
夀昌县志夀昌本防稽富阳地当在牛一度【天文志以防稽入牛一度故云】
分水县志按扬州分野旧史谓总属斗牛女此就扬州统言之也若以一邑分言之不惟专属一星而且专属星之一度其间分寸未可混也盖在天一度在地计二千九百三十二里七十一步二尺九寸四分斗有二十五度牛有七度女有十一度概以三星隶之岂有一邑而统十二万里者乎今考天盘合地盘之法以星宿配山川而不及郡邑盖郡邑时有改移山川永无变易而杭之崤山当斗宿在新城分水之界相去仅四十里则当从斗为是
温州府
宋史天文志东瓯五星在翼南天文録曰东瓯东越也今永嘉郡永宁县是也按东瓯五星晋志在二十八宿之外乾象新书属张宿武宻书属翼宿与步天歌合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温州府禹贡扬州之域斗牛须女之分越地
明一统志温州斗牛女分野
万厯温州府志温州故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呉越地其分野所值当在斗牛之交于辰则丑于次则星纪于宿则斗牛女
内纬秘言斗五度温州府瑞安平阳泰顺三县入六分之八【一本在牛五度】斗二十一度温州府永嘉瑞安二县入五分之七乐清平阳泰顺三县入六分之八
旧浙江通志古测温州斗牛分野处州斗分野今测温州斗六度处州斗四度
藏书集要东瓯温州府斗十四度丑宫
瑞安县志按诸家志呉越扬州分野虽起度不同要不越于斗牛须女间此次舍之正星也至于翼南东瓯五星是为一方专星惟东瓯主之而他郡不与焉
【谨按旧浙江通志星野度数沿讹者多不能符合今测而严州但云淳安尚未入牛度温处旁引东瓯处士星又与分野图説自相抵牾故并録以俟参考】
处州府
名胜志隋开皇九年处士星见于分野因置处州【宋史天文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或曰博士宫南第一星处士第二星议士第三星博士第四星大夫明大而黄则贤士举】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处州府禹贡扬州之域斗分呉地古缙云之坛
宋濓神仙宅碑栝之名山上直少微天文家所谓处士之星也灵辉下烛凝粹敷和
崇祯处州府志处州古括苍地于天文属扬州斗分为牛女之次上直少微星应处士故以名郡
内纬秘言斗十七度处州府丽水青田缙云松阳遂昌入三分之七龙泉庆云云和宣平景宁五县入四分之二
浙江通志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三
疆域
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而辨方正位以为民极此大司徒职方氏之掌所以正经界也
圣朝统御万国六合一家原无此疆彼界之限而郡县所辖各有定制考旧图而准今志浙省广轮之数可按籍而知已志疆域
浙江全省
御纂图书集成浙江布政使司所辖地析扬之南跨闽之北东距海洋西控宣歙广五百一十里袤一千七百五十九里周围五千二百七十五里统府十一附防城者一曰杭州防城东北之府一曰嘉兴西北之府一曰湖州西之府一曰严州西南之府三曰金华曰衢州曰处州东南之府四曰绍兴曰宁波曰台州曰温州
旧浙江通志东至大海莲花洋界西至江西广信府界六百五十五里南至福建沙埕界一千三百里北至江南蘓州府界三百三十里东南至大海水洋为界西南至福建浦城县界七百三十里东北至江南金山衞界四百三十里西北至江南宁国府界四百一十里
杭州府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一百九十里南北袤八十二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赭山海口六十里西至严州府桐庐县界一百三十五里南至绍兴府萧山县界二十八里北至湖州府徳清县界四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二百里
杭州府志东南到绍兴府萧山县西兴界二十八里【自界到县一十里】西南到金华府浦江县【金沙岭】界三百四十里【自界到县一百一十里】东北到嘉兴府石门县【十六都横溪】界一百二里【自界到嘉兴府九十里】西北到江南宁国府宁国县【干秋闗】界二百八十里【自界到宁国府一百一十里】
钱塘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四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杭州府志东至清泰望江二门抵城而止西至余杭县长桥界十里南至富阳县庙山界七十里北至湖州徳清县导墩铺界七十里东南到绍兴府萧山县西兴界二十八里西南到富阳县分金岭界六十五里东北到仁和县羲和坊四里西北到余杭县西溪界四十里
【谨按杭州府志依明制列仁和为首县伏查大清防典叙钱塘于仁和之前旧浙江通志亦同今恭阅御定皇舆图表于杭州府属首列钱塘自宜钦遵奉为铨次以下各门悉准此例】
仁和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六十一里南北袤八十四里成化杭州府志东至海宁县上舍泾界六十里自界至县四十七里西至钱塘门抵城而止南至绍兴府萧山县渔浦界二十八里自界至县一十里北至湖州府徳清县五林村界四十五里自界至县三十六里东南到绍兴府萧山县西兴界二十八里自界到县一十里西南到甘泉西城脚下接钱塘县界东北到嘉兴府崇徳县【即今石门县】横溪界一百二里自界到县二十七里西北到湖州府徳清县导墩铺界七十里自界到县四十里
【谨按通志各门俱详志原始例引前代旧志独疆域厯朝建置不一道里逺近亦殊当以见在版图为正故各府谨遵御定皇舆表外惟引用康熙二十二年所修旧通志及各府县新志其间微有异同者则以县志分注于府志之下以备参考惟杭州府志内仁和一县疆域误袭咸淳志之文查成化府志与今仁和县志合故仍之】
海宁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一百二十里东西广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杭州府志东至嘉兴府海盐县金牛山界八十三里西至仁和县上舍泾界四十七里南至绍兴府萧山县浙江中流界四十里北至嘉兴府石门县白塔界三十里东南到绍兴府余姚县石棋山界六十里西南到萧山县赭山浙江中流界五十四里东北到嘉兴府海盐县横湖界七十八里西北到湖州府徳清县大麻堰界四十八里
海宁县志自县治至
京师四千一十三里
富阳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九十里东西广五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
杭州府志东至钱塘县湖塘山石碑界二十五里【富阳县志到县九十里】西至新城县分派岘界三十里【富阳县志到县五十里】南至绍兴府诸暨县岭峰界八十五里【富阳县志到县一百六十里】北至余杭县篠岭界三十里【富阳县志到县五十五里】东南到绍兴府萧山县古石碑界四十五里西南到金华府浦江县金沙岭界一百四十里东北到钱塘县分金岭界五十里西北到临安县芝罗岭界四十五里
富阳县志东北至
京师四千三百里
余杭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七十里东西广四十三里南北袤八十四里
杭州府志东至钱塘县长桥界二十六里【余杭县志自界至县四十五里】西至临安县杜坞桥界一十七里【余杭县志自界至县一十八里】南至富阳县篠岭界二十五里【余杭县志自界至县三十里】北至湖州府武康县马头山界五十九里【余杭县志自界至县三十里】东南到钱塘县西溪界三十里【余杭县志自界至县四十里】西南到临安县进贤西村界二十五里【余杭县志自界至县二十五里】东北到武康县盘石界六十五里【余杭县志自界至县三十五里】西北到湖州府安吉州独松闗界七十五里【余杭县志自界至州四十五里】
余杭县志东北至
京师陆路三千二百八十里水路四千一百一十二里
临安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一百里东西广五十三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杭州府志东至余杭县杜坞桥界一十八里【自界至县一十八里】西至于潜县横塘塍界三十五里【自界至县三十里】南至新城县閟岭界四十里【自界至县三十里】北至湖州府孝丰县倪岭界七十里【自界至安吉州四十里】东南到富阳县青树岭界三十五里【自界至县四十五里】西南到新城县笋岭界二十五里【自界至县五十五里】东北到余杭县进贤西村界二十五里【自界至县二十五里】西北到于潜县天目山界五十里
临安县志北抵
京师水行四千一百三十里陆行三千三百二十里
于潜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一百七十里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
杭州府志东至临安县横塘塍界三十里【自界至县三十五里】西至昌化县芦岭界三十里【自界至县一十里】南至严州府分水县砖山埠界六十里【自界至县一十二里】北至江南宁国府宁国县千秋闗界五十五里【自界至县一百五里】东南到新城县浮云岭界四十里【自界至县八十里】西南到昌化县金鸡岭界三十里【自界至县一十五里】东北到湖州府安吉州水凝岭界九十里【自界至县一百五里】西北到昌化县罗纹岭界五十五里【自界至县三十五里】
于潜县志北至
京师陆行三千三百八十里水行四千二百一十五里
新城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一百二十里东西广九十五里南北袤九十里
杭州府志东至富阳县众圃石牌界二十里【新城县志自界至县二十五里】西至于潜县宝福山界七十五里【新城县志自界至县三十五里】南至严州府桐庐县白峰山界二十里【新城县志自界至县二十五里】北至临安县金岭界七十里【新城县志自界至县二十里】东南到富阳县高平岭界二十一里【新城县志自界至富阳六十四里】西南到严州府分水县桐岭界二十五里【新城县志自界至县七十里】东北到临安县呉村界二十五里【新城县志自界至县五十里】西北到于潜县浮云岭界七十七里【新城县志自界至县三十一里】
新城县志东北至
京师四千三百二十里
昌化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二百一十里东西广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五里
杭州府志东至于潜县界头溪界一十五里【自界至县三十里】西至江南徽州府歙县昱岭闗界七十五里【自界至县一百七十五里】南至严州府淳安县沈岭界七十五里【自界至县一百五里】北至江南宁国府宁国县黄花闗界六十里【自界至县一百二十里】东南到严州府分水县洪岭界五十里【自界至县三十里】西南到淳安县贡岭界七十里【自界至县一百二十里】东北到于潜县罗纹岭界三十里【自界至县五十里】西北到徽州府绩溪县蕨岭界八十里【自界至县八十里】
昌化县志北达
京师陆行三千三百里水行四千二百里
嘉兴府
名胜志在浙江省城北一百八十里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江南松江府华亭县界五十里西至杭州府仁和县界一百里南至海八十三里北至江南蘓州府呉江县界二十七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二十里
嘉兴府志东南尽平湖界大海接江南金山衞一百五里西北尽桐乡界乌程之乌镇五十里西南尽石门界仁和县之金鹅乡一百里东北尽嘉善界蘓州府长洲县之章练八十里
嘉兴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八十里南北袤六十四里嘉兴府志东界平湖【嘉兴县志东至平湖县界白马堰五十四里】东南界海盐【嘉兴县志南至海盐县界五十三里东南到海盐县界五十四里自界首到海盐县九里】东北界嘉善【嘉兴县志北至嘉善县界三十二里东北到嘉善县界三十里自界首到嘉善县五里】西南北并界秀水【嘉兴县志西至城内秀水县界十步城外西南至秀水县界三里南至城内秀水县界十步北至城内秀水县界十五步西北到城内秀水县界二十一步自界首到秀水县一里】
秀水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三十八里南北袤四十五里
嘉兴府志东界嘉善【秀水县志东北至嘉善县界四十五里】东南界嘉兴【秀水县志东至嘉兴县界三里南至嘉兴县界十五里东南至嘉兴县界五里】东北界呉江【秀水县志北至呉江县界三十里】西北界石门【秀水县志西北至桐乡县乌镇界四十五里】西南界桐乡【秀水县志西至桐乡县界三十五里西南至桐乡县界三十里】
嘉善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三十六里东西广三十九里南北袤九十八里
嘉兴府志东界江南华亭【嘉善县志东至松江府七十里西至本府北门二十七里】东南界平湖【嘉善县志东南至平湖县治三十六里西南至府治三十六里】南界嘉兴【嘉善县志南至嘉兴县界一十里】北界江南昆山【嘉善县志东北至青浦县界三十 六里至长洲县界四十里】西北界江南呉江【嘉善县志北至呉江县界三十二里】
嘉善县志达省城二百里达
京师水行四千一百三十里陆行三千六百二十里
海盐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南八十里东西广六十四里南北袤八十八里
嘉兴府志东南廹海【海盐县图经东半里海东南二里海】西南界海宁【海盐县图经西六十三里南四十八里西南五十里并至海宁县】北界嘉兴【海盐县图经北七十里嘉兴县】东北界平湖【海盐县圗经东北五十里平湖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嘉善县】
海盐县图经至司二百七十五里至
京水程四千一百六十五里陆程三千八十二里
石门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九十里【石门县志东北抵嘉兴府水陆各八十里】东西广五十二里南北袤二十七里
嘉兴府志东北界桐乡【石门县志东界桐乡募化乡二十里北界桐乡保宁乡二十里东北至桐乡清风乡三十里】西南界徳清【石门县志西界徳清县金鹅乡二十五里西南至金鹅乡二十五里】东南界海宁【石门县志南界海宁昌亭乡十里东南至海宁元吉乡十里】西北界归安【石门县志西北至归安太一乡三十里】
石门县志西南抵布政司水陆各一百十里北达京师水四千一百九十里陆三千六百七十里
平湖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五十四里东西广三十九里南北袤六十八里
嘉兴府志东南界海【平湖县志东界海三十六里南界海二十七里】西界嘉兴【平湖县志西界嘉兴县三里】西南界海盐【平湖县志南界海盐四十里】北界江南华亭【平湖县志东北界江南华亭二十九里】西北界嘉善【平湖县志西北界嘉善十五里】
平湖县志西南至布政司二百四十九里西北至京师水路四千一百五十四里陆路三千六百三十八里
桐乡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六十里东西广三十五里南北袤六十里
嘉兴府志东界嘉兴【桐乡县志东至嘉兴县嘉防都界一十八里】东南界海盐【桐乡县志南至海宁县昌亭乡界三十里东南至海盐县长水乡界四十五里】东北界秀水【桐乡县志东北至秀水思贤乡界三十八里】西南界石门【桐乡县志西至石门县玉溪镇界二十五里西南至石门县崇徳乡界二十七里】西北界归安【桐乡县志西北至归安县太原乡界三十七里】北界江南呉江【桐乡县志北至呉江县澄源乡界三十二里】
桐乡县志至省防水陆各一百七十里至
京师水路四千一百三十里陆路三千七百一十二里
湖州府
名胜志在省城西一百八十里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八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江南蘓州府呉江县界六十里西至江南广徳州界一百三十里南至杭州府仁和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蘓州府呉县界一十八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三百里
湖州府志东南至嘉兴府桐乡县界九十里以乌镇为界自界到嘉兴府又八十里西南至江南宁国府宁国县界二百四十里以紫岘山为界自界到宁国府又一百五十里东北至江南蘓州府呉江县界六十里以染店浜为界自界到蘓州府又七十里西北至江南常州府宜兴县界七十里以悬脚岭为界自界到常州府又七十里
乌程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一百八里南北袤八十一里湖州府志东至江南呉江县界七十二里以浔溪为界西至长兴县界三十五里以水渎中分为界南至归安县界六十三里以横水中分为界北至太湖口一十八里东南到归安县一里以小市巷为界【乌程县志界两平桥】西南到归安县界五十里以吕村为界东北到呉江县界六十里以諲泽浦中分为界西北到长兴县界三十里以卞山村为界
归安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九十里南北袤六十五里湖州府志东至桐乡县界八十二里以琏市东为界西至乌程县界一里以仪鳯桥西为界南至徳清县界六十里以横溪中分为界北至乌程县界二里以奉胜门为界东南至嘉兴府石门县界一百二十里以白马村为界西南至安吉州界一百二十里以铜山乡石门村为界东北至乌程县界四十里以上陂村为界西北至乌程县界五里以荻塘为界
长兴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七十里东西广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长兴县志东西相距一百五十里南北一百五十里】
湖州府志东至乌程县界三十五里以白鹤岭为界西至江南广徳州界二百里以龙目岭为界【长兴县志西至广徳州界一百里】南至安吉州界六十里以小溪桥为界【长兴县志南至安吉州界一百一十里】北至江南宜兴县界六十里以悬脚岭为界东南至乌程县界三十五里以宋渎中心为界西南至安吉州界六十里以赵村为界【长兴县志西南至安吉州界一百五里以白水涧为界】东北至太湖口二十五里西北至江南常州府宜兴县界七十里以义乡山为界
长兴县志东南至省城二百五十里至
京师四千三百七十里
徳清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南九十里东西广六十三里南北袤六十九里【徳清县志东西相距七十五里】
湖州府志东至石门县九十里以大麻村为界【徳清县志到石门县一百八里】西至武康县界三里以金鹅山为界【徳清县志西至武康县三里以永安桥为界到县二十六里】南至仁和县界三十里以五林村为界【徳清县志到杭州府九十里】北至归安县界三十里以渚前渎为界【徳清县志北至归安县界三十六里到湖州府一百里】东南至仁和县界三十里以古骆塘为界【徳清县志东南到海宁县界九十三里以古骆塘为界】西南至仁和县界一十五里以奉口斗门为界东北至归安县界五十四里以郜浦中流为界西北至归安县界三十五里以渚前渎为界
徳清县志南达浙江布政司九十余里北达
京师三千八百里
武康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一百七十里东西广七十九里南北袤四十五里
湖州府志东至徳清县界二十三里以金鹅山为界【武康县志东至金鹅山二十七里】西至安吉州界五十五里以铜岘山为界【武康县志西至安吉州界高坞岭七十里】南至余杭县界三十里以马头闗为界北至归安县界一十五里以桃坞岭为界【武康县志北至桃坞岭三十五里】东南至钱塘县界三十六里以界头村为界【武康县志东南至钱塘县三十七里】西南至余杭县界三十五里以盘溪为界【武康县志西南至余杭县阖石埃三十五里】东北至归安县界四十里以塘头铺为界西北至归安县界一百八十里以方山为界【武康县志西北至方山岭二十八里】
武康县志至浙江布政司九十里至
京师陆路三千八百九十一里水程四千四百七里
安吉州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一百二十里东西广八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湖州府志东至武康县界三十五里以铜岘山为界【安吉州志东至武康县九十里】西至江南广徳州界四十里以苦岘山为界【安吉州志西至广徳州九十里】南至孝丰县界三十里以沿干市为界【安吉州志南至孝丰县四十里南二十里抵沿干为孝丰县界】北至长兴县界五十里以方山谢公乡为界【安吉州志北至归安县一百二十里北四十五里抵小溪桥为长兴县界】东南至余杭县界四十五里以独松闗为界西南至江南宁国府宁国县界一百二十里以下岘山为界【安吉州志西南三十里抵锡干为孝丰县界】东北至长兴县界四十三里以梅溪乡大岭为界【安吉州志东北四十三里抵前赵村为归安县界】西北至江南广徳州界四十一里以五岭为界【安吉州志西北四十里抵龙潭岭为长兴县界】
安吉州志东南至省城三百里北至
京城四千二百里
孝丰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九十里东西广一百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湖州府志东至武康县界三十里以菱湖岭为界【孝丰县志东至武康县一百二十里】西至江南广徳州界四十里以苦岘山为界【孝丰县志西至江南宁国府一百二十里以孔夫闗为界】南至临安县界五十里以乌山闗为界【孝丰县志南至临安县六十里】北至安吉州界二十五里以沿干溪为界【孝丰县志北至安吉州四十里】东南至余杭县界三十里以幽岭为界【孝丰县志东南至余杭县一百一十里】西南至于潜县界三十里以郎采闗为界【孝丰县志西南至于潜县七十里】东北至安吉州界二十里以穆王城为界【孝丰县志东北至安吉州界二十五里】西北至江南广徳州界三十里以金鹅岭为界【孝丰县志西北至广徳州界七十里】
孝丰县志至省二百五十里至
京师四千三百九十里
宁波府
名胜志在省城南五百里【宁波府志西北至省城四百八十里】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二百二十四里南北袤二百八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海岸一百四里西至绍兴府余姚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台州府宁海县界一百四十六里北至海岸六十二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六百四十里
宁波府志东南极海岸一百一十二里东北极海岸七十二里南极栅墟岭之海一百四十六里西南极杉木岭一百二十六里皆际于台州西极桐下浦一百二十里西北极鸣鹤乡之双河一百有五里皆际于绍兴
鄞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六十五里南北袤六十六里
宁波府志东至阳堂乡陇东河铺三十五里界镇海南至鄞塘乡傅河坝五十里【鄞县志五十五里】界奉化西至桃源乡潘岙岭三十里界慈谿北至老界乡砖桥铺十五里界镇海东南至丰乐乡之金峩山九十里界奉化西南至通逺乡梅山岭一百七十里界绍之余姚东北至老界乡张家堰四十一里界镇海西北至清道乡西渡三十五里界慈谿慈谿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六十里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九十里
宁波府志东至梅林泾鸬鹚浦六十里界镇海南至钟乳山潘岙岭三十里界鄞西至桐下湖从浦至大江八十里界余姚北至海中桑屿黄牛山六十里界海盐东南至西渡江心十五里界鄞西南至杨溪村石门山一百里界余姚东北至鴈门岭六十里界镇海西北至上林乡八十里界余姚
慈谿县志西北至省城四百三十里至
京师四千六百一十里
奉化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八十里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五里
宁波府志东至鄞之藤岭道陈岭七十里西至新昌县六诏岭嵊县剡岭界俱一百里南至宁海栅墟岭六十里北至鄞北渡四十五里东南陆路由十庙碶渡海并折水路凡二百五十里界象山西南由杉木岭至龙宫马岙八十里界宁海东北至金峩山岭六十里界鄞西北至箬坑岭一百二十里界嵊【奉化县志西北到嵊县一百七十里上虞县二百里余姚县二百二十里】
奉化县志至浙江布政司陆路五百六十里水路六百里至
京师陆路四千六百三十里水路四千五百五十八里
镇海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北六十五里东西广二百九十里南北袤二百五十七里【宁波府志在郡治东北六十里东西相距二百五十里南北相距二百三十里】
宁波府志东北切近海岸由闗口二里至港口又五里至虎蹲山又十里至蛟门山又十里至捣杵山又三十里至金塘山西首山脚又十里至太平山又十里至后海又五十里至东霍山又五十里至西霍山又二十里至七姊妺山计洋面延袤四十里东北界定镇洋汛西北界乍浦洋汛南至灵岩乡阿育王山三十里界鄞西至清泉乡浦桥北五十里界鄞东南至海晏乡旗头山青龙港海洋一百十里界象山西南至崇丘乡张家堰三十五里界鄞西北至灵绪乡东埠墟松浦闸一百二十里界慈谿
镇海县志西北至省城五百三十里至
京师四千七百二十里
象山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南二百七十里东西广二百里南北袤二百五里【象山县志东西广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
宁波府志东至海岸四十里南至海岸一百二十里西至宁海一百八十里北至奉化一百九十里东到鄞港东殊山八十里南到宁海界秋芦门海港一百九十里西到宁海界盖苍山脊一百里北到鄞港中乌屿山六十里东南到海岸三十里西北到奉化界鄞港中白石山六十里东北到鄞港中翁山七十里西北到宁海县界渔溪梅港一百五十里
象山县志西北至省城七百五十里至
京师四千九百五十里
定海县
宁波府志在府治东北二百六十里自东门至甬东岙十五里过呉洞二岙又十五里过芦蒲岙又十里过舵岙又十里至大展岙又十里为东之尽从海船渡过莲花洋金钵盂计水道五十里至普陀山往东南十里至朱家尖往南三十里至桃花登步六横俱系悬山舟行可达大小洛伽山外系大洋可达日本国自南门三里至道头水道二十里至螺头门过横水洋向南至大榭向西至金塘六十里至蛟门三十里至小港口十里至招宝山界镇海县自西门盐仓岙五里过西高岭十五里至紫薇岙十里至岑港岙向西北二十里至大小沙向西二十里至碇齿为西之尽从海船过渡五里至册子山又十里至金塘乡又二十里与镇海县蛟门连界自北门至□河岙向东北十里过东高岭又十里至皐泄岙十里至白泉岙十五里至北墠岙又十里至大展岙与舵岙连接从□河正北二十里至千榄岙又二十里至马岙从海船过渡至秀山再渡至岱山外即衢洋洋外即衢山与江南崇明镇洋面接界
定海县志定海县境旧志所载当时以海面辽濶不可道里计故就潮候约言之今之县境则异是东自沈家门至塘头嘴普陀大小洛伽朱家尖树栨洋屿梁横葫芦白沙南自山至大小渠山小猫六横虾岐西自大榭金塘至野鸭中钓外钓册子菜花刁柯鱼龙兰山太平捣杵北自灌门至筊杯官山秀山长白龟鼈岱山峙中双合东垦西垦燕窝东南自十六门【一名石同门】至大小干拗山桃花山顺母涂登埠马蚁防灯马秦西南自竹山至鸭蛋盘屿螺头洋螺蟹屿寡妇礁摘箬大猫穿鼻西北自里钓至马目连菰茨五屿桃花女东北自钓门至螺门兰山青黄肚栲鼈竹屿东西岳长涂剑山五爪湖朴头王山□山俱内洋地若东之浪冈福山北之大小衢山鲞蓬寨子烂东西北之大小渔山鱼腥脑东北之香炉花瓶青幇庙子湖鼠狼湖东西寨黄星三星霜子菜花环山则皆外洋也其南内洋至六横与镇海县接界西内洋至金塘与镇海县蛟门山接界北外洋而上为羊山徐公山则江浙连界若西南之梅山青龙港穿鼻港旗头洋则属镇海县东西双屿牛门青门旦门鎻门澹水门洞下门道人龙洞乱礁鞍子大目牛栏珠山韭山石浦孝顺洋则皆属象山县西北内洋之游山七里墅虎蹲招宝蛟门固属镇海县而外洋之东西霍七姊妹亦附镇海县黄盘则为江南省金山衞对出滩浒二山在羊山西北者俱属江南省汛惟乍浦属嘉兴府之平湖县东北外洋至浪冈犹江浙聫界而花脑洛华梳头马迹裘子璧下东库大小盘陈钱李西则专属江南省汛地此又界限之不可不辨者也
定海县志西至省城七百六十里至
京师四千九百六十里
绍兴府
名胜志在省城东南一百三十八里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二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四十七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宁波府慈谿县界二百里西至杭州府富阳县界二百三十五里南至金华府东阳县界二百五十里北至海口三十里【绍兴府志北至海四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四百五十八里
绍兴府志东南至台州府天台县界三百里西南至杭州府富阳县界一百九十二里东北至宁波府慈谿县界二百二十七里西北至杭州府钱塘县界一百二十五里
山阴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九十八里南北袤一百一十八里
绍兴府志东至防稽县不二里许界运河而中分之东南至覆盆岭诸暨县界四十里南五十里际古博岭西南逾金牛岭七十里达于浣江亦接诸暨北至海岸四十里沙隄极目转徙无常海之北岸则嘉兴之澉浦也东北以宋家溇为界隣防稽西至钱清五十五里界萧山县西北抵航坞之沥村亦达于海
防稽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九十二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
绍兴府志东九十里至曹娥江之中流上虞县界【防稽县志东九十二里至曹娥江之中流】东南一百四十里至三界南一百一十里至南嶀口溪之中流并嵊县界西南八十里至驻日岭诸暨县界西一里运河中流西北三里并山隂县界北二十里一抵海【防稽县志逾北岸嘉兴府海盐县界】东北七十五里至沥海纂风镇上虞县界萧山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一百一十一里东西广六十二里南北袤九十里
绍兴府志东五十里至浦阳江之中东南五十一里至螺山之外东北四十九里至龛山抵航坞山并山隂界西至浙江之中二十三里西北一十五里并钱塘县界南至壕岭六十五里诸暨县界西南四十八里至黄岭富阳县界北至大海之中三十五里杭州府仁和县界
萧山县志至省城三十里至
京师四千三百四十三里
诸暨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一百四十二里【诸暨县志至本府一百一十里】东西广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绍兴府志东至古博岭山隂县界驻日岭防稽县界俱七十里西至五泄山富阳县界金华府浦江县界俱五十里南至善坑岭白岩山金华府义乌县界六十里北至兔石头萧山山隂二县界俱九十里东北至白水山山隂县界九十里西北至雀门岭富阳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日入柱山浦江县界七十里东南至宣家山嵊县界八十里而近白水岭金华府东阳县界八十里而遥
诸暨县志至布政司二百里至
京师四千四百二十里
余姚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北一百四十七里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二百六十里【余姚县志东西广五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九十六里】
绍兴府志东二十里界桐下湖桥【余姚县志东十里界桐下湖桥】东南三十五里界杨溪之石门山【余姚县志东南四十五里界石门山】东北七十里界上林之漾塘并慈谿县西三十里界小楂湖西南六十里界筀竹岭【余姚县志西南五十里界筀竹岭】西北七十里界乌盆断塘并上虞县南一百六十一里界黎州山嵊县北三十五里入海际又北包悬泥山跨海之北抵海盐县
余姚县志至省城三百一十里至
京师四千五百七十里
上虞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一百二十里东西广五十三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一里【上虞县志南北一百三十里】
绍兴府志东二十里至通明坝【上虞县志东二十八里至新桥】东南四十五里至帛道猷岭东北二十里至新坝俱余姚县界西二十八里至曹娥江之中流西北八十七里至黄家堰俱防稽县界【上虞县志西北八十里至黄家堰】西南九十里至车骑山南一百三十里至覆巵山俱嵊县界【上虞县志南七十里至郁岭石牀铺嵊县界】北六十里抵海【上虞县志海北即嘉兴府海盐县界】
嵊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南一百八十里【嵊县志达府一百一十里】东西广三百七十六里南北袤一百七十六里
绍兴府志东至陆照岭一百四十里宁波府奉化县界东南至太湖山七十里南至胡塍一百五里俱新昌县界西南至白峰岭九十里东阳县界西至劳绩岭一百三十六里诸暨县界西北至孙家岭七十里北至池湖五十五里俱防稽县界东北至郁树岭六十里上虞县界
嵊县志至省城三百二十五里至
京师水行四千六百四十里陆行四千五百四十五里
新昌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南二百二十里东西广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五里
绍兴府志东至黄柏尖台州府宁海县界一百里【新昌县志至县一百八十里】东南至闗岭天台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彩烟山东阳县界二百一十里西南至穿岩山嵊县界四十里西至乌岩溪嵊县界三十里【新昌县志至县三十五里】西北至花钿岭嵊县界十五里【新昌县志至县三十五里】北至王宅后溪嵊县界四十里东北至黄罕岭奉化县界一百里【新昌县志至县一百六十里】
新昌县志北至
京师四千五百五十八里至省城三百二十五里台州府
名胜志在省城东南三百里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三百九十里南北袤三百九十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海岸一百八十里西至处州府缙云县二百一十九里南至温州府乐清县界一百三十九里北至绍兴府新昌县界一百四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七百七十八里
台州府志东南二百九十二里入海西南一百九十二里括苍山入处州府东北三百二十五里磕苍山入宁波府西北二百九十四里大盆山入金华府
临海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
台州府志东一百八十里牛头山入海西七十里黄沙岭入仙居县南四十五里黄土岭入黄岩县北六十五里杜潭岭入天台县东南一百二十六里海门山入海西南五十里括苍山连登坛山入仙居县东北五十五里桐岩岭入宁海县西北六十五里黄振岭入天台县
黄岩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南六十里东西广三百二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台州府志东六十里海门山入海西二百五十里苍山入仙居县南五十里盘山入乐清县北一十里戍铺岭入临海县东南六十里新河入太平县西南三百里尘山入永嘉县东北六十里赤山村入临海县西北七十里义诚乡入临海县
黄岩县志至省城七百三十二里至
京师五千八百三十八里
天台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九十里东西广二百二十九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台州府志东四十里筋竹岭入宁海县【天台县志东四十六里筋竹岭界自界至县八十里】西一百八十三里大盆山入东阳县【天台县志自界至县七十五里】南二十五里杜潭入临海县【天台县志自界至县六十五里】北五十里石垒寨入新昌县【天台县志自界至县七十五里】东南四十里黄振岭入临海县【天台县志自界至县七十里】西南一百里紫箨山入仙居县【天台县志自界至县八十里】东北六十里灵墟入宁海县西北四十里闗岭铺入新昌县【天台县志西北五十里至闗岭界自界至县七十里】
天台县志至省城五百五十里至
京师四千九百里
仙居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九十里东西广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仙居县志东西一百四十里南北一百五十里】
台州府志东四十里界岭入临海县西一百里风门入缙云县南一百里道者山入永嘉县北五十里祝家嶚入天台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五部山入黄岩县西南一百里界绕山入缙云县东北八十里卢坑山入天台县【仙居县志东北八十里紫岷入天台】西北一百一十五里郭坦山入永康县【仙居县志西北一百五十里郭坦山】
仙居县志至省城七百里至
京师四千九百一十里
宁海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北一百八十里东西广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二百六十五里
台州府志东一百一十里西溪岭入象山县西六十里白溪源入天台县南一百一十五里宁和岭入临海县北七十里栅墟岭入奉化县东南二百五十里牛头洋入海西南一百二十里桐岩岭入临海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柴溪岭入象山县西北九十里杉木岭入新昌县
宁海县志至省城六百五十里至
京师四千八百七十里
太平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南一百五十里东西广七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三里
台州府志东三十五里新河所又五里抵海西三十五里石桥入乐清县南三十里隘顽所又三里抵海北四十里小塘岭又五里入黄岩县东南五十里松门衞抵海西南七十里楚门所抵海东北四十五里新桥入黄岩县西北四十里岭店驿入乐清县
太平县志至浙江布政司八百一十二里至
京师五千三十五里
金华府
名胜志在省城南五百五十里【金华府志至浙江布政司陆路四百二十里水路四百四十里】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三百九十八里南北袤三百六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台州府天台县界三百九十里西至衢州府龙游县界九十里南至处州府缙云县界一百八十六里北至严州府建徳县界一百一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五百八十八里
金华府志东南到台州府仙居县马鬃岭为界三百四十九里西南到衢州府龙游县方山为界七十五里西北到严州府建徳县三河为界一百里东北到绍兴府诸暨县顔家畈界二百十五里金华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九十三里南北袤六十八里金华府志东至义乌县界六十八里地名航慈溪【金华县志自果至义乌县治四十二里】东南到武义县界四十五里地名石龙头【金华县志自界至武义茭道驿十里到县治又二十五里】南至武义县界四十里地名焦顔状石【金华县志自界至武义县治三十里】西南到汤溪县界二十五里地名白龙溪【金华县志自界至汤溪县治三十里】西至兰谿县界二十五里地名栅头【金华县志自界至兰谿县治二十五里】西北到兰谿县界二十五里地名九龙【金华县志自界至兰谿县治二十五里】北到兰谿县界三十五里地名盘泉【金华县志即北山最髙处自界至县治二十里】东北到浦江县界五十五里地名太阳岭【金华县志自界至浦江县治五十五里】兰谿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五十里东西广七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十五里【兰谿县志今南北仅七十余里】
金华府志东至金华县界三十里地名竹马馆东南到金华县界二十里地名古城南到汤溪县界二十五里地名赤井桥【兰谿县志南至汤溪县大有溪桥二十五里】西南到龙游县界三十五里地名游埠西至夀昌县界四十五里地名檀村西北到建徳县界三十五里地名白雁插【兰谿县志白雁岐】北至建徳县界四十五里地名将军岩东北到浦江县界五十五里地名横木
兰谿县志至浙江布政司陆路三百六十五里水路三百七十五里至
京师陆路四千四百三十五里水路四千五百二十三里
东阳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一百五十里东西广一百七十二里南北袤一百二十八里
金华府志东至天台县界一百四十里地名梅枝岭【东阳县志东一百五十里梅枝岭稍下虾□岩为界到天台县治共二百二十里】东南到天台县界地名乌岩【东阳县志至乌岩寨抵深坑为界共一百四十里到天台县治共一百九十里】南至永康县界六十一里地名五斗【东阳县志南六十七里至丈坞坑水东桥为界到永康县治共一百十里】西南到义乌县界地名下墅【东阳县志下墅街牌巷及洪塘村中界坵东郭坑并义乌界各五十里到义乌县皆百里】西至义乌县界二十里地名下昆溪【东阳县志至下昆溪二十里铺昆桥为界到义乌县治共四十里】西北到义乌县界地名蒲塘【东阳县志计十五里】北至诸暨县界六十里地名顔家畈【东阳县志六十一里以三保田中间石岩为界旧志作顔家畈】东北到嵊县界地名白峰【东阳县志共九十里上白峰岭计三百步抵界到嵊县治共一百九十里】
东阳县志到浙江布政司三百里到
京师四千六百二十里
义乌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北一百一十里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十七里
金华府志东至东阳县界二十里地名下昆溪【义乌县志自界至东阳县治二十里】东南到东阳县界五十里地名洪塘【义乌县志自界至东阳县治四十八里】南至永康县界九十七里地名杳岭【义乌县志至永康县界九十里地名察岭自界至县五十五里】西南到金华县界五十里地名何楼子【义乌县志自界至金华县治八十里】西至金华县界四十里地名杭慈溪【义乌县志自界至金华县治七十里】西北到浦江县界三十里地名蒲墟北至浦江县界三十里地名石斛【义乌县志自界至浦江县治三十里】东北到东阳县界三十里地名爱头【义乌县志自界至东阳县治二十六里】
义乌县志至本省陆路五百三十里水路五百五十里至
京师陆路四千六百里水路四千七百八里
永康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南一百一十里东西广二百六十五里南北袤一百里
金华府志东至仙居县界二百四十里地名马鬃岭东南到缙云县界四十里地名南冈岭南至缙云县界四十五里地名黄碧封堠西南到武义县界二十里地名桐琴西至武义县界二十五里地名桐琴西堠【永康县志西至武义县杨公桥交界三十里】西北到武义县界三十里地名防塘北至义乌县界五十五里地名杳岭东北到东阳县界六十里地名四路口
永康县志到本省五百三十里到
京师四千六百八十里
武义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南八十里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六十里【武义县志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金华府志东至永康县界三十五里地名杨公桥东南到永康县界二十五里地名桐琴南至缙云县界三十里地名小窖头西南到丽水县界四十五里地名应和【武义县志西南至丽水宣平二县以应和小后陶为界】西至金华县界三十五里地名长山西北到金华县界三十里地名售溪【武义县志焦溪】北至金华县界三十里地名梅公山东北到金华县界三十五里地名石龙头
武义县志县治至省陆路五百里水路五百二十里至
京师陆路四千五百七十五里水路四千六百七十八里
浦江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北一百二十里东西广一百二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金华府志东至诸暨县界六十里地名杨家埠【浦江县志东至诸暨县五十里以界牌为界自界至县治六十里】东南到义乌县界四十里地名赤村桥【浦江县志东南至义乌县三十里以步虚岭为界自界至县治三十里】南至金华县界六十里地名太阳岭【浦江县志南至金华县五十五里以太阳岭为界自界至县治五十五里】西南到兰谿县界六十里地名洪塘【浦江县志西南至兰谿县五十里以横木为界自界至县治六十里】西到建徳县界四十里地名井坑岭【浦江县志井坑岭至县治六十里】西北到建徳县界五十里地名截柘岭【浦江县志西北至建徳县四十里截柘岭为界自界至县治六十里】北至富阳县界九十里地名金山岭下【浦江县志金沙岭至县治九十里】东北到桐庐县界一百里地名松山坑口【浦江县志东北至诸暨县九十里以杨塘岭为界自界至县治五十里】
浦江县志至浙江布政司陆路五百四十里水路五百五十里至
京师陆路四千六百十里水路四千七百八里
汤溪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五十五里东西广四十三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金华府志东至金华县界二十五里地名白龙溪东南到遂昌县界七十里地名周坞【汤溪县志东南四十里至遂昌县界箬阳】南至遂昌县界七十里地名银岭西南到龙游县界二十里地名方山【汤溪县志西南四十里至方山】西至龙游县界二十里地名湖镇【汤溪县志西一十八里至龙游县界白渡桥】西北到兰谿县界三十里地名油埠【汤溪县志西北二十二里至油埠】北至兰谿县界四十里地名樟林东北到兰谿县界三十里地名张坑
汤溪县志由县治达省城陆路五百里水路四百里达
京师陆路四千四百十里水路四千四百十五里衢州府
名胜志在省城西南六百里【衢州府志水路六百里陆路四百八十里至浙江布政司】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三百五十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金华府兰谿县界一百二十二里西至广信府玉山县一百一十五里南至福建建宁府浦城县界二百一十里北至严州府遂安县界九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六百四十里
衢州府志东南一百四十里至处州府遂昌县界西南一百八十里至福建建宁府浦城县界东北九十里至严州府夀昌县界西北一百九十里至江南徽州府婺源县界一百九十五里至江西饶州府徳兴县界
西安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七十五里南北袤二百里【衢州府志南北二百二十里】
衢州府志东四十里至本府龙游县界乌头铺自界至县三十里西三十五里至本府常山县界源湖铺自界至县四十五里南一百二十五里至处州府遂昌县界大金竹岭自界至县一百六十里北九十五里至严州府遂安县界灰岭自界至县一百四里东南一百三十里至处州府遂昌县界马岭口自界至县一百五十里西南五十里至本府江山县界后溪自界至县二十五里东北六十里至本府龙游县界大路口自界至县二十里西北四十里至本府常山县界叶坂自界至县二十里龙游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七十里东西广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衢州府志东西五十七里南北一百五十五里】
衢州府志东三十里至金华府汤溪县界自界至县三十八里西二十七里至本府西安县界盈川自界至县四十里南九十里至处州府遂昌县界马越口自界至县六十里北六十五里至严州府夀昌县界梅岭自界至县二十五里东南六十里到处州府遂昌县界井下源自界至县四十里西南四十里到本府西安县界自界至县四十里东北四十里到金华府兰谿县界石硖自界至县六十里西北五十五里到本府西安县界下叶自界至县六十里
龙游县志自县治至
京师四千五百里至省城五百里
常山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八十里东西广八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衢州府志东四十五里至本府西安县界双牌自界至县三十五里西三十五里至江西广信府玉山县界草萍自界至县三十五里南二十五里至本府江山县界竹荆自界至县二十五里北三十五里至本府开化县界首自界至县四十五里东南一十五里到本府江山县界左坑自界至县四十里西南三十五里到江西广信府玉山县界黄塘自界至县三十五里东北五十里到本府西安县界叶坂自界至县四十里西北五十里到本府开化县界深山岭自界至县四十里
常山县志至浙江布政司水路七百里陆路六百里至
京师水路四千七百二十里陆路四千六百二十里
江山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七十里【江山县志去府城八十里】东西广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衢州府志去府治七十五里东西一百五里南北一百六十里】
衢州府志东三十五里至本府西安县界纡溪源青山自界至县四十里西七十里至江西广信府玉山县界栗木自界至县十里南一百二十五里至福建建宁府浦城县界小竿头岭底【江山县志南抵浦城县界小竿岭底一百三十五里】自界至县一百里北二十五里至本府常山县界竹荆自界至县二十五里东南一百里到处州府遂昌县界东碛岭底自界至县三十里西南九十里到江西广信府永丰县界岩后自界至县三十里东北三十五里到本府西安县界后溪【江山县志东北抵西安县界后溪三十里】自界至县四十里西北四十里到本府常山县界马驹自界至县一十五里
江山县志至省城七百里至
京师四千七百里
开化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二百里东西广二百九十里南北袤二百三十里【衢州府志去府治一百六十里东西二百二十里南北一百六十里】
衢州府志东四十里至本府常山县界深山岭自至县五十里西八十里至江西饶州府徳兴县界白沙自界至县七十里南四十里至本府常山县界牌自界至县三十五里北一百二十里至江南徽州府休宁县界江岭自界至县一百二十里东南五十里到本府常山县界蓼岭自界至县六十里西南八十里到江西广信府玉山县菱塘岭自界至县六十里东北七十里到严州府遂安县界訚岭自界至县五十里西北八十里到江南徽州府婺源县界际岭自界至县一百里
开化县志至省城六百九十五里至
京师四千六百里
严州府
名胜志在省城西南四百里【严州府志自府治至浙江布政司陆路二百七十里水路三百一十里】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三百九十里南北袤三百三十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杭州府富阳县界二百里西至江南徽州府歙县界二百三十里南至金华府兰谿县界五十里北至杭州府于潜县界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四百二十八里
严州府志东南到金华府一百八十里西南到衢州府二百一十里东北到杭州府三百一十里西北到徽州府三百一十里
建徳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
严州府志东至桐庐县界六十五里以安仁牌为界自界至桐庐三十五里西至夀昌县界六十里以菱塘为界自界至夀昌二十五里南至金华府兰谿县界六十里以花塘为界自界至兰谿三十里北至分水县界六十里以胥岭为界自界至分水六十三里东南到金华府浦江县界七十五里以井硎为界自界到浦江三十五里西南到金华府兰谿县界四十里以檀岭为界自界到兰谿四十五里东北到桐庐县界六十五里以杨阐桥为界自界到桐庐三十五里西北到分水县界四十五里【建徳县志五十五里】以峡岭为界自界到分水五十三里淳安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一百六十里【淳安县志自县至府陆路一百四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严州府志东至建徳县界八十里以铜官岭为界自界至建徳八十六里西至遂安县界七十三里以杨岭为界自界至遂安四十五里南至遂安县界四十三里以安硎岭为界自界至遂安四十里北至杭州府昌化县界一百六十里以桐坑庵独石为界自界至昌化七十五里东南到夀昌县界七十五里以辽岭为界自界到夀昌五十里西南到遂安县界二十里以铜桥为界自界到遂安四十三里东北到分水县界八十六里以塔岭为界自界到分水六十里西北到江南徽州府歙县界九十七里以深渡为界自界到歙县一百八十里【淳安县志一百一十里】
淳安县志东至省城三百六十里至
京师四千五百八十里
桐庐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一百里东西广九十七里南北袤一百三十二里【桐庐县志东西相距八十五里南北相距三十里】
严州府志东至杭州府富阳县界三十里【桐庐县志四十五里】以东梓口为界自界至富阳五十里西至建徳县界三十五里【桐庐县志四十里】以安仁牌为界自界至建徳六十五里【桐庐县志六十里】南至金华府浦江县界七十里以荡父为界自界至浦江二十里北至分水县界六十里以毕岭为界【桐庐县志以石壁山为界】自界至分水二十里东南到浦江县界九十里以野狐岭为界自界至浦江九十里西南到建徳县界三十五里【桐庐县志四十里】以冷水堰为界自界至建徳六十五里【桐庐县志六十里】东北到杭州府新城县界四十里以白峰岭为界自界至新城三十里西北到分水县界七十里以何村为界自界至分水一十八里
桐庐县志自县治至浙江布政司陆路一百八十里水路一百九十里至
京师水陆俱四千四百二十八里
遂安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一百八十里东西广一百二十三里南北袤一百二十四里
严州府志东至淳安县界四十三里以界桥为界自界至淳安二十里西至江南休宁县界八十里以积雪岭为界自界至休宁一百四十三里【遂安县志西至休宁县界九十里以白磜岭为界自界至县一百三十里】南至衢州府西安县界七十九里以黄连岭为界自界至西安九十八里北至淳安县界四十五里以杨岭为界自界至淳安七十三里东南到淳安县界三十七里以伧父滩为界【遂安县志以侯岭为界】自界至淳安四十里【遂安县志自界二十里入新安江泝江至淳安县二十里】西南到衢州府开化县界八十里以马金岭为界自界至开化五十里【遂安县志西南至开化县界七十里以界牌为界自界至开化县六十里】东北到淳安县界四十里以安硎岭为界自界至淳安县四十三里西北到淳安县界四十二里以佛子岭为界自界至淳安六十五里
遂安县志自县治至省城陆路五百里至
京师四千八百八十里
夀昌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九十里东西广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严州府志东至建徳县界二十五里以茭塘为界自界至建徳六十里【夀昌县志自界至建徳六十五里】西至遂安县界七十五里以黄连岭为界自界至遂安七十里南至衢州府龙游县界四十里以梅岭为界自界至龙游七十五里【夀昌县志西南至龙游】北至淳安县界五十里以杜渎为界自界至淳安七十五里东南到金华府兰谿县界三十五里以赌山为界自界至兰谿三十五里【夀昌县志东南至兰谿县以岩洞山为界自界至兰谿六十里】西南到衢州府西安县界六十里以鵞笼山为界自界到西安五十里【夀昌县志自界到西安九十里】东北到建徳县界三十五里【夀昌县志东北到建徳三十里】以新安江为界自界至建徳五十里【夀昌县志自界到建徳六十里】西北到淳安县界五十里以辽岭为界【夀昌县志以玳瑁岭为界】自界到淳安七十五里
夀昌县志至
京师陆路四千五百一十八里水路四千六百八里
分水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北一百五十里【分水县志去府城一百五十五里】东西广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一里
严州府志东至杭州府新城县界八十里以广陵溪为界自界至新城二十五里西至淳安县界六十里以塔岭为界自界至淳安八十里南至建徳县界六十三里以胥岭为界自界至建徳六十里北至杭州府于潜县界一十二里以印渚溪为界自界至于潜五十里东南到桐庐县界二十里以毕岭为界自界至桐庐六十里西南到建徳县界五十里以峡岭为界自界至建徳五十里东北到杭州府临安县界六十三里以栗硎口为界自界至临安四十里西北到淳安县界七十八里以皐硎岭为界自界至淳安一百三十里
分水县志至省城二百八十里至
京师四千五百里
温州府
名胜志在省城东南六百五十里【温州府志至省城一千八十五里】旧浙江通志东西广一百六十九里南北袤八百二十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海岸九十里西至处州府青田县界九十里南至福建福宁州界四百九十里北至台州府黄岩县界三百三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六百九十里
温州府志东南到福建福州城八百六十里东北到台州城四百八十里西南到福建建宁城一千里西北到处州城三百六十里
永嘉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一百六十九里南北袤三百二十里
温州府志东至海七十里西至安溪九十里为处州府青田县界自界到县二十里南至丽塘二十里为瑞安县界自界到县六十里北至柟溪箬岭三百里为台州府仙居县界自界到县五十里东南到大海一百里西南到桐岭瑞安县界三十五里自界到县六十七里东北到馆头乐清县界三十里自界到县五十里【永嘉县志西北到青田县界一百里】
乐清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北八十里东西广二百五里【乐清县志东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五里
温州府志东至海渡一十五里【万厯温州府志越渡至温岭一百三十里为黄岩县界】西至柟溪桐岭六十里为永嘉县界自界到县六十里南至海五里【万厯温州府志越海至玉环乡南社一百三十里为海洋】北至仙居县界一百九十里自界到县一百九十里【乐清县志北至接莆岭六十里亦永嘉县界】东南到大海一十里西南至馆头永嘉县界五十里自界到县三十里西北至仙居县界二百里自界到县三百八十里【万厯温州府志东北到黄岩县界一百二十里自界到县六十里】
乐清县志自县至省城一千里至
京师四千八百一十里
平阳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一百三十里东西广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五里
温州府志东至海二十五里西至笠帽山一百三十五里为泰顺县界南至庐屯山二百二十里为福建福宁州界北至散屿三十五里为瑞安县界自界到县一十五里东南到海五十里东北到瑞安县五十里西南到福建福宁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到州一百八十里共二百九十里西北到瑞安县五十里
平阳县志自县至省城一千三百五十里至
京师四千八百二十里
瑞安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八十里东西广三百二十里南北袤六十七里
温州府志东至海一十里西至龙鬭山二百里为泰顺县界到县共三百里南越飞云渡至平阳界一十五里到县共五十里北至永嘉县界五十二里到县共八十里东南到海二十里西南到平阳县五十里东北到永嘉县八十里西北到处州府青田县三百五十里
瑞安县志自县至武林一千三百里至
京都四千七百七十里
泰顺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二百九十里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
温州府志东至瑞安县界一百里到县三百里西至福建夀宁县黄洋隘界十里到县三百里南至夀宁县界三里到福建福安县三百里北至处州府景宁县界一百里到县二百一十里东南到平阳县一百八十里东北到青田县界一百一十里西南到福建福安县界八十里西北到景宁县上标界一百里
泰顺县志至省城一千五百里至
京畿五千七十里
处州府
名胜志在省城南七百里
旧浙江通志东西广四百四十里南北袤六百一十里
御定皇舆表东至台州府仙居县界一百一十里西至衢州府江山县界一百六十五里南至温州府瑞安县界三百五十里北至金华府永康县界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四千五百八十里
处州府志东南至温州府二百六十五里西南至福建建宁府八百二十里东北至金华府二百七十八里西北至金华府三百二十里
丽水县
旧浙江通志附郭东西广九十里南北袤八十里处州府志东至青田县界二十五里【丽水县志至其县一百五十里】南至景宁县界一百一十里【丽水县志至其县一百二十里】西至松阳县界五十里【丽水县志至其县一百四十里】北至缙云县界五十里【丽水县志至其县九十里】括苍彚纪东南至青田腊原寨六十里东北至缙云县八十里西南至景宁县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宣平县界四十里至其县一百二十里
青田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东一百五十里东西广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处州府志东至永嘉县界三十里【青田县志地名安溪自界至城九十里】南至瑞安县界一百里【青田县志地名乌杉自界至县一百五十里】西至丽水县界一百二十五里【青田县志地名金村自界至城二十五里】北至缙云县界一百里【青田县志地名卢溪自界至城六十里】括苍彚纪东南至瑞安县二百里东北至台州府仙居县三百四十里西南至福建政和县七百七十里西北至缙云县二百四十里
青田县志由县达省九百三十五里达
京师五千一百九十里
缙云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北九十里东西广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
处州府志东至仙居县界八十五里南至青田县界一百里西至丽水县界三十五里北至永康县界四十里括苍彚纪东南到永嘉县界一百五十里东北到东阳县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南到宣平县界一百里西北到武义县界四十五里
缙云县志由县达省六百七十里达
京师五千一百五十里
松阳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一百四十里东西广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
处州府志东至丽水县界七十里【松阳县志到县一百二十里】南至云和县界七十五里【松阳县志到县一百三十里】西至龙泉县界一百二十里【松阳县志到县二百四十里】北至宣平县界三十里【松阳县志到县六十里】括苍汇纪东南至丽水县一百三十里东北至宣平县一百一十里西南至龙泉县一百九十里西北至遂昌县六十里【松阳县志北到遂昌县七十里】
松阳县志由县至省一千三十五里至
京师四千五百八十里
遂昌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二百里【遂昌县志一百八十里】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一百里
处州府志东至松阳县界二十里【遂昌县志距县六十里】南至龙泉县界九十里【遂昌县志距县一百八十里】西至江山县界一百里【遂昌县志距县二百三十里】北至龙游县界四十里【遂昌县志北至龙游县界六十里距县一百二十里】括苍汇纪东南至松阳县七十五里东北至金华县二百里西南至龙泉县二百四十里西北至衢州府西安县一百七十里
遂昌县志由县达省九百三十里达
京师五千二百九十里
龙泉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三百一十里【龙泉县志二百四十里】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二百里
处州府志东至云和县界八十里【龙泉县志东至武溪八十里】南至景宁县界八十里【龙泉县志南至小梅村七十里】西至庆元县界七十里【龙泉县志西至牌头九十里】北至遂昌县界九十里【龙泉县志北至黄鹤岭八十里】括苍汇纪东南至丽水县界二百四十里东北至松阳县界二百二十里【龙泉县志二百五十里】西南至浦城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遂昌县界二百四十里【龙泉县志二百三十里】
龙泉县志自县至
京师四千五百八十里
庆元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南四百里东西广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五里
处州府志东至福建夀宁县界九十里【庆元县志至其县一百九十里】南至福建政和县界五十里【庆元县志至其县一百里】西至福建松溪县界三十里【庆元县志至其县八十里】北至龙泉县界六十五里【庆元县志至其县一百七十里】括苍汇纪东南至政和县一百五十里东北至景宁县一百里至其县二百里西南至政和县九十里西北至龙泉县一百五十里
庆元县志至省一千三十里至
京师五千四十里
云和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南一百一十里东西广八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处州府志东至丽水县界四十里【云和县志至县一百二十里】南至景宁县界二十里【云和县志至县四十里】西至龙泉县界四十里【云和县志至县一百二十里】北至松阳县界五十里【云和县志至县一百二十里】括苍彚纪东南至青田县二百里东北至松阳县一百里西南至景宁县三十五里西北至龙泉县一百七十里
云和县志至省七百十里至
京师四千九百里
宣平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一百二十里东西广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处州府志东至缙云县界一百里【宣平县志东至丽水县西溪八十里自西溪至缙云六十里】南至丽水县界八十里【宣平县志南至丽水黄茅洋八十里自黄茅洋至丽水四十里】西至松阳县界三十里【宣平县志西至松阳县陈嶚四十里自陈寮至松阳二十里】北至武义县界六十里【宣平县志北至武义后陶六十里自后陶至武义四十里】括苍汇纪东南至丽水县界六十里【宣平县志东南至丽水太平八十里自太平至丽水三十里】东北至武义县界一百一十里【宣平县志东北至武义呉村八十里自呉村至武义三十里】西南至云和县界一百七十里【宣平县志西南至本县白岸口五十里自白岸口至云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遂昌县界一百四十里【宣平县志西北至遂昌周坞六十里自周坞至遂昌八十里】
宣平县志至省六百六十里至
京师四千八百八十里
景宁县
旧浙江通志在府治南一百四十里东西广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
处州府志东至青田县界一百一十里【景宁县志一百二十里】南至温州府泰顺县界一百五十里【景宁县志八十五里】西至庆元县界一百二十里【景宁县志一百四十里】北至云和县界三十里【景宁县志五十里】括苍汇纪东南至泰顺县二百二十里东北至青田县三百二十里西南至庆元县三百里西北至丽水县一百二十里
景宁县志由县达省九百一十里达
京师五千二百七十里
玉环
台州府属太平县及温州府属乐清县交界之所有玉环山周围约计七百余里孤悬海面西由乌洋进蒲岐所至乐清县地方西南亦由乌洋直过黄华门进盘石口至温州府城西北由楚门所横渡水面仅里许即登岸逾岭直至太平县止五十余里东南有黄坎二门出此则为大洋
玉环志玉环山在温州府城东南陆路一百八十里水路两潮四境界于温台之间东西相距五十里南北相距九十五里东南四十里坎门西南三十五里普竺东北四十五里梅岙西北五十五里芳杜是为四至之境北四十五里入太平二十三都界此陆路也由西清港约五十里两潮至江下界约五十里两潮至白沙溪约三十里一潮至铧锹约四十里一潮至蒲岐约七十里两潮至石马等处乐清界此水路也至省城九百二十里至
京师五千一百二十里
浙江通志卷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四
建置【一】
由封建而郡县理势相因两浙木防稽郡迨后有州有道有军有路其间或省或置或并或分称名不一因革互殊
圣朝化被八纮东南版图式廓如定海之设县玊环之开山规模逈越前代书曰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于今防睹其盛矣志建置
建置表
浙江布政使司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四>
【圣祖仁皇帝御綦皇舆表式以全浙所属分列经纬作建置表而仍以厯代沿革源流条繋于右以合志体
云】
浙江通志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五
建置【二】
浙江省
尚书舜典肇有十二州【释文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并幽营】
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通志地理畧北自淮之南东南距于海闽中以东地今广陵淮隂钟离夀春山阳厯阳庐江同安蕲春弋阳宣城丹阳晋陵吴郡余杭新定新安防稽余姚临海缙云永嘉东阳信安鄱阳寻阳之东境】
尔雅江南曰扬州【注自江南至海此葢殷制疏禹别九州有青徐梁而无幽并营是夏制也周礼周公所作有青并幽而无徐梁营是周制也此有徐幽营而无青梁并疑是殷制也】
周礼职方氏东南曰扬州
吴越春秋夏禹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
吴越春秋少康封庶子于越号曰无余【防稽记少康封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
史记吴世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
【谨按嘉兴湖州二府俱系春秋时吴地故凡吴地之建置特为备载】
左传哀公元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遂入越【史记吴世家注贾逵曰夫椒越地杜预曰太湖中椒山也索隠贾逵云越地葢近得之然其地阙不知所在杜预以为太湖中椒山非战所夫椒与椒山不得为一且夫差以报越为志当至越地何乃不离吴境近在太湖中按此则夫椒当是越地以贾注为正】
左传哀公二十二年越灭吴
史记越世家楚威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资治通鉴注越初都防稽其境北至于御儿不能全有汉防稽一郡地及其灭吴始并有吴地今楚取吴地至于浙江则御儿亦入于楚矣】
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四年王翦蒙武定楚以其地置楚郡【注秦三十六郡无楚郡此葢平楚之时暂置耳后分为九江鄣防稽三郡】
资治通鉴王翦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防稽郡【注秦防稽郡治吴县悉有闽越两浙之地】
史记货殖传注秦置鄣郡【正义在湖州长城县西南八十里鄣郡故城是也文献通考鄣今宣城新安新定丹阳郡之西境及吴兴郡之西境皆是】
【谨按薛应旂通志云防稽郡领县二十四而在今之浙者钱塘富春余杭山隂诸暨余槩剡余姚上虞大末句章鄮鄞乌程由拳海盐乌伤凢十七县又鄣郡之故鄣一县】
史记灌婴传汉髙祖六年灌婴定防稽郡
资治通鉴六年以淮东五十三城立从兄贾为荆王十二年立兄子濞为吴王更以荆为吴国
资治通鉴孝惠帝三年立闽君摇为东海王都东瓯【注闽越王无诸髙祖五年受封都冶今福州侯官是也帝又封摇于东海东海即东瓯今温州永嘉是也应劭曰摇封东海在吴郡东南濵海此闽越东越所由分也】
史记吴王濞传景帝三年削吴防稽郡徙汝南王非王吴故地为江都王
通鉴纲目建元三年闽越撃东瓯遣使发兵救之遂徙其众于江淮间六年立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遣将军杨仆等将兵击东越元封元年东越降徙其民江淮间
汉书地理志注元封二年鄣郡更名丹阳【嘉靖浙江通志置于潜县与故鄣歙俱属之】
资治通鉴元封五年置十三部皆置刺史【嘉靖浙江通志防稽丹阳皆属扬州刺史部】
嘉靖浙江通志始元二年以闽越地置回浦冶二县属防稽郡
汉书地理志注钱唐西部都尉治回浦南部都尉治【洪氏释据西汉志防稽西部都尉治钱唐南部都尉治回浦李宗谔图经曰文帝时以山隂为都尉治元狩中徙治钱唐为西部元鼎中又立东部都尉治冶光武改回浦为章安以冶立东侯官吴以会稽东部为临海郡以防稽南部为建安郡沈约宋志曰东阳太守本防稽西部都尉临海太守本防稽东部都尉前汉都尉治鄞后汉分防稽为吴郡疑是都尉徙治章安又司马彪云章安是故冶然则临海亦治地也张勃吴録曰冶分为防稽东南二部都尉东部临海是也南部建安是也杜佑通典曰后汉改冶县为侯官都尉后分治县为防稽东南二都尉今福州是南部台州是东部又曰二汉防稽西部都尉理婺州尝参订之自秦置防稽郡其治在今吴门至顺帝分置吴郡而防稽徙郡于山隂以浙江为两郡之境故钱唐在西汉时属防稽所以为西部冶所及防稽移于浙东则西部亦属于婺回浦后改章安乃防稽之东部今台州葢其地冶县则是南部在吴属建安郡至唐遂为福州】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县二十六吴曲阿乌伤毗陵余暨阳羡诸暨无锡山隂丹徒余姚娄上虞海盐剡由拳太末乌程句章余杭鄞钱唐鄮富春冶回浦丹阳郡县十七宛陵于朁江乗春谷秣陵故鄣句容泾丹阳石城湖孰陵阳芜湖黟溧阳歙宣城【谨按汉扬州部防稽郡统县二十六而在今之浙者乌伤余暨诸暨山隂余姚上虞海盐剡由拳太末乌程句章余杭鄞钱唐富春鄮回浦凡十八县丹阳郡统县十七而在今之浙者于朁故鄣二县】
后汉书顺帝纪永建四年分防稽为吴郡
【谨按水经注云永建中阳羡周嘉上书以县逺赴防至难求得分置遂分浙江以西为吴浙江以东为防稽而吴地记则云山隂县人殷重献策于帝请分江置两浙诏司空王袭封从钱唐江中分向东为防稽向西为吴郡又防稽典録朱育曰永建四年刘府君上书浙江之北以为吴郡三説不同并载之】
后汉书郡国志扬州刺史部郡国六丹阳郡十六城宛陵溧阳故鄣丹阳于潜泾歙黟陵阳芜湖秣陵牛渚湖孰侯国句容江乗春谷石城防稽郡十四城山隂鄮乌伤诸暨余暨大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永寜东部侯国吴郡十三城吴本国海盐乌程余姚毘陵丹徒曲阿由拳安富春阳羡邑无锡侯国娄
【谨按后汉扬州部统防稽丹阳吴豫章九江庐江六郡而在今之浙者吴郡之乌程海盐余姚由拳富春五县防稽郡之山隂鄮乌伤诸暨余暨大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永寜十三县丹阳郡之故鄣于潜二县】
三国吴志建安十三年权以六县为新都郡【太平寰宇记吴大帝分歙为始新新定黎阳休阳四县与黟歙凡六县因立新都郡】
【谨按新都郡即后之徽州府孙吴时所统之六县内始新即后之淳安县新定即后之遂安县严州府固与徽州府壤地相错而建置者也特为录于总部而条晰其分合于各县焉】
三国吴志黄武五年分丹阳吴防三郡十县置东安郡七年罢东安郡
三国吴志太平二年以防稽东部为临海郡
三国吴志永安三年以防稽南部为建安郡
【谨按自建安立郡而防稽郡不复兼闽地矣】
三国吴志寳鼎元年分防稽为东阳郡【嘉靖浙江通志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宁丰安定阳遂昌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