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成进士,入庶常馆。

公元1736年 本年
全祖望进士,入庶常馆。

未与试鸿博。抄《永乐大典》。移明史馆帖子六通。董秉纯《全谢山先生年谱》:“先生本以荐举鸿博留部,至是先成进士,人词馆,而时相方忌先生中大科,遂特奏:‘凡经保举而已成进士、人词林者,不必再与鸿博之试。’识者已知先生不能久于馆中矣。是年与临川先生共借《永乐大典》读之。大典共二万二千七百七十七卷,取所流传于世者置之,即近世所无而不关大义者亦不录,但取欲见而不可得者,分其例为五:一经,二史,三志乘,四氏族,五艺文。每日各尽二十卷,而以所签分令人抄之,顾临川与先生皆力薄不能多畜写官。至次年先生遽罢官归,遂未卒业。然先生所抄高氏《春秋义宗》、荆公《周礼新义》、曹放斋诗说《刘公是文钞》《唐说斋文钞》、史真隐《尚书周礼论语解》《二袁先生文钞》(袁正献、正肃)、《永乐宁波府志》,皆世所绝无而仅见之《大典》者也。时方开明史馆,先生为书六通移之。其第一、第二专论艺文一门,见先生不轻读古人书。又谓本代之书必略及其大意,始有系于一代事故、典则、风会,而不仅书目,其论尤伟。第三、第四专论表,而于外蕃、属国、变乱了如指掌,真经国之才也。第五、第六专言隐逸、忠义两列传,所以培世教、养人心,而扶宇宙之元气,不但史法之精也。初,见江阴杨文定公,公称之曰博,而勉以为有用之学。先生谦言:以东莱、止斋之学,朱子尚议之,何敢言博?公曰:但见及此,则进矣。”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全祖望字谢山,以丙辰春闱先人词馆,故九月间不与鸿博之试。”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