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真

清代官员。又作厄真、阿真、额巾。满语音译,“主”的意思。最初为奴仆对家主,臣民对君主的尊称。后演变为官号。清代八旗制度规定,旗的各级官长分别称牛录额真(佐领)、甲喇额真(参领)、梅勒额真(副都统)、固山额真(都统)。根据兵种的不同,又有巴雅喇甲喇额真(护军参领)、巴雅喇纛额真(护军统领)。另有宜都额真(班次之主的意思)。后额真改为章京,如下宜都章京即侍卫班领,等等。雍正元年(1723)规定,额真二字非臣下印信所宜用,改八旗都统印信满文“固山额真”字样为“固山昂邦”(即总管固山大臣)。额真一词遂成为满族最高统治者的专用称谓,相当于汉语“天子”、“君主”。蒙古语中也有“额真”, 《元朝秘史》写作“额毡”意为“家主”、“主人”,与满语同。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