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军

氏族的军事组织。在氏族社会中,每一氏族男性成员都有对外作战和狩猎的责任。到了阶级社会,服兵役仍是氏族中男性成员的义务,所以军事组织仍以各氏族为组成单位,在有军事行动时,氏族成员均须参加战斗。夏商时王室的卫队和战争时的主力仍是本族的族军。如商代武丁至武乙、文丁时,在对外作战时,仍常以“王族”、“三族”、“五族”、“子族”的族军为主力。王族是由王的本族所组成的军队,“三族”、“五族”,意即三个王族、五个王族。“子族”是族以下的组织,当族众人数较多时,便将一个族分为若干子族。由于子族的数目较多,在甲骨文中常用“多子族”的名称。每一族军即由族尹统率之。商代中期以后成立的右中左三师为国家的常备军,称为王师。氏族军队在各方国仍旧存在,其军队名称在师前冠以某方国之名,如犬国的军队称为犬师,其组成和编制仍沿袭本族的习惯,并不与国家的军队一致。延至春秋时代,楚国仍以“王族”组为中军。《左传·成公十六年》记鄢陵之战时,“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后世也常有以氏族成员为基础而组成的军事组织,如金代女真族的“猛安”、“谋克”,清代女真人的“八旗”,都是氏族编制与军事编制合一的组织。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