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乳虎气食牛

【成语】:乳虎气食牛
【拼音】:
【简拼】:
【解释】:

【典源】 《尸子》卷下:“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 鸿鹄之彀(kou),羽翼未足而有四海之心。贤者之生亦然。”

【今译】 小虎小豹,虽然还未长出花纹就有吃牛的气概,天鹅的幼鸟,羽毛未长丰满就有飞越四海的心怀。贤者之生也是如此。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年少气盛,有锋芒,无所顾忌。

【典形】 气食牛、乳虎气食牛、食牛、食牛量、食牛意气、吞牛气、於菟气食牛、虎子气食牛。

【示例】

〔气食牛〕 唐·杜甫 《徐卿二子歌》:“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乳虎气食牛〕 清·黄遵宪《和周朗山见赠》:“少年寂寂车前驺,当时乳虎气食牛。”

〔食牛〕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余过吴兴》:“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

〔食牛量〕 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

〔食牛意气〕 清·潘博《解连环·丁未六月》:“伤别伤秋,易过了西风时节。只食牛意气,射虎情怀,不随销歇。”

〔吞牛气〕 明·袁宏道《又次三弟韵》:“胸中早有吞牛气,卷上时闻掷地声。”

〔於菟气食牛〕 宋· 陆游 《后寓叹》:“千年精卫心平海,三日於菟气食牛。”


乳虎气食牛 成语接龙

【顺接】:牛童马走 牛骥一皂 牛马生活 牛头阿旁 牛眠指葬 牛马风遥 牛星织女 牛后鸡口 
【顺接】:不见全牛 赘壻得牛 斗大如牛 克殷休牛 宁戚饭牛 乞食饭牛 幸可饮牛 织女牵牛 
【逆接】:孤犊触乳 猫鼠同乳 鹅王择乳 交融水乳 
【逆接】:乳燕双双 乳臭未干 乳声乳气 乳间股脚 乳臭未乾 乳虎之谣 乳臭小子 乳药求死 


 查看:「乳虎气食牛」的典故、乳虎气食牛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