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疋」字形演变,请横屏查看
  • 甲骨文
    合集22236

    合集19956

    合集190正
  • 金文
    集成2118(疋作父丙鼎)
  • 战国文字
    包2‧62

    包2‧79

    新甲3‧374、385
  • 篆文
    說文
  • 隶书
    隸辨.卷六.偏旁
  • 楷书
    楷書

甲骨文二形,都上像人的腿肚,即小腿上鼓起的肉;下從,外像腳掌的邊緣,右上翹為大腳趾,即左腳掌。合而觀之,正像人之足。另一形作,只是上像右腳掌,下像腿肚,不影響其音、義。金文作,下像左腳掌,腿肚則用線條表現。戰國文字三例,都上像腿肚,下像左腳掌,大同而小異。篆文作,承自戰國文字。隸書作,全據篆文之形。楷書之形雖承自隸書之體,然變形甚多,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除甲文第三例,取象右腳掌,餘都由象形止加不成文的實象腿肚而成。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汉字:「疋」 字形演变 字源演变


甲2878(甲)

燕758(甲)

鐵138.2(甲)

足作父丙鼎(金)商代晚期

十年洱陽令戈(金)戰國晚期

仰25.1(楚)

天策(楚)

郭.老甲.28(楚)

說文‧疋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汉字:「疋」 甲骨文 字形图


前1.44.3合4584賓組

燕637合6976𠂤賓間

燕758合6976𠂤賓間

鐵138.2合13631𠂤賓間

前7.19.3合576賓組

佚943合20706𠂤組

甲3069合12819𠂤賓間

甲3069合12819𠂤賓間

乙647

乙1605合4582

乙2910合13695賓組

乙4509合190賓組

乙4858合190賓組

乙5756合18234

乙6410合232

乙8422合192賓組

粹173合231賓組

京津3139合32938

存717合5829賓組

汉字:「疋」 金文 字形图


是尹番戈春秋晚期集成10899

十年洱陽令戈戰國晚期文物90.7

汉字:「疋」 楚系简帛文字

汉字:「疋」 秦系简牍文字

汉字:「疋」 传抄古文字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