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bó |
|
部首:釒 |
总笔画:18 |
部首外:10 |
98五笔:qgef |
86五笔:qgef |
郑码:pfds |
统一码:939B |
仓颉:cibi |
笔顺:341124311251124124 |
|
汉字:「鎛」在《正字通》中的解释
伯各切 音博 樂器 周禮鎛師掌之 國語胥臣曰戚施直鎛 註戚施僂人不能仰使主鎛鐘又伶州鳩對周景王曰細鈞有鐘無鎛昭其大也大鈞有鎛無鐘甚大無鎛鳴其細也大昭小鳴龢之道也 註韋昭曰細細聲謂⻇徵羽也 鈞調也 鐘大鐘鎛小鐘也 昭明也 有鐘無鎛為兩細不相和故以鐘為節明其大者以大平細也 大謂宮商也 為兩大不相和故去鐘用鎛以小平大也 甚大謂同尚大聲故又去鎛獨鳴其細細謂絲竹革木也 大聲昭小聲鳴龢平之道也 又儀禮大射儀樂人宿縣于阼階東笙鐘其南鎛西階之西頌磬其南鐘其南鎛 註奏樂以鼓鎛為節也 又田器鉏屬 考工記越無鎛
〇說文鎛鋪鱗也 鐘上橫木上金華 一曰田器 徐曰鐘筍上飾鑮大鐘淳于之屬所以應鐘磬堵以二鑮奏大樂則鼓鑮應之分鑮鎛為二 按鎛有樂器田器二義非別為鑮字 儀禮古本作鎛 譌作鑮以鎛為筍上金蕐鑮為淳于屬誤也 國語鎛小于鐘韋 註甚明 說文誤以為大鐘 周禮儀禮註鄭康成皆云鎛如鐘而大與國語不合 韻會小補皆鎛鑮分見泥 說文康成舊訓 集韻或作䥬 並非 說文篆作鎛 六書故作□ 篆作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