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
〔远〕
《説文》:“遠,遼也。从辵,袁聲。𨖸,古文遠。”姚文田、嚴可均校議:“𨖸,從辵從步,會意。𠌹,古陟字。知𣥶即步也。”
(一)yuǎn 《廣韻》雲阮切,上阮云。元部。
(1)遥远。指空间距离大。《爾雅·釋詁上》:“遠,遐也。”《廣韻·阮韻》:“遠,遥遠也。”《詩·豳風·七月》:“取彼斧斨,以伐遠揚。”毛傳:“遠,枝遠也。”孔穎達疏:“言‘遠,枝遠’者,謂長枝去人遠也。”唐杜甫《過洞庭湖》:“湖光與天遠,直欲泛仙槎。”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贵州很远,但大家的情景是一样的。”又以……为远。《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也指远方的人。《後漢書·蔡邕傳》:“有菟馴擾其室旁,又木生連理,遠近奇之,多往觀焉。”
(2)久远。指时间漫长。《論語·學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邢昺疏:“遠,謂親終既葬日月已遠也。”《吕氏春秋·大樂》:“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高誘注:“遠,久。”《新唐書·選舉志》:“所謂制舉者,其來遠矣。”《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因船是年遠的,又帶貨太重,發起漏來。”又与“中”、“下”等配套使用,表时间先后,具有序数的作用。《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臣伏惟陛下遠覽姬文二虢之援,中慮周成召、畢之輔,下存宋昌磐石之固。”
(3)多,指差距大。《吕氏春秋·審為》:“韓之輕於天下遠,今之所争者其輕於韓又遠。”高誘注:“遠,猶多也。”唐韓愈《師説》:“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元气恢复了,就该加工做一天自己该做的工作。这当然是劳苦的,但总比枪弹从致命的地方穿过去要好得远。”
(4)深远;深奥。《易·繫辭下》:“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孔穎達疏:“其旨遠者,近道此事,遠明彼事,是其旨意深遠。”晋劉琨《答盧諶詩一首并書》:“損書及詩,備辛酸之苦言,暢經通之遠旨。”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十四:“‘你不做社长,我就不入。’盛佳秀情浓意远地微笑着说道。”
(5)高远,远大。《論語·顔淵》:“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何晏集解:“馬(融)曰‘無此二者,非但為明,其德行高遠,人莫能及。”三國魏曹植《鰕䱇篇》:“高念翼皇家,遠懷柔九州。”田间《赶车传》第三部:“大家准备作战,心要坚定志要远。”
(6)边远,远地。《太平經》卷一百九:“得其人,天地六方八遠安,不得其人,天地六方八遠不安。”《三國志·魏志·文德郭皇后傳》:“今帝在遠,吾幸未有是患,而便移止,奈何?”鲁迅《三闲集·怎么写》:“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又远国,远邦。《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遠攻,不亦繆乎?”
(7)扩大;扩展。《漢書·韋賢傳》:“四垂無事,斥地遠境,起十餘郡。”顔師古注:“斥,開也。遠,廣也。”
(8)疏远。多指血统关系。《廣雅·釋詁三》:“遠,疏也。”《詩·小雅·伐木》:“籩豆有踐,兄弟無遠。”《禮記·檀弓上》:“有殯,聞遠兄弟之喪,雖緦必往,非兄弟,雖鄰不往。所識,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弔。”孫希旦集解:“愚謂,遠兄弟,謂不同居者也。”《魏書·禮志二》:“然則太祖不遷者,尊王業之初基,二祧不毁者,旌不朽之洪烈。其旁枝遠胄,豈得同四廟之親哉?”鲁迅《彷徨·孤独者》:“我和他们寒暄后,知道一个是连殳的从堂兄弟,要算最亲的了;一个是远房侄子。”又泛指一般不亲近的人。《三國志·蜀志·張裔傳》:“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
(9)古州名。治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北。唐以生羌归附建置。《舊唐書·地理志四》:“武德元年,置松州。貞觀二年,置都督府,督崌、懿、嵯、闊、麟、雅、叢、可、遠、奉……序二十五羈縻州。”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四川八·馬湖府》:“唐貞觀中,黨項部細封、拓跋等氏相繼來降,以其地置崌、奉、宕、遠等州。”
(10)姓。《萬姓統譜·阮韻》:“遠,五代遠建豐,洺州刺史。本朝遠志、遠壽。”
(二)yuàn 《廣韻》于願切,去願云。元部。
(1)离去;避开。《廣韻·願韻》:“遠,離也。”《論語·顔淵》:“舜有天下,選於衆,舉臯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衆,舉伊尹,不仁者遠矣。”皇侃疏引蔡謨云:“何謂不仁者遠?遠,去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用温遠温,用熱遠熱,用凉遠凉,用寒遠寒。”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二首》之一:“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又使离去。《孟子·滕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
(2)不接近,不亲近。《論語·雍也》:“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智矣。’”皇侃義疏:“鬼神不可慢,故曰敬鬼神也;可敬不可近,故宜遠之也。”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頽也。”明范景文《遺疏》:“親賢遠奸以用人,輕徭薄賦以撫民。”
(3)违背,乖离。《方言》卷六:“伆、邈,離也。楚謂之越,或謂之遠,吴越曰伆。”郭璞注:“謂乖離也。”《漢書·公孫弘傳》:“故法不遠義,則民服而不離;和不遠禮,則民親而不暴。”顔師古注:“遠,違也。”漢徐幹《中論·考偽》:“文同而實違,貌合而情遠。”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汉语大字典 | 第4126页 | 第8字 | |
中华字海 | 第646页 | 第12字 | |
汉语大词典 | 第15087页 | 第10卷 1120 |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1604页 | ||
字 源 | 第131页 | 第4字 | |
中华大字典 | 第2296页 | 第2字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3025页 | 第2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1263页 | 第12字 | 文字版 |
异体字 | 详情 | ||
说文解字注 | 第297页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71页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76页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67页 | 左栏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106页 | 文字版 | |
说文系传 | 第139页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217页 | ||
说文通训定声 | 第3033页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637页 | 下翻1到3页 | |
说文解字诂林 | 第2563页 | 补遗:16372 | |
经籍籑诂 | 第4996页 上聲,十三阮(韻目第4992頁) 第7250页 去聲,十四願(韻目第7228頁) 第5040页 上聲,十三阮,補遺(韻目第5036頁) 第7272页 去聲,十四願,補遺(韻目第7260頁) |
文字版 文字版 |
|
字形演变 | 详情 | ||
类 篇 | 文字版 | ||
字 汇 | 第1045页 | 第5字 | |
正字通 | 第2377页 | 第2字 | 文字版 |
龙龛手鉴 | |||
玉篇及残卷 | 第197页022 卷10第127 | 文字版 | |
篆隶万象名义 | 第543页 | 列行:31 | |
宋本广韵 | 第280页13字 第398页56字 | 文字版 | |
宋本广韵 | 第287页13字 第407页56字 | 文字版 | |
宋本广韵 | -- | ||
集韵 (述古堂) | 第360.9.1页 第547.7.4页 | 文字版 | |
集韵 (明州) | 第360.9.1页 第547.7.4页 | 文字版 | |
中上古音韵 | 中上古音韵 | 表格文字 | |
中原音韵 | 第62页 第24字 第63页 第5字 | 中文大辞典 | 第14473页 |
订正六书通 | 第207页 | ||
汉字字源 | -- | ||
甲骨文字典 | 字形图 -- | ||
新甲骨文编 | 第100页 | 第1字 | |
金文编字典 | 字形图 续编: 遺遗追遠道 | ||
新金文编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