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之症,或因禀受胎毒,或膏粱食积,或母食炙 浓味所致。肿痛者湿热,作痒者风热,便闭者火盛,脓溃者血热。湿热,加味
槐花散。风热,
秦艽苍术汤。便秘,清燥汤。脓溃,黄 汤。熏洗则用葱汤、
槐角、
五倍子等药,或真
蒲黄以猪脂调敷,如有兼变之症,参各门治之。
一小儿患痔,赤肿作痛,用
黄连解毒汤而痛止,又用托里清肝散,及加味
槐角丸而疮愈。
一小儿因饮食停滞,发热患痔,大便不利,肿痛寒热,不时发搐,此脾气伤而肝乘之也,先用保和丸末二钱,以
柴胡、山栀汤调服,食消搐止;又用四味肥儿丸,数服而愈。
一小儿十二岁,不戒浓味醇酒,不时作痛,或大便秘结,小便涩滞,用
龙胆泻肝汤治之而安。后饮烧酒,前症复发,遍身色赤烦躁,饮冷醋半钟,赤热悉退,肿痛顿减。
一小儿因乳母食炙 之物,肛门肿痛。用清胃散母子并服,子又服四味肥儿丸而愈。后因乳母恚怒,胸胁作痛,频饮糖酒,儿病复作发搐,母先服加味小
柴胡汤二剂,次服加味逍遥散,儿服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肛门肿痛,大便不通,服
大黄之药,肿痛益甚,虚症并作,仍欲攻疮。余曰∶此因脾气复伤而然也,用异功散加
升麻、
柴胡为主,佐以加味
槐角丸,肿痛渐退;又用
黄连解毒汤而出脓;用
秦艽苍术汤而疮愈。
一小儿肛门肿痛,发热饮水,口鼻气热,此脾肺经实热,先用泻黄散二服而热退,又用
枳壳散而痛止,用
金银花散而肿痛消。后母食膏粱,儿患复作,母用清胃散而肿痛消。
一小儿误吞
信石,遍身发赤,呕吐烦渴,肛门肿痛,便秘饮冷,服冷米醋一钟,赤晕立消,肿痛顿止;又用
黄连解毒汤、
金银花而愈。
一小儿痔疮,不时肿痛,服加味
槐角丸而愈。至十四而复作,发热体倦,肛门坚肿,用
地黄丸、八珍汤,坚肿渐消,血气渐愈。或间止药饵,劳役不节,诸症仍作,用前药随愈。毕姻后,肛门肿溃而串臀,用补中汤、
地黄丸,臀间渐愈。
或用追蚀等药,坚核虽消,痛伤元气,疮口不合,余用八珍汤、
地黄丸,两月而敛。后不守禁忌,又且攻毒,以致屡发,元气日虚而殁。古人云∶善服药不若善保养。信夫!
苦参散 治痔疮肿痛发热。
枳壳(麸炒)
黄连 大黄 甘草 荆芥 苦参 赤芍药
黄芩上水煎熏洗。
加味
槐花散 治肠风下血,痔疮肿痛,发热便秘。
槐花 熟
地黄 白术 青皮 荆芥穗
川芎(各二钱)
当归身
升麻(各四分)
枳壳(麸炒,五分)
上水煎服。
秦艽苍术汤 治痔疮,大便坚硬,小便频数,内热作渴。
秦艽 苍术(各五分)
泽泻 防风 桃仁 皂角子仁(炒)
当归尾
黄柏 山栀(炒。各三分)
上作二剂,水煎服。
清燥汤 治大肠风热血燥,秘结不通,痔疮等症。
生
地黄 山栀 麻子仁(研。各五分)
黄芩 川芎 羌活 黄柏 郁李仁 芍药
当归尾
甘草(各四分)
泽泻(二分)
上水煎服。
黄 散 治痔疮,并一切溃疡,虚弱发热。
茯苓 黄 (炒)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白芷(各五分)
升麻 山栀(炒。各二分)
上水煎服。
枳壳散 治痔疮肿痛或下血。
枳壳(去穣,麸炒)
槐花 荆芥 皂角子仁(炒) 皮(炙。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滚汤下,作丸亦可。
加味
槐角丸 治症同前。
槐角(炒)
枳壳(麸炒)
当归 黄芩 皂角仁(炒) 皮(炙)
秦艽 白芷(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服,或蜜丸,量儿大小服。
又方 治痔痛不可忍者。
羊胆(一个)
冰片(五分)
上以
冰片为末,
羊胆涂之。
丹石散 治痔疮热痛如神。
黄丹
滑石(各等分)
上为末,新汲水调涂,日三五次。
胜雪膏 治痔疮热痛不可忍。
片脑 铅白霜(各等分)
上为末,好酒研成膏涂之,随手愈。
又方 用生栝萎根研如泥,猪油调涂。
黄连解毒汤(方见作痛不止)
托里清肝散(方见囊痈)
四味肥儿丸(方见贴骨痈)
加味小
柴胡汤(方见热毒瘰 )
加味逍遥散(方见发热不止)
龙胆泻肝汤(方见下疳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