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浦词
书名《东浦词》
作者
版本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东浦词》·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韩玉撰。案是时有二韩玉。刘祁《归潜志》曰:“韩府判玉,字温甫,燕人。少读书,尚气节。擢第入翰林,为应奉文字。后为凤翔府判官。大安中,陕西帅府檄授都统。或诬以有异志,收鞫死狱中。”《金史》、《大金国志》并同。此一韩玉也,其人终於金。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曰:“司马文季使北不屈,生子名通国,盖本苏武之意。通国有大志,尝结北方之豪韩玉举事,未得要领。绍兴初,玉挈家而南,授江淮都督府计议军事。其兄璘在北,亦与通国善。癸未九月,以扇寄玉诗。都督张魏公见诗,甲申春,遗信往大梁,讽璘、通国等。至亳州,为逻者所获,通国、璘等三百馀口同日遇害”。此又一韩玉也,其人由金而入宋。考集中有张魏公生旦、上辛幼安,生日自广中出过庐陵赠歌姬段云卿《水调歌头》三首,广东与康伯可《感皇恩》一首,则是集为归宋后所编。故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东浦词》一卷著於录也。毛晋刻其词入宋六十家词,又诋其虽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相去不止苎萝、无盐。今观其词,虽庆贺诸篇不免俗滥,晋所摘“且坐令中”二句亦体近北曲,诚非佳制。然宋人词内此类至多,何独刻责於玉。且集中如《感皇恩》、《减字木兰花》、《贺新郎》诸作,未尝不凄清宛转,何独摈置不道,而独纠其“冤家何处”二语。盖明人一代之积习,无不重南而轻北,内宋而外金。晋直以畛域之见,曲相排诋,非真出於公论也。又鄙薄既深,校雠弥略。如《水调歌头》第二首前阕“容饰尚中州”句,“饰”字讹为“饬”字。《曲江秋》前阕“凄凉飏舟”句本无遗脱,乃於“飏”字下加一方空。后阕“萧然伤”句“伤”字下当脱一字,乃反不以方空记之。《一翦梅》前阕“只怨闲纵绣鞍尘”句,“怨”字据谱不宜仄。《上西平调》即“金人捧露盘”,前阕“暗惜双雪”句,“惜”字据谱亦不宜仄。后阕“不知早”句,“早”字下据谱尚脱一字。《贺新郎》第三首后阕“冷”字韵复,当属讹字。《一翦梅》一名《行香子》,乃误作《竹香子》。不知《竹香子》别有一调,与此迥异。上辛幼安《水调歌头》误脱一“头”字,遂不与《水调歌头》并载,而别立一《水调歌》之名。排比参错,备极讹舛。晋刻宋词,独此集称托友人校雠,殆亦自知其疏漏欤?至《贺新郎·咏水仙》以“玉曲”与“注女”并叶,《卜算子》以“夜谢”与“食月”互叶,则由玉参用土音,如林外以“扫”叶“锁”,黄庭坚之以“笛”叶“竹”。非校雠之过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春草堂詩話:8卷 十二樓墨緣錄 西夏志略:6卷 詩緯推度災:1卷 北徼水道考:1卷 虞東文錄:八卷 中山文鈔:四卷,卷首 王注楚辭:十七卷 俄羅斯疆域編:一卷 風騷旨格:1卷 傷寒補天石:2卷,續編2卷 諸子全書:存6種 魏書 太乙經 蕉影齋詩集:4卷,補遺1卷 多暇錄:2卷 北平風時志:12卷 林和靖集 四聲切韻表,附校刊記 墨子新釋:3卷 中晚唐詩叩彈集:12卷,續集3卷 毛詩説:1卷 平番奏議:4卷 授沙彌戒法則 清儀閣金石題識:4卷 金陵舉義文存 王遵巖集:10卷 音韻闡微:18卷 昕夕閒談:上卷18節,次卷13節,三卷24節 八代四六全書: 16卷 明修撰楊升菴先生年譜:一卷 西藥大成藥品中西名目表:附人名地名表 雲東逸史年譜 廣韻校本:2卷 木皮鼓詞 第一奇書野叟曝言:20卷152回 九江府志:16卷 晚書訂疑:3卷 准提三昧行法:一卷 音註左文襄公家書:2卷 穀梁傳 韻府萃音:12卷 左盫集:8卷 慶典章程 石經彙函:10種 白氏長慶集:71卷 長安志:20卷,附圖3卷 詩品:三卷 巌窟藏鏡:4集,並補遺 東安縣志[天啟] 見:22.6096/G621 肅藻遺書:4卷 六祖壇經義注:不分卷 金聲玉振集:53種 抱厀山房駢體文:2卷 西政叢書 粥麋品 殷曆譜:上編四卷,下編十卷 簫臺公餘詞:一卷 [乾隆]蒲城縣志:15卷 列仙傳: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