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
书名《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
作者
版本一百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溥编。溥有《诗经注疏大全合纂》,已著录。自冯惟讷辑《诗纪》,而汉、魏、六朝之诗汇於一编;自梅鼎祚辑《文纪》,而汉、魏、六朝之文,汇於一编;自张燮辑七十二家集,而汉、魏六朝之遗集,汇於一编。溥以《张氏书》为根柢而取冯氏、梅氏书中其人著作稍多者,排比而附益之,以成是集。卷帙既繁,不免务得贪多,失於限断,编录亦往往无法,考证亦往往未明。有本系“经说”而入之集者,如董仲舒集录《春秋阴阳》、刘向、刘歆集录《洪范五行传》之类是也。有本系“史类”而入之集者,如褚少孙集全录《补史记》、荀悦集全录《汉纪论》之类是也。有本系“子书”而入之集者,如诸葛亮集录《心书》,萧子云集录《净住子》是也。有牴牾显然而不辨者,如张衡集录《周天大象赋》,称魏武黄星之类是也。有是非疑似而臆断者,如《陈琳传》中有袁绍使掌书记一语,遂以《三国志注》“绍册乌桓单于文”录之琳集是也。有伪妄无稽而滥收者,如东方朔集录《真仙通鉴》所载《与友人书》及《十洲记序》之类是也。有移甲入乙而不觉者,如庾信集录杨炯文二篇之类是也,有采摭未尽者,如束晳集所录《饼赋》,寥寥数语,不知祝穆《事文类聚》所载尚多之类是也。有割裂失次者,如锺会集《成侯命妇传》,《三国志注》截载两处,遂分其首尾名为一篇之类是也。有可以成集而遗之者,如枚乘《七发》、《忘忧馆柳赋》、《谏吴王书》,及《玉台新咏》所载古诗可成一卷;左思《三都赋》、《白鬓赋》、《髑髅赋》,及《文选》所载《咏史诗》,亦可成一卷;而摈落不载之类是也。然州分部居,以文隶人,以人隶代,使唐以前作者遗篇,一一略见其梗概,虽因人成事,要不可谓之无功也。明之末年,中原云扰,而江以南文社乃极盛。其最著者,艾南英倡“豫章社”,衍归有光等之说而畅其流;陈子龙倡“几社”,承王世贞等之说而涤其滥;溥与张采倡“复社”,声气蔓衍,几遍天下。然不甚争学派,亦不甚争文柄,故著作皆不甚多。溥所撰述,惟删定《名臣奏议》及此编为巨帙,《名臣奏议》,去取未能尽允;此编则元元本本,足资检核。溥之遗书,固应以此为最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霞城唱和集:1卷 乾元秘旨:1卷 元朝秘史補注 化簡稅關則例國際公約 重修常山大路紀事編 [四川省]豐都縣志:4卷首 1卷 常勝軍案略:1卷 養一齋四書文:不分卷,試帖一卷,詞三卷,詩話十卷,李杜詩話三卷 小學發微補:1卷 世界商業史:4編 皇元征緬錄:1卷 明宮史:五卷 明文選:4卷 玉瀾集 國立北京大學職教員錄 越縵堂文集:12卷 詩話:5卷 杜詩詳注:31卷,首1卷,附編2卷 毘陵沈氏乙卯續修宗譜:[常州]:5卷 大清搢紳全書:道光十七年秋季 敏求軒述記:16卷 囊剩:四卷 高厚蒙求初集:1卷,二集1卷,三集3卷,四集3卷 春秋滕薛杞越莒邾許七國統表:6卷 恩福堂筆記:2卷 續詩傳鳥名:3卷 鄭板橋全集:4種 清代燕都梨園史料:38種, 續編13種 湖海詩瓢:1卷 投壺新格 許彥周詩話:1卷 牧羊說:2卷 無文印:20卷,附無文和尚初住饒州薦福禪寺語録:1卷,無文和尚語録:2卷 寶綸堂文鈔:8卷 補寰宇訪碑錄:5卷,失編1卷 [民國]方正縣志:不分卷 佚老巢遺稿:2卷 撫湘公牘:2卷 甘肅通志:[乾隆]:50卷,首1卷 南蠻傳地理考証:一卷 太崑先哲遺書首集 通志:20略 畿輔水利三案:1卷,補1卷 自強軍西法類編:十八卷 畫說:1卷 申端愍公詩集:8卷 留真譜初編 五音集韻:十五卷 東游日記 牧齋遺事: 1卷 不薄齋詩文集簡編:1卷 大乘起信論: 新刻笑林廣記:4卷 小自立齋文:1卷 唐劉隋州詩集:11卷,外集1卷 纂輯御系圖:[皇位繼承篇]:10卷 西畫初學:1卷 思南縣志稿:10卷 大學堂審定中等課本中外輿地全圖 督捕則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