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文初集
书名《御制文初集》
作者
版本三十卷、《二集》四十四卷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御制文初集》·三十卷、《二集》·四十四卷

谨案《御制文初集》三十卷,凡五百七十馀篇,为十九门。《二集》四十四卷,凡四百一十馀篇,为二十三门。门各以岁月为次。皆万几馀暇,亲御丹素所成。其诰敕碑记之属,词臣恭拟代言者不与焉。伏考三古以来,帝王著作散见诸子百家者,大抵有韵之语为多,如黄帝《巾机铭》,唐尧《神人畅》,虞舜《南风诗》、《卿云歌》,禹《玉牒词》,汤《铸鼎繇》以及武王《丹书之戒》,成王《紫庭之操》。古籍所传,不可缕举,皆诗之类也。其以文传者则殊不多见。《吕览》记神农之教,《鬻子》记颛顼以下修政之语(案诸语今本《鬻子》不载,见贾谊《新书》所引),或出追记,或出依托,未必亲所撰录也。两汉以后,诸帝王惟梁武帝有诗赋集,又有文集,其馀亦无有专以文传者。然武帝文集不过十卷,未为甚富。且六朝轻艳之词,亦未能阐圣贤之奥,媲典谟之体也。惟我皇上心契道源,学蒐文海,题咏繁富,亘古所无。而古体散文亦迥超艺苑。凡阐明义理之作,多濂、洛、关、闽所未窥;考证辨订之篇,多马、郑、孔、贾所未及。明政体之得失,则义深乎训诰;示世教之劝惩,则理准乎《春秋》。至於体裁尽善,华实酌中,则贾、董、崔、蔡以还,韩、柳、欧、曾以上,号为作者,无不包罗,岂特列朝帝王之所无。臣等上下千年,编摩四库,所谓词坛巨擘者,屈指而计,亦孰能希圣制之万一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小爾雅疏證:5卷 上元朱氏忠貞錄 國語音:1卷 莊屈合詁:2卷 (增訂)歷代符牌圖錄:2卷 左傳杜解補正:3卷 使徒行傳:不分卷 陶齋吉金錄:8卷 新城縣志:二十四卷 宜都縣志:21篇 陳薑畬集:10卷 漢西域圖考:7卷 少廣正負術內篇:三卷,外篇三卷 歷代紀年經緯攷:1卷 各省獨立史別裁:不分卷 花外集:1卷 東湖叢記:6卷 經解入門:8卷 武侯火器圖說:[1卷] 姚氏殘語:1卷 宣府鎭志:42卷 皇朝武功紀盛:4卷 西征記:一卷 古詩類苑:130卷 海錄:1卷 杜工部集:20卷 杜工部集箋注:二十卷,年譜一卷,諸家詩話一卷,唱酬題詠附錄一卷,附錄一卷 祈嗣眞詮:1卷 天目中峰和尚廣錄:30卷 迴瀾紀要:2卷 李文公集:十八卷 字典考證十二集: 36卷 表忠芻議:2卷 筆耕齋尺牘:2卷 觀林詩話: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疏:六十卷 演小兒語:1卷 陳石遺先生談藝錄:1卷 崇雅堂叢書初編:11種 95卷 五行大義:5卷 易書詩春秋三傳校偽 孝經定本:1卷 國立北京圖書館由滬運回中文書籍金石拓本輿圖分類清冊:1卷 西招圖略 二申野錄:8卷 澗上草堂紀略:2卷,續編1卷,拾遺1卷,又附明孝廉李巢二先生圖詠 鄭堂讀書記:71卷 莊子今箋:一卷 南海先生戊戌奏稿 孫高陽前後督師略跋:1卷 興復哈密記:1卷 韓詩外傳疏証:十卷 全國基本建設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覽圖錄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 剪燈余話:5卷 昌平州志:二十五卷,序目一卷 文心雕龍:10卷 清波小志補:一卷 嵊縣志:26卷,首1卷,末1卷 四書集注:1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