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麓堂集
书名《洞麓堂集》
作者
版本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洞麓堂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尹台撰。台字崇基,号旧山,永新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明诗综》称其有《洞山集》。此作《洞麓堂集》。考集首《邹元标序》,称“《洞麓堂稿》,大宗伯洞山尹公所撰,去公家里许,有奇洞,峰峦卓诡,遂以名堂,且名其稿”。然则“洞山”其号,“洞麓”则其堂名,实一集也。台以护持杨继盛一事,为清议所归。集中如《与罗念庵书》,谓近世宗良知家者,心说沸扬,只缘金谿错认“孟子先立乎其大者”一语。又极论即心即理之非,谓即实有所得,亦只此心灵觉之妙,盖非所见之理。释氏有见於心,无见於性。陆氏之学,大率类是。又谓程子之徒当时且有失传,如吕氏、游氏,浸入禅学。朱子没后,勉斋、汉卿仅足自守,不再传尽失其旨。如何、王、金、许,皆潜畔师说,不止草庐一人。其攻击姚江之学甚力,亦可谓屹然不移。惟集中有《祭陆东湖》文一首,推其“望重朝廷,功盛社稷”云云。东湖,陆炳号也。炳名列《明史·佞倖传》中,与台殊非气类。考史称炳岁入不赀,待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世宗数起大狱,炳多所保全,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称之者。台之假借,或以是故欤。然君子论公义,不论私交,究不免为白璧之瑕也。集凡文六卷、诗四卷。《元标序》称“其诗数百首,力推唐雅。制疏书序记铭状表数百篇,出入汉、宋,阐绎名理,不屑绮语。虽乡曲之词,例皆溢美”。今核其所作,尚不尽诬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左策史汉约选 史汉初学辨体 史汉合编题评八十八卷附录四卷 二史会编 三史文类 后汉书蒙拾 后汉书蒙拾 后汉书蒙拾 后汉书蒙拾 后汉书蒙拾 后汉书蒙拾 后汉书钞二卷附蜀汉文钞 后汉书钞二卷附蜀汉文钞 后汉书钞二卷附蜀汉文钞 后汉书钞二卷附蜀汉文钞 后汉书钞二卷附蜀汉文钞 后汉书钞二卷附蜀汉文钞 后汉书钞二卷附蜀汉文钞 后汉书钞二卷附蜀汉文钞 后汉搴英 后汉书猎俎 新镌了凡家传利用举业史汉芳润 正心会后汉书抄 正心会后汉书抄 后汉书纂 后汉书纂 后汉书纂 东汉史删 后汉书抄 吕大著增注点校三刘东汉详节 吕大著增注点校三刘东汉详节 吕大著增注点校三刘东汉详节 汉书汇钞 汉书蒙拾 汉书蒙拾 汉书蒙拾 汉书蒙拾 汉书蒙拾 汉书蒙拾 前汉书钞 前汉书钞 前汉书钞 前汉书钞 前汉书钞 前汉书钞 前汉书钞 前汉书钞 汉书钞 汉宁会最 汉书事钞 前汉书猎俎 汉书隽 正心会前汉书抄 正心会前汉书抄 鼎镌金陵汤会元评释汉书狐白 纂评注汉书奇编 汉书纂 新刊批点西汉咀华 西汉书 新刻李太史秘藏王阁学汉书选要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