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溪集
书名《郧溪集》
作者
版本三十卷(永乐大典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郧溪集》·三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郑獬撰。獬字毅夫,安陆人。皇祐五年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知制诰。英宗即位,数上疏论事,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初,召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以不肯行新法忤王安石,出知杭州。徙青州,又力言青苗之害,引疾提举鸿庆宫,卒。事迹具《宋史》本传。初,獬以进士较试於廷,舍人刘敞得獬卷,曰此文似皇甫湜。獬尝与敞书,亦言“韩退之时用文章雄立一世者,独李翱、皇甫湜、张籍耳。然翱之文尚质而少工。湜之文务实而不肆。张籍歌行,乃胜於诗。至於他文不少见,计亦在歌诗下。使之质而工,奇而肆,则退之作也”云云。观其所言,知文章宗旨实源出韩门矣。《宋志》载《郧溪集》五十卷,淳熙十三年秦焴尝序而刊之。今已久佚。惟从《永乐大典》内裒辑编次,又以《宋文鉴》、《两宋名贤小集》诸书所载,分类补入,勒为三十卷。王得臣《麈史》称:“郑内翰久游场屋,词藻振时。唱名之日,同试进士皆欢曰:‘好状元!’仁宗为之慰悦。”本传亦称其文章豪伟峭整,议论剀切,精练民事。今以所存诸作核之,殆非虚美。秦焴序称:“於《论绥州》见其计深虑远,於《论毁誉》见其居宠思危,《辨杨绘救祖无择》则特立不诡随。”今其文虽不尽传,然大概亦可想见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春秋繁露十七卷首一卷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延生經誥一卷 中吳紀聞六卷 餐霞樓詩餘軼稿 華陽國志十二卷 傷寒舌鑑一卷 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 李氏五種合刊 讀左補義五十卷首二卷 [乾隆]皋蘭縣志二十卷 龍溪草堂詩鈔十卷 竹里詩存不分卷 歸石軒畫談十卷 三續疑年錄十卷 本草述三十二卷首一卷 詩毛氏傳疏三十卷 陳氏大成宗譜八卷 書畫跋跋三卷續二卷 顧端文公遺書 困學紀聞集證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最新醒世歌謠 鄉黨應酬六卷 重訂唐詩别裁集二十卷 目科正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柚堂筆談四卷 五國故事二卷 古文辭類纂七十五卷 讀書雜志十種餘編一種 破鐵網二卷 前漢書一百二十卷 醫略十三篇 孫眞人千金方衍義三十卷 佩文齋書畫譜一百卷 管子校正二十四卷 讀易别錄三卷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石家鑒鄉試硃卷 文選六十卷 倚晴樓詩集十二卷續集四卷詩餘四卷 聚學軒叢書 漢書評林一百卷 皇朝經世文編一百二十卷 李長吉歌詩四卷外集一卷首一卷 金峨山館文乙集 竹窗二筆一卷 蔡中郎集八卷 桓子新論一卷典論一卷皇覽一卷 國朝書品一卷 授書隨筆十七卷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目錄三卷附考證 篔谷文鈔十二卷 寶韋齋類稿 玉餘尺牘附編八卷 隆平集二十卷 納書楹玉茗堂四夢曲譜八卷正集四卷外集二卷續集四卷補遺四卷 遼史藝文志補證一卷西夏藝文志一卷西夏文綴二卷 怡園老人年譜一卷 世宗憲皇帝聖訓三十六卷 匯纂詩法度鍼三十三卷首一卷 孝經通釋十卷總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