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集
书名《彭城集》
作者
版本四十卷(永乐大典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彭城集》·四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刘攽撰。攽字贡父。号公非。与兄敞同登庆历六年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事迹具《宋史》本传。史称攽未冠通五经,博览群书。沈作喆《寓简》亦曰:“国朝六经之学,自贾文元倡之,而原父兄弟为最高。”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自辟所属,极天下之选,而任《史记》、前后《汉书》者,攽也。其知兖、亳二州,以不能奉行新法,黜监衡州盐仓。哲宗初,起知襄州。入为秘书少监。钱勰草制,极称其词艺之富。后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孙觉、胡宗愈、苏轼、范百禄交荐之,言攽博记能文章,政事侔古循吏,身兼数器,守道不回。乃召拜中书舍人。苏轼草制,称其能读典、坟、邱、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其没也,曾巩祭文有曰:“强学博敏,超绝一世。肇自载籍,孔墨百氏。太史所录,俚闻野记,延及荒外,阴阳鬼神,细大万殊,一载以身。下至律令,老吏所疑,故事旧章,盈廷不知。有问於子,归如得师。直贯傍穿,水决矢飞。一时书林,众俊并驰。满堂贤豪,视子麈挥”云云。盖一时廷评士论,莫不共推。即朱子於元祐诸人,自洛党以外多所不满。而《语录》云:“贡父文字,工於摹仿,学《公羊》、《仪礼》亦复称之。”岂非攽学问博洽,词章奥雅,有不可遏抑者乎!史载所著诸书有《文集》五十卷、《五代春秋》十五卷、《内传国语》二十卷、《经史新议》七卷、《东汉刊误》四卷、《诗话》二卷,《汉官仪》三卷、《芍药谱》三卷。今所存者自《诗话》以外,惟《东汉刊误》散附北监本《后汉书》中,近日始有刻本。《芍药谱》亦仅而不亡。《文集》则《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俱作六十卷。明《文渊阁书目》有《彭城集》十五册,不列卷数。今所传《三刘文集》,仅有《公非集》一卷,凡诗四首、文二十三篇。盖掇拾於散佚之馀,多所阙漏。即《宋文鉴》所选者且不尽载,其他可知。至以刘颜之《辅弼召对序》误属之攽,舛谬尤属显然,殊不足据。今检《永乐大典》所载,篇章尚富。盖即据《彭城集》收入。谨掇拾排比,厘为四十卷。较之原书,所少不过十之一二。与新编其兄敞《公是集》,钜制鸿裁,旧观几复。在北宋诸家中,可谓超轶三孔,而凭陵两宋者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繪圖增批古文觀止十二卷 鹽法議略二卷 俄羅斯大風潮不分卷 浣玉軒集四卷 [嘉慶]石門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 尚書駢枝一卷 南園前五先生詩五卷後五先生詩二十五卷 [湖南寧鄉]鵝山賀氏四修族譜三十卷 夏小正考注 牧齋初學集一百十卷目錄二卷 漢鐃歌十八曲集解一卷 嘯古堂文集八集 會典簡明錄一卷 恩卹諸公志略一卷 虞東學詩十二卷首一卷 訓苗譜規婚喪禮節一卷 呻吟語六卷 槐廬叢書 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一百二十回 警書三卷 本事詩十二卷 欽定春秋左傳讀本三十卷 名家制藝文敘 大明三藏法數五十卷 說文解字注三十卷六書音均表五卷 湘鄉永濟雙江二橋捐冊一卷 顧亭林先生遺書 近世史略不分卷 沖虛至德真經注八卷 琵琶記三卷 [乾隆]直隸易州志十八卷首一卷 讀書堂綵衣全集四十六卷 培遠堂偶存稿四十八卷 [嘉慶]順昌縣志十卷 鷗堂詩三卷 新刻校正音釋詞家便覽蕭曹遺筆四卷 三省邊防備覽十四卷 補元和郡縣志四十七鎮圖說一卷 王小姐烏金記四卷 國朝書人輯略十一卷首一卷 十子全書十種 宋詩鈔初集九十五種九十五卷 達生編二卷 忠正德文集十卷附本傳 法學通論:華容地方自治研究所講義 重訂徐氏三種 [嘉慶]密縣志十六卷首一卷 潛書二卷 蛟峰批點止齋論祖一卷 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六卷 文心雕龍十卷 輟畊録三十卷 拜經樓藏書題跋記五卷附錄一卷 黔志四種十八卷 大唐郊祀錄十卷 毛詩古音考四卷讀詩拙言一卷 [乾隆]柳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 元史紀事本末二十七卷 毗尼日用切要一卷 聽雨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