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集
书名《东观集》
作者
版本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东观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魏野撰。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先世蜀人,徙於陕州。真宗闻其名,召之,不出。天禧三年卒,赠秘书省著作郎。事迹具《宋史·隐逸传》。野与林逋同时。身后之名,不及逋装点湖山,供后人题咏。而当时则声价出逋上。《渑水燕谈》载:“真宗西祀汾阴,至遣人图画所居。”《宋史》本传载:“大中祥符初,辽使至宋,言本国得野《草堂集》上帙,愿求全部。”《续湘山野录》载:“长安名姬添苏得野一诗,至署於堂壁,夸鬻於人。”则倾动一时可想也。据天圣元年薛田所作集序,野先有《草堂集》行在人间。《宋史》亦称野《草堂集》十卷。则十卷者野旧本也。序又称其子闲以新旧诗三百篇混而编之,汇为七卷。因取赠典命之曰《钜鹿东观集》。则《东观集》者,闲所重编七卷之本也。此本凡诗三百五十九首,题曰《东观集》,而乃作十卷。未喻其故。岂序文误十为七欤!别有《东观集补遗》三卷,出杭州汪氏家,前后无序跋,不知何人所辑。今核所载诗一百十九首,即此本之四卷至六卷。盖书贾作伪之本,不足为据。或疑除此三卷,正合薛田序七卷之数,当为后人所合并。不知除此一百一十九首,则七卷仅诗二百四十首,与田序三百首之说仍不相合。知决不然矣。野在宋初,其诗尚仍五代旧格,未能及林逋之超诣。而胸次不俗,故究无龌龊凡鄙之气。较杨朴《咏蓑》诸篇固无多让。赵与虤《娱书堂诗话》曰:“魏仲先诗冲淡闲逸,前辈称其警句甚多。《上陈使君》云:‘忧民如有病,见客似无官。’形容甚切,余喜诵之”云云。亦录隐逸诗者所不废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聲律通考:10卷 紅樓真夢:64回 儀禮瑣辨 龍洲集:10卷 蘇東坡詩集注:32卷 書舶庸譚:9卷 說文通檢:14卷,首末各1卷 才調集:10卷 峽江圖考 寧化縣志 思益堂日札:5卷 蔡中郎外集:四卷,附列傳一卷,年表一卷 谷盦燹賸:1卷, 續集1卷, 補遺1卷 續藏書:二十七卷 古籀餘論:3卷 簠齋吉金錄 兩漢刊誤補遺:10卷 桂海禽志:1卷 尸子:2卷 水經注圖:1卷,附錄1卷 涉齋集:18卷 梓里舊聞:8卷 上蔡總長函 香硯居詞麈:五卷 詩疑筆記:七卷,後說一卷 濰縣竹枝詞自註:2卷 記事珠:10卷 辛甲書:1卷,附考1卷 尚書商誼:3卷 西洋最近代史參考 離魂記:一卷 儀禮:17卷 寳氏聯珠集:1卷 鑑誡錄:10卷 魯春秋:1卷 御製詩初集:24卷,目錄4卷 論語古訓:10卷 山東考古錄:1卷續山東考古錄:32卷首1卷 偶山遺稿:1卷 南江札記:4卷 切韻指掌圖:1卷 [乾隆]獨山州志:10卷 昔夢錄:2卷 周易淮南九師道訓:1卷 太清道林攝生論:一卷 思辨錄輯要前集:23卷,後集13卷 本心齋疏食譜:1卷 見聞錄:1卷 吳園周易解:九卷,附錄一卷 淮南集解補正:1卷 (重編)清鑑易知錄:前編4卷,正編28卷,附大事表 古尺圖錄:附圖説 人物志:3卷 聲律關鍵:8卷 新刻忠孝節義竇韜記全本:6卷 韓忠定公集:四卷 芥子園畫傳 漆雕子:一卷 府谷縣志:4卷 天岳山館文鈔:4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