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集
书名《文庄集》
作者
版本三十六卷(永乐大典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文庄集》·三十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夏竦撰。竦有《古文四声韵》,已著录。其集本一百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今已不传。兹据《永乐大典》所载,兼以他书附益之,尚得诗文三十六卷。竦之为人无足取。其文章则词藻赡逸,风骨高秀,尚有燕、许轨范。《归田录》、《青箱杂记》、《东轩笔录》、《中山诗话》、《玉海》、《困学纪闻》诸书皆称引之。吕祖谦编《文鉴》,亦颇采录。盖其文可取,不以其人废矣。集中多朝廷典册之文。盖所长特在於是。所载事迹如太宗为京兆尹时召见魏咸信事在乾德五年,而史以为在开宝中。澶渊河清见底事在端拱元年,而史以为在雍熙四年。竦之直集贤院以献文得官,而史以为自通判召入。凡斯之类,皆足以订《宋史》之讹。他若李昉之追封韩国公、王曾之为兵部郎中、鲁宗道之为给事中、任中正之为右谏议大夫,史皆失书。凡斯之类,亦足补《宋史》之阙。盖托克托等年远传闻,不及竦纪录时事为得其实也。集中表奏有代王曾、王旦、寇准诸人作者。考之史传,竦在洪州,能断妖巫,毁淫祠。仁宗时增设贤良等六科,复百官转对,置理检使,亦皆竦所发。好水川之事,议者归咎韩琦,竦於任福衣带中得琦檄奏之,明其非罪。则竦虽巧忮,较之丁谓、王钦若辈,尚稍稍有间,故正人尚肯假手欤。抑或为所笼络,当时尚未遽悟其奸也。竦学赅洽,百家及二氏之书,皆能通贯。故其文徵引奥博,传写者不得其解,往往舛讹。今参考诸书,为之是正,各附案语以明之。其不可尽考者,则姑仍其旧,从阙疑之义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試律大觀:7卷 豐潤縣志:[光緒]:4卷 讀易劄記:一卷 修辭學:下篇 南唐拾遺記:一卷 釋名:八卷 簷曝雜記:6卷 兗州府志:[乾隆]:32卷,首2卷 順治小冊:[地畝冊] 鄒徵君存稿:1卷 魏書校勘記:1卷 長沙古物聞見記:2卷 物異考:1卷 江蘇水師奏稿及部議 石笥山房全集:文6卷,詩12卷 雙流縣志:[民國]:4卷,首1卷 太上感應道場三元滅罪水懺法:3卷 曾忠襄公文集:二卷 新編連相搜神廣記:2卷 龔安節先生畫訣:1卷 關聖帝君全書:6卷 [增訂]輶軒語 彌羅閣望山記:1卷 吳昌碩書法 長梧集:二卷 陽山縣志:[道光]:15卷,卷首1卷 (重刊校正音釋)書經白文:6卷 玉臺新詠考異:10卷 菊譜 近事會元:5卷,附校勘記1卷 學詁齋文集:二卷 書經大統凡例:一卷 易圖明辨:10卷 後漢書:120卷 附考證 滂喜齋藏書記:3卷 冊府元龜:一千卷,附目錄十卷 金陵叢書:甲集6種80卷 玉麟寶卷:2卷 九經疑難:殘四卷 說唐三傳:10卷,85回 梅村詩集箋注:十八卷 新修京山縣志草例 小峴山人詩集:10卷 文集6卷 卜居集:1卷 漢碑引經考:六卷,附引緯考 袁簡齋尺牘:10卷 三才最要圖表 大隱樓集:16卷,補遺,附錄 羣書通要:73卷 緝古筭經:1卷 存悔齋集:28卷,附外集4卷 文選:六十卷,目錄一卷 唐六典:30卷 畫繼:十卷 槐軒俗言:1卷 西康圖經:[民國]:不分卷 楊家將傳:10卷,50回 金粟詞話:一卷 春秋決事:1卷 廣西名勝志: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