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鲁公集
书名《颜鲁公集》
作者
版本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颜鲁公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唐颜真卿撰。真卿事迹具《唐书》本传。其集见於《艺文志》者有《吴兴集》十卷,又《庐州集》十卷、《临川集》十卷。至北宋皆亡。有吴兴沈氏者,采掇遗佚,编为十五卷。刘敞为之序,但称沈侯而不著名字。嘉祐中,又有宋敏求编本,亦十五卷,见《馆阁书目》。江休复《嘉祐杂志》极称其采录之博。至南宋时,又多漫漶不完。嘉定间,留元刚守永嘉,得敏求残本十二卷,失其三卷。乃以所见真卿文别为补遗,并撰次年谱附之,自为后序。后人复即元刚之本分为十五卷,以符沈、宋二本之原数。沿及明代,留本亦不甚传。今世所行乃万历中真卿裔孙允祚所刊,脱漏舛错,尽失其旧。独此本为锡山安国所刻。虽已分十五卷,然犹元刚原本也。真卿大节,炳著史册。而文章典博庄重,亦称其为人。集中《庙享议》等篇,说礼尤为精审。特收拾於散佚之馀,即元刚所编亦不免阙略。今考其遗文之见於石刻者,往往为元刚所未收。谨详加搜辑,得《殷府君夫人颜氏碑铭》一首,《尉迟迥庙碑铭》一首,《太尉宋文贞公神道碑侧记》一首,《赠秘书少监颜君庙碑碑侧记》、《碑额阴记》各一首,《竹山连句》诗一首,《奉使蔡州》诗一首,皆有碑帖现存。又《政和公主碑》残文、《颜元孙墓志》残文二篇,见《江氏笔录》。《陶公栗里》诗见《困学纪闻》。今俱采出,增入《补遗》卷内。至留元刚所录《禘祫议》,其文既与《庙享议》复见,而篇末“时议者举然”云云,乃《新唐书·陈京传》叙事之辞,亦非真卿本文。又《干禄字书·序》乃颜元孙作,真卿特书之刻石,元刚遂以为真卿文,亦为舛误。今并从刊削焉。后附《年谱》一卷,旧亦题元刚作。而谱中所列诗文诸目,多集中所无,疑亦元刚因旧本增辑也。元刚字茂潜,丞相留正之子。官终起居舍人。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遲鴻軒詩稿續一卷文續一卷 東省養蠶成法一卷授時分收圖一卷 陽告一回 三吳水利錄四卷續增一卷 壽寧縣志八卷 受宜堂宦遊筆記四十六卷 玉禪師翠鄉一夢一卷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三十卷 鄭節度殘唐再創(英雄成敗)一卷 蘭室祕藏三卷 十三州志一卷 玉牒宗室(大)不分卷 墨憨齋新訂精忠旗傳奇二卷三十七齣 時方妙用四卷 測天約說二卷 蒙溪遺稿不分卷 雲林石譜 東齋脞語一卷 付法藏因緣經六卷 籀史二卷 歷代定域史綱四卷 劉允濟詩一卷 晏子春秋校注八卷 退叟遺稿一卷 吳越錢氏傳芳集 [康熙]肇慶府志三十二卷 南巡名勝圖說一卷 綠野仙踪八十回 菊花百詠一卷 筆鏡四卷重編千字文一卷 澗谷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十卷 五畝園小志一卷志餘一卷題詠一卷 潛夫論十卷 江蘇暫定小學堂章程一卷 園居草七卷 絲綸歷辨成式十卷 說文提要一卷 十富十窮一卷 從今文孝經說一卷 毛詩譜注一卷 圖註八十一難經辨真四卷圖註脈訣辨真四卷附脈訣附方一卷 春秋公羊經傳十二卷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補行二十六年庚子二十七年辛丑恩正併科浙江鄉試行卷一卷 光緒十四年舉行戊子科廣西鄉試硃卷一卷 養生鏡一卷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小睡足寮甲戌印稿不分卷 醫學啟悟一卷 溫熱暑疫全書四卷 雪泉詩存四卷秋江倚櫂圖題詠一卷 尚書逸湯誓考六卷校勘一卷 禹受地記一卷 范石湖詩集二十卷 杞園吟稾六卷 [河南新鄉]郭氏族譜不分卷 澳大利亞洲志譯本一卷 續世說十二卷 益翁存詩五卷 硃批諭旨不分卷 [康熙]獻縣志八卷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