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鲁公集
书名《颜鲁公集》
作者
版本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颜鲁公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唐颜真卿撰。真卿事迹具《唐书》本传。其集见於《艺文志》者有《吴兴集》十卷,又《庐州集》十卷、《临川集》十卷。至北宋皆亡。有吴兴沈氏者,采掇遗佚,编为十五卷。刘敞为之序,但称沈侯而不著名字。嘉祐中,又有宋敏求编本,亦十五卷,见《馆阁书目》。江休复《嘉祐杂志》极称其采录之博。至南宋时,又多漫漶不完。嘉定间,留元刚守永嘉,得敏求残本十二卷,失其三卷。乃以所见真卿文别为补遗,并撰次年谱附之,自为后序。后人复即元刚之本分为十五卷,以符沈、宋二本之原数。沿及明代,留本亦不甚传。今世所行乃万历中真卿裔孙允祚所刊,脱漏舛错,尽失其旧。独此本为锡山安国所刻。虽已分十五卷,然犹元刚原本也。真卿大节,炳著史册。而文章典博庄重,亦称其为人。集中《庙享议》等篇,说礼尤为精审。特收拾於散佚之馀,即元刚所编亦不免阙略。今考其遗文之见於石刻者,往往为元刚所未收。谨详加搜辑,得《殷府君夫人颜氏碑铭》一首,《尉迟迥庙碑铭》一首,《太尉宋文贞公神道碑侧记》一首,《赠秘书少监颜君庙碑碑侧记》、《碑额阴记》各一首,《竹山连句》诗一首,《奉使蔡州》诗一首,皆有碑帖现存。又《政和公主碑》残文、《颜元孙墓志》残文二篇,见《江氏笔录》。《陶公栗里》诗见《困学纪闻》。今俱采出,增入《补遗》卷内。至留元刚所录《禘祫议》,其文既与《庙享议》复见,而篇末“时议者举然”云云,乃《新唐书·陈京传》叙事之辞,亦非真卿本文。又《干禄字书·序》乃颜元孙作,真卿特书之刻石,元刚遂以为真卿文,亦为舛误。今并从刊削焉。后附《年谱》一卷,旧亦题元刚作。而谱中所列诗文诸目,多集中所无,疑亦元刚因旧本增辑也。元刚字茂潜,丞相留正之子。官终起居舍人。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古州雜記 刪訂來氏易註象數圖說:2卷 綏江偉餞集:1卷 王端毅公奏議:六卷 大雲山房文稿:初集4卷,二集4卷 皇甫百泉還山詩:1卷 遏雲閣曲譜:不分卷 光緒三十年甲辰恩科會試同年齒錄 新鎸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8卷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科:一卷 論語正義:24卷 學古瑣言:二卷 東莊吟稿:7卷 臯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100回 餘杭三槐王氏宗譜:34卷,首1卷,末1卷 清代學者象傳樣本 戰略攷:31卷 河陰縣志:4卷 歸田集:不分卷 墨餘書異:8卷 平叛記:2卷 邯鄲縣志:[乾隆]:12卷,首1卷 斗南存稿:3卷,筆談1則 榆園叢刻:28種 代數難題解法:16卷 元史考訂:四卷 莊子雪:三卷 考工記析疑:4卷 澳門記:一卷 隨意詩草 徐叔澄先生赴告:1卷 善本書室藏書志:40卷,附錄1卷 殷虛書契續編:6卷 致身錄 粵海關志:三十卷 營工要覽:4卷 遊爛柯山記:一卷 周禮要義:14卷 隨園駢體文註:十六卷 春秋公羊傳:11卷 三云籌俎考:4卷 海棠香館詩初集:2卷 詩續集 2卷 逸詩 1卷 廣字義:2卷 禦制資政要覽:3卷 簪雲樓雜說:1卷 香草箋偶註:2卷 漁洋山人精華錄:十卷 滇黔土司婚禮記:1卷 歌詩編:4卷,集外詩1卷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皇朝輿地略 八旗畫錄後編:3卷 司馬相如題橋記 庚子北京事變紀略:1卷 拾雅:20卷 歷代賦彙:184卷 清代硃卷集成 調查延吉邊務報告書:2卷 廿四史:[百衲本] 吉林通志:[光緒]:122卷,首1卷,圖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