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鲁公集
书名《颜鲁公集》
作者
版本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颜鲁公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唐颜真卿撰。真卿事迹具《唐书》本传。其集见於《艺文志》者有《吴兴集》十卷,又《庐州集》十卷、《临川集》十卷。至北宋皆亡。有吴兴沈氏者,采掇遗佚,编为十五卷。刘敞为之序,但称沈侯而不著名字。嘉祐中,又有宋敏求编本,亦十五卷,见《馆阁书目》。江休复《嘉祐杂志》极称其采录之博。至南宋时,又多漫漶不完。嘉定间,留元刚守永嘉,得敏求残本十二卷,失其三卷。乃以所见真卿文别为补遗,并撰次年谱附之,自为后序。后人复即元刚之本分为十五卷,以符沈、宋二本之原数。沿及明代,留本亦不甚传。今世所行乃万历中真卿裔孙允祚所刊,脱漏舛错,尽失其旧。独此本为锡山安国所刻。虽已分十五卷,然犹元刚原本也。真卿大节,炳著史册。而文章典博庄重,亦称其为人。集中《庙享议》等篇,说礼尤为精审。特收拾於散佚之馀,即元刚所编亦不免阙略。今考其遗文之见於石刻者,往往为元刚所未收。谨详加搜辑,得《殷府君夫人颜氏碑铭》一首,《尉迟迥庙碑铭》一首,《太尉宋文贞公神道碑侧记》一首,《赠秘书少监颜君庙碑碑侧记》、《碑额阴记》各一首,《竹山连句》诗一首,《奉使蔡州》诗一首,皆有碑帖现存。又《政和公主碑》残文、《颜元孙墓志》残文二篇,见《江氏笔录》。《陶公栗里》诗见《困学纪闻》。今俱采出,增入《补遗》卷内。至留元刚所录《禘祫议》,其文既与《庙享议》复见,而篇末“时议者举然”云云,乃《新唐书·陈京传》叙事之辞,亦非真卿本文。又《干禄字书·序》乃颜元孙作,真卿特书之刻石,元刚遂以为真卿文,亦为舛误。今并从刊削焉。后附《年谱》一卷,旧亦题元刚作。而谱中所列诗文诸目,多集中所无,疑亦元刚因旧本增辑也。元刚字茂潜,丞相留正之子。官终起居舍人。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清搢紳全書:光緒壬寅夏季 浙江西湖志纂:15卷,首1卷 舊唐書:200卷 海峯文集:8卷 蜀碑記:十卷 傳經表:1卷 爾雅注:3卷 瞿文慎公詩選遺墨:4卷 碧園草:不分卷 九賢秘典:1卷 附校譌 補校 東里生燼餘集:三卷,附刻王木齋遺文一卷 滇南碑傳集:32卷 卷末 1卷 兩漢碎金:一卷 閩小紀:2卷 在陸草堂文集:6卷 朱子論語注稿墨跡:1卷 金華黃先生文集:43卷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65卷,首5卷 昭代經師手簡 樊川文集:二十卷 六詔紀聞:二卷 輞川裏姚氏宗譜:12卷 孝順事實:10卷 緝古算經細草:3卷 周禮古學考:十一卷,卷十一附周禮職官同於今學考 通志略:52卷 履齋示兒編:23卷 芙蓉山館詩鈔:8卷,詩補鈔一卷,詞鈔二卷,文鈔一卷 初學度針 廣雅堂雜著 奴才小史:1卷 正誼堂全書 鹿州全集:8種 48卷 山東收回礦權案:二卷 香山縣志:[康熙]:10卷 能改齋漫錄:18卷 北遊水陸紀程:2卷 繼雅堂詩集:三十四卷 順宗寶錄:5卷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補遺:1卷 延津縣志:10卷 新鐫鐵拐李度金童玉女:1卷 朱文端公藏書 元曲三百首 情田詞:3卷 嘉應州志:[乾隆]:12卷 趙氏淵源集 春秋類對賦:1卷 復社紀事:一卷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錄 桐城吳先生群書點勘 揚子新注 硯林拾遺:一卷 後漢書札記:7卷 響泉集:十六卷 詞苑叢談:12卷 歷代統紀表:13卷 恭繪烏蘇里綏芬大山全圖 南宋文範:70卷,外編4卷 武夷雜記: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