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参军集
书名《鲍参军集》
作者
版本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鲍参军集》·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鲍照撰。照字明远,东海人。晁公武《读书志》作上党人。盖误读虞炎序中“本上党人”之语。“照”或作“昭”,盖唐人避武后讳所改。韦庄诗有“欲将张翰松江雨,画作屏风寄鲍昭”句,押入平声,殊失其实。(案宋《礼部贡举条式》,“齐桓”违讳,作“齐威”,可用於句中,不可押入微韵。)沈约《宋书》、李延寿《南北史》作於武后称制前者,实皆作“照”,不作“昭”也。照为临川王子顼参军,没於乱兵,遗文零落。齐散骑侍郎虞炎始编次成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而注曰梁六卷,然则后人又续增矣。此本为明正德庚午朱应登所刊,云得自都穆家。卷数与《隋志》合,而冠以炎序,未审即《隋志》旧本否。考其编次,既以乐府别为一卷,而《采桑》、《梅花落》、《行路难》亦皆乐府,乃列入诗中。唐以前人,皆解声律,不应舛互若此。又《行路难》第七首“蹲蹲”字下注曰:“集作樽樽。”“啄”字下注曰:“集作逐。”使果原集,何得又称“集作”?此为后人重辑之明验矣。然文章皆有首尾,诗赋亦往往有自序、自注,与六朝他集从类书采出者不同。殆因相传旧本而稍为窜乱欤?锺嵘《诗品》云:“学鲍照‘才能日中市朝满’,学谢朓‘劣得黄鸟度青枝’。”今集中无此一句,益知非梁时本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三國郡縣表附考證八卷 瘧疾論三卷 靑谿山人文集常談考誤四卷 新安武口王氏重修統宗世譜□□卷 水村易鏡一卷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農歷通書 遂初集二卷 說算一卷 佛說末利支提婆華鬘經一卷 單刀赴會一段 (乾隆)雅州府志十六卷 盧圭峯先生集三卷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二卷 爵章圖說 恆星赤道經緯度圖一卷 朝鮮國外交檔案 甌北詩集(甌北集)三十卷 四書人物考訂補四十卷 十誦齋集六卷(十誦齋詩四卷詞一卷雜文一卷) 產育寶慶方(產育寶慶集方、產育寶慶集)二卷 金石萃編補跋二十四卷 增廣事聯詩學大全三十卷 象山先生文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 禪餘吟稿一卷 大伾集三卷 駱丞集四卷 理趣經口決鈔一卷 雜問錄(一庵雜問錄)一卷 近勇堂草一卷 光緒二年丙子科帶補同治三年甲子科甘肅鄉試硃卷一卷 陳文恭公書牘三卷 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 仲景傷寒論注解 卧遊錄一卷 忠經一卷 相貝經一卷 東京竹枝詞(三十六荷花院詩鈔)一卷 元史備忘錄一卷 佛說法常住經一卷 音泭一卷 衍波詞一卷 小字錄補六卷 審計處修訂各官署每月決算書附屬表 春秋公羊傳旁訓四卷 徂徠文集二十卷 戰南昌 晉咸和起居注 評註圖像水滸傳十二卷首一卷七十回 遊睢寧諸山記一卷 寄龕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 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一卷 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目録二卷補遺六卷 曹倦圃先生尺牘不分卷 芸窗詞一卷 金剛仙論十卷附金剛經論本釋對讀表 三指禪三卷 分法一卷 憨山大師夢遊全集一卷 大明會典 建文從亡諸臣攷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