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南华内篇讲录
书名《古今南华内篇讲录》
作者
版本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古今南华内篇讲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题林屋洞藏书,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卷一为南华旨要,皆言注《庄》之大旨。其第五节云,洞庭今日首提虚用,其言何徵,亦惟得宗印於云庄先师。卷二以《庄子》寓言一篇升冠於诸篇。前有小序云,洞庭山缥缈峰林屋洞天梦蝶易师从蕙谿老农学《易》於天都峰,尝会门弟子详说南华反约旨要,弟子三林辈因记录师语,著为成书。而《南华旨要》中又有《庄子》至今二千年语,以长历推之,当为明末国初人也。卷三为逍遥游。卷四为齐物论。卷五为养生主。卷六为人间世。卷七为德充符。卷八为大宗师。卷九为应帝王。卷十为天下。盖以寓言为《庄子》前序,以天下为《庄子》后序,而内七篇之次第亦先后不同。其说以郭象注为今本,以向秀注为古本。然秀注《经典释文》尚引之,而陈氏《书录解题》已称亡佚,宋以来诸家书目皆不著录,不知何由见之。且古人一书无两序,其有序者必附於末,最可考者,《吕氏春秋》之序在十二纪末,《史记》自序、《汉书序传》、扬雄《太玄》、《法言》、王符《潜夫论》、袁康《越绝书》,下至刘勰之《文心雕龙》诸序,亦皆在书末。此以前序、后序指为古本,是用后世之例推测三代,其为依托无疑。又《唐书·艺文志》称唐天宝元载尊《庄子》为《南华真经》,而此乃云加之南华之名,吾兹未之闻焉。意者郭子欤,向子欤,其在后之人欤?吾无闻焉耳矣。乌在其见古本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初學辨體不分卷 李氏音鑑六卷首一卷 喙鳴文集二十一卷詩集十八卷敬事草十九卷 白香山詩後集十七卷別集一卷補遺二卷 藝菊瑣言一卷 喻氏醫書三種 交泰韻一卷 雨村詩話十六卷補遺四卷 春秋左傳(春秋左傳杜林)五十卷 繪圖後笑中緣才子奇書二十一卷 楊忠湣公集二卷 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 西清古鑑四十卷錢錄十六卷 行素齋雜記二卷 東塾讀書記二十五卷 舊唐書二百卷 經籍舉要一卷附刊五種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目錄十二卷 困知記二卷續記二卷三續一卷四續一卷續補一卷外編一卷附録一卷 宋論十五卷 禮記二十卷附考證 大還閣琴譜六卷 夢園叢說內篇八卷 五百石洞天揮麈十二卷 癸巳類稿十五卷 書經二十卷 欽定周官義疏四十八卷首一卷 伊川文集八卷附錄一卷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七百四十一卷 三國郡縣表八卷 莊子内篇注四卷 客杭日記 慶歷文讀本新編不分卷 司馬溫公經進稽古錄二十卷 格致古微六卷 莊子內篇註四卷 合刻諸名家評點老莊會解九卷首二卷 [光緒]海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漸西村舍彙刊(漸西村舍叢刻)四十四種 慎盦文鈔二卷 江邨銷夏録三卷 天風佩韻軒草二卷詩餘一卷 [道光]高唐州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羊城古鈔八卷首一卷 國朝貢舉考畧三卷 說文外編十五卷補遺一卷 觀自得齋叢書六種六卷 增訂金壺字考十九卷二集二十一卷補錄一卷補註一卷 釋耒集四卷 范石湖詩集二十卷 補注洗冤録集證五卷附檢骨圖格一卷寶鑑編一卷 歐陽先生文粹二十卷 秋浦雙忠錄五種四十卷 揚州畫舫錄十八卷 乘槎筆記不分卷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續約一卷 丹溪心法九卷 聯語詩詞文雜錄不分卷 說文解字注匡謬八卷 困學紀聞二十卷